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子理論

面子理論

面子是需要的,純真的面子美好而神往。好比人的著裝和打扮,適度修飾,精於點綴,長精神、提志氣,就能畫龍點睛,使人受益、給人享受。像“戰鬥英雄”、“勞動模範”、“積極分子”等等的面子,就是受人尊重、促人創造的。問題是對面子的刻意追逐和過度的炒作,摻假做偽,就使人厭惡、讓人害怕,就失去其本意和原貌了,結果,死要面子活受罪,圖虛名遭實禍,小則害己,大則害人,極則害國。面子也是價值所在。俗話說:人要面子,樹要皮。面子有些時候也是道德底線。

詞目:面子理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面子理論
  • 釋義:論述禮貌現象的人際關係理論
  • 首次提出:胡先縉
  • 國家中國
  • 完善:戈夫曼提出了“面子保全論”
  • 國家:美國
定義,面子面觀,面子差異,面子文化,

定義

Brown和Levinson的面子理論是用於論述和詮釋禮貌現象的人際關係理論,但該理論是建立在西方文化基礎上的,因此,對於其跨文化普遍性問題,中外許多學者提出了不少質疑。在中西方文化中,“面子”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徵。探討和對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語言和行為中體現出的面子文化的差異有助於消除東西方人士在交往中的障礙,從而有效促進跨文化交流。
“面子”這一概念首先是由中國的人類學家胡先縉(1944)介紹到西方國家的。之後美國學者戈夫曼(Erving Goffman. 1967)在此概念基礎上,較詳細地討論了人際關係,為社會語言學的有關研究提供了大量的數據。Brown 和Levinson(1987)對“面子”進行了系統研究,並提出了“面子保全論”(face-saving Theory)。Scollon.R和S.W.Scoilon(1995)將面子理論進一步深化,指出面子具有矛盾性特徵(Paradox 0f e)。biao (1994)對Brown 和Ievinson面子理論的普遍性提出質疑,他 認為在不同文化背景中,“面子”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徵。

面子面觀

西方文化中的“面子”
Brown和Levinson將“面子”定義為“每一個社會成員意欲為自己掙得的一種在公眾中的個人形象" (Brown&Levinson,1987:61)。通過與他人的交際,這種形象可以被損害,保持或增強。他們認為每個交際參與者都具有兩種面子:積極面子(positiveface)和消極面子(negative face)。積極面子是希望得到別人的贊同、喜愛、欣賞和尊敬;消極面子是指不希望別人強加於自己,自己的行為不受別人的干涉、阻礙,有自己選擇行動的自由。(Brown & Levinson,1987:62)Brown &Levinson認為在會話過程中談話雙方的兩種面子都會受到侵襲,即說話人和聽話人同時面臨著積極面子和消極面子的威脅。因此,絕大多數言語行為都是威脅面子的行為(Face Threatening Acts,FTA)(Brown &Levinson,1987:24),而禮貌的會話功能就在於保護面子,降低面子威脅行為的威脅程度。 威脅面子的言語行為大致可分為四大類:(1)威脅聽話人消極面子的言語行為:說話人向聽話人命令、請求、勸告、威脅、警告;(2)威脅聽話人積極面子的言語行為:說話人不同意聽話人的見解,向聽話人給予批評、蔑視、抱怨、譴責、指控、侮辱,對聽話人的積極面子持否定態度;(3)威脅說話人消極面子的言語行為:說話人向聽話人表達謝意、接受批評,對聽話人過時的反應作出違心的許諾或提供非情願的幫助; (4)威脅說話人積極面子的言語行為:說話人的道歉、接受批 評或恭維,懺悔、承認有罪或有錯;等等。在此基礎上,ScoilonScollon指出:面子是一個矛盾的概念(Paradox 0f e)(Scollon&Scolon,1995:36),其中包括兩個子概念:“參與”(involvement)和“獨立”(independence)。在交際中,一方面,說話者必須要關注對方,或向對方給予關注;另一方面,說話者要維護一定的獨立性,同時對對方的獨 立需求也表示尊重。面子的矛盾性就表現在:如果給予對方過多的關注或參與,勢必會威脅到自己的權利和獨立性;但是,當說話人維護自己的權利和獨立時,可能會侵犯對方的 權利和獨立,同時又會降低對對方的關注。
中國文化中的“面子”
漢文化中的“面子”包括兩個組成部分:“面子”和“臉”。 (Mao,1994)胡先縉用語義分析法對二者的定義進行了研究。 他將“面子”定義為“個人的聲望和地位得到公眾的一致認 可”;“臉”是指“群體對於符合社會和內在道德行為標準的個體尊敬”。(h ∞,1994:457)我們可以從以下三方面理解漢文 化中“面子”的內涵: 第一,在漢文化中,面子是個體身份與理想形象要求的表現,是個體社會地位、社會價值和處世要求等的總和。個體的行為必須符合這種身份和形象的要求。在漢文化社會裡,具有一些公認的道德規範與理想人格標準,它們規範著個體的言行,例如仁義要求、德才要求、忠信要求等。個體的言行符合社會普遍的標準就掙得了面子,違背這種普遍的標 準就丟了面子。 第二,面子是人情關係與人際影響的象徵。漢文化社會特別重視人情關係和人際關係的融洽,情面被看成是個體人際影響度和關係融洽度的標尺。在人際交往中,給對方以情面,達成關係的和諧,就給了對方莫大的面子,反之就會駁了對方的面子。這種情面面子廣義上與BrownI_evinson的積極面子要求相同。

面子差異

歷史淵源
面子理論在內的禮貌理論具有普遍性,但禮貌受到不同文化的制約,因此,我們有必要深入到特定文化中去理解“面子”的差異性。(何兆雄, 2000:239) 西方文化源於公元前20世紀左右的古希臘文化,後者 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自由和民主精神。這使得西方文化在誕生之初就帶有民主自由的烙印。在神權之上、蔑視人權的 中世紀之後,當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剛剛衝破封建主義的桎 梏,新興的資產階級中就湧現出大批人文主義者,他們將人性和人權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後來,這種人文主義思想逐步在西方文化中占據了主導地位。它強調個人的權利和 價值,形成了一種以“個人自由”為核心的“個人主義”價值觀 念。西方“面子”理論中的“消極面子”(negative face)正是在這種文化氛圍中形成的。 中華文化源於兩千多年前的儒家文化,其思想精髓是 “天人合一”和“仁愛”。在這一理論體系中,個人被看作社會 和整個人類的一分子,要根據自己的社會角色承擔社會賦予 的責任並形成與之相適應的品質。因此,中國文化具有高度重視社會整體、強調個人服從整體的悠久歷史傳統。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孔子主張以“仁愛”之心待人。孔子的這種“仁愛”思想與尊卑有別、長幼有序的等級觀念緊密相連。在這種等級體系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豎式的,它強調個人要嚴格按照自己在等級體系中的位置來規範自己的言行,在最大程度上服從於自己所在的社團或社會,以期達到社會道德 規範的標準。這種文化背景下產生的“面子”則與西方的“面子”不盡相同。
中西文化中的差異
中西文化中“面子”的不同之處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首先,在中西文化中,“面子”一詞涵蓋的意義不同。漢文化中的“面子”強調公共面子。公共面子不是強調個人願 望的遷就,而是強調個體行為和群體觀念、評價的和諧統一。 而Brown和Levinson的“面子”則強調個人面子(Mao,1994), 即“每一個社會成員意欲為自己掙得的一種在公眾中的個人形象”(Brown&l_evinson,1987:61)。 其次,中英文化對消極面子的認同程度不同。在漢文化中很難找到一個與消極面子對等的概念。根據Mao(1994)的 研究,面子的自我取向特性在西方是適用的,而在強調個體歸屬與群體的中國文化中並不適用。因此,中國人的面子概念並沒有包括消極面子這一部分。因此,漢文化中的“面子” 和“臉”都更接近於Brown和Ievinson提出的積極面子,因為中國人都希望得到群體的接納、認可和尊重,而並不崇尚過度地滿足個人行為的自由。例如,在和別人一起吃飯時,中 國人會不停地勸對方“多吃點”、“別停筷子”,從而營造一種 和諧一致的氣氛,以顯示禮貌、客氣,以及和對方屬於同一群體的資格。相比而言,西方文化更注重對彼此消極面子的保 護。在社交禮儀中,西方人特別推崇“儘量避免給他人帶來不便”這一原則。這樣就給對方留有更多的選擇餘地,還避免造成尷尬,從而充分尊重了彼此行為的自由。 下面,筆者透過具體的言語行為,來探討一下中西文化中“面子”的差異性。
英漢言語中的差異
1.稱謂言語行為中的“面子”差異 中西方在稱謂方式上有所不同。在西方,稱呼語的使用有兩種範疇:對等式稱呼(reciprocal address form)和非對等式 稱呼(nonreciprocal address form)。這兩種類型的稱呼語在使 用時受到“權勢”和“平等”(Power and Solidity)等社會因素的 影響(Brown&Gilman,1972)。當說話雙方社會權勢對等時, 雙方選擇相同的稱呼語,如:頭銜+姓氏;而在雙方地位不對等時,一方使用正式的稱呼語時,另一方則會選擇非正式的 稱呼方式,例如直呼其名。此外,親密程度和性別也會成為影響稱呼方式的因素。 在中國文化中,中國人“卑己尊人”的禮貌原則在稱呼語 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受社會結構及血緣、宗族等社會關係的影響,稱呼語的使用表現出一種權勢趨向。人們常在姓或名 的前或後加某些詞綴,如老李、小王、小明,等等,以便充分照 顧到對方的積極面子,體現出和諧融洽的人際關係。此外, 另一種稱呼現象更為獨特。人們習慣用表示血親關係的名 詞去稱呼非親屬,如鄰里、好友,將比自己年長的非親屬稱為 “爺爺”、“奶奶”,將比自己年幼的非親屬稱為“哥哥”、“姐姐”。這正是漢文化中“團隊精神思想”的一種體現。而該現 象在西方文化背景下是令人吃驚而難以接受的。
2.道歉言語行為中的“面子”差異 中西方道歉言語行為的不同也折射出“面子”概念的差異。 首先,就道歉頻率而言,英美國家的人對道歉的使用遠遠高於中國人(賈玉新,1997:374)。特別是針對咳嗽這樣的日常小事,中國人很少會因為咳嗽向對方道歉,而英美國家的人會立即向對方道歉:“I’m sorry.” 其次,語境也直接影響到道歉行為的文化差異。美國學者Hall(19r76)曾提出強語境文化(high—context culture)和弱語境文化(1ow—context culture)的概念。強語境文化中的模式是 統一、同一,其價值取向是團隊精神。人們主張和諧,儘量避免在公共場合發生矛盾和衝突。中國文化就是強語境文化中的一種。一旦發生矛盾,人們馬上採取“直接道歉策略” (illocutionary force indicating devices)(Blum—Kulka&Olshtain, 1984)來維護雙方的面子,避免矛盾升級。例如:“真對不起”,“請原諒”等等。弱語境文化的模式是分散、差異,其價值取向是個人主義。它強調個人意見和差異,適當程度的衝突被看作是積極的行為。其典型代表是美國文化。人們為維護個人面子,可以爭吵或爭鬥。他們多採用“減輕責任策 略”(stl-at~ ofminimizing)(Trosborg,1997)來維護自己的積極面子。例如:“I didn’t nllP_,all it.”“It'WOn’t happen again.” 再次,社會和人際關係也會導致中美道歉策略的差異。 黃永紅(2001)的研究顯示:在漢文化背景下,當說話者與聽話者的社會權勢有差異時,上級對下級的道歉頻率低,道歉形式多為非正式;而下級對上級的道歉頻率高,多採用直接道歉策略,且帶有自責口吻。當說話者與聽話者的社會權勢和社會距離無差異時,冒犯者的道歉頻率增高。與之相比, 絕大多數美國人則本著對事不對人的原則,如果冒犯程度高,則會採取直接道歉策略,且態度中肯。反之,則使用減輕責任策略,從而明示自己在對別人的冒犯中應負的責任。
3.請求言語行為中的“面子”差異 在西方文化中,以英語為例,人們在實施請求言語行為時,通常用直接性言語中帶“please”的祈使句形式(例如:“Bring me 812fine coffee,please.”)或間接性言語中詢問聽話人能力或將來做某事的可能性的疑問句形式(例如:“Could you answer the telephone,please?”)來表示其禮貌性。這與西方“個人”取向和追求人際間的“平等”、“一致”有關。人們在向他 人提出要求時,儘量做到委婉,不給對方“強加”的感覺,以保證彼此間的消極面子不受傷害。 相比而言,在漢語中人們多採用間接性或暗示性請求策略來實現其請求行為。在具體運用時,其請求話語通常包含在較長的解釋中,即請求者在請求前儘量為其建立一個請求的情景框架,來證明其請求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以照顧雙方特別是自己的積極面子。例如:“真不好意思,我原本不想麻煩您的,但是這與英語請求語中“直奔主題”的句式有著顯著不同。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面子”是一種禮貌現象,是言語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是跨文化交際中不容忽視的一個方 面。探討和對比不同文化背景下面子差異及其成因,有助於揭示隱含在交際行為中可能引起衝突的因素,從而加深交際雙方間的理解,以便更有效地促進跨文化交際。

面子文化

中國人重視面子,有時到了不可理喻的程度。所謂不可理喻,即面子有時甚至比生命更重要。外國人和中國皇帝打交道,首先碰到的是禮儀問題。中國人見皇帝要下跪,外國人也得下跪,如果不跪,則一切無從談起。中國古成語中有一句“嗟來之食”,一個人餓得半死,有人招呼他吃飯,但說話不禮貌,於是這人堅決不吃,寧可餓死,不吃“嗟來之食”。現代人不明此理,說他態度不好,先吃了他的飯,再打他一頓行不行?這實在是不明中國傳統文化的面子理論。面子即是禮制,沒有面子,比沒有命更可怕。
這其實在孔夫子時代,已然有之。孔丘最講究禮儀,他老人家禮的學問極大,禮的規矩也極多,舉凡吃、穿、住、用,沒有一樣不講“禮”的。單是吃飯,已經十分麻煩,別的不說,且說九大不食。
食□而□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
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
沽酒市脯,不食。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中國人重面子。所以多多少少有些害怕批評。一聽批評就不高興,而且想方設法要對批評者的態度、批評者的資格、批評者的動機、批評者的背景等方面大找原因。你說我屁股不乾淨,但態度不好,這不行;你說我屁股不乾淨,你的屁股也不乾淨,也不行;你批評得對,屁股也乾淨,但動機有問題,還不行。即使這一切問題均不存在,就因為你的背景不對,比如你的朋友是我的對頭,或我的朋友是你的對頭,又不行。
中國人害怕批評,雖然有很多極有哲理的格言,如“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等。這些美好的信條,長官大人如能實行一半,既是下屬的大幸;皇帝老爺如能實行1/3,則是天下人的萬幸。但其實際,也不過說說而且。說的人興高采烈,聽的人心悅誠服。但還沒有坐熱,便一聞逆言,大發淫威,不給你來個五馬分屍,已經是格外開恩矣。
中國封建文化,因為以等級製作為最基礎的文化體制,因此,人的獨立人格很難存在。君有君格,臣有臣格,官有官格,民有民格,民格與官格相比,則不成一格,官格與君格相比,更不成一格。缺少獨立人格的一大表現,即沒有主見,不能也不敢自己為自己作主,對周圍輿論最是重視不過,所謂“人言可畏”,在我們中國人身上表現得特別典型。我們——尤其我們的祖先,對外界的臧否總是特別的重視,而在收聽別人的意見的時候,耳朵特長,眼睛特亮,心眼特小,報復心特重。因為一言不慎而成滅門之禍的事情,歷朝歷代,皆有發生。
中國人重視面子,有時候就不顧及自己的承受與消費能力,就是所謂的打腫臉充胖子,明知自己承受不起,卻還要為了在別人面前顯示自己的大度與闊氣,為了所謂的面子去“裝大爺”。而大部分國人卻不自知,仍樂此不疲。其實,這完全可以不必,因為我們不是活給別人看的。
所以中國人有一個信條,認定病從口入,禍從口出。病從口入,不吃不行,兩利相較取其大,該吃還吃;禍從口出,不說可以,兩害相比取其輕,不該說的不說,該說的也不說。中國官僚中點頭先生、劃圈先生、叩頭先生、沒嘴先生、哼哼先生、是是先生甚多,這是一個基礎性原因。
事實上,面子再大,哪有科學更大,面子再重,哪有事實更重。不管你是誰,只要批評得對,就應該接受過來,並迅速改正。比如中國人古有隨地吐痰的毛病,別人向你提出來,且不管這人是國人、是洋人,是學者、是無賴,是打過你親爺的仇人、還是救過你親娘的恩人,是搶走你女朋友的“壞人”、還是為朋友兩肋插刀的義士,這個都不去管他,只問他說得對不對。如果有人請你生吃癩蛤模,即使這是孔夫子的建議,也該堅決頂住,或請他老人家吃個樣子給你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