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來之食

嗟來之食

嗟來之食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jiē lái zhī shí,意思是侮辱性的施捨。出自《禮記·檀弓下》:“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於斯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嗟來之食
  • 外文名:a handout
  • 出處:《禮記·檀弓下》
  • 拼音:jiē lái zhī shí
  • 詞性貶義詞
  • 類別:成語、典故
  • 含義侮辱性的施捨
  • 人物:黔敖、一個為守護尊嚴而餓死的人
原文,翻譯,注釋,詞語辨析,啟示,

原文

齊大飢。黔敖為食於路,以待餓者而食之。
有餓者,蒙袂輯屨,貿貿然來。黔敖左奉食,右執飲,曰:“嗟!來食!”揚其目而視之,曰:“予惟不食嗟來之食以至於斯也!”從而謝焉,終不食而死。曾子聞之,曰:“微與!其嗟也,可去,其謝也,可食。”

翻譯

齊國發生了嚴重的饑荒。黔敖做好飯湯等食物擺在大路邊,等待把食物給飢餓的人來吃。有一個飢腸轆轆的人用衣袖遮住臉,拖著鞋子,昏昏沉沉地走了過來,黔敖左手端著食物,右手端著湯,對他吆喝道:“喂!來吃吧!”那人瞪大他的眼睛盯著黔敖,說:“我就是因為不吃侮辱我的尊嚴的食物,才餓成這個樣子的。”黔敖追上前去向他道歉,他仍然不吃,最終餓死了。曾子聽到這件事後說:“恐怕不用這樣吧!黔敖無禮呼喚時,當然可以拒絕,但他道歉之後,還是可以去吃。”

注釋

大飢:饑荒很嚴重。
食:食物。
於:在。
食:同“飼”,動詞,把食物給人吃。
蒙袂輯屨:用衣袖遮住臉,拖著鞋子。袂,衣袖。
貿貿然:昏昏沉沉的樣子。
奉:同“捧”,捧著。
嗟:呼呵的聲音。
從而謝:趕上去道歉。

詞語辨析

語法:偏正式
近義詞:殘羹冷炙、殘羹剩飯、殘羹剩汁
辨音:“嗟”讀“jiē”,不讀“cuō”。
“黔”讀“qián",不讀”yīn"或“mò”。

啟示

不食嗟來之食是說為了表示做人的骨氣絕不低三下四地接受別人的施捨,哪怕是餓死。
貧窮並不可怕,但心不能窮。如果心窮了,那就真窮了。
選文中的“餓者”不吃“嗟來之食”,表現的就是做人應有的骨氣、志氣,這是我們應該學習和發揚的一種精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