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星空下的“壞孩子”

革命星空下的“壞孩子”

本書通過大量採訪、考察以及文獻分析,加上作者對於王小波研究的獨特心得與感受,以通俗的語言描述了當代最有爭議性、最富才情的作家之一王小波的一生。作者不迴避王小波生前的落魄,探幽燭微,在對細節的觀照和王氏精神高度的把握中,力爭還原一個有血有肉的王小波。

基本介紹

  • 書名:革命星空下的"壞孩子"
  • 類型:傳記
  • 出版日期:2014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108050113
  • 作者:房偉
  •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 頁數:302頁
  • 開本:16
  • 品牌: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專業推薦,媒體推薦,名人推薦,圖書目錄,後記,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王小波是當代最有創造性的作家之一,他生前鮮為人知,死後卻聲名廣播。自1997年去世後,他的作品幾乎全部出版,評論、紀念文章大量湧現,出現了持久不衰的“王小波熱”現象。現在,王小波的作品雖然被普遍接受,但對他的研究仍很薄弱,也沒有很好的傳記來描述他。本書可說是第一本專家撰寫的王小波傳記,對於認識和理解王小波其人及其作品,都具有重要意義。

作者簡介

1976年生於山東濱州。2009年獲文學博士學位。現為山東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出版了《風景的誘惑》等多部學術著作,並著有長篇小說《英雄時代》。曾獲國家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獎、中國電視金鷹獎藝術論文獎、劉勰文藝理論獎等。主持過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及省部級社科基金項目四項。

專業推薦

媒體推薦

作者以不露聲色的筆觸,寫出一個思想者的生命之跡。人的命運與其背後的歷史,真切可感。無趣時代的有趣之人,艱難選擇中的苦樂之音,指示著人性的深和生命的真。了解王小波,這是入門的嚮導,其間無盡之思與無邊之想,漫於詞語內外,讓人遙思舊跡,近懷幽情,得教益於信史,受滋潤於筆端。
——孫郁(著名學者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院長)
王小波是當代文學的一道獨特風景。這部傳記積作者十七年之功,在大量採訪實錄的基礎上,以“革命北京”到“後革命北京”的時空過渡為背景,以飽滿的激情、豐富的資料和別致的視角,全面展示了王小波的生命細節、文學特異性、精神成長曆程,以及他與中國當代文化史的隱秘聯繫。這既是新時期當代作家經典化的一次成功實踐,也是70後一代青年批評家向其精神資源的隆重致敬!
——吳義勤(著名學者中國現代文學館館長)

名人推薦

作者以不露聲色的筆觸,寫出一個思想者的生命之跡。人的命運與其背後的歷史,真切可感。無趣時代的有趣之人,艱難選擇中的苦樂之音,指示著人性的深和生命的真。了解王小波,這是入門的嚮導,其間無盡之思與無邊之想,漫於詞語內外,讓人遙思舊跡,近懷幽情,得教益於信史,受滋潤於筆端。
——孫郁(著名學者 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院長)

圖書目錄

第一章見證荒誕——作家之死
第二章頑童時代——孤獨的“壞孩子”
第三章少年時代——血與火的革命狂想
第四章插隊雲南——熱風瘴霧裡的“野牛”
第五章青虎山——“綠毛水怪”的魔幻家園
第六章青年時代——從“後進青年”到“大學生”
第七章留學經歷——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第八章文壇外高手——流星閃耀的光芒
第九章震後餘波——神話的誕生與反思
附錄 王小波年譜
後記

後記

“走在寂靜里,走在天上,而陰莖倒掛下來。”
多年以前,恰逢青春年少,我在王小波的小說《三十而立》中讀到這句詩,感覺有些不以為然:它既不“美”,也不“深刻”,仿佛是小孩子的頑皮惡作劇。但是,多年以後,在這個黃葉飄飛的秋天,當我嘗試為小說家王小波寫一本傳記,我才弄明白,這是一首“生命反諷”之詩。這句詩的前半句,平靜舒緩,而後半句則近乎戲謔,顛覆了前半句的優雅。生命的優雅,起乎人的尊嚴,生命的狂歡,則起乎人的反抗,而過分的優雅,則有可能成為矯情,而過分的狂歡,則可能成為無節制的虛無。只有優雅地走在“寂靜的天上”,體驗著“陰莖倒掛”的荒誕,才能體驗王小波藉助“力比多”所表現的無處不在的文化焦慮和異端的反抗之心,而只有如此,才真正能表達出王小波作為小說家,對中國現實的深刻洞見:一切“堅固”的其實並未“煙消雲散”,而是以“傳統”的彌散樣態,繼續存活在種種生存細節中。它們有的成為精神的避風港,有的卻是我們內心的敵人。只有承認了這個現實,才是真正的“罪孽”。其實,這正是王小波作品的一貫風格,他能將極優雅的生命體驗和極狂歡化的解構意象,悖論式地統一在充滿激情的表述中。
我是一個出生於1970年代後半段的普通作者。對王小波那個時代的很多“大故事”:“文革”武鬥、上山下鄉等,我沒有體驗。王小波是在那些“大故事”尷尬地失敗、新的“大故事”卻又不斷衍生出的時代,奮起攻擊“大意思”的少數人——糊塗人大多懵懂不覺,聰明人則“假裝”不知道,假裝“大意思”還繼續“膘肥體壯”地活著,既而繞開風險,進行“不冒險”的安全寫作。沒有人做那惹人煩的、“掀開皇帝新裝”的小男孩。然而,正是當年讀了王小波,才讓年少的我猛醒,明白了我的處境:智慧、自由,這些美好的東西,我似乎都沒有真正擁有。相反,裝傻、裝溫順、裝暴戾、虛偽、軟弱、反智、褊狹、渴望奴役與被奴役,這些有害的東西,卻一直停留在我的身上,也停留在中國青年身上——有時候,我們還叫它們“美德”,正如21世紀第一個十年已過去,我們還在繼續推崇那些只不過表現得更“精緻感人”的倫理戲和苦情戲一樣。
1997年,我進入山東的一家國營肉聯廠做工人。那年秋天的某個黃昏,我拖著疲憊的身體,離開分割深加工車間,來到宿舍,披著那件充滿血腥味道的工裝,斜靠在夕陽斜照的宿舍窗台上,開始翻看王小波的作品。當我看到他在雜文《思維的樂趣》中所寫的——“傍晚時分,你坐在屋檐下,看著天慢慢地黑下去,心裡寂寞而淒涼,感到自己的生命被剝奪了。當時我是個年輕人,但我害怕這樣生活下去,衰老下去”——時,我被感動了。我的宿舍是一間“磨礪心志”的好去處,冬天冷得像墳墓,夏天則成為老鼠、蟑螂和蝙蝠的樂園。在這樣的環境裡,我的閱讀心情常常變得非常古怪。可憐微薄、卻永遠不能按時發放的工資,紅色意識形態和欲望的野蠻雜交,知識分子可憐又可鄙的生存狀態,都深深地刺激著我思考時代的特徵,思考著我們這一代青年人的精神命運。其實,我第一次閱讀王小波,是在一間昏暗的小書店。當時我發現的是王小波的《白銀時代》。但當我拿到這本書後,卻看不下去,因為它對我的閱讀經驗來說非常陌生。精神貴族式的知識分子思維,自然主義的華麗鋪陳,邏輯證偽式的理性趣味,驚世駭俗又乾淨坦然的性描寫,這完全和我的閱讀經驗不同。只有在半年後,當我被現實的礁石擊碎,才真正把王小波的小說和雜文,拿出來反覆閱讀了很多遍。我發現,原來我那些懵懵懂懂的想法,其實並不完全是“牢騷”,我們在朱鎔基改革時代所遭遇的精神困境,其實在王小波那裡早就有了答案。
……
為寫作本書,作者查閱並參考了大量資料,特別是王小平的《我的兄弟王小波》,艾曉明、李銀河合編的《浪漫騎士》,李銀河編輯的《王小波全集》等,許多記者的採訪和對於王小波生平的挖掘也為本書的寫作提供了諸多便利,在此對這些資料的作者和編者表示衷心的感謝。另外,我要感謝所有給本書提供了大量採訪支持的朋友們,無論是王小波先生的親屬、好友,還是煙臺市牟平區文聯、水道鎮政府、膠東書院網站的朋友,以及相關文化界人士,沒有他們鮮活的歷史現場口述,沒有他們的鼎力相助,我無法完成此書的寫作。在此,我還要感謝我的恩師、中國現代文學館館長吳義勤教授的教誨和指點,感謝山東師範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學科帶頭人魏建教授對此書提供的支持,感謝中國人民大學梁鴻教授、楊慶祥副教授、楊曉帆博士,天津師範大學張莉副教授,華東師範大學黃平副教授等好友為此書提供的幫助。感謝三聯書店的領導和本書的責任編輯羅少強先生,他們的支持,使本書得以順利出版。也要特別感謝此書的特約編輯、人民文學出版社的陳建賓先生,他不僅利用業餘時間耗費了大量心血編輯此書,而且為我的採訪、查閱資料提供了諸多方便和幫助。他的認真和至誠,令我非常感動。
秋天,瀰漫著一種特殊的塵埃,像昆蟲一樣繁衍,然後破裂,釋放出晨霧、露珠和涼。天空遊動著成群的陽光,枯萎的落葉,墜落於青黑的泥土,化為碎碎點點金黃的玉。多么平靜!這也許就是秋天的勇氣。讓我們在這個秋天紀念王小波吧,紀念這個羞澀低調、平靜如水、內心卻有著大神震怒般力量的作家吧。讓我用詩人茨維塔耶娃《致一百年以後的你》中的詩句,作為這本小書的終結:
我還感到悲哀的是,直到今天黃昏——
我久久地追隨西沉的太陽的蹤跡,——
經歷了整整的一百年啊,
我才最終迎來了你!
詩人等了一百年才最終迎來了尊嚴與輝煌,但願我們能夠儘快地理解王小波的一生,理解他的追求和藝術成就,也願我們永遠年輕,永遠充滿智慧和愛,永遠熱淚盈眶! (特別鳴謝山東師範大學
中國現當代文學學科為此書提供的資金支持)
作者
2013年10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