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小子馬鳴加:倒霉的男子漢馬鳴加

《非常小子馬鳴加:倒霉的男子漢馬鳴加》是“非常小子馬鳴加”系列中的第二本,包括“好心的壞哥哥”“特別的一天”“倒霉的男子漢”等十篇故事。這一系列作品是著名兒童文學作家鄭春華專為低年級學生創作的兒童生活故事。作品選取了一個個充滿想像力和生活情趣、同時又貼近當下兒童生活的細節,塑造了一個聰明、機靈、頑皮、充滿奇思妙想的小男生的形象,在以一份難得的童心充分體現童年時代純粹快樂的同時,也以一份母親的敏銳和愛心揭示了進入國小的兒童必須面臨的不適應、不協調、不確定等種種成長中的“痛”。

基本介紹

  • 書名:非常小子馬鳴加:倒霉的男子漢馬鳴加
  • 出版社:少年兒童出版社
  • 頁數:97頁
  • 開本:32
  • 品牌:少年兒童出版社
  • 作者:鄭春華 姚紅
  • 出版日期:2007年3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32472345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後記,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非常小子馬鳴加:倒霉的男子漢馬鳴加》是“大頭兒子”升級版,《窗邊的小豆豆》男生版。鄭春華是用母親、教師、編輯、作家的多重身份和視角來觀察孩子世界、創作孩子世界的,因而她筆下的孩子世界有著閱讀的多種詮釋和審美意向。——王泉根(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在馬鳴加動感十足、逗人發笑的各種“說”法、“想”法和“做”法中,我們看到童年生命的勢能在不斷積蓄和膨脹。——方衛平(浙江師範大學兒童文化研究院副院長、教授)

作者簡介

鄭春華,我國著名兒童文學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在兒童文學創作領域成績卓著。著有《紫羅蘭幼稚園》、《貝加的櫻桃班》、《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等多部作品,曾榮獲“冰心兒童圖書獎”、“全國優秀少兒讀物一等獎”、“國家圖書獎提名獎”等多項國家級獎項。
其代表作《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多年暢銷,已成為我國優秀原創兒童文學最典型的代表作品之一,由它改編的同名卡通片風靡全國,深受孩子們喜愛。“非常小子馬鳴加”系列是“大頭兒子”的升級版,是鄭春華寫給小朋友的最新故事。

媒體推薦

鄭春華是用母親、教師、編輯、作家的多重身份和視角來觀察孩子世界、創作孩子世界的,因而她筆下的孩子世界有著閱讀的多種詮釋和審美意向。
——王泉根,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在馬鳴加動感十足、逗人發笑的各種“說”法、“想”法和“做”法中,我們看到童年生命的勢能在不斷積蓄和膨脹。
——方衛平,浙江師範大學兒童文化研究院副院長、教授
我讀第一遍的時候覺得很好玩:我讀第二遍的時候好像回到了一年級:我讀第三遍的時候心裡想:為什麼我那時候沒有把這些有趣的事情記下來呢?
覺得有點不好的地方是馬鳴加的故事最好是連起來的,不是這樣一個一個分開的。
——杭茗潤,上海市江蘇路第五國小三(2)班

圖書目錄

好心的壞哥哥
好朋友的生日
特別的一天
生病在家
植物園的廁所
好朋友
倒霉的男子漢
路遇“強盜”
打電話
下雨天
和馬鳴加一起快樂成長金波
“馬鳴加”是長大以後的“大頭兒子”

後記

“馬鳴加"是長太以後的“大頭兒子”
鄭春華
我寫“大頭兒子”故事的時候,自己身邊的兒子剛好上國小;我寫“馬鳴加”故事的時候,自己身邊的兒子剛好要進中學了。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馬鳴加”是長大以後的“大頭兒子”。因為兒子是我最最熟悉的人,我寫大頭兒子也好,我寫馬鳴加也好,不可能不受到他的影響,相反,正是因為伴隨著兒子成長的道路,使我孕育出了“大頭兒子”和“馬鳴加”這兩個故事人物。
記得兒子剛上國小那會兒,幾乎天天回來要對我說這說那:
“怎么會有人用‘犬’起名字的?‘犬’不就是‘狗’的意思嗎?”
“我給毛西文起了很多外號,毛病、毛手毛腳、毛驢……”
“今天還好我發現得早,要不這粒牙齒就找不到了!”
開始的時候,他對我說得最多的就是這類調皮搗蛋的事情和興奮好奇的事情,我能感受到的也是這個年齡的孩子應有的情感、情緒和內心世界。我沒有嚴厲地批評他不該給同學起外號,因為我小時候也有過這樣的事情,它是沒有惡意的,更不牽扯到品行問題,所以我只是 用嘲笑的方式說他欺負女生難為情。
後來漸漸地,兒子回家對我說的除了調皮搗蛋的事情以外,卻開始有著越來越多的不愉快和不開心的事情:
“老師重女輕男,總是讓男生抄課文抄得多!”
“我們在太陽下面做操表演,參觀的老師卻撐傘!”
“我將來長大一定要把製造《一課一練》《名牌國小試題》的工廠炸掉!”
隨著兒子年齡的增長以及他與這個社會越來越近距離的接觸,所產生的摩擦也越來越大,因為他不再是一個大人說什麼就是什麼的孩子了,他逐漸地開始形成自己對外界的評判能力和批判能力。我開始感受到了兒子內心的不滿情緒,也因此對他的內心特別地關注起來,因為如果我作為母親不去積極地幫助他,他的這種不滿情緒就會越來越多,越來越深,最終將會影響到他整個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而對於兒子的不滿情緒我沒有採用輕視的態度,更不會採用批評的態度。因為我覺得兒子不滿情緒的產生是有他的理由的。我在表示對他體諒的同時,告訴他如何以最大的胸懷去諒解別人,告訴他老師也是一個普通的人,她除了是老師以外,還有其他各種身份,老師也有自己的喜怒哀樂、自己的無奈……
在越來越多的這樣的交談中,我忽然發現從幼稚園到國小的這個轉折點是非常重要的,可它卻往往被孩子表面的“上學了的喜悅”所蒙蔽,這種轉折隱藏著很多的不適應、不協調、不確定等,它太多地淤積在孩子的內心,就變成了一種“痛”,一種成長著的“痛”。
就是這個“痛”,促使我寫起了“馬鳴加”的故事,我想通過“馬鳴加”的故事告訴痛著的孩子這是成長的必然和成長的代價,要勇敢地去面對它;我更想提醒已經離別童年久遠的成人,不要忘記自己成長時的“痛”,要儘可能耐心、寬容、平和地對待今天自己身邊正“痛”著的孩子!正成長著的孩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