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鏡、暢快、折繼忠、蒙先編著的電視文學劇本《面向民眾》是一部值得我們特別是年輕人用心去閱讀的好書。《面向民眾》通過解放前、進城後、文革期間三個大的歷史時期,為我們回顧再現了原甘肅省副省長李培福同志艱難曲折而又波瀾壯闊的革命鬥爭生涯,著力展現他如何由一個受苦受難的放羊娃成長為一位無產階級革命戰士的人生經歷,歌頌他一生遵循毛主席“面向民眾”的題詞,數十年來與老百姓打成一片,休戚與共,為黨為人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無私奉獻精神。特別是在文化大革命這個特殊歷史時期,李培福毅然請纓擔任景泰川電力提灌工程總指揮。期間,他始終把毛主席當年題寫“面向民眾”四個大字作為自己人生的座右銘,率領2000多名工程管理和技術人員以及6000多名景泰縣民工,千方百計排除“左”的干擾,克服重重困難,驚人地完成了我國第一個高揚程、大流量的景電提灌工程,創造了被譽為“中華之最”的人間奇蹟。最後,受宋平書記之託,視察引大入秦工程時,因勞累過度,舊病復發,倒在了水利建設工地上。雖然他已經離開人世,但在甘肅人民的心目中卻樹起了一座不朽的紅色豐碑!
基本介紹
- 書名:面向民眾
- 出版社:甘肅人民出版社
- 頁數:381頁
- 開本:16
- 作者:劉鏡 暢快
- 出版日期:2013年3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226044137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劉鏡,筆名流暢,1941年2月出生於甘肅省鎮原縣太平鎮。系中國劇協會員、國家二級編劇。從事戲劇創作五十年,共創作大、中、小型文藝劇(節)目160多個。代表作有:《留守歲月》《黑白人生》《山鄉迪斯科》《杜養富》《綠葉紅花》《女兒如花》《情系南梁》;著有《赤膽播火者》《慶陽飲食文化》《太平鄉土情》等書籍;2012年榮獲第七屆甘肅省敦煌文藝終身成就獎。暢快
暢快,(曾用名暢為民)筆名流暢,1940年出生於甘肅省鎮原縣屯子鎮。系甘肅省作協會員、甘肅省劇協會員。從事戲劇創作數十年來,多部劇目上演,並在省級以上刊物上發表,代表作有:《魏文侯拜將》《展畫軸》《杜養富》《綠葉紅花》《女兒如花》《紅色熱土》等。著有《赤膽播火者》《慶陽飲食文化》等書籍。白繼忠
白繼忠,1952年生於西安,畢業於西北師範大學歷史系,畢業後在中共甘肅省委黨史資料徵集研究委員會、省委辦公廳、武威地區行政公署、省教育委員會、省新聞出版局從事文秘、行政管理工作,後在甘肅省新聞出版局、甘肅省教育廳等單位任職。著有《史海覓蹤》一書,在報刊發表論文多篇。蒙先
蒙先,1943年生於甘肅省景泰縣寺灘鄉寺灘村,甘肅省戲劇家協會會員,歷任國小校長、縣秦劇團團長、縣委黨史辦公室主任等職。著有《養花歌訣》《民眾演唱》《民歌演唱》《小品選集》和《山花》等書。主編長篇紀實文學《巍巍壽鹿情》。眉戶劇《娶女婿》、小品《抓鬮》和《大實話》等9個作品榮獲各類獎項共16個。
圖書目錄
第二集
第三集
第四集
第五集
第六集
第七集
第八集
第九集
第十集
第十一集
第十二集
第十三集
第十四集
第十五集
第十六集
第十七集
第十八集
第十九集
第二十集
第二十一集
第二十二集
第二十三集
第二十四集
第二十五集
第二十六集
第二十七集
第二十八集
第二十九集
第三十集
文摘
1、景電紀念園晝外
一個叫娃娃水的沙灘上屹立著宏偉、莊嚴的景電紀念園。
解說:2003年清明節前夕,甘肅省景泰川電力提灌工程管理局和景泰縣委、縣政府決定要舉行李培福同志逝世二十周年紀念活動,特向有關各方發出了邀請函。
特寫:李培福的墓碑屹立在鮮花叢中;兩側搭起的帳篷是貴賓們的接待室。展覽大廳上方懸有“甘肅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字樣的牌子。工作人員在會場正面懸掛起寫有“紀念李培福同志逝世二十周年”的橫幅。紀念園裡豎立著一個大型電視螢幕。露天會場布置得莊嚴、肅穆。
2、娃娃水沙灘上晝外
各種型號的大小汽車、三輪車、架子車、獨輪車、甚至毛驢等所有的交通工具都湧向娃娃水,人聲鼎沸。有被攙扶的耄耋老人,有手牽懷抱的小孩,他們都手捧花圈、花籃、紙幡等祭奠用品,懷著虔誠朝聖者的心情湧向紀念園。
3、紀念園大門前晝外
廣播聲:“工作、服務人員請注意!參加紀念活動的賓客已陸續到達,請你們務必做好接待服務工作!”
眾賓客紛紛入園,新聞媒體記者、攝像師忙於採訪攝影。年輕的女記者和劇作家交談穿插於民眾之間。
八十六歲的賀建山和建設景電提灌工程的領導、專家陳炳南、姜作棟、張文強、吳廣前、蘆自海、楊玉珠等來到紀念園。
景電管理局賈局長,景泰縣委閆書記等熱情迎接。
賈局長:“哎喲!賀老!歡迎,歡迎!歡迎各位的光臨!”
賀建山:“謝謝!謝謝!”
閆書記:“賀總指揮,您老人家和當年景電工程的元老、功臣們會聚一堂,真是盛事空前,我代表景泰人,誠摯的歡迎你們的光臨!”
4、接待室晝內
寬大的接待室,來賓們圍桌而坐,服務人員沏茶、遞水果熱情招待。人們不約而同地暢談起建設景電工程帶來的今夕變化。談興最濃的是有關李培福的逸聞趣事。這個自發的座談會洋溢著和諧熱情的氣氛,不時爆發出愜意的笑聲和掌聲。
5、紀念園前晝外
廣播聲:“同志們!朋友們!李培福同志家鄉的代表,古浪縣的代表已經到了,我們熱烈歡迎這些遠道而來的賓客!”
華池縣的代表,李培福的家人李培堂、李培賢、李東燕、李紅軍、李雅紅、李建東等捧著花圈、花籃,進入紀念園。
古浪縣的代表捧著花圈進入紀念園。
6、接待室晝內
景電管理局賈局長和景泰縣委的閆書記正在熱情招待曾參加過景電工程建設的“老景電人”及省上、華池縣前來參加紀念活動的代表;工作人員忙於遞水果、端茶水。
賈局長面對這些白髮蒼蒼的“老景電們”,感慨地說:“各位老領導!老前輩!還有來自省上和李培福家鄉的領導同志們!今天,你們風塵僕僕地遠道前來參加李培福同志逝世二十周年紀念活動。當年景電工程的副總指揮、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八十六歲高齡的賀建山老人率領他們的老戰友們前來參加紀念會,我們深受感動。我代表水電管理局和景泰縣委、縣政府對你們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掌聲)
賀建山激動地站了起來:“賈局長!閆書記!我們這些‘老景電’在開發景泰川的火紅年代裡,都曾受到過李培福同志的教誨。對他老人家,我們和景泰人一樣,都懷著深厚的感情。今天,你們在清明節,舉行‘李培福逝世二十周年’紀念活動,特別有意義。我們這些耄耋老頭、老太婆有生之年能有機會參加,心情無比的激動。這裡,我要向你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閆書記忙說:“不,要真正感謝的是你們,沒有你們這些‘老景電’,就沒有景泰人的今天。”
“說得好!”休息室內外響起了歡呼聲和掌聲。
7、紀念園大門前晝外
七十歲的李生泉老人懷抱李培福的畫像率家人進入紀念園。
七十多歲的祁盼水和兒孫們攙扶著九十四歲的祁盼井進入紀念園。
六十多歲的閻夢水和張水蓮領著孫兒水娃,手捧剪紙祭品走進紀念園。
8、李培福墓碑前晝外
墓碑特寫。廣播裡的聲音:“現在,由華池縣的代表及李培福的親屬向墓碑敬獻花圈、花籃。”華池縣的領導向墓碑敬獻花圈;李紅軍、李東燕捧花圈,李雅紅、李建東捧花籃走向父親的墓碑;李培堂、李培賢等在侄男子弟的攙扶下跟隨其後。他們虔誠地焚燒香表、紙活;新聞媒體紛紛攝像、拍照;張水蓮和李生泉兩家亦趨前焚燒祭品。 李東燕見狀湊近張水蓮問道:“大娘,這是你剪的嗎?”
“對,是我剪的。”
水娃插嘴說:“阿姨,我奶奶說李老漢是我們的大恩人,為了這,她整整剪了一天一夜哪!”
李東燕深受感動,她眼睛裡捧著淚花:“謝謝大娘!”
張水蓮一家繼續焚燒剪紙祭品。
9、娃娃水的沙灘上晝外
沙灘上到處都是前來祭奠的人們。他們一邊焚紙化錢,一邊流著眼淚,訴說祝告著對景電工程流過血汗的功臣、英雄們。
10、景電紀念園晝外
紀念園裡前來掃墓的人越來越多;華池、景泰、古浪等縣敬獻的花圈擺放在最顯眼的位置。紀念活動已經開始。老景電人及遠道來的客人均站前排;女記者和劇作家忙於拍照。
賈局長正在致詞,他說:“……抗日戰爭時期,毛主席曾親筆題書‘面向民眾’四個大字,以表彰這位在抗日支前和大生產運動中功勳卓著的模範縣長;新中國成立後,李培福同志又把當年的延安精神和慶陽老區精神帶到了景泰,並且發揚光大,率領景電工程的建設者們創造了號稱‘中華之最’的人間奇蹟,形成了激勵人們艱苦創業、不斷奮進的‘景電精神’。如今,李培福同志雖然離開我們已經二十年了,可他的豐功偉業將永遠彪炳千秋,在人民心目中樹起了一座不朽的豐碑!”園內響起了一陣排山倒海般的掌聲。
11、紀念園展廳晝內
展廳正中置有李培福的銅像;廳內布置有中央和省上領導對景電工程的題詞;開發景泰川一、二期工程的規劃圖及提灌示意圖;各個階段的圖片、照片、彩圖、數據、文字資料、景泰縣今夕示意圖及李培福生前的遺物等裝置在鏡框裡。
參觀的人群絡繹不絕。訓練有素的講解員正在給參觀者介紹景電提灌工程的光輝歷史及當年李培福率領景電人開發景泰川的感人故事。
一女講解員指著李培福生前用過的拐杖說:“這個拐杖曾伴隨著李培福同志踏遍了景泰川的山山水水,當年十幾個泵站的開挖地點都是由這根拐杖一點而定!”
12、景泰川(幻景) 晝外
李培福站在草窩灘上,神奇地把拐杖朝地上使勁一點,頓時幻化出一座漂亮的上水泵站。接著在山腳下、山腰間、山崾峴、山樑上連續點出了十三個泵站。李培福站在黃河岸邊把拐棍一揮,一股奔騰的黃河水在拐棍頭兒的引領下,猶如一條黃龍,穿山越嶺,趴溝跨澗,所過之處,立即變得禾苗碧綠,花草叢生;李培福站在騰格里沙漠邊沿,把拐棍往沙漠裡使勁一划,頓時順著拐棍頭兒劃出了一條茂密的防護林帶……
13、紀念園展廳晝內
講解員繼續說:“李老漢的拐杖真有這么神奇嗎?關鍵是他提前做了細緻的調查研究,集思廣益,以科學根據做出了最後決斷。後來有人開玩笑說:李老漢的拐杖里有馬列主義!”展廳里引發出一片笑聲。
14、景電紀念園晝外
學生們正在列隊表演《集體詩朗誦》,圍觀的民眾不時給以熱烈的掌聲。
男領:在那民族危亡的戰爭年代,
一個由放羊娃成長起來的隴東漢子,
從槍林彈雨中走來。
女領:他的一生既普通又偉大!
說他普通,他如同父親,如同近鄰,
人們親切地稱他李老漢。
P1-3
序言
在1941年“大生產”運動中,他以7天的時間,完成陝甘寧邊區的徵兵、征糧任務,毛澤東為他親筆題詞“面向民眾”崇高榮譽、模範縣長,是一位甘肅省德高望重的老同志。新中國成立後曾任甘肅省政府民政廳廳長、省委常委、農村工作部部長、副省長、政協副主席、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兼任甘肅景電工程指揮部總指揮等職,長期以來主管農業,為甘肅農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也曾是中共七大、九大、十大代表。
沒有李培福就沒有景電工程。1968年,在那個動盪的歲月里,他踏上荒原,走上景泰川調查研究後,向省委提交了把黃河水提上草窩灘的建議,組織隊伍、找投資、落實設備,按“兩年上水、三年受益、五年建成”的奮鬥目標,保證了工程得以按期建成。他主持領導的景泰川電力提灌一期工程,使30萬畝沙灘變良田,被當地民眾稱為“救命工程”。他組織隊伍、找投資、落實設備,保證了工程得以按期建成,培福同志以花甲之年,吃住在現場,心繫黎民,寒冬揮師,大戰景泰川。工程建設中重大方案無不是他親自審定,工程“兩年上水,三年受益”。並為景電二期工程做出了統一規劃,分期實施。
景泰川電力提灌工程現在已成為惠及景泰、古浪、民勤等縣的百萬畝大型灌區,是這裡舉足輕重的生態工程、翻身工程、致富工程。它以高揚程、大流量被譽為“中華之最”。
這裡,我對大型電視劇《面向民眾》文學劇本的正式出版表示衷心祝賀,並堅信該劇出版後,距成功拍攝只差一步之遙,不久的將來,人們必將在電視螢屏上看到李培福同志的光輝形象。
是為序。
陳可言
2012年12月26日
(陳可言,原甘肅省水利廳廳長、景電二期工程總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