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投資政策選擇的基礎設施分布效應作用機制研究

《面向投資政策選擇的基礎設施分布效應作用機制研究》是依託哈爾濱工業大學,由於楠楠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面向投資政策選擇的基礎設施分布效應作用機制研究
  • 依託單位:哈爾濱工業大學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於楠楠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基礎設施的投入對整個國民經濟的影響一直以來都是我國政府和學術界關注的熱點問題。大量研究證實了基礎設施對我國長期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但基礎設施所導致的經濟活動空間分布重塑機制問題目前尚未有研究涉足。充分考慮基礎設施的網路特性,從空間可達性角度挖掘基礎設施對經濟分布的影響路徑,對最佳化我國基礎設施投資規劃決策及制定相關區域協調發展策略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本研究聚焦基礎設施對經濟集聚的作用過程,以基礎設施的分布效應為研究對象,根據新地理經濟學研究範式構建理論框架,藉助地理信息系統技術,探索基礎設施的發展在經濟活動遷移中的作用,揭示基礎設施對整個國家的經濟活動分布格局演化、經濟發展空間差異的影響機制。本項目將巨觀的區域發展不均問題解構成微觀層面經濟活動重新空間分布問題,以期為更好的制定以降低地區差距為目標的投資政策提供一種空間科學的新方法,因而具有理論和方法的創新性。

結題摘要

本項目揭示了基礎設施在區域發展格局演化過程中的分布效應,以地理、空間、距離等要素刻畫基礎設施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本項目從基礎設施的內在屬性出發,比較了交通基礎設施(易於物品流通)和知識性基礎設施(易於思想流通)對區域經濟活動空間重置的不同作用機制,並深度挖掘存在不同影響機制的原因。研究結果發現,對於交通基礎設施來說,在全國水平上,交通基礎設施的提高會顯著促進經濟集聚,更高的可達性會通過規模效應、專業化等力量促進我國高速的經濟成長。此外,我們對落後地區的單獨回歸發現落後地區的交通基礎設施擴張並不能引起經濟在當地集聚,反而存在明顯的擴散作用。同時,我們發現,在中國場景下,新地理經濟學理論中所提出的交通基礎設施與產業集聚的倒U型關係是成立的。對於教育基礎設施來說,教育的進步是我國經濟成長的主要因素,而對於不同省份來說,教育的投入力度與分配方式是影響該省份經濟表現的主要原因。對於我國現階段的基礎設施投資政策,我們發現,1、我國目前的基礎設施投(物質性和社會性)資政策偏重考慮經濟成長與區域均衡,但是對其中的重要影響機制——經濟活動的空間重置關注較少。2、無論是交通基礎設施還是教育基礎設施,對經濟活動空間重置的影響都是非常明顯且顯著的。3、對於交通基礎設施投資而言,面臨著經濟成長與空間均衡的權衡問題。也就是說,我們現階段的交通基礎設施投資,如果想追求高效率的經濟成長效應就得以更大的地區差距為代價。而教育基礎設施的投資並沒有這種權衡,即獲得較高的經濟成長效應同時可以降低地區差距。因此,本項目的研究成果從空間經濟的角度揭示出基礎設施投資政策對我國落後地區“經濟追趕”的政策效果,為我國進一步的基礎設施投資規劃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建議和理論依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