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陳述性記憶

有許多類型的記憶是在無意識參與的情況下建立的,其記憶的的內容是無法用語言來描述的,被稱為非陳述性記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非陳述性記憶
  • 外文名:nondeclarative memory
非陳述性記憶是指不依賴於意識或認知的記憶。該記憶的形成需要多次重複測試才能逐步形成,主要包括感知覺和運動技巧、程式和規則的學習,是很難用語言表達的記憶。非陳述性記憶以習得性行為為主要研究對象。而習得性行為是指一切經過學習(或經驗)而獲得的行為,具有比條件性反射更廣泛的含義。關於習得性行為的研究主要來自以下幾個方面所獲得的資料:
① 在條件性反射行為形成過程中或形成以後,通過給大腦皮層注射GABA或損傷特定區域,可使條件反射的完成受到抑制;
② 在基底神經節中的尾核(caudate nuclus)、蒼白球(white ball)等處注入GABA,發現習得性行為活動受到抑制,並認為這種行為的控制主要與運動的控制有密切的關係。Wang等在損毀獼猴基底神經節新紋狀體的尾部後,導致非陳述性記憶的嚴重障礙,而陳述性學習和記憶則不受影響;梅鎮彤等通過在多種條件性行為模型上證明:尾核、蒼白球等在非陳述性記憶中起作用;
③ 在邊緣系統的腹側背蓋區(VTP)和腹膈核中,注入 GABA也會抑制習得性行為的完成,並認為伏膈核可能是邊緣系統與運動系統的接口。因此,非陳述性記憶的神經迴路應該由大腦皮層、邊緣系統、基底神經節和運動系統等腦結構組成,而基底神經節是非陳述性記憶活動的主要環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