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多級行政區劃的生態補償框架理論與實證研究

《面向多級行政區劃的生態補償框架理論與實證研究》是依託北京科技大學,由宋波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面向多級行政區劃的生態補償框架理論與實證研究
  • 依託單位:北京科技大學
  • 項目負責人:宋波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我國區際生態補償面臨兩大難題,一是難以清晰界定相互間的補償關係,導致補償額度確定困難、談判成本高;二是行政區之間無隸屬關係,導致協調困難,執行效率低。本研究擬充分利用我國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特點,采糠喇罪用間接界定和執行的方蜜騙講式規避以上難題。按照行政隸屬關係建立面向多級行政區劃的生態補償框架模型,論證生態補償額度縱向與橫向核算結果的等價性;綜合考慮不同行政區在支付能力、支付意願、資源利用效率等方面的差異,修正以上模型;採用數學推導與計算機隨機模擬相結合的手段,建立生態補償公平性的評估方法。以生態足跡作為生態服務指標,選取全國各省及部分市、縣作為案例區,建立國家-省-市-縣四級模型進行實證核算。本項目研究成果不僅能夠豐富生態補償的理論與方法,而且可為確定各行政區之間生態補償額度的比例關係、核算區際生態補償資金的收取與支付額度提供科學依據。

結題摘要

行政區相互間補償關係難以清晰界定導致補償額度確定困難、談判成本高,以及行政區之間無隸屬關係導致協調困難、執行效率低是我國橫向生態補償面臨的兩大難題。本課題建立了面向多級行政區劃的生態補償框架基本模型,提出了根據各行政區生產和消槳陵民局費生態系統服務數量計算生態補償額度方法,證明了縱向與橫向補償結果的等價性。根據不同區域之間支付能力、支付意願和資源利用效率等的差異,提出了各個區域生態補償資金收入和支出的修正方法。分析了面向多級行政區劃生態補償的運行機制,探討生態補償金徵收與分配的途徑和形式。選取全國各省級行政己拳區、北京市和天津市下轄各區縣、河北省下轄各地級市、河北省承德市下轄各區縣作為案例區,以2000年、2005年、2008年、2010年、2013年多年數據對補償框架進行了實證研究嫌嚷主。結果顯示,生態補償金的淨支出地區較多分布在我國經濟較發達地區,其中江蘇、上海、河北、山東、浙江等省市居於前列,生態補償金的淨收益地區主要分布在我國生態環境較好的地區,其中雲南、四川、廣西、黑龍江、西藏等居於前列。京津冀地區的有關地級市廈遷符和區縣也呈現出類似結果。研究結果與預期符合度較好。公平性分析表明,調整係數可以有效控制各行政區生態洪求滲局補償資金偏離理論狀態的程度。靈敏度分析表明,生態系統服務消費量(生態足跡)對生態補償金額影響最大,其次是生態效率和支付水平。本研究可為我國建立行政區際生態補償體系提供了理論基礎和設計依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