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經濟因素長波論用非經濟因素,主要是用政治因素和心理因素解釋經濟長期波動的理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非經濟因素長波論
- 外文名:Non economic factors on long wave
非經濟因素長波論概述
非經濟因素長波論用非經濟因素,主要是用政治因素和心理因素解釋經濟長期波動的理論。主要有:
(1)優勢政治—經濟周期長波說。
認為優勢政治力量決定政府的經濟政策從而導致經濟長期波動。波蘭經濟學家卡萊斯基最早提出這一學說,20世紀70年代英國學者弗雷、美國學者諾德豪斯等又發展為政治周期說,並用以解釋中、短期經濟波動。80年代義大利都靈大學經濟學教授米歇爾、索爾瓦蒂等對此進一步加以發揮和完善。這種理論認為,在實行民主政治的資本主義國家,政府制定經濟政策受“廣大民眾“和“資本家”兩股政治力量的制約,占優勢的政治力量影響並決定政府的經濟政策。由於兩股政治力量輪流獲取優勢地位,兩者之間的地位變化是一個長期過程,所以政府經濟政策重點的變化及經濟情況的變化也是相應的長期過程,從而形成長期經濟波動。
(2)兩代人心理變化周期長波說。
認為經濟波動主要由兩代人心理變化的周期所引起。人們的價值觀、期望和偏好、行為和習慣,決定著其各自的工作態度,從而影響經濟活動。一般而言,隔代重返的心理變化周期會使經濟出現繁榮和衰退的交替。一代人的工作時間為25年,兩代人正好是50年左右,在長達50年的經濟波動中,上升波與下降波、繁榮與衰退各占25年左右。
(3)工程技術人員“信心周期”長波說。
英國曼徹斯特工業大學的丁蘭格里什認為,在工程技術人員中存在著一種“信心周期”。當信心周期處於上升階段時,工程技術人員對自己的設計充滿信心,因而大量新發明和革新湧現。推動經濟發展。反之,工程技術人員則會對自己的設計缺乏信心,因而創造性成果甚少,經濟發展緩慢。他認為工程技術人員的“信心周期”與康德拉季耶夫長波周期大體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