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IMT-Advanced及Beyond的移動無線通信

面向IMT-Advanced及Beyond的移動無線通信

《面向IMT-Advanced及Beyond的移動無線通信》是2013年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Afif Osseiran,Jose F.Monserrat。

基本介紹

  • 書名:面向IMT-Advanced及Beyond的移動無線通信
  • 作者:Afif Osseiran,Jose F.Monserrat
  • 譯者:張鴻濤等
  • 出版社: 機械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年4月1日
  • 開本:16 開
  • ISBN:9787111412151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國際信息工程先進技術譯叢:面向IMT-Advanced及Beyond的移動無線通信》系統地介紹了IMT Advanced系統及其演進系統Beyond IMT Advanced的核心關鍵技術。書中介紹了無線資源管理、載波聚合、增強MIMO技術及中繼技術等。《國際信息工程先進技術譯叢:面向IMT-Advanced及Beyond的移動無線通信》也闡述了IMT Advanced系統後續版本的最新研究創新,特別是其中一些有前景的技術,例如協同多點傳輸/接收、網路編碼、設備到設備通信以及頻譜共享等。書中展示了許多有說服力的研究成果,並對IMT Advanced系統提出了不少有價值的思考。
《國際信息工程先進技術譯叢:面向IMT-Advanced及Beyond的移動無線通信》是一部緊跟通信技術前沿研究的專業性著作,主要適於移動通信領域的研究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閱讀,也可以作為通信工程及相關專業的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和教師的專業性新技術參考書。

圖書目錄

譯者序
前言
作者介紹
致謝
第1章 引言
1.1 市場和技術趨勢
1.2 技術演進
1.3 IMT Advanced的發展和未來
參考文獻
第2章 無線資源管理
2.1 無線資源管理概述
2.2 面向IMT Advanced技術的無線資源管理
2.2.1 IMT Advanced的主要特點
2.2.2 調度
2.2.3 干擾管理
2.2.4 載波聚合
2.2.5 MBMS傳輸
2.3 動態資源分配
2.3.1 利用效用理論的資源分擊戒墊配和分組調度
2.3.2 中繼系統中的資源分配
2.3.3 最大化UEQoS的多用戶資源分配
2.3.4 最佳化問題及性能
2.4 移雄凶幾動通信網路中的干擾協調
2.4.1 功率控制
2.4.2 資源劃分
2.4.3 對於干擾避免的MIMO忙音突發
2.5 高效MBMS傳輸
2.5.1 MBMS傳輸
2.5.2 性能評估
2.6 無線資源管理技術的未來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第3章 載波聚合
3.1 基本概念
3.2 ITU R標準的要求和實施
3.3 未來技術的演進
3.3.1 信道編碼
3.3.2 調度
3.3.3 信道質量指示
3.3.4 其他府嫌淚研究方向
3.4 動態認知無線電/機會載波聚合
3.4.1 頻譜共享和機會載波聚合
3.4.2 頻譜感知
3.4.3 認知分量載波標識、選擇和移動性
3.5 信號和架構的影響
3.6 硬體和法律的限制
參考文獻
第4章 頻譜共享
4.1 簡介
4.2 文獻綜述
4.2.1 從博弈論角度看頻譜共享
4.2.2 家庭基站
4.3 基於博弈論的頻譜共享
4.3.1 非協作情況
4.3.2 分層情況
4.4 頻譜交易
4.4.1 提供服務的運營商的收入和成本函式
4.4.2 數值結踏項戒囑果
4.5 家庭基站和機會頻譜使用
4.5.1 家庭基站及標準
4.5.2 自組織家庭基站
4.5.3 基於信標的家庭基乃拳頸站
4.5.4 家庭基站的小區間干擾協調
4.5.5 家庭基站的博弈論分析
4.6 結論、討論及未來研究
4.6.1 未來研究
參考文獻
第5章 多用戶MIMO系統
5.1 MIMO基礎
5.1.1 系統模型
5.1.2 點對點MIMO通信
5.1.3 多用戶MIMO通信
5.1.4 有干擾下的MIMO系統
5.2 LTE Advanced與IEEE802.1 6m中的MIMO
5.2.1 LTE Advanced
5.2.2 WiMAX演局閥進
5.3 CSIT下的通用線性預編碼
5.3.1 傳送端 接收端設計
5.3.2 基於干擾置零的收發器設計
5.4 多用戶MIMO的CSI獲得
5.4.1 有限反饋
5.4.2 CSI導頻
5.5 MIMO技宙府雅乘術的未來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第6章 協同多點傳輸系統
6.1 CoMP概述
6.1.1 CoMP類型
6.1.2 架構和分簇
6.1.3 理論性能極限和實施約束
6.2 CoMP的標準化
6.2.1 CoMP研究概述
6.2.2 CoMP功能設計選擇
6.3 下行CoMP的系統模型
6.3.1 線性傳輸的SINR分析
6.3.2 矩陣模型
6.4 聯合處理技術
6.4.1 現狀
6.4.2 聯合處理的優勢
6.4.3 動態聯合處理
6.4.4 上行聯合處理
6.5 協同波束成型和調度技術
6.5.1 現狀分析
6.5.2 分散式協同波束成型
6.5.3 基於最差夥伴報告的協同調度
6.6 在實驗環境中的CoMP實際實現
6.6.1 場景設定
6.6.2 測量結果
6.7 未來研究方向
參考文獻
第7章 面向IMT Advanced的中繼系統
7.1 中繼系統概述
7.1.1 中繼系統演進
7.1.2 中繼系統部署場景
7.1.3 中繼系統協定策略
7.1.4 中繼系統半雙工/全雙工模式
7.1.5 數值案例分析
7.2 標準中的中繼系統
7.2.1 LTE ARel 10中的中繼節點類型
7.2.2 IEEE802.1 6m中的中繼節點
7.3 中繼系統和CoMP系統的比較分析
7.3.1 協定及資源管理
7.3.2 仿真結果
7.4 帶內中繼系統與家庭基站網路
7.5 面向BeyondIMT Advanced系統的協作中繼
7.6 BeyondIMT Advanced中的中繼系統
7.6.1 中繼節點多跳傳輸
7.6.2 移動中繼
7.6.3 網路編碼
參考文獻
第8章 無線通信中的網路編碼
8.1 網路編碼概述
8.1.1 歷史背景
8.1.2 網路編碼的類型
8.1.3 網路編碼的套用
8.2 上行鏈路的網路編碼
8.2.1 檢測策略
8.2.2 用戶分組
8.2.3 中繼選擇
8.2.4 性能分析
8.2.5 在IMT Advanced及以後版本中的集成
8.3 非二進制網路編碼
8.3.1 基於UE協作的非二進制網路編碼
8.3.2 多用戶及多中繼的非二進制網路編碼
8.3.3 性能分析
8.3.4 IMT Advanced及以後版本中的集成
8.4 廣播和多播中的網路編碼
8.4.1 高效廣播網路編碼機制
8.4.2 性能分析
8.5 結論和未來方向
參考文獻
第9章 設備到設備通信
9.1 介紹
9.2 技術發展現狀
9.2.1 標準
9.2.2 文獻
9.3 蜂窩網通信的underlay設備到設備通信
9.3.1 會話
9.3.2 D2D發射功率
9.3.3 多天線技術
9.3.4 無線資源管理
9.4 未來方向
參考文獻
第10章 LTE Advanced中的端到端性能
10.1 IMT Advanced評估:ITU進程,場景和需求
10.1.1 IMT Advanced的ITU R進程
10.1.2 評估場景
10.1.3 性能需求
10.2 IMT Advanced特點簡介
10.2.1 WINNER+評估組的評估方法
10.3 LTE Advanced性能分析
10.3.1 3GPP自評估
10.3.2 WINNER+的仿真性能評估
10.3.3 LTE Advanced在印度農村開放地區場景的性能
10.4 信道模型的實施與校準
10.4.1 IMT Advanced信道模型
10.4.2 大尺度參數校準
10.4.3 小尺度參數校準
10.5 仿真器校準
10.6 結論和對IMT A進程的展望
參考文獻
第11章 未來發展方向
11.1 無線電資源分配
11.2 異構網路
11.3 MIMO和CoMP
11.4 中繼和網路編碼
11.5 設備到設備通信
11.6 綠色和節能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A 資源分配
A.1 動態資源分配
A.1.1 效用預測調度器
A.1.2 中繼資源分配
A.2 多用戶資源分配
A.2.1 PHY/MAC層模型
A.2.2 APP層模型
A.2.3 最佳化問題
A.2.4 仿真結果
A.3 MIMO忙音突發
A.4 高效MBMS傳輸方式
A.4.1 服務運行
A.4.2 頻分復用性能
附錄B 頻譜發現技術
B.1 頻譜檢測
B.2 地理定位資料庫
B.3 信標信號
附錄C 協同多點傳輸
C.1 聯合處理方法
C.1.1 部分聯合處理
C.1.2 動態基站分簇
C.2 協同波束成型和調度
C.2.1 分散式協同波束成型
C.2.2 使用最差夥伴報告的協同調度
C.3 實驗平台:分散式實時實現
附錄D 網路編碼
D.1 基於用戶設備協作的非二進制網路編碼
D.2 多用戶和多中繼場景
附錄E LTE Advanced性能分析和峰值頻譜效率
E.1 WINNER+項目的分析和檢驗性能評估
E.1.1 分析評估
E.1.2 檢驗
E.2 峰值頻譜效率計算
E.2.1 FDD模式下行鏈路方向
E.2.2 FDD模式上行鏈路方向
E.2.3 TDD模式下行鏈路方向
E.2.4 TDD模式上行鏈路方向
E.2.5 自評估比較
參考文獻
縮略語
3.4.2 頻譜感知
3.4.3 認知分量載波標識、選擇和移動性
3.5 信號和架構的影響
3.6 硬體和法律的限制
參考文獻
第4章 頻譜共享
4.1 簡介
4.2 文獻綜述
4.2.1 從博弈論角度看頻譜共享
4.2.2 家庭基站
4.3 基於博弈論的頻譜共享
4.3.1 非協作情況
4.3.2 分層情況
4.4 頻譜交易
4.4.1 提供服務的運營商的收入和成本函式
4.4.2 數值結果
4.5 家庭基站和機會頻譜使用
4.5.1 家庭基站及標準
4.5.2 自組織家庭基站
4.5.3 基於信標的家庭基站
4.5.4 家庭基站的小區間干擾協調
4.5.5 家庭基站的博弈論分析
4.6 結論、討論及未來研究
4.6.1 未來研究
參考文獻
第5章 多用戶MIMO系統
5.1 MIMO基礎
5.1.1 系統模型
5.1.2 點對點MIMO通信
5.1.3 多用戶MIMO通信
5.1.4 有干擾下的MIMO系統
5.2 LTE Advanced與IEEE802.1 6m中的MIMO
5.2.1 LTE Advanced
5.2.2 WiMAX演進
5.3 CSIT下的通用線性預編碼
5.3.1 傳送端 接收端設計
5.3.2 基於干擾置零的收發器設計
5.4 多用戶MIMO的CSI獲得
5.4.1 有限反饋
5.4.2 CSI導頻
5.5 MIMO技術的未來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第6章 協同多點傳輸系統
6.1 CoMP概述
6.1.1 CoMP類型
6.1.2 架構和分簇
6.1.3 理論性能極限和實施約束
6.2 CoMP的標準化
6.2.1 CoMP研究概述
6.2.2 CoMP功能設計選擇
6.3 下行CoMP的系統模型
6.3.1 線性傳輸的SINR分析
6.3.2 矩陣模型
6.4 聯合處理技術
6.4.1 現狀
6.4.2 聯合處理的優勢
6.4.3 動態聯合處理
6.4.4 上行聯合處理
6.5 協同波束成型和調度技術
6.5.1 現狀分析
6.5.2 分散式協同波束成型
6.5.3 基於最差夥伴報告的協同調度
6.6 在實驗環境中的CoMP實際實現
6.6.1 場景設定
6.6.2 測量結果
6.7 未來研究方向
參考文獻
第7章 面向IMT Advanced的中繼系統
7.1 中繼系統概述
7.1.1 中繼系統演進
7.1.2 中繼系統部署場景
7.1.3 中繼系統協定策略
7.1.4 中繼系統半雙工/全雙工模式
7.1.5 數值案例分析
7.2 標準中的中繼系統
7.2.1 LTE ARel 10中的中繼節點類型
7.2.2 IEEE802.1 6m中的中繼節點
7.3 中繼系統和CoMP系統的比較分析
7.3.1 協定及資源管理
7.3.2 仿真結果
7.4 帶內中繼系統與家庭基站網路
7.5 面向BeyondIMT Advanced系統的協作中繼
7.6 BeyondIMT Advanced中的中繼系統
7.6.1 中繼節點多跳傳輸
7.6.2 移動中繼
7.6.3 網路編碼
參考文獻
第8章 無線通信中的網路編碼
8.1 網路編碼概述
8.1.1 歷史背景
8.1.2 網路編碼的類型
8.1.3 網路編碼的套用
8.2 上行鏈路的網路編碼
8.2.1 檢測策略
8.2.2 用戶分組
8.2.3 中繼選擇
8.2.4 性能分析
8.2.5 在IMT Advanced及以後版本中的集成
8.3 非二進制網路編碼
8.3.1 基於UE協作的非二進制網路編碼
8.3.2 多用戶及多中繼的非二進制網路編碼
8.3.3 性能分析
8.3.4 IMT Advanced及以後版本中的集成
8.4 廣播和多播中的網路編碼
8.4.1 高效廣播網路編碼機制
8.4.2 性能分析
8.5 結論和未來方向
參考文獻
第9章 設備到設備通信
9.1 介紹
9.2 技術發展現狀
9.2.1 標準
9.2.2 文獻
9.3 蜂窩網通信的underlay設備到設備通信
9.3.1 會話
9.3.2 D2D發射功率
9.3.3 多天線技術
9.3.4 無線資源管理
9.4 未來方向
參考文獻
第10章 LTE Advanced中的端到端性能
10.1 IMT Advanced評估:ITU進程,場景和需求
10.1.1 IMT Advanced的ITU R進程
10.1.2 評估場景
10.1.3 性能需求
10.2 IMT Advanced特點簡介
10.2.1 WINNER+評估組的評估方法
10.3 LTE Advanced性能分析
10.3.1 3GPP自評估
10.3.2 WINNER+的仿真性能評估
10.3.3 LTE Advanced在印度農村開放地區場景的性能
10.4 信道模型的實施與校準
10.4.1 IMT Advanced信道模型
10.4.2 大尺度參數校準
10.4.3 小尺度參數校準
10.5 仿真器校準
10.6 結論和對IMT A進程的展望
參考文獻
第11章 未來發展方向
11.1 無線電資源分配
11.2 異構網路
11.3 MIMO和CoMP
11.4 中繼和網路編碼
11.5 設備到設備通信
11.6 綠色和節能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A 資源分配
A.1 動態資源分配
A.1.1 效用預測調度器
A.1.2 中繼資源分配
A.2 多用戶資源分配
A.2.1 PHY/MAC層模型
A.2.2 APP層模型
A.2.3 最佳化問題
A.2.4 仿真結果
A.3 MIMO忙音突發
A.4 高效MBMS傳輸方式
A.4.1 服務運行
A.4.2 頻分復用性能
附錄B 頻譜發現技術
B.1 頻譜檢測
B.2 地理定位資料庫
B.3 信標信號
附錄C 協同多點傳輸
C.1 聯合處理方法
C.1.1 部分聯合處理
C.1.2 動態基站分簇
C.2 協同波束成型和調度
C.2.1 分散式協同波束成型
C.2.2 使用最差夥伴報告的協同調度
C.3 實驗平台:分散式實時實現
附錄D 網路編碼
D.1 基於用戶設備協作的非二進制網路編碼
D.2 多用戶和多中繼場景
附錄E LTE Advanced性能分析和峰值頻譜效率
E.1 WINNER+項目的分析和檢驗性能評估
E.1.1 分析評估
E.1.2 檢驗
E.2 峰值頻譜效率計算
E.2.1 FDD模式下行鏈路方向
E.2.2 FDD模式上行鏈路方向
E.2.3 TDD模式下行鏈路方向
E.2.4 TDD模式上行鏈路方向
E.2.5 自評估比較
參考文獻
縮略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