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gory和Heard於1983在論文《Visual dissociations of movement, position, and stereo depth: Some phenomenal phenomena》 中首次描述了這種非對稱亮度變換(asymmetric luminance steps)導致旋轉視錯覺的現象。
基本簡介,基本概況,
基本簡介
Akiyoshi Kitaoka在他2003年的論文《Explanation of the elemental illusion (optimized Fraser-Wilcox illusion)》中指出,這種視錯覺現象可以稱之為餘光游移視錯覺(peripheral drift illusion),只有用餘光觀察才能看到視錯覺發生。並且四種不同亮度的顏色是產生這種錯覺的必須條件,據估計這種非對稱的亮度變換會觸發人類的運動探測神經。如:右圖中的黑、藍、白、黃。如果把這四種顏色定義為:極暗色、暗色、極亮色、亮色,那么視錯覺旋轉的方向傾向於:極暗色->比鄰的暗色,或者,極亮色->比鄰的亮色。Akiyoshi Kitaoka於2003年創作
基本概況
所謂非對稱亮度變換可以這樣解釋,請首先看右圖的左半部分,四種顏色從左至右的亮度值分別是0、120、255、220。而上述論文的理論中指出:極暗色總是傾向於向暗色的方向旋轉,也就是圖中的A和D都可能發生,但是A從左至右0->120的亮度跨度是120,D從右至左0->220的跨度是220,亮度跨度越小產生的視錯覺效果越強烈,所以說A向視錯覺的強度是大於D向強度。同時,論文中也指出:極亮色也總是傾向於向亮色的方向旋轉,於是圖中B和C都會發生,但B的左右跨度是35,C的右左跨度是135,於是B的效果是大於C。所以,儘管圖中左半部分這樣的顏色布局會產生反向旋轉的視錯覺效果,但是反向的總效果是小於正向的(C + D < A + B),於是朝一定方向旋轉的視錯覺效果便產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