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性經驗》是2003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布蘭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革命性經驗
- 作者:布蘭克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3年8月
- 頁數:299 頁
- 定價:20 元
- ISBN:9787208046719
《革命性經驗》是2003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布蘭克。
《革命性經驗》是2003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布蘭克。內容簡介《革命性經驗:天生領導人的108項技能》告訴你,沒有人與生俱來就是領導者,那些被人們視為天生領導人的人只不過掌握並嫻熟運用了一些領導的技能。正是這...
辛亥革命,是指發生於中國農曆辛亥年(清宣統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專制帝制、建立共和政體的全國性革命。狹義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農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義爆發,至1912年元旦孫文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前後這一段時間中國所發生的革命事件。廣義上辛亥革命指自19世紀末(...
為了捍衛無產階級政黨的理論基礎,同時為了“消化”革命經驗和從哲學上總結自然科學的最新成就,列寧寫了這一著作。作品思想 列寧在該著作中的主要觀點有:一、揭露經驗批判主義的理論基礎,指出俄國修正主義哲學與歷史上主觀唯心主義理論一脈相承。在代緒論中和第四章中,列寧考察了貝克萊、休謨、馬赫、波格丹諾夫在哲學...
在革命鬥爭中,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對經過艱苦探索、付出巨大犧牲積累的一系列獨創性經驗作了理論概括,開闢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革命道路,創立了毛澤東思想,為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指明了正確方向。黨領導人民浴血奮戰、...
歷史經驗表明,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必須旗幟鮮明講政治,嚴肅認真開展黨內政治生活。講政治,是我們黨補鈣壯骨、強身健體的根本保證,是我們黨培養自我革命勇氣、增強自我淨化能力、提高排毒殺菌政治免疫力的根本途徑。文章指出,黨的政治建設的首要任務,就是保證全黨服從中央,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絕不能...
李克強:地方政府改革是一場自我革命。改進作風,是一場“自我革命”,革庸懶散奢的“命”,革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命”。2021年,在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決議》中指出:堅持自我革命,是中國共產黨百年奮鬥的歷史經驗之一。2022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為了駁斥國民黨頑固派的反共宣傳,向全黨和全國人民闡明共產黨對於中國革命及其前途的全部見解,回答中國向何處去這個關係重大的問題,更好地指導抗戰和中國革命,毛澤東進行了大量的理論研究工作。他系統總結中國革命的獨創性經驗,於1939年底1940年初先後發表《發刊詞》、《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新民主主義論》等...
列寧引證了馬克思總結1848年~1851年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經驗所寫的《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一書中揭示資產階級國家政權演變的趨勢和實質的論述,來進一步說明無產階級武裝奪取政權後對待舊國家機器的態度。資產階級藉助人民民眾的力量推翻封建專制制度後,主要利用議會這種形式來進行階級統治,於是先加強和完備議會權力。其...
4.4.5 組織領導國統區的反蔣反美的文化革命鬥爭 4.5 堅持知識分子的培養使用與思想改造的統一 4.5.1 馬克思主義的傳播與近代知識分子的分化 4.5.2 創辦培養革命知識分子的大學 4.5.3 進行知識分子的思想整風運動 第5章 新民主主義文化革命的歷史經驗 5.1 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際相...
第一,地方性的農業經濟和帝國主義劃分勢力範圍的分裂剝削政策,造成了“白色政權間的長期的分裂和戰爭”,“使一小塊或若干小塊的共產黨領導的紅色區域,能夠在四周圍白色政權包圍的中間發生和堅持下來”。 第二,經過第一次大革命影響和鍛鍊的工農兵士,為建立革命軍隊和紅色政權準備了...
(二)無產階級革命的途徑 民主革命的首要任務是奪取國家政權,建立民主國家。怎樣才能實現這一歷史任務呢?在列寧看來,唯一的途徑是暴力革命。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初期一直肯定暴力革命的必然性,鼓吹暴力革命的歷史作用。馬克思認為,"暴力是每一個孕育著新社會的舊社會的助產婆"[6]。在總結了法國1848-1851年的革命經...
這十年,中國繼續著七十年代末開始的史詩般、震撼世界的漸進革命。這十年,中國繼續著人類規模空前的擺脫貧困、通向自由、公平的征程,繼續著全社會人力資產的轉化和升值。人力資產的特點及其轉化和升值需要時間和學習過程,這就決定了中國這場偉大改革以漸進的方式得以成功,並實際上完成了革命性的變化和進步。這場漸進...
孫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名文,字載之,號日新,又號逸仙,又名帝象,化名中山樵,偉大的民族英雄、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 [1],中華民國和中國國民黨的締造者,三民主義的倡導者,創立了《五權憲法》。他首舉徹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幟,“起共和而終兩千年封建帝制”。 [2] 孫中山186...
劉少奇指導王光美主抓的桃園經驗為後來的文化大革命提供了一個階級鬥爭的先例。“經驗”過程 中央肯定 中共中央隨即批示進行了肯定,“桃園經驗”是在農村進行社會主義教育的一個比較完全、比較細緻的典型經驗總結,在許多問題上有普遍性,值得向全國推廣。1964年9月11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一個大隊的社會主義教育運動的...
武裝鬥爭成為中國革命的一大法寶。經驗 1928年11月25日,中共紅軍第四軍前委書記毛澤東給中共中央寫了報告,總結1927年下半年和1928年井岡山根據地和其他地區的武裝鬥爭經驗。毛澤東指出,紅軍和紅色政權發生、存在和發展的原因和條件是:第一、地方性的農業經濟和帝國主義劃分勢力範圍的分裂剝削政策,造成了“白色政權間...
我們的黨有各方面的極端豐富的革命鬥爭的經驗,但是一直到現在還沒有很好把它總結起來。以馬列主義的普遍原理為指導很好地總結我們黨在各方面的鬥爭經驗,還是今天我們全黨的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因為這些經驗的馬列主義的總結,是團結全黨、教育全黨、提高全黨以至爭取中國革命勝利的最重要的一環。只要我們的黨員能夠...
進入抗日戰爭時期,毛澤東在總結中國革命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充分論述了人民對於革命戰爭的重要性,提出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並在黨的七大上將其正式寫入黨章,成為黨和人民軍隊必須堅守的宗旨。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就要在任何時候都必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
讀馬恩列斯的書,就是學習外國革命的經驗、世界各國的革命經驗。馬恩列斯的書籍中,論中國的不到百分之一,百分之九十九都是講的外國事,寫的外國材料,分析的外國歷史。有的人認為,何必學這些外國東西,中國的書還讀不完,毛主席的書還讀不完呢,或者至少先讀中國的書,再讀外國的書吧!這個說法是不對的。我們...
《毛澤東選集第一卷》是毛澤東的著作選集,由中共中央毛澤東選集出版委員會主持編輯。第一版於1951年10月12日經中共中央批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第二版於1991年7月1日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毛澤東選集第一卷》第一版收錄了毛澤東在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和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著作,共17篇。內容簡介 《毛澤東...
大慶人,是特種材料製成的人,就是用無產階級革命精神武裝起來的人。這種精神、這種人,正是我們學習的崇高榜樣。此後,《人民日報》又陸續發表了不少有關大慶油田的報導。同年12月21日至1965年1月4日,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舉行。周恩來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中總結了大慶油田的典型經...
馬克思主義是指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行動指南。必須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走自己的路。毛澤東思想是近現代中國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和必然產物。中國共產黨人根據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把中國革命和建設實踐中的一系列獨創性經驗作了理論概括,形成了毛澤東思想。毛澤東思想是在同各種錯誤思潮特別...
重點解析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革命性、人民性,以及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深化對黨的領導歷程的認識。結合黨史資料和文獻節選,通過自主探究、表達分享、社會實踐等方式,圍繞思想認同和精神升華,讓學生深刻理解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明確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
第三章是分析1849年6月13日事件後果和總結這段歷史的革命經驗。(一)在1849年6月13日事件中,小資產階級失敗的原因。小資產階級失敗的首要原因就在於它自身的軟弱性。6月11日賴德律-洛蘭依據憲法條文,提出彈劾總統和內閣的控訴書,揚言將採取一切手段迫使人們尊重憲法,即使訴諸武力也在聽不惜,而山嶽黨人則以...
第二章 新民主主義革命論 第一節 近代中國社會與中國革命 一、近代中國的國情和基本特點 二、近代中國的民族民主革命 第二節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 一、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對象和任務 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領導力量 三、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動力 四、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性質和前途 第三節 新民主主義革...
概括起來就是,吃大苦,耐大勞,勇於戰勝一切困難,艱苦創業,努力進取的革命品質;上下團結一致,互相關心,互相愛護的同志間的真誠感情;不為名,不圖利,在平凡的崗位上任勞任怨,為人民謀利益,為國家多做貢獻的獻身精神;顧全大局,分擔困難,服從命令聽指揮,堅決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高度組織紀律性。這...
首先,他尊重個人,強調自我實現,主張以最簡單的方式,對人類勞動、生活和謀生的方式進行合適的管理,認為合適的管理是一種理想化的或革命性的技巧。其次,他認為,推進健康管理和協同管理,要修改在大型組織里一直在起作用的那種順從性的行為,讓人們在一個公司里保持自己的個性,使工作不成為一種工作,而成為自己...
針對西歐“左派”否定黨的領導和黨的紀律的無政府主義傾向,列寧根據俄國布爾什維克黨15年的鬥爭經驗,深刻闡述了加強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和極嚴格的鐵的組織紀律的重要性。無產階級政黨在奪取和鞏固政權的鬥爭中,都需要有極嚴格的鐵的紀律。這不僅出於時刻防止被推翻的資產階級反撲的需要,而且還出於抵制和克服革命隊伍...
會總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白區和革命根據地的工人運動的經驗,制定了正確的工運方針和政策,在中國工運史上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大會認真聽取並著重討論了陳雲《關於中國職工運動的當前任務》的主題報告等。大會還通過了新的《中華全國總工會章程》,決定恢復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中華全國總工會。朱學范向大會致《閉幕...
古田會議總結了南昌起義以來兩年多時間裡紅軍建設的寶貴經驗和教訓,批判了紅軍黨記憶體在的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結合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靈活地、創造性地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初步回答了在黨員以農民為主要成份的情況下,如何從加強黨的思想建設著手,保持黨的無產階級先鋒隊性質的問題;解決了革命戰場主要在農村進行的...
大革命失敗後,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革命力量在農村能否存在和發展,革命紅旗到底能打多久,成了必須回答的問題。毛澤東同志不僅出色地領導了井岡山鬥爭,而且勇於探索中國革命的規律,他在井岡山寫的《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和《井岡山的鬥爭》兩篇檔案中,在深刻分析中國國情、總結經驗的基礎上,科學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