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視距

非視距

非視距最直接的解釋是,通信的兩點視線受阻,彼此看不到對方,菲涅爾區大於50%的範圍被阻擋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非視距
  • 外文名:Non Line of Sight
  • 簡稱:NLOS
前言,定義,使用技術,

前言

LOS( line of sight) 和 NLOS(not line of sight)從名稱上而言,是指的是無線信號的視線傳輸和非視線傳輸。簡單的使用這兩個名詞,顯然無法將實際上的多樣的無線傳播環境加以區分,比如水聲,比如回波信道等。
而在實際的移動通信的網路規劃中,大部分環境都可以分成LOS 和 NLOS。而且,各個標準的接收檢測技術在這兩種環境中又可以分別做不同的處理。

定義

我們通常將無線通信系統的傳播條件分成視距(LOS)和非視距(NLOS)兩種環境。視距條件下,無線信號無遮擋地在發信端與接收端之間”直線“傳播,這要求在第一菲涅爾區(First Fresnel zone)內沒有對無線電波造成遮擋的物體,如果條件不滿足,信號強度就會明顯下降。菲涅爾區的大小取決於無線電波的頻率及收發信機間距離。
從發射機到接收機傳播路徑上,有直射波和反射波,反射波的電場方向正好與原來相反,相位相差180度。如果天線高度較低且距離較遠時,直射波路徑與反射波路徑差較小,則反射波將會產生破壞作用。 實際傳播環境中,第一菲涅爾區定義為包含一些反射點的橢圓體,在這些反射點上反射波和直射波的路徑差小於半個波長。
電磁波在空間的傳播來講,第一菲涅爾區是滿足直射波和反射波某種特性的波,是從接收區域可以接收到如何的電磁波角度出發的。
非視距
視距通信應保證第一菲涅爾區0.6倍焦距內無障礙物。
而在有障礙物的情況下,無線信號只能通過反射,散射和衍射方式到達接收端,我們稱之為非視距通信。此時的無線信號通過多種途徑被接收,而多徑效應會帶來時延不同步、信號衰減、極化改變、鏈路不穩定等一系列問題。
多徑信號傳播過程中會引起信號極化角的改變。而另一方面基站常使用不同極化方式進行頻率復用,因此多徑效應引起的極化角改變,就會產生問題。
如何把多徑傳播的不利因素變化有利因素,是實現非視距通信的關鍵。一種簡單的方法就是提高發射功率,以使信號穿透障礙物,變非視距傳播為準視距傳播,但這不是真正的解決之道,只能一定程度的解決問題。無線覆蓋總是要受制於地理環境、空中損耗、鏈路預算等條件。某些情況要求無線傳播條件一定是非視距的,如規劃的要求、高度的限制,不允許天線安裝在視距範圍內。小區連續覆蓋時,頻率復用要求很嚴格,降低天線高度可有效減少相鄰小區的同頻干擾。所以基站與終端經常是在非視距條件下通信。而視距通信環境中天線過高、過密反而會帶來問題。
非視距通信同樣可以降低網路建設成本。例如:無線規劃仿真更加精確,勘察選址的工作量降低,CPE設備的安裝難度也相應減少。

使用技術

為解決非視距通信中的問題,WiMax採用了以下一些主要技術:
OFDM調製;子信道化;方向性天線;發射與接收分集;自適應調製;多重糾錯技術;功率控制。(注意:OFDM 系統的子帶上的頻率選擇性增益,在Multi-pathchannel下才能成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