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高等院校土地資源管理專業精品課程建設教材·土地資源學

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高等院校土地資源管理專業精品課程建設教材·土地資源學

《土地資源學(第4版)》最早的版本1990年出版,被列為原國家土地管理局普通高等教育土地管理類規劃教材,1996年出第2版。第3版《土地資源學》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項目(0420)”的研究成果。第4版修訂內容集中體現在:一是對基礎理論和核心概念進行了重新審核和完善,如土地可持續利用理論、土地學科體系與土地資源學的相互關係、國內外土地利用的分類體系等等;二是根據我國土地資源管理實踐和研究領域的最新發展前景,及時地補充和完善了相應的新內容,如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問題、新試行的我國土地利用分類系統、3S技術與土地資源資料庫、西部土地資源的開發戰略和對策等。

基本介紹

  • 書名: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高等院校土地資源管理專業精品課程建設教材•土地資源學
  • 出版社: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
  • 頁數:357頁
  • 開本:16
  • 品牌: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
  • 作者:劉黎明
  • 出版日期:2004年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810667270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土地資源學(第4版)》: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高等院校土地資源管理專業精品課程建設教材。

圖書目錄

第1章 緒論
1 土地資源學的研究對象
1.1 土地與土地資源的基本概念
1.2 土地資源的基本特性
2 土地資源學的研究內容與方法
2.1 土地資源學的研究內容
2.2 土地資源學的研究方法
2.3 土地資源學與土地學科體系
3 土地資源學的發展及趨勢
3.1 國外土地資源學的發展及特點
3.2 中國土地資源學的發展及特點
3.3 土地資源學的發展前景

第2章 土地資源構成要素分析
1 土地資源的氣候要素特徵分析
1.1 太陽輻射
1.2 熱量資源
1.3 降水
2 土地資源的地學要素特徵分析
2.1 地形地貌對區域土地資源特徵的影響規律
2.2 土地資源的地質條件分析
3 土地資源的水文及地球化學特徵分析
3.1 地表水
3.2 地下水
3.3 區域地球化學條件
4 土地資源的土壤要素特徵分析
4.1 土壤剖面及理化性狀
4.2 土壤的綜合性狀
4.3 土壤類型分布
5 土地資源的生物要素特徵分析
5.1 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的特徵
5.2 植被
6 土地資源的社會經濟特徵分析
6.1 土地所有制和使用制度
6.2 土地資源的區位特性
6.3 土地經濟生產力和土地報酬遞減律

第3章 土地類型和土地資源分類
1 土地類型和土地資源類型概述
1.1 土地類型和土地資源類型的基本概念
1.2 土地類型和土地資源類型的關係
2 土地類型的劃分方法及分類系統
2.1 土地類型劃分的邏輯體系
2.2 土地類型劃分的原則
2.3 國外主要土地類型分類系統簡介
2.4 中國的土地類型分類系統
2.5 土地類型的命名
3 土地類型的分布規律
3.1 土地類型的地帶性分布規律
3.2 區域土地類型分布結構
3.3 土地類型的演替
4 土地利用類型的分類方法與分類系統
4.1 土地利用類型與土地利用結構
4.2 土地利用分類的原則與依據

第4章 土地資源調查
1 土地資源調查的基本內容
1.1 土地資源調查的目的和任務
1.2 土地利用現狀調查
1.3 土地資源質量調查
1.4 土地類型調查
2 土地資源調查方法及現代技術套用
2.1 土地資源調查的一般工作程式
2.2 土地資源調查的一般方法”
2.3 土地資源遙感調查方法
2.4 GIS與土地資源資料庫
3 土地資源調查製圖及成果報告
3.1 土地資源調查製圖的一般方法
3.2 計算機製圖方法
3.3 土地資源調查報告

第5章 土地資源評價
1 土地資源評價概述
1.1 土地評價的概念和特點
1.2 土地評價的目的
1.3 土地評價的類型
2 土地資源評價的基本程式與方法
2.1 土地資源評價的準備階段
2.2 土地評價的中間過程
2.3 土地評價成果匯報
3 土地自然適宜性評價
3.1 土地自然適宜性分類
3.2 土地質量和土地利用要求及其評價方法
3.3 特殊土地適宜性(土宜)的評價方法
3.4 對土地自然適宜性評價的評述
4 土地資源生產潛力評價
4.1 美國土地資源生產潛力評價系統
4.2 土地生產潛力評價的數學模型——莫斯(Moss)模型簡介
4.3 土地生產潛力評價的作物生長動態模擬模型——GOSSYM模型簡介
5 土地經濟評價
5.1 土地經濟評價的概念
5.2 土地經濟適宜性評價
5.3 土地經濟分級
6 地資源核算

第6章 土地人口承載潛力分析
1 土地人口承載潛力研究概述
1.1 土地人口承載潛力研究的由來
1.2 影響土地人口承載潛力的因素
1.3 研究方法簡介
2 土地資源生產潛力的計算
2.1 作物氣候生產潛力計算
2.2 作物的光溫(水)土生產潛力
2.3 投入水平與土地生產潛力
3 土地資源人口承載力分析
3.1 土地資源人口承載潛力的計算
3.2 人口承載潛力的區域分析
4 糧食安全與耕地保護
4.1 我國未來糧食安全對耕地保護的要求
4.2 耕地保護的內容
4.3 保護耕地的對策

第7章 可持續土地利用與管理
1 土地利用系統分析
1.1 土地利用及其制約因素
1.2 土地利用系統的特徵
1.3 土地利用系統分析方法
2 可持續土地利用理論
2.1 可持續土地利用的五大原則和基本含義
2.2 可持續土地利用評價
2.3 可持續土地利用評價在土地利用管理決策中的套用
3 土地利用規劃與設計
3.1 土地利用規劃的類型
3.2 土地利用總體規劃
3.3 土地利用專項規劃
3.4 土地利用內部規劃與景觀設計
3.5 可持續土地利用模式設計
4 土地利用動態監測與管理
4.1 土地利用空間動態監測
4.2 土地資源質量動態監測

第8章 土地資源保護與整治
1 土地生態系統
1.1 土地生態系統的基本特徵
1.2 生態平衡與良性循環
……
第9章 區域土地資源開發
第10章 中國土地資源概況及區域分析
第11章 世界土地資源現狀分析

文摘

插圖:


第1章 緒論
土地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空間,是人類社會生產中重要的自然資源和生產資料,也是勞動的對象。土地資源除了包含本身所固有的一切自然特性以外,同時又包含了具有可供人類發展生產的社會經濟特性。這兩種屬性合稱為土地資源的“二重性”。
人類社會的發展離不開對土地資源的利用和改造,可以說人與土地的這種關係是整個人類社會發展史中的最基本的生產關係。隨著社會生產力發展和人口迅速增長,土地資源與人類社會的關係逐漸超出了單一的民族或國家的範疇,成為整個人類生存與可持續發展的全球性大問題,這是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自然發展規律所決定的。
作為資源科學和土地學科的重要分支科目,土地資源學(The Discipline of Land Resources)的研究對象就是土地資源這一自然經濟綜合體(Physical—Eco—nomic Complex),是研究其類型與特徵、數量與質量、調查與評價,以及開發與利用、治理與改造、保護與管理等諸問題的一門綜合學科。
1 土地資源學的研究對象
1.1 土地與土地資源的基本概念
土地與土地資源是土地資源學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學術界曾對這一概念有過激烈的爭論和廣泛的探討,但至今尚無一個為大家所公認的定義。隨著人們對土地資源和土地資源學研究的逐步深入和了解的不斷完善,它們的概念亦隨著不斷深入和全面。

序言

《土地資源學》教材最早的版本由中國農業大學土地資源管理系教授、國土資源部土地資源管理“資深專家”林培教授主編,1990年出版,並被列為原國家土地管理局普通高等教育土地管理類規劃教材,1996年出版了第2版。第3版《土地資源學》教材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二十一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項目(04-20)”的研究成果和選定教材,於2002年1月正式出版。
1990年至今,已過去13個春秋,“土地資源學”由最初的一門新生學科,伴隨著我國土地資源管理事業的蓬勃發展,得到了快速的成長和發展,無論其學科的理論和概念體系還是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都已日臻完善和系統化,並已成為高等院校土地資源管理專業領域一門十分重要的專業理論課程。第3版《土地資源學》作為面向21世紀教材出版2年來,在高等院校得到了廣泛使用,此過程中,我們收集了相關師生的不少建議,徵詢了土地資源管理領域的一些知名專家、學者的意見。在以上建議和意見的基礎上,同時結合學科發展的需要,我們決定對該教材進行修訂再版。修訂內容集中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一些基礎理論和核心概念進行了重新審核和完善,如土地可持續利用理論、土地學科體系與土地資源學的相互關係、國內外土地利用的分類體系等等;二是根據我國土地資源管理實踐和研究領域的最新發展前沿,及時地補充和完善了相應的新內容,如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問題、新試行的我國土地利用分類系統、3S技術與土地資源資料庫、西部土地資源的開發戰略和對策等。因此,修訂版的《土地資源學》教材在堅持不斷完善基本理論體系和研究內容的原則下,儘可能地反映了土地資源管理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最新學科前沿和最新實踐要求。
本書的修訂工作原則上是由各位原著作者對各章節完成修改意見的收集和匯總,最後由主編統一取捨和修改。湛江海洋大學的鐘來元同志對教材的修訂提供了很好的建議,並直接承擔了第4、6章的修訂任務。
最後,十分感謝為《土地資源學》教材提供修改意見和各種建議的土地資源管理領域的各位專家和兄弟院校的同行,並懇切希望大家繼續給予支持和幫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