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壽險業務準備金稅收政策研究

非壽險業務準備金稅收政策研究

《非壽險業務準備金稅收政策研究》是2010年中國稅務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琴英。

基本介紹

  • 書名:非壽險業務準備金稅收政策研究
  • 作者:李琴英
  • ISBN:9787802355873
  • 出版社:中國稅務出版社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目錄,

基本信息

作 者:李琴英 著叢 書 名:財稅博士論文庫出 版 社:中國稅務出版社ISBN:9787802355873出版時間:2010-11-01版 次:1頁 數:213裝 幀:平裝開 本:32開所屬分類:圖書 > 經濟 > 財政稅收

內容簡介

李琴英編著的《非壽險業務準備金稅收政策研究》以新會計準則和新企業所得稅法實施為背景,基於會計制度、監管規則和稅收法規三種制度比較的視角,對與非壽險業務準備金相關的理論、制度規定的歷史演變、現實狀況及改革趨勢進行深入細緻地研究;系統地梳理了各制度及相關具體規定的變革過程,以及制度間的關係變遷及其走向。

目錄

引言
1 研究綜述
1.1 會計制度和稅收法規差異的一般理論分析
1.1.1 國外的稅會關係模式理論和實證分析
1.1.2 國內的稅會差異根源及其走向研究
1.2 非壽險業務準備金計提方法探討
1.2.1 未到期責任準備金計提方法比較和改進
1.2.2 未決賠款準備金精算方法及其與盈餘管理的關係
1.2.3 總準備金的來源和量化
1.3 保險稅制改革
1.3.1 保險稅制最佳化的評價標準
1.3.2 保險稅制在整個稅制中的定位和改革取向
1.3.3 保險公司所得稅制和準備金扣除政策調整
2 非壽險業務準備金的構成與評估基礎
2.1 非壽險業務準備金的界定
2.1.1 非壽險業務的內涵
2.1.2 非壽險業務準備金的性質和構成
2.2 評估非壽險業務準備金的重要性與目的
2.2.1 評估非壽險業務準備金的重要性
2.2.2 評估非壽險業務準備金的目的
2.3 評估非壽險業務準備金的基礎
2.3.1 通用會計準則為基礎
2.3.2 法定會計準則為基礎
2.3.3 納稅會計準則為基礎
3 非壽險業務準備金的會計制度與監管規則間的關係及其變遷
3.1 會計制度與監管規則間的關係
3.1.1 非壽險業務準備金的會計地位
3.1.2 非壽險業務準備金與償付能力監管
3.1.3 非壽險業務準備金的監管規則和會計制度間的關係
3.2 非壽險業務準備金的會計制度和監管規則間的關係變遷
3.2.1 非壽險業務準備金的監管規則趨向專業化
3.2.2 非壽險業務準備金的財會制度趨於融合
3.2.3 非壽險業務準備金的會計制度和監管規則間的關係變遷
3.3 新會計準則實施對保險監管的影響
3.3.1 改變償付能力報表編制規則
3.3.2 重構保險監管信息系統
3.3.3 對監管人員素質要求提高
4 非壽險業務準備金的會計制度與稅收法規間的關係及其變遷
4.1 會計與稅收的辯證關係
4.1.1 會計是稅收的微觀基礎
4.1.2 稅收從巨觀層面上影響會計發展
4.2 會計制度與稅收法規的關係
4.2.1 會計制度、財務制度、會計準則間的關係
4.2.2 稅收法規的基本構成
4.2.3 不同經濟條件下稅會關係模式
4.3 保險會計制度變革與非壽險業務準備金評估方法之變化
4.3.1 1984~1993年,《中國人民保險公司會計制度》
4.3.2 1993~1998年,《保險企業會計制度》
4.3.3 1999~2001年,《保險公司會計制度》
4.3.4 2002~2006年,《金融企業會計制度》
4.3.5 2007年,《企業會計準則》
4.4 非壽險業務準備金適用的稅收法規變化
4.4.1 歸屬於金融企業的所得稅法規
4.4.2 針對保險企業的所得稅單行法規
4.4.3 具體到非壽險業務準備金的專門法規
4.4.4 對非壽險業務準備金稅收法規變革的評價
4.5 非壽險業務準備金的稅會關係分析:
變遷及趨勢
4.5.1 1994~1998年,兩者完全一致
4.5.2 1999~2001年,兩者出現一定
程度的分離
4.5.3 2002年至今,兩者間的分離呈擴大趨勢
5 非壽險業務準備金稅會差異的理論分析及其檢驗
5.1 非壽險業務準備金稅會差異的理論分析
5.1.1 不同的目標與原則
5.1.2 政府主導制度的制定
5.1.3 會計政策選擇導致的差異
5.2 非壽險業務準備金提存現狀和檢驗
5.2.1 樣本和數據選擇
5.2.2 各項責任準備金提取狀況及檢驗
5.3 稅會差異造成的宏微觀經濟效率損失
5.3.1 增加財務核算成本
5.3.2 提高稅收征管成本
5.3.3 加重產險公司的稅收負擔
5.3.4 誘發偷漏稅等不法行為
5.3.5 抑制非壽險業的發展
6 非壽險業務準備金稅務處理的國際比較
6.1 未到期責任準備金的稅務處理比較
6.1.1 未到期責任準備金的不同說法
6.1.2 未到期責任準備金的會計與稅務
處理方式比較
6.2 未決賠款準備金的稅務處理比較
6.2.1 未決賠款準備金的構成和提取方法
6.2.2 未決賠款準備金會計與稅務處理方式比較
6.2.3 未決賠款準備金是否要求貼現
6.3 總準備金的稅務處理
6.3.1 總準備金準予稅前扣除
6.3.2 總準備金稅前不予扣除
6.4 對各國非壽險業務準備金稅會處理的
評價及啟示
6.4.1 準備金充足性測試的規定有待完善
6.4.2 巨災準備金的會計做法有待考證
7 協調非壽險業務準備金稅會差異的建議
7.1 協調差異的理論和現實基礎
7.1.1 會計與稅收具有內在一致性
7.1.2 保險稅制完善有政策依據
7.1.3 差異的協調已取得初步成果
7.1.4 稅法直接授權財稅部門
7.2 協調稅會差異應注意的問題
7.2.1 理順稅收和保險業發展間的關係
7.2.2 體現非壽險業務的基本特徵
7.2.3 堅持雙向積極協調的原則
7.2.4 內在遵從與外部調整相結合辦法
7.3 完善非壽險業務準備金稅收政策的建議
7.3.1 採用更精確的未到期責任準備金扣除方法
7.3.2 按精算方法計提未決賠款準備金並準予稅前據實扣除
7.3.3 完善理賠費用準備金和保費不足準備金的稅法規定
7.3.4 給予總準備金一定的稅收優惠
7.4 完善相關配套措施
7.4.1 嚴格稅收征管
7.4.2 健全精算責任制度
7.4.3 加強財稅管理層面間的合作
結論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