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對象的系統設計

面向對象的系統設計

《面向對象的系統設計》是2007年5月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邵維忠、楊芙清。

基本介紹

  • 書名:面向對象的系統設計
  • 作者:邵維忠、楊芙清
  • ISBN:9787302147985
  • 類別:計算機,軟體工程,教材
  • 頁數:208
  • 定價:29.00元
  •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7年5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 適用專業:計算機與電子信息
  • 適用分級:本科
內容簡介,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論述面向對象設計方法的專著,其第1版於2003年由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被國內許多大學用作研究生或高年級本科生教材,並被許多軟體開發單位作為工程技術用書。二者構成一個完整的面向對象的分析與設計方法體系。
.   面向對象的設計(OOD)是在面向對象的分析(OOA)基礎上繼續運用面向對象方法解決軟體生命周期中設計階段的問題,產生一個滿足用戶需求,並且完全可實現的系統模型,即OOD模型。在面向對象的軟體開發中,系統分析建立的OOA模型離實現的要求還有很大的距離,因為還有很多設計問題尚未解決,需要在設計階段運用OOD方法去解決這些問題,並且把設計結果在OOD模型中表達出來,使模型成為真正可實現的,這就是OOD所要解決的問題

目錄

第1章 什麼是OOD
1.1 早期的OOD
1.2 基於OOA的OOD
1.2.1 Booch方法
1.2.2 Coad/Yourdon方法
1.2.3 Jacobson方法
1.2.4 Rumbaugh方法
1.3 OOD在軟體生命周期的位置
1.4 OOA與OOD的關係
1.4.1 “做什麼”和“怎么做”
1.4.2 分析——需求分析系統分析
1.4.3 “問題空間”和“解空間”
1.4.4 一致的概念與表示法
1.4.5 不同的目標、內容和抽象層次
1.4.6 從模型驅動體系結構看OOA與OOD的關係
第2章 本書的OOD方法概貌
2.1 概念與表示法
2.1.1 建模元素
2.1.2 表示法
2.1.3 建模原則
2.2 OOD模型框架
2.3 OOD過程
第3章 問題域部分的設計
3.1 什麼是問題域部分
3.2 實現條件對問題域部分的影響
3.3 設計過程
3.3.1 設計準備
3.3.2 設計內容及策略
3.3.2.1 針對程式語言支持能力的調整
3.3.2.2 增加一般類,提供共同協定
3.3.2.3 為實現復用採取的設計策略
3.3.2.4 提高性能
3.3.2.5 為實現對象永久存儲所做的修改
3.3.2.6 完善對象的細節
3.3.2.7 定義對象實例
3.3.2.8 修改或補充輔助模型及模型規約
3.3.3 建立與OOA文檔的映射
第4章 人機互動部分的設計
4.1 什麼是人機互動部分
4.2 人機互動部分的需求分析
4.2.1 分析參與者——與系統互動的人
4.2.2 從用況分析人機互動
4.2.3 分析處理異常事件的人機互動
4.2.4 命令的組織
4.2.5 輸出信息的組織結構
4.2.6 總結與討論
4.3 人機界面的設計準則
4.4 人機界面的OO設計
4.4.1 界面支持系統
4.4.2 界面元素
4.4.3 設計過程與策略
4.5 可視化編程環境下的人機界面設計
4.5.1 問題的提出
4.5.2 所見即所得的界面開發
4.5.3 設計的必要性
4.5.4 基於可視化編程環境的設計策略
第5章 控制驅動部分的設計
5.1 什麼是控制驅動部分
5.2 相關技術問題
5.2.1 系統總體方案
5.2.2 軟體體系結構
5.2.3 分散式系統的體系結構風格
5.2.4 系統的並發
5.3 如何設計控制驅動部分
5.3.1 選擇軟體體系結構風格
5.3.2 確定系統分布方案
5.3.3 識別控制流
5.3.4 用主動對象表示控制流
5.3.5 把控制驅動部分看成一個包
第6章 數據接口部分的設計
6.1 什麼是數據接口部分
6.2 數據管理系統及其選擇
6.2.1 檔案系統
6.2.2 資料庫管理系統
6.2.2.1 關係資料庫和資料庫管理系統
6.2.2.2 面向對象資料庫和資料庫管理系統
6.2.3 數據管理系統的選擇
6.3 對象存儲方案和數據接口的設計策略
6.3.1 針對檔案系統的設計
6.3.1.1 對象在記憶體空間和檔案空間的映像
6.3.1.2 對象存放策略
6.3.1.3 設計數據接口部分的對象類
6.3.1.4 問題域部分的修改
6.3.2 針對RDBMS的設計
6.3.2.1 對象及其對資料庫的使用
6.3.2.2 對象在資料庫中的存放策略
6.3.2.3 數據接口部分的對象設計和問題域部分的修改
6.3.3 使用OODBMS
6.4 本章小結
第7章 UML介紹與評論
7.1 UML的背景與演化歷史
7.2 UML內容簡介
7.2.1 UML是什麼,不是什麼
7.2.2 UML規範的主要文
7.2.3 UML語言體系結構及定義方式
7.2.3.1 四層元模型體系結構
7.2.3.2 包結構
7.2.3.3 語法及語義定義方式
7.2.3.4 關於若干術語譯法問題的討論
7.2.4 UML的各種圖、建模元素及表示法
7.3 評論與問題研究
7.3.1 UML的成就及其原因
7.3.2 UML能夠起到的積極作用
7.3.3 UML不能起到的作用
7.3.4 UML的缺點與問題
7.3.4.1 與四層元模型體系結構有關的問題
7.3.4.2 形式化方面的問題
7.3.4.3 類圖和對象圖並存問題
7.3.4.4 協作圖的問題
7.3.4.5 無道理的複雜性
7.4 從UML1.x到UML2.0
7.4.1 UML2.0提案需求
7.4.2 被採納的UML2.0提案、
7.4.3 UML2.0概況
7.4.4 進步與不足
索引

作者簡介

邵維忠,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計算機學會事。197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數學力學系,1979—1983年在計算機科學技術系任教並攻讀碩士學位。早期主要從事作業系統和軟體工程領域的教學、科研與開發。1987—1989年在新加坡國立大學參加科技合作。回國後在導師楊芙清院士主持的國家“八五”、“九五”重點科技攻關課題“大型軟體開發環境青鳥系統”和“軟體工程環境工業化生產技術及系統”中擔任主要技術負責人。自1991年起注重於面向對象建模方法的研究,並開設了研究生課程和本科生課程。組織研製了“青鳥面向對象建模工具集”,並指導其新版本開發。寫作和翻譯了多部學術著作。最近幾年在面向對象技術、軟體復用與構件技術、中間件技術等領域承擔了多項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畫(863)項目、國家重大基礎研究(973)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及國家部委級獎勵多項。
邵維忠教授邵維忠教授
楊芙清,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中國計算機學會、中國軟體行業協會副理事長。1958年北京大學數學力學系研究生畢業。1957—1959年在前蘇聯學習程式設計和計算機軟體。1962—1964年任莫斯科杜勃納聯合核子物理研究所計算中心中國專家。20世紀70年代主持研製我國第一個支持高級語言的多道作業系統和我國第一個全部用高級語言書寫的作業系統。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國內首先倡導開展軟體工程研究。“六五”、“七五”、“八五”和“九五”期間,主持國家重點科技攻關課題,研製成功我國第一個大型軟體開發環境青鳥系統、基於構件/構架模式的套用軟體集成組裝環境等軟體工業化生產技術與系統。 獲得多種榮譽和獎勵,包括: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三等獎、電子工業部科技進步特等獎等十餘項國家級及部委級的科技進步獎,榮獲全國及北京市“三八”紅旗手、全國高等學校先進科技工作者等光榮稱號,並獲得“光華科技基金”一等獎、何梁何利1979年度科學與技術進步獎、潘文淵文教基金會2001年度研究傑出獎等。
楊芙清教授楊芙清教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