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與形式——茅盾早期小說的現代性展開1927-1930(革命與形式)

革命與形式——茅盾早期小說的現代性展開1927-1930

革命與形式一般指本詞條

《革命與形式——茅盾早期小說的現代性展開1927-1930》是2007年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建華

基本介紹

  • 書名:革命與形式——茅盾早期小說的現代性展開1927-1930
  • 作者陳建華
  • ISBN:10位[7309056787]13位[9787309056785]
  • 定價:¥32.00元
  •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7-8-1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如何“重寫”像茅盾那樣的“紅色經典”作家?如何重寫“革命”文學?這在當下思想與文學話語幾乎被“全球都市性”主宰時,是有關拯救歷史和記憶的重要課題。
此書對於茅盾早期小說從《》到《》的研究,著重分析女性形象塑造與進化史觀、敘事結構的關係,描述新文學“長篇小說”的形成與展開過程。通過文本細讀與複雜歷史脈絡——革命與都市、現實主義與現代主義、婦女解放與性別政治、五四與鴛蝴——的濃描細寫,給茅盾及其作品做出新的詮釋。
所謂小說形式的“現代性展開”,即通過對小說敘事諸要素——人物、情節、結構與修辭——的歷史化追溯和比較,指出茅盾對“時代女性”塑造的“陌生化”成就。正如他聲稱的,其小說的讀者對象是“小資產階級”和“城市青年”,而“時代女性”既以都市日常生活的“新女性”為“模特兒”,卻召喚革命的“幽靈”,在形象塑造上深受左拉、莫泊桑、王爾德、陀斯妥耶夫斯基等歐洲“現代主義”的影響。
本書的最大特點是“回到歷史”,將作品細讀與跨學科批評相結合,在1920年代末上海爛漫頹廢的市風景線上展示小說中一系列“時代女性”的畫卷,揭示出茅盾重構“革命”之旅,交織著世界主義與國族想像、現代主義與現實主義、婦女解放與性別政治之間衝突與交融的複雜脈絡。

作者簡介

陳建華生於上海。獲復旦大學、哈佛大學文學博士,現任教於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發表著作有《十四至十七世紀中國江浙地區社會意識與文學》、《徘徊在現代和後現代之間——李歐梵教授訪談錄》、《“革命”的現代性——中國革命話語考論》、《帝制末與世紀未》,及文學創作《去年夏天在紐約》、《陳建華詩選》等。

目錄

序一
序二
前言小說形式的“現代性”預設
研究現狀
“長篇小說”的“現代性”預設
文學“正典化”與研究“範式”
“文學現代性”與“文學文化”批評
第一章小說形式與“整體性”
從梁啓超到五四
心靈與形式:盧卡奇與茅盾
“整體性”語碼
“長篇小說”理論與“進化”意識
第二章“革命加戀愛”與女性的公共空間想像
“新女性”公共空間想像
張聞天《旅途》:“十月革命”與新英雄想像
張資平“戀愛小說”:為何仍屬“新文學”?
張春帆《紫蘭女俠》:“新女性”的公、私空間
第三章《蝕》三部曲:時間鏡框中的女性身體
“我怎樣開始寫小說的?”
“時代女性”與時間意識
靜小姐和方太太:過去時被動語態
慧女士和孫舞陽:革命現在進行時
第四章章秋柳:都市與革命的雙重變奏
為什麼“很愛這一篇”?
“跟著魔鬼跑”與“左傾盲動主義”
拯救史循:“現代性”企劃的破產
卻爾斯頓:“現代主義”迴光返照
第五章《創造》:“時代女性”與革命公共空間
戲仿娜拉:從“婦女解放”到“社會解放”
錯置詩學與空間修辭
重寫“婦女解放”:從改良到革命
喜劇效果:顛覆“私人空間”
第六章《虹》:“青年成長”與現代“詩史”小說
在“意識形態”的“戰野”上
“從左拉到托爾斯泰”
月蝕之後的“幻美”之橋
“北歐女神”的時間寓言
女體與歷史:時間敘述框架的斷裂
主體構築:“東方美人”與“戰士”
“青年成長”與現代“詩史”小說
第七章“乳房”的都市與革命烏托邦想像
“乳房”:文學關鍵字
“乳房”話語現代性
傳統“酥胸”話語的淘汰
茅盾的“乳房”凝視
都市“性話語”
視像萬花筒:模特兒、裸體、曲線美
視覺敘述結構:孫舞陽與《動搖》
“乳房的屍身”吞噬理性
結論
引征書目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