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藝術7:埃及等

非洲藝術7:埃及等

藝術與文明總是相伴相生,但非洲的文明特質孕育的藝術偏別具一格; 器物與生活總是相即相隨,但非洲的日常習俗打造的器物卻另有蘊涵。這本《非洲藝術書系. 7,埃及》主要介紹了非洲國家的雕刻藝術,其中以埃及的雕刻作品為主導,還包括努比亞的石刻、金屬,摩洛哥的石刻,突尼西亞的陶藝,阿爾及利亞的陶藝、木雕,蘇丹的石刻等。全書以大量的圖片真實再現了非洲國家雕刻作品的魅力。通過本書您可以看到非洲的雕刻藝術表現的是一種稚拙美,是最自然的人性,是從材質中透出的生命的本能。它以其簡潔的線條、粗獷的造型、富有想像力的誇張、變形和古老、神秘的魅力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當你看著這些非洲人頂禮膜拜、同神靈與祖先溝通的“聖物”時,仿佛看到了非洲人的靈魂,能感覺到他們的呼吸也仿佛聽到非洲人密集的皮鼓聲和高亢的歌聲,它給我帶來的是那樣一種強烈的感性的震撼!本書印刷精美,圖片清晰,是一部值得收藏的藝術珍品集。

基本介紹

  • 書名:非洲藝術7:埃及等
  • 出版社:重慶出版社
  • 頁數:62頁
  • ISBN:7536649703
  • 作者:梁江
  • 出版日期:2000年7月1日
  • 開本:16開
  • 品牌:重慶出版集團
內容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文摘,

內容簡介

在人類文明史上,非洲大陸熱帶區域的文明形態始終被人類認識的“黑色”所籠罩。這套《非洲藝術》叢書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視覺接觸非洲藝術的機會。通過本套圖書您可以了解到古老文明的非洲國家埃及的藝術造詣,以及為人類發展所作出的貢獻。

媒體推薦

書評
亞非拉藝術聯合起來

毛澤東主席大約在60年代中期提出了亞非拉這個國際統戰理論,其初衷便是將散落在亞洲、非洲、拉丁美洲那些備受帝國主義欺詐和掠奪的貧窮弱小國家組織起來,以此對付國際霸權勢力。毛澤東主席的理論一經提出,就一言九鼎、一呼百應。東風吹、戰鼓擂,那時世界上誰也不怕誰!因為亞非拉人民組織起來了。

時過境遷,而今世界政治格局、經濟格局、利益格局早巳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前蘇聯的解體、冷戰的結束、後起經濟強國的凸現、全球經濟的逐步一體化、高技術及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文化語境的嬗變,作為冷戰時代的國際統戰概念,“亞非拉”早就飄散得無蹤無跡。如此這般,“亞非拉藝術聯合起來”豈不是空穴來風?

按行內規矩,大凡納入書系、叢書、套書之各卷皆有某種風格上的統一標識。以亞非拉為名,將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的藝術強扭在一起很難找到自圓其說的編選依據,因為亞非拉三大洲之間無論從地理物候、民風民俗、文化因襲、政治制度諸方面都難有一以貫之的整合性。就藝術而言,既是同一洲,但不同區位的藝術也難以步調一致。比如,埃及和黑非洲——埃及藝術的理性、靜穆及其堅不可摧的建築理念、得天獨厚的博大精深使其率先掙脫混沌,邁向審美的崇高和純潔;然而,被汪洋和曠廣漠封閉在熱帶叢林中的黑非洲藝術卻始終在“漫長的夢魘”中徘徊。惟其如此,黑非雕刻中那些“獸形的頭顱、粗短的四肢、下垂的乳房”、0粗放的技法才堅守住了人類原始的本能、熊熊燃燒的激情和野性的衝動。

區域文化間的南轅北轍也難說水火不容,拿埃及和黑非藝術來說,儘管難以步調一致,但地緣上的近鄰關係不能不使二者之間存在某種暗合。埃及人和黑人都傾向突出形態,並在形態中注入某種精神傾向。具體而言,是對藝術的空間形態,對雕塑的迷戀,並將各自雕塑的幾何感推向極至。不同的是前者恪守幾何之比例均衡;後者卻肆意打破均衡,在變形中求得誇張的幾何裝飾。有鑒於此,我們便提議本書系非洲藝術的編選者打破約定俗成的文化劃分,將被視為西方古典藝術之源的埃及藝術與被上帝拋棄的野蠻藝術——黑非洲藝術編到一起。

由於腹地非洲缺乏文字記載的古代史,它與亞洲和遠東之間到底有沒有或有多少文化交流?誰也說不清。據說,14世紀中葉,諸如辛巴威這樣的黑非國家與遙遠的中國出現過貿易關係。這種貿易關係是否牽出文化接觸,依然不易找到文字或圖形上的佐證。但北非、西亞通過遙遠的、飛沙走石的古代商貿通道與東亞鬆散地聯繫起來卻是勿需爭辯的史實。

物資交易很容易帶來文化互染。大約在四千多年前,中國便接納了遠到而至的加勒底天文知識,美索不達米亞的藝術在公元前若干年已深入到中國,從中國石窟雕塑造像的迷醉狀態中我們不難看出其傳遞線路:埃及——希臘——印度——中國;“從波斯到日本,所有這些國家都有著這么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線描畫的技巧和生命力。”0中國人是線描的祖宗,也許是因為商貿,也許是因為隨蒙古人征戰的藝術家將中國的墨線帶給了波斯,並與波斯規則而華麗的傳統碰撞,嫁接出寶石般明亮的裝飾線條。……

亞非文化也許具有一種幽遠的親緣關係。

相對於歐亞非,拉丁美洲是塊不可企及的飛地。它遠在西半球,其最早的居民於公元前四萬年左右從西伯利亞並穿過白令海峽進入新大陸。然而,拉美古代文明卻遲至公元後才漸漸露出端倪。

拉美古代文明確是與舊大陸完全阻隔的情況下發生的,但從其器物的裝飾紋樣,象形文字及多級金字塔和城牆傾斜的建築物到複雜的水渠一程中,我們很輕易就發現了它們與舊大陸文明有某種驚人的類似。是來自舊大陸原始移民的久遠記憶?抑或是人類共同祖先的遺傳編碼所致?在考古科學未找到準確的物證前,我們只能作這樣或那樣的理論臆測。

致命的氣候和大規模的無休止的活人祭祀,加上後來的歐洲殖民者對土著實行三光政策,拉美古代文明瞬間成為深藏在密林中的廢墟。在其廢墟上,以西班牙、葡萄牙等為主體的殖民文化與美洲印第安文化、來自非洲的黑人文化及少量的東方文化一起歷經300多年的混雜磨合,逐步形成了最奇特、最具幻覺的現代拉美文化。

圖書目錄

埃及石刻
1.戰場圖式
2.希拉孔波利斯軀幹
3.男性小雕像
4.佚名
5.擬人(?)飾板
6.女像
7.米塞里努斯國王與神氏
8.女王安克涅斯梅爾二世與國王佩皮二世雕像
9.一國王及作崇拜狀的狒狒
10.赫台普陵墓雕像
11.祭祀盆
12.祭祀盆
13.阿馬那公主像
14.戰士浮雕
15.女性軀幹
16.涅布涅弗奉獻的神廟紀念柱
17.涅布涅弗奉獻的神廟紀念柱(後)
18.涅布涅弗奉獻的神廟紀念柱(右側)
19.殘缺的阿克赫那騰巨像
20.女王像
21.描繪公牛的石塊
22.描繪公牛的石塊
23.彩繪石片
24.浮雕飾板
25.彩繪石片
26.墳墓浮雕
27.裝飾性陶片
28.浮雕
29.牧師頭像
30.浮雕飾板
31.浮雕飾板
32.墓碑飾板
33.柱頂浮雕
34.柱頂浮雕
35.浮雕飾板
36.水罐及座架
陶藝

文摘

書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