革命與情愛

革命與情愛

《革命與情愛》是2009年上海三聯書店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劍梅。

基本介紹

  • 作者:劉劍梅
  • 譯者:郭冰茹
  • ISBN:9787542628411
  • 頁數:345
  • 定價:35.00元
  • 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
  • 出版時間:2009-1-1
  • 裝幀:平裝
  • 叢書:  海外中國現代文學研究譯叢
內容介紹,作者介紹,作品目錄,

內容介紹

“五四”運動之後,革命逐漸走入了知識分子的視野,從而引發了與此相關的許多重要議題的討論,諸如個人在動盪的社會中的位置以及政治與性別認同之間不斷移動的邊界等問題。“革命加戀愛”的主題是對動盪和劇變社會的文學反映,最早呈現在1920年代末。在對這個流行卻比較不受人重視的文學公式的研究中,本書作者所討論的革命與戀愛的主題重述是變化著的文化存在。它們之間的互動關係產生了複雜而不斷變化的文學實踐,而這一實踐又是由社會和歷史所決定的。
《革命與情愛: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史中的女性身體與主題重述》將1930年代至1970年代的寫作公式“革命加戀愛”作為文學政治的一個案例來研究。它在革命文學早期被左翼作家喜愛,直到1970年代還影響著主流的中國文學。通過對這一主題進行歷史性的梳理,作者揭示了革命話語的變化是如何促成了文學對性別角色和權力關係的難以預料的再現,而女人的身體又是如何凸現了政治表現與性別角色之間複雜的相互作用。
“革命加戀愛”這個題目看來平常,裡面其實大有文章。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風雲變幻,前衛作者或熱衷民族改造 ,或追求主體解放,總結起來,正不脫“革命”、“戀愛”兩大目標。以後五十年中國所經歷的種種激情狂熱,基本源出於此。時移事往,劉劍梅成長的歲月卻是個告別革命、放逐諸神的年代。進入九十年代,在美國,她重新檢視“革命加戀愛”的譜系,反思其中所透露的中國現代特徵;寫的雖然是文學,但一股與歷史對話的衝動,躍然紙上。
——哈佛大學東亞系Edward C.Henderson講座教授 王德威
一部紮實、迷人的專著……將會引發個體能動性、女性身體以及二十世紀中國文學、政治歷史的討論。
——美國《中國研究》(China Journa)
劉劍梅的《革命與情愛》一書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力作,在性別與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方面是繼周蕾的《女性與中國現代性》(1991)之後最重要的收穫之一。對這一重要的小說類型還沒作過如此系統、深入的探討,而觀點新穎、研究紮實,更是其長處,且在巨觀與微觀、理論與文本的結合處理方面,對於“重寫文學史”具有方法上的啟示性。
——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教授 陳建華

作者介紹

劉劍梅,北京大學中文系學士,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東亞系碩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系博士,現為美國馬里蘭大學亞洲與東歐語言文學系副教授。曾出版《共悟人間》、《狂歡的女神》、《革命與情愛: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史中的女性身體與主題重述》等中、英文著作。

作品目錄

中文版自序/劉劍梅
引論
現代性與革命
革命與愛情的譜系
延續與中斷
表演式行為
革命話語的自我循環
第一章 “五四”後的文壇風景
階級性民族認同
理論準備不足的文藝論爭
公式草創:蔣光慈現象
“革命加戀愛”的模擬
文學時尚的傳播
第二章 左翼作家的眼中和筆下
蔣光慈與茅盾:新女性的性感身體政治
洪靈菲:哭泣、頹廢、徘徊的青年
華漢:時代病與性衝動的革命現實
第三章 女性化政治
命名與再命名
白薇:歇斯底里的女性寫作
廬隱:超驗的女性愛和死亡迷戀
丁玲:重塑新女性
第四章 上海變奏
施蟄存:性心理政治
劉吶鷗:混雜的認同
穆時英:內心世界和對現代性的批判
張資平:革命外殼下的消費文化
葉靈鳳:政治和商業的媚俗
第五章 愛的遺忘與記憶
新國家“性與革命”的新理念
夫妻之間的微妙變遷
“有始無終”的情愛尷尬
女性主體性的可能
第六章 告別革命還是銘記革命?
回歸本土認同和性尤物
王小波的施虐受虐美學
結論
補篇
第一章 晚清小說中的女性、民族和敘述
第一節 欲望的敘述:烏托邦與現實
平衡東西方衝突的女性藥方
作為愛欲的革命表述
色情想像作為一種革命證明
第二節 女性主義詩學
女性氣質的界定
世紀末的新女性文本
第二章 性別的地緣政治
重慶:雙重角色
上海:多變的政治修辭
延安:紀律地帶的性困境
外文參考書目
中文參考書目
譯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