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語言傳播理論

非語言傳播理論由愛德華·霍爾於1955年提出。非語言傳播領域由達爾文1873年發表的著作《人類和動物的表情》創建,但達爾文沒有正式使用這一稱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非語言傳播理論
  • 提出者愛德華·霍爾
  • 提出時間:1955年
  • 刊登於:《科學美國》
理論概念,理論構建,理論構建基礎,核心意義,理論貢獻,兩種跨文化傳播學思想與方法的歸納,其他著作:,

理論概念

理論構建

愛德華·霍爾1955年在《科學美國》(ScientificAmerican)發表了第一篇跨文化的非語言傳播論文,即《舉止人類學》(The Anthropology of Manners),通過日常溝通行文來分析文化。擴展此文章思路,形成通俗讀物《沉默的語言》(The SilentLanguage)。他將文化看作是“人們的生活方式,以及他們所習得的行為模式、態度和物質的總和”,並認為他從深層持續穩定地控制著人們的行為方式,也掩藏著人們行為方式的很多層面。

理論構建基礎

通過定義文化的基本單位或“元素”(isolate),然後把這些元素聯繫到生物基礎上,這樣就能在不同文化間進行對比,從而建立統一的文化理論。
愛德華·霍爾本人愛德華·霍爾本人

核心意義

學習理解潛意識層面的交流過程,即理解我們的潛意識文化(unconscious culture),因為“理解和洞見他人心理過程的工作比我們多少人願意承認的困難得多而且情況也嚴重得多。”霍爾所揭示的作為文化隱藏之物的無聲的語言——聲調、手勢、表情、時間與空間等,無不蘊藏這跨文化交流過程中的文化心理,尤其是非語言傳播的文化無意識特點。

理論貢獻

兩種跨文化傳播學思想與方法的歸納

1、 將人類學對單一文化的研究擴展為比較文化研究,關注不同文化的人之間如何互動。最具啟發的思想是:文化是人類之間的聯繫紐帶,也是他們與他者互動的方式。(這成為後來文化差異與互動研究的理論來源,如丁允珠的“面子協商”理論)。
2、 將文化研究從巨觀視野轉為微觀視野轉向了微觀分析,其中最重要的是界定了文化的“基本訊息系統”(Primary Message Systems),即互動、聯合、生存、兩性、領土、時間、學習、消遣、防衛、利用,構成了對文化的立體化理解。其空間行為模式(proxemics)把空間當做文化的特殊表現方式,認為來自不同的感官世界中,一種文化中的人根據其文化感知模式而獲得的體驗會完全不同於其他文化。同時,在文化身份確認籠罩下的人們往往把他者視為他們自己的不可預測的、不可控制的一部分,從而形成交流障礙,為此,必須超越文化,把自己從潛意識中的文化網路中解脫出來。

其他著作:

《無聲的語言》The Silent Language (1959)
《無聲的語言》《無聲的語言》
《隱藏的維度》The Hidden Dimension (1966)
《超越文化》Beyond Culture (1976)
《生命之舞:時間的另一個維度》The Dance of Life: The Other Dimension of Time (1983)
《空間關係學研究手冊》Handbook for Proxemic Research
《暗藏的差異:和日本人做生意》Hidden Differences: Doing Business with the Japanese
《愛德華·霍爾自傳:生活中的人類學》An Anthropology of Everyday Life: An Autobiography (1992, Doubleday, New York)
《理解文化差異——德國人,法國人和美國人》Understanding Cultural Differences - Germans, French and Americans (1993, Yarmouth, Maine)
《三十年代的美國西部》West of the Thirties. Discoveries Among the Navajo and Hopi (1994, Doubleday, New York et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