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別
生物具有七大基本特徵:
嚴整結構即完整的結構,並非是指
細胞結構,例如病毒並無細胞結構,但它仍有嚴整的結構,通常由
核酸和蛋白質組成。
新陳代謝是指生物體在生命活動過程中不斷地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和
能量的交換,以及生物體內物質和能量的轉化過程。
生物體在
新陳代謝的過程中,從外界環境攝取
營養物質,合成自身的組成物質、貯存
能量;同時,生物體分解自身組成物質、釋放能量,將代謝終產物排出體外、散失能量。其中,合成自身的“組成物質、貯存
能量”,謂之“新”;分解自身“組成物質、釋放能量”,謂之“陳”。生命運動的本質就是生物體的自我更新。據估計,人體內的組成物質平均每80天就有一半被分解,其中組成肺、骨骼和大部分肌肉的蛋白質的壽命約為185天,而組成肝臟、血漿的蛋白質的壽命更短,只有10天左右。生物體只有不斷地與周圍環境進行物質和
能量交換,不斷地進行
新物質的合成和能量的
貯存,不斷地進行舊物質的分解和能量的釋放,才能延續生命。科學家們套用
示蹤元素測知,人體內約有98%的物質每年被新的物質所代替,一年之內,幾乎全部更新。
由此可見,生命運動區別於非生命運動最本質的特徵就是生物體的
自我更新。也正是自我更新,生物獲得了維持
生命活動所需要的物質和
能量。
3、生物體能生長。
6、生物體具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
7、生物體能在一定程度上適應環境並影響環境。
這七個特徵中,
新陳代謝是最基礎的(注意不是基本),什麼意思呢?
生物生長發育、
應激性等特徵都是需要
能量的,這是建立在
新陳代謝的基礎上的。簡單的說,
新陳代謝是其他特徵的基礎,想像成一個金字塔,新陳代謝在最底層,所以成為最基礎的特徵。
上面講的是特徵,都可以用來區別
生物與非生物,但是,有的時候選擇題,只有一個選項,歸納起來說,生物與非生物的本質區別就是——有無生命。因為凡是不具備上述七大特徵的物體都不是生物。
非生物
記憶
在茫茫無際的太空,一架
美國載人宇宙飛船,徐徐降落在靜悄悄的月球上。安裝在飛船上的一小團天線,在陽光的照射下迅速展開,伸張成半球狀,開始了自己的工作。是太空人發出的指令,還是什麼自動化儀器使它展開的呢?都不是。因為這種天線的材料,本身具有奇妙的“記憶能力”,在一定溫度下,又恢復了原來的形狀。
多年來,人們總認為,只有人和某些動物才有“記憶”的能力,非生物是不可能有這種能力的。可是,
美國科學家在五十年代初期偶然發現,某些金屬及其合金也具有一種所謂“形狀記憶”的能力。這種新發現,立即引起許多國家科學家的重視。研製出一些
形狀記憶合金,廣泛套用於航天、機械、電子儀表和醫療器械上。
為什麼有些合金不“忘記”自己的“原形”呢?原來,這些合金都有一個
轉變溫度,在轉變溫度之上,它具有一種組織結構,面在轉變溫度之下,它又具有另一種組織結構。結構不同性能不同,上面提及
美國登月宇宙飛船上的自展天線, 就是用鎳鈦型合金作成的,它具有形狀記憶的能力。這種合金在
轉變溫度之上時,堅硬結實,強度很大;而低於轉變溫度時,它卻十分柔軟,易於冷加工。科學家先把這種合金做 成所需的大半球形展開天線,然後冷卻到一定溫度下,使它變軟,再施加壓力,把它彎曲成一個小球,使之在飛船上只占很小的空間。登上月球後,利用陽光照射的溫度,使天線重新展開,恢復到大半球的形狀。
鈦是1791年1月6日,由
英國牧師威廉·格累高爾發現的。格累高爾極愛研究
英國各處出產的
礦石,並有極精湛的技術,被人們稱為礦學名家。一次他分析從美那
陳谷采來的黑色磁性砂,得到占
礦石成分45%的棕紅色礦粉。將礦粉溶於
硫酸,可得黃色溶液;若用鋅、錫或鐵來還原,則有紫色的物質生成;若用木炭粉還原,可得紫色熔渣。他相信這棕紅色礦粉中肯定有某種迄今人們還不了解的新金屬。他的“警告”並沒有引起大家的注意。四年之後,
克拉普羅特分析
匈牙利產的紅色金紅石,得到一種新的
氧化物。經仔細分析,得知此種氧化物中的主要成分同格累高爾所稱棕紅色礦粉的 主要成分完全相同。此時人們才承認這種新金屬元素為鈦。後 來有許多科學工作者,想製得鈦,直到1910年,
美國化學家享特得到了純度為99.9%的鈦。從鈦的發現到製得純鈦,歷時一百多年,而鈦真正得到利用,認識其本來面目,則是20世紀40年代以後的事情。
影響
光
沒有陽光,綠色植物就不能進行
光合作用,也就不能生存。光不僅影響植物的生活,還影響植物的分布。在
陸生植物中,有些只有在強光下才能生長得好,如松、杉、柳、槐、玉米等;有些只有在密林下層的弱光下才能生長得好,如藥用植物人參、三七等。
陽光對動物的影響也是很明顯。陽光能夠影響動物的體色。例如,大多數魚身體背面的顏色較深,腹面淺淡,這就與陽光的照射有關係。光照還能影響動物的生長發育。有人做過這樣的試驗:把蚜蟲培養在連續無光照的條件下,所產生的個體大多沒有翅;把蚜蟲培養在光暗交替的條件下,所產生的個體大多有翅。
溫度
地球上溫度變化的幅度極大,但適於生物生存的溫度範圍卻很窄。過熱或
過冷,都會使生物體的
新陳代謝無法正常進行,甚至使生物死亡。以動物為例,大多數動物生活在-2~50 ℃的溫度範圍內,如果環境溫度超過了這個範圍,很多動物就難以生存了。溫度還與植物的分布有著密切關係,對動物的形態和生活習性也有影響。
水
一切生物的生活都離不開水。在組成生物體的成分中,大部分是水。植物體的含水量一般為60%~80%,有的高達90%以上。動物體的含水量也大致相似,例如,魚的含水量為70%,人體的含水量,初生嬰兒為72%,成人為65%。
土壤
種植植物離不開土壤。土壤是植物生存的重要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