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關名利:藏家洪木榮

《非關名利:藏家洪木榮》講述了從“撿漏兒”到博物館館長,一個收藏家把夢想變為現實的傳奇故事。洪木榮,出生於潮州收藏世家,自幼對古品收藏表現出超常的稟賦,12歲起就跟隨族中的長者涉足收藏,17歲便獨自離家、遠行探寶。他曾曉行夜宿,歷時兩個半月,徒步把一板車遠古彩陶從遙遠的山西壽陽推回廣東潮州;他嗜寶如命,曾用13年的痴心痴情去感動寶主,最終獲得清乾隆青花瓶……他,自開始收藏至今40餘載,行程達上百萬公里,足跡遍布大江南北,收藏文物“寶貝”難以數計,幾乎每一件收藏品都耗費和凝結了他的汗水和心血,幾乎每一件收藏品都承載和記錄著他的故事和傳奇。他,就是華夏博物館館長。

基本介紹

  • 書名:非關名利:藏家洪木榮
  • 作者:賴寄丹
  • 出版社: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年2月1日
  • 頁數:244 頁
  • 開本:16 開
  • ISBN:7562338655, 9787562338659
  • 品牌: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不可複製的護寶傳奇,草根收藏的最高境界。
因為要建夢想中的博物館,因為要守住承諾、保護寶物,因為一心一意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在這一步步的選擇中,他不是避重就輕,而是避輕就重。
因此,他肩上的擔子越挑越重,他腳下的路越走越長。
在賴寄丹編著的《非關名利:藏家洪木榮》這個傳奇里,主人公不僅以具有英雄主義色彩的行動保護了一批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而且以其有理想主義色彩的夢想構建了一個讓人們能夠分享中華歷史文化盛宴的殿堂。

圖書目錄

導言物慾橫流方顯藏家本色
從回收廢舊物品到回收文化:
“孤家寡人”的沉重孤獨之路
從收藏家到鑑藏家:
“以藏護寶”的寂寞孤傲之心
從守護文物到建設博物館:
傳承華夏文明的永恆之愛
第一章人生窯變
遍走四鄉
“擔八索”與“奪著寶
獨闖中原
兩千公里一板車彩陶
苦拜名師
以勤補拙術有專攻
第二章長路孤行
執著追覓
十年求得御賜鎧甲
幸運天降
密室之下臥玉藏金
情動寶主
十三載等待終如願
第三章夢中寶殿
建館圓夢
堅持不姓“洪”姓“華夏
光耀滿堂
願奉獻給全社會分享
傳承有道
華夏文化名揚四海
第四章慧心神眼
熱心鑒寶
現場會辨真識假
法眼識寶
察偽贗自有秘籍
正本清源
護國寶義不容辭
第五章丹青率性
無師自通
直接向古代名畫請教
潤格無價
左書右畫自成一體
清鑒雅賞
給收藏愛好者一個家
尾聲歷史守望者剪影
青花瓷神韻
線裝書古韻
守望者心韻
參考文獻
後記

作者簡介

賴寄丹,女,華南理工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歷任南昌市文聯文學編輯、南昌市文學院專職作家、廣東黃金時代雜誌社副編審、人民日報社高級編輯;出版個人著作:《韓流嘆奇》《大風起兮雲紗揚》《花非花》《健康產業綠旋風》《報業豪門》《裸岸》《走不到的天邊》等。

後記

當我在巴黎的一個個藝術館和博物館漫遊的時候,洪木榮這個人物的分量在我心裡進一步得到提升。
在本書的撰寫接近尾聲之時,我和我先生正應著名的旅法華裔畫家陳建中夫婦的邀請赴巴黎游訪。過去我們也曾參加旅行團到巴黎觀光,但是這一次的隨機游訪卻是有主題或說是有重點的,那就是巴黎的藝術館和博物館。
這一個月間,除了處理一些必要的事務和偶爾拜訪幾位朋友,我們幾乎每天去一間藝術館或是博物館,羅浮宮、奧賽博物館、蓬皮杜現代文化中心、小皇宮美術館、橘園美術館、瑪摩唐美術館、畢卡索博物館、羅丹博物館、雨果故居、巴爾扎克故居、莫奈故居……大大小小的藝術館和博物館難以勝數。
所以這也是此行令我感受最深的地方,我不知道如果在國內的大都市,比如在北京、上海呆一個月,是不是有這么多的藝術館和博物館可以遊覽;在廣州,我可以確定,那是絕對沒有可能的。
可是在巴黎,即使一個月,如果你想細緻一點或深入一點品賞一下那些經典畫作和藝術品,還是覺得太過匆匆。每一間藝術館和博物館都有值得一看的名畫、名作、名品,每一間藝術館和博物館都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其建築物、收藏家、鎮館之作、畫家、藝術家,處處都有耐人尋味的歷史故事和文化佳話。
巴黎的藝術館和博物館通常或在周一或在周二閉館,有一次我們去畢卡索博物館,不巧閉館,只得尋路返回;可是我們無意中在路標上看見,就在這條街不出兩百米遠的附近,卻有另外兩間博物館,結果我們就在這兩間博物館遊覽了一整天。類似的情況並不止一次,在巴黎行走,幾乎到處都能邂逅和發現藝術館和博物館。
有人說巴黎的藝術館和博物館比飯館還多,雖然是誇張的說法,但巴黎的藝術館和博物館之多,實在令人興嘆!其實這就是巴黎這個國際大都市與我們國內的許許多多叫嚷著要建設國際大都市的城市的最大的差別之一。不僅在巴黎,全法國的許多城鎮也都有藝術館和博物館。世界各地的人們衝著這些藝術館和博物館跑去巴黎,在那些藝術館和博物館門前,每天都排著等待入館參觀的人群長隊。而巴黎不變的舊房子、舊街道、舊馬路,和不變的老酒廊、老咖啡館、老店鋪,本身就是一個鮮活的城市博物館。
捷運可以建,摩天大樓可以建,高速公路可以建,這些都可以通過“大幹快上”來縮小差別甚至趕超先進,唯獨藝術館和博物館不行,因為歷史和古董無法複製。廣州就是一個典型例子,廣州人趕在2010年廣州亞運會之前在珠江新城蓋成了一問嶄新的博物館,僅從建築外觀上看,也算對得起全世界觀眾;可是缺少具有歷史文化含量的高價值藏品的博物館,其實只能算一座建築物;真正的博物館,是可以吸引人們趨之若鶩去品賞歷史文化藝術的地方。
由此,我認識到洪木榮這個人物的沉甸甸的分量。他一個人收藏了12萬6千多件文物古董,他以個人的一己之力建設起了一個總建築面積將達到5.8萬平方米的博物館,他辦實業,搞收藏;他做學問,搞鑑賞;他還向收藏愛好者們普及文物鑑定知識,以免他們受到偽品贗品的傷害;並且他通過長期自學,勤奮苦練,成了一個左手能書、右手能畫的自成一體的書畫家。
洪木榮實在可以算是一個文化英雄!
假如廣東有十個、二十個洪木榮,廣東在文化上無疑能比現在更有底氣;假如廣東有一百個、兩百個洪木榮,廣東就很有可能吸引世界各地的人們的目光。
以中國之地大物博,以中國之歷史文化悠久,以中國之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中國的博物館實在是太少了,這意味著悠悠五千年華夏文明被傳承保存下來的國寶實在是太少了;說到底,也是一如洪木榮這樣全心全意、嘔心瀝血保護文化遺產的人太少了。
對文化遺產的保護是緣於對文化遺產的熱愛,而對文化遺產的熱愛則來自於對文化遺產的文化內涵的懂得和欣賞,來自於對文化遺產的歷史價值的認識和認同。
很難說清楚中國人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變得如此喜新厭舊的。我們那么渴望和追求“新”的東西,以“新天地”、“新世界”、“新宇宙”、“新百貨”、“新時代”、“新領域”、“新太陽”、“新動力”、“新一代”、“新城”、“新村”等命名的機構、單位、地方,耳熟能詳。“敢教日月換新天”,我們的城市大多是煥然一新的,我們絕大多數的家庭里找不到幾件年代久遠的舊東西。所謂“不破不立”,所謂“舊的不去,新的不來”,這種砸爛舊世界、建立新世界的價值觀讓我們把古董當廢物、把瑰寶當敝帚,生生地把我們祖先和前人留下的珍貴的文化遺產糟蹋了、丟棄了、毀滅了,想起來是多么的痛心疾首啊!
出生於20世紀50、60年代的人們,痴心守舊如洪木榮者,實不多見。洪木榮確實是一個特例,他出生於收藏世家,成長於一個回收廢舊物品的村莊,這使他對舊東西所具有的價值懷有一種樸素的感知;而後來他通過練字習畫和系統地學習鑑賞知識,對歷史文物的珍貴性上升到了理性認識的高度,使他保護華夏歷史文化瑰寶的行為自覺地變為一種神聖的使命。
在一個人們的生活目的差不多隻為了錢的時代,洪木榮卻創造了一個只藏不賣的收藏神話。雖然他擁有的這些珍貴文物耗費了他難以計數和難以估量的時間、精力、青春、激情……還有金錢,但是他從來沒有把這些珍貴文物當作自己的私有財產,他始終只把自己當作一個“護寶人”,千方百計、竭盡全力地去保護好這一批中華民族的寶貴的文化遺產;並希望通過創建華夏博物館,讓這批文化遺產成為全社會的文化資源,為中國當代的文化建設事業作出應有貢獻;讓這批文化遺產流芳百世,讓中華民族的子孫後代也能夠分享和受益。
這是一個值得書寫的傳奇,在這個傳奇里,主人公不僅以具有英雄主義色彩的行動保護了一批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而且以具有理想主義色彩的夢想構建了一個讓人們能夠分享中華歷史文化盛宴的殿堂。這個傳奇足以喚醒人們對華夏歷史文化的熱愛,足以喚醒人們對自己的傳統文化的珍視和珍惜。
文化財富的積聚,靠的是積累,靠的是沉澱,靠的是傳承,靠的是珍愛。“文化遺產”這一辭彙,現在很泛濫,且看看我們充滿智慧的祖先是怎么理解遺產的吧,從漢字的這個“遺”字不難解讀,寶貴的東西傳下來才是“遺”,“遺”下來的東西都很寶貴。
珍惜吧,向本書主人公洪木榮先生學習,致敬!
賴寄丹
2012年8月16日
於廣州

序言

在廣東潮州這個被人們視為“省尾國角”的地方,要成就一件吸引世人眼球的大事,實為不易。
洪木榮做到了!
2005年12月28日,隨著一座名為“華夏歷史博物館”的建築物宣告竣工,華夏博物館在潮州橫空出世,洪木榮這個名字在華夏大地上不脛而走,而潮州也因為這個人和他的名冠中華的私立博物館,而平添了許多文人學者和八方遊客的青睞垂顧。
即使你已經看過北京故宮博物院,抑或即使你已經看過台北故宮博物院,如果你再到廣東潮州的華夏博物館來看看,你照樣會驚嘆中華五千年文明的璀璨瑰麗、美輪美奐!你照樣能見到走遍世界也見所未見的歷史文化寶物!你照樣會發現有那么多的亮點可看可嘆!
而且你會更為震撼,因為這不是在北京,也不是在台北,而是在神州大地之僻隅的廣東潮州;因為這不是國家的博物館,也不是哪一級地方政府的博物館,而僅僅是完全靠一個人的力量收集藏品、營建展館和運轉守護的民辦博物館。
這是真的嗎?來過和沒有來過華夏博物館的人都會不由自主地發出這樣的疑問。
因為這個奇蹟太大了,大到讓人實在不敢相信:
灰瓦紅柱,凸脊寬檐,這座宮殿式建築風格的華夏博物館,占地面積4.5萬平方米,已建成面積2.5萬平方米,計畫總建築面積5.8萬平方米:藏品達12萬6千餘件之多,其中,國家級文物數萬件;館內青銅器、古玉器、古陶瓷、古字畫、古錢幣、古家具、金銀珠寶等門類齊全,諸如新石器時代的彩陶器、紅山文化的玉豬龍、良渚文化的玉琮,各朝代的玉雕、玉山子,各朝代帝王玉璽,夏商周以及秦漢時期的青銅器,隋唐的唐三彩,宋代的名窯珍瓷,各朝代官窯的青花、琺瑯、粉彩、五彩瓷器,宋元明清的名家字畫,明清宮廷的紫檀、黃花梨家具……均為能夠彰顯中華歷史文化的瑰寶,並且每一個品種門類之中都有讓人驚嘆稱絕的稀世精品。
華夏博物館自2005年年底開館以來,至今已接待海內外參觀者20多萬人次,受到社會各界廣泛好評。國內文物界一些著名的專家學者和權威人士在參觀完該館後表示,華夏博物館規模之大,檔次之高,數量之多,功能之全,堪稱國內大型民辦博物館之首。
這就是洪木榮創造的震驚收藏界的奇蹟,這就是洪木榮創造的震驚世人的神話!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