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月留聲

《靜月留聲》作者朱小靜從國小四年級開始,養成了寫日記的習慣。平日有空最喜歡做的事就是在靜謐的黑夜裡把燈關了在床上用電腦寫作。她把壓力、熱情和憧憬全部湧入了文字里。作者認為,就是這個習慣讓她的成長道路變得明朗通透,把自己塑造成一個善於思考和熱愛生活的人。小作者想用這本書分享自己的成長故事。《靜月留聲》分為“走進美國”、“擁抱感悟”、“與詩相遇”、“血濃於水”、“我與獅城”、“感動常在”等板塊,書中還收錄了作者十餘幅小作者的繪畫作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靜月留聲
  • 出版社:文匯出版社
  • 頁數:131 頁
  • 開本:32 開
  • 作者:朱小靜
  • 出版日期:2013年9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靜月留聲》給讀者打開了90後青春歲月的另一幅畫卷,這畫卷里沒有雨雪風霜,驚天動地,但有挫折坎坷和成長煩惱。親情之中有裂痕,友愛之間有遺憾,儘管很多人很多事是我們讀者都能夠想像得到,但經過朱小靜夜糠幾巴的觀察和書寫,卻實實在在變成了她自己的東西。世界在她面前很開闊,也很豐富,但並不平坦。就像她在記敘母親的眼淚時所感受到的,這個多彩的世界並不是只為她而展開,而是為那些有志於學習的勤奮學生而展開。對一個中學生而言,學習是主業,但學習的涵義是極其豐富的。課堂學習是一種方式,遊走世界,感受人生也是一種學習。從小靜對自己生活側面的多種記錄中,芝元讀者是可以真切體會到她是多么努力地從這個五光十色的世界中,獲得滋養和成長的動力。而每一次她的人生收穫又都是那么地不容易啊。

作者簡介

姓名 朱小靜
英文名 Emma
出生日期 1996年2月11日
出生地廣州
就讀過的學校 上海市虹口區第三中心國小
上海市民辦新復興初級中學
即將牛精再於2014年秋前往美國讀本科
愛好 讀書,旅遊,寫作,畫畫,鋼琴,美食
喜歡的學科 歷史,哲學,心理,神經生物
喜歡的電影 《飄》《黑客帝國》《愛在黎明破曉前》
喜歡的書 《了不起的蓋茨比》《呼嘯山莊》
《時間旅行者的妻子》
喜歡的顏色 玫紅,紫色
最喜歡的食物 家人做的飯菜,抹茶冰淇淋,朱古力蛋糕,
芒果,黑櫻桃
經歷 2010年冬天,赴美國遊學
2010年夏天,新加坡國際交流活動
2012年夏天,在美國哈佛大學夏季學院學習
2013年夏天,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參加
National Student Leadership
Conference,Medicine ond Health Care

圖書目錄

001.序/閱讀·行走·寫作
003.序/用文字陪伴自己成長
I.走進美國
U.S.A. Trips
003.哈佛印象
005.與父親郵件中的美國國慶
007.中美的飲食文化差異
010.哈佛宿舍
012.邁向加州
020.耶魯大學
023.難忘的時光
Ⅱ.擁抱鴉達她踏感悟
Reflection
028.16歲的我是誰
031.16歲的黃梅雨季
034.奇怪的17歲
035.投入
036.痛苦與享受
037.憧憬
039.有趣的事
040.我理想中的美國大學
042.14歲的黃梅雨季
044.淚捆殼同窗書信五則
III.與詩相遇
Poetry and Inspiration
052.詩海拾貝
054.自創詩:游黃山
055.自創詩:同桌情
056.我眼中的屈原
057.讀《國殤》有感
058.明月皎夜光
059.品《歸園田居·其三》
060.比較《鐵匠》與《鐵匠鋪中》
061.讀《離家》
062.徐志摩的康橋情結
063.橋樑
IV.血濃於水
My Family
067.十年
070.給媽媽的一封信
072.我的故鄉在遠方
074.微笑
V.我與獅城
Stories about Singapore
079.我在升旗儀式上就交流活動的致辭
081.我們家的新加坡客人
083.我在新加坡
088.溫暖的時光
090.與獅城的再次相見
VI.感動常在
Younger Me
095.心中有你
097.永恆的瞬問
099.黑板上的記憶
101.青春萬歲
103.我想唱首歌
105.新跑道
107.我心中的春天
109.青春暢想
111.追求無止境
113.享受
VII.兒時繪畫作品
Drawings in My Childhood
VIII.我的素描作品
My sketches
129.後記(英)

文摘

中美的飲食文化差異
2012年12月17日
當深入探索一個當地的民族蜜祖姜文化時,我發現由凝聚力產生的獨特共識從衣食住行中折射出來;當廣闊的視野跨越大陸,又能感慨於地域分隔所造成的中西方境市簽文化迥異。這就是地球村的魅力。
暑假裡我在美國波士頓度過了兩個月的學習生活。在這裡,我想以自己個人的視角和親身體驗,談談中美文化在“吃”上的交融與差異。
美國人也愛吃。街上胖子出現率極高,就證明了飲食在這個國度同樣占據了人們的主要生活。若在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後走在波士頓大街上,隨處可見排著隊買冰淇淋的青少年,坐在高腳凳上大口吃著匹薩有些發福的中年人,還有精心挑選朱古力和糖果的姑娘們。若走進哈佛大學的食堂,人人都會被晶瑩剔透的水晶燈、高聳的木製拱頂和華麗的彩色玻璃所震撼。拿起托盤,和其他學生一起用餐,我仿佛進入了一個芝士和油炸食品的天堂。當然,色拉、甜品也必不可少。
吃在美國,同樣是一種促進友誼、交流情感的方式。坐在哈佛大學食堂長桌邊用餐,時不時會有熱情的哈佛學生友好地問:我是否能坐在你旁邊,吃飯便成了美國人結識新朋友的絕佳方式,因為他們本來就不怕生。邊吃邊聊,歡笑連篇。有一天,我和一個白人家庭去海邊玩,一起看湛藍的海水和灰色的岩石。我們坐在被太陽烤暖的沙灘上,一起吃著剛剛炸出的薯條和熱狗。那薯條金黃的外表點綴著顆顆晶瑩的食鹽,沾上酸甜可口的番茄醬,送進嘴裡外脆里糯。這美式特有的食物吃起來是那么有滿足感,一下子拉近了我與這個美國家庭之間心的距離。
飲食在波士頓也成為當地的文化象徵——龍蝦是他們的驕傲。巨大火紅的龍蝦被擺上餐桌,成為了來波士頓必嘗的美味。感覺波士頓龍蝦就和陽澄湖螃蟹一樣,帶殼兒為它們平添了一份新奇感,且同樣的肉質鮮嫩,博得了當地人的喜愛。龍蝦在美國甚至被做成玩偶、印在衣服上、刻在鑰匙圈上,可見和中國一樣,飲食在美國同樣是一種民族名片。
仔細想想,中國的海外學子沒有幾個是不想念中國菜的,而很少聽到一個美國人說想念美國菜。這是因為中國的菜餚獨特地產生於華夏大地上,歷史塑造了這些鮮明的文化象徵,習俗更是豐富了飲食的內涵。從有巢氏茹毛飲血,到燧人氏鑽木取火,從周秦時期的耕種穀物,到漢代豐富多樣的飲食交流,中國人對吃無意中注入了一種愛國的歷史情懷。過年吃餃子,元宵吃湯圓,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餅,這些特有的民族傳統節日又給了美食別樣的意義。“吃”在中國人眼裡變成了家庭團圓的象徵、思念的寄託和祖國深厚文化的代表。中國人的菜餚,色香味俱全,道道工序注入了對中華文化的熱愛。
而美國不同——這個由歐洲殖民地演變過來的國家,其歷史長度不僅遠遠不如中國,其文化更是缺少自發的獨立性。美國是典型的移民國家,西班牙人帶來了海鮮飯和牛肉湯,墨西哥人帶來牛肉卷,德國人帶來漢堡包,法國人又帶來薯條。美國強調簡潔和方便,使得複雜的做菜工序也變得美國化。這些來自各國各地的飲食文化到了美國後,變得流水性和統一性,反而失去了原本的特點。借鑑美食的美國,不但從未有一個由自然過程產生的本源文化,而且其文化融合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民族感和歷史感。這一切,使得美國的食物變得表面化和快捷化。
中國的飲食文化擁有深厚的人文積澱,這樣的人文積澱在全世界少之又少。中國人還愛把思想注入美食,一個民族獨特的審美、習俗和養身之道在中華飲食中體現得淋漓盡致。這就是為什麼當我們用筷子夾起一塊蒜香排骨的時候,能品味到美國食品所不具有的濃郁香味。
P7-9

後記

Writing is my most intimate friend.
I remember buying my first Hello Kitty diary book when I was just a kidin the 4th grade. I bought it because I was having a "bad" day, after an annoyingquarrel with my friend actually. I was upset and did not know how to vent myanger. So I started to write about what I called "my worst day ever", analyzed thecause and consequence of this quarrel as best as an 11-year-old girl could, andwaited for my anger to subside.
This is how I began to write my diaries. Now flipping over my seven volumesof diaries that are often locked in my drawer, I can easily recognize changes inmy Chinese handwriting: from big, awkward characters to small, neat ones,and then gradually to more aesthetically pleasing ones. I also notice changesin contents: initially I only wrote about trivial daily routines but then I startedto add descriptions of my emotions, gratitudes, confusions, and eventually myreflections. My diaries witness the way I grow up.
Now I've matured into a 17-year-old high school student. Even when myschool life is intense and stressful, I love to turn off the light of my bedroomand then write with my laptop at dark nights, pouring all my emotions out andcreating my very unique diaries. To me, writing is always magical because it lightsup my life, shapes me into a person who dares to think, and helps me understandwho I am.
In this book, USA. Tripz is the first chapter. As a 27-year-old girl who wantsto go to college in the U.S.A., I have been to the States several times. Among mystays, the Harvard Summer School 2012 is the longest and most memorable one.Every day at Harvard was bliss.
In Reflection, I am revealing the very true me. A part of my diaries and someletters with my best friend are included.
Poetry and Inspiration records how I fell in love with poetry at the age of25, when I just entered the international program at Shanghai Gezhi High School.Thanks to my Chinese teacher, Principal Zhang of Gezhi High School, I can still beinspired by Chinese poetry in an English-speaking environment.
My Family is the next chapter. Back to China from the U.S.A. in 2000, mymother started a new life with me in Shanghai. Changes in my family neverstopped my love for my parents and relatives.
Stories about Singapore began when I attended an international exchangingprogram in 2010. I stayed in a Singaporean family for fantastic ten days. Two yearslater, I reunited with that family when I revisited Singapore.
The final chapter is all about the Younger Me. Here are collections of mypaintings, sketches, and writings in Middle School. Although words in thesewritings may sound naive, they are beautiful to me because they come from myown desire to express.
My 17 years of life is neither heroic nor dramatic, but I am always candidabout my tear and laughter. So I choose to lock time into black characters onwhite pages by recording my feelings honestly, and then be amazed at the silentpower of words.
Emma
July 2013

序言

用文字陪伴自己成長
——朱小靜《靜月留聲》讀後
楊揚
在人們的記憶里,進入中學,由國中升高中,時間的節奏越來越快,簡直是白駒過隙,一晃中學畢業,考大學,好像步步驚心,根本沒有閒暇來環顧四周,靜心思考一些有意思的問題。這樣的成長焦慮在如今中國的中學教育中比比皆是,但這與理想的教育根本不是一回事。那么,理想的教育是怎樣的呢,是不是現行教育中根本無法實現,我以為理想的教育是那種能夠給人以美好想像的教育,它在現行教育中並不難實現。實現的方式之一,就是給學生以一種訓練,養成良好的讀書、寫作和關注自己周圍世界的習慣。小靜的隨筆集《靜月留聲》可以視作這種教育的範例。
小靜6歲到上海,良好的親職教育和學校教育帶給她的收穫之一,是隨筆集《靜月留聲》的出版。這些文章是她平時寫作練習的一個匯集,或許最初她根本就沒有想到要出版。在應付學校繁重的考試和學習之餘,她不放棄寫作,將平時生活中點點滴滴的真實感受記錄下來,堅持數年,終有成果。讀她的作品,我最深刻的印象,是中學生獨特的視角和觀察周圍世界的能力。如《啥佛印象》,記錄了暑期在哈佛夏季學院的生活。初到啥佛,最深的印象是什麼呢,小靜的文章告訴我們,是圖書館。我想這是因為她身臨其境,真正體會過一段啥佛生活。這讓我想起自己訪學時,泡圖書館的美好感受。在那裡閱讀、研究,你會感到讀書是一件多么愜意的事啊。愛看書,在那種環境氣氛中,變得自然而然,沒有誰會強迫你這樣那樣。一個在國內經歷過各種殘酷考試折磨的人,坐在哈佛圖書館,一定會有一種新的人生感受。讀小靜的作品,我不知不覺會想問:一個90後的女生,她在人生成長過程中,有哪些寶貴的人生經驗可以拿來與人分享,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好像80後、90後的青年都很自我,而這種自我有點類似於電影《小時代》中的人物,處於人造的小感動、小風波之中,個性很弱,時尚性很強。但《靜月留聲》給讀者打開了90後青春歲月的另一幅畫卷,這畫卷里沒有雨雪風霜,驚天動地,但有挫折坎坷和成長煩惱。親情之中有裂痕,友愛之間有遺憾,儘管很多人很多事是我們讀者都能夠想像得到,但經過小靜的觀察和書寫,卻實實在在變成了她自己的東西。世界在她面前很開闊,也很豐富,但並不平坦。就像她在記敘母親的眼淚時所感受到的,這個多彩的世界並不是只為她而展開,而是為那些有志於學習的勤奮學生而展開。對一個中學生而言,學習是主業,但學習的涵義是極其豐富的。課堂學習是一種方式,遊走世界,感受人生也是一種學習。從小靜對自己生活側面的多種記錄中,讀者是可以真切體會到她是多么努力地從這個五光十色的世界中,獲得滋養和成長的動力。而每一次她的人生收穫又都是那么地不容易啊。父母和社會有時的確會為一個人的成長鋪墊比較好的條件,但最終起作用的,還在於孩子自己。
有人說如今這個時代是一個利益至上的時代,但小靜的隨筆讓我看到心靈和理智的健康成長比利益更重要。在她的文章中,很少涉及那些負面、不腱康的東西,這當然與她接受的親職教育、學校教育有關,但也與她不斷進取的個性有關。如果沒有一種持續不斷的上進心在驅使她,或許也就不會有我們所見到的這本集子了。所以,我讀《靜月留聲》感受到一種青春的美好,她單純,但不單調,豐富得讓我熟悉又陌生,因為我們都經過中學,但如今的學生生活與以往已經有很大的差異了。最後,希望小靜能夠不斷地寫下去,多少年後能夠再讀到她的作品。
作者系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
博士生導師
茅盾文學獎評審
Reflection
028.16歲的我是誰
031.16歲的黃梅雨季
034.奇怪的17歲
035.投入
036.痛苦與享受
037.憧憬
039.有趣的事
040.我理想中的美國大學
042.14歲的黃梅雨季
044.同窗書信五則
III.與詩相遇
Poetry and Inspiration
052.詩海拾貝
054.自創詩:游黃山
055.自創詩:同桌情
056.我眼中的屈原
057.讀《國殤》有感
058.明月皎夜光
059.品《歸園田居·其三》
060.比較《鐵匠》與《鐵匠鋪中》
061.讀《離家》
062.徐志摩的康橋情結
063.橋樑
IV.血濃於水
My Family
067.十年
070.給媽媽的一封信
072.我的故鄉在遠方
074.微笑
V.我與獅城
Stories about Singapore
079.我在升旗儀式上就交流活動的致辭
081.我們家的新加坡客人
083.我在新加坡
088.溫暖的時光
090.與獅城的再次相見
VI.感動常在
Younger Me
095.心中有你
097.永恆的瞬問
099.黑板上的記憶
101.青春萬歲
103.我想唱首歌
105.新跑道
107.我心中的春天
109.青春暢想
111.追求無止境
113.享受
VII.兒時繪畫作品
Drawings in My Childhood
VIII.我的素描作品
My sketches
129.後記(英)

文摘

中美的飲食文化差異
2012年12月17日
當深入探索一個當地的民族文化時,我發現由凝聚力產生的獨特共識從衣食住行中折射出來;當廣闊的視野跨越大陸,又能感慨於地域分隔所造成的中西方文化迥異。這就是地球村的魅力。
暑假裡我在美國波士頓度過了兩個月的學習生活。在這裡,我想以自己個人的視角和親身體驗,談談中美文化在“吃”上的交融與差異。
美國人也愛吃。街上胖子出現率極高,就證明了飲食在這個國度同樣占據了人們的主要生活。若在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後走在波士頓大街上,隨處可見排著隊買冰淇淋的青少年,坐在高腳凳上大口吃著匹薩有些發福的中年人,還有精心挑選朱古力和糖果的姑娘們。若走進哈佛大學的食堂,人人都會被晶瑩剔透的水晶燈、高聳的木製拱頂和華麗的彩色玻璃所震撼。拿起托盤,和其他學生一起用餐,我仿佛進入了一個芝士和油炸食品的天堂。當然,色拉、甜品也必不可少。
吃在美國,同樣是一種促進友誼、交流情感的方式。坐在哈佛大學食堂長桌邊用餐,時不時會有熱情的哈佛學生友好地問:我是否能坐在你旁邊,吃飯便成了美國人結識新朋友的絕佳方式,因為他們本來就不怕生。邊吃邊聊,歡笑連篇。有一天,我和一個白人家庭去海邊玩,一起看湛藍的海水和灰色的岩石。我們坐在被太陽烤暖的沙灘上,一起吃著剛剛炸出的薯條和熱狗。那薯條金黃的外表點綴著顆顆晶瑩的食鹽,沾上酸甜可口的番茄醬,送進嘴裡外脆里糯。這美式特有的食物吃起來是那么有滿足感,一下子拉近了我與這個美國家庭之間心的距離。
飲食在波士頓也成為當地的文化象徵——龍蝦是他們的驕傲。巨大火紅的龍蝦被擺上餐桌,成為了來波士頓必嘗的美味。感覺波士頓龍蝦就和陽澄湖螃蟹一樣,帶殼兒為它們平添了一份新奇感,且同樣的肉質鮮嫩,博得了當地人的喜愛。龍蝦在美國甚至被做成玩偶、印在衣服上、刻在鑰匙圈上,可見和中國一樣,飲食在美國同樣是一種民族名片。
仔細想想,中國的海外學子沒有幾個是不想念中國菜的,而很少聽到一個美國人說想念美國菜。這是因為中國的菜餚獨特地產生於華夏大地上,歷史塑造了這些鮮明的文化象徵,習俗更是豐富了飲食的內涵。從有巢氏茹毛飲血,到燧人氏鑽木取火,從周秦時期的耕種穀物,到漢代豐富多樣的飲食交流,中國人對吃無意中注入了一種愛國的歷史情懷。過年吃餃子,元宵吃湯圓,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餅,這些特有的民族傳統節日又給了美食別樣的意義。“吃”在中國人眼裡變成了家庭團圓的象徵、思念的寄託和祖國深厚文化的代表。中國人的菜餚,色香味俱全,道道工序注入了對中華文化的熱愛。
而美國不同——這個由歐洲殖民地演變過來的國家,其歷史長度不僅遠遠不如中國,其文化更是缺少自發的獨立性。美國是典型的移民國家,西班牙人帶來了海鮮飯和牛肉湯,墨西哥人帶來牛肉卷,德國人帶來漢堡包,法國人又帶來薯條。美國強調簡潔和方便,使得複雜的做菜工序也變得美國化。這些來自各國各地的飲食文化到了美國後,變得流水性和統一性,反而失去了原本的特點。借鑑美食的美國,不但從未有一個由自然過程產生的本源文化,而且其文化融合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民族感和歷史感。這一切,使得美國的食物變得表面化和快捷化。
中國的飲食文化擁有深厚的人文積澱,這樣的人文積澱在全世界少之又少。中國人還愛把思想注入美食,一個民族獨特的審美、習俗和養身之道在中華飲食中體現得淋漓盡致。這就是為什麼當我們用筷子夾起一塊蒜香排骨的時候,能品味到美國食品所不具有的濃郁香味。
P7-9

後記

Writing is my most intimate friend.
I remember buying my first Hello Kitty diary book when I was just a kidin the 4th grade. I bought it because I was having a "bad" day, after an annoyingquarrel with my friend actually. I was upset and did not know how to vent myanger. So I started to write about what I called "my worst day ever", analyzed thecause and consequence of this quarrel as best as an 11-year-old girl could, andwaited for my anger to subside.
This is how I began to write my diaries. Now flipping over my seven volumesof diaries that are often locked in my drawer, I can easily recognize changes inmy Chinese handwriting: from big, awkward characters to small, neat ones,and then gradually to more aesthetically pleasing ones. I also notice changesin contents: initially I only wrote about trivial daily routines but then I startedto add descriptions of my emotions, gratitudes, confusions, and eventually myreflections. My diaries witness the way I grow up.
Now I've matured into a 17-year-old high school student. Even when myschool life is intense and stressful, I love to turn off the light of my bedroomand then write with my laptop at dark nights, pouring all my emotions out andcreating my very unique diaries. To me, writing is always magical because it lightsup my life, shapes me into a person who dares to think, and helps me understandwho I am.
In this book, USA. Tripz is the first chapter. As a 27-year-old girl who wantsto go to college in the U.S.A., I have been to the States several times. Among mystays, the Harvard Summer School 2012 is the longest and most memorable one.Every day at Harvard was bliss.
In Reflection, I am revealing the very true me. A part of my diaries and someletters with my best friend are included.
Poetry and Inspiration records how I fell in love with poetry at the age of25, when I just entered the international program at Shanghai Gezhi High School.Thanks to my Chinese teacher, Principal Zhang of Gezhi High School, I can still beinspired by Chinese poetry in an English-speaking environment.
My Family is the next chapter. Back to China from the U.S.A. in 2000, mymother started a new life with me in Shanghai. Changes in my family neverstopped my love for my parents and relatives.
Stories about Singapore began when I attended an international exchangingprogram in 2010. I stayed in a Singaporean family for fantastic ten days. Two yearslater, I reunited with that family when I revisited Singapore.
The final chapter is all about the Younger Me. Here are collections of mypaintings, sketches, and writings in Middle School. Although words in thesewritings may sound naive, they are beautiful to me because they come from myown desire to express.
My 17 years of life is neither heroic nor dramatic, but I am always candidabout my tear and laughter. So I choose to lock time into black characters onwhite pages by recording my feelings honestly, and then be amazed at the silentpower of words.
Emma
July 2013

序言

用文字陪伴自己成長
——朱小靜《靜月留聲》讀後
楊揚
在人們的記憶里,進入中學,由國中升高中,時間的節奏越來越快,簡直是白駒過隙,一晃中學畢業,考大學,好像步步驚心,根本沒有閒暇來環顧四周,靜心思考一些有意思的問題。這樣的成長焦慮在如今中國的中學教育中比比皆是,但這與理想的教育根本不是一回事。那么,理想的教育是怎樣的呢,是不是現行教育中根本無法實現,我以為理想的教育是那種能夠給人以美好想像的教育,它在現行教育中並不難實現。實現的方式之一,就是給學生以一種訓練,養成良好的讀書、寫作和關注自己周圍世界的習慣。小靜的隨筆集《靜月留聲》可以視作這種教育的範例。
小靜6歲到上海,良好的親職教育和學校教育帶給她的收穫之一,是隨筆集《靜月留聲》的出版。這些文章是她平時寫作練習的一個匯集,或許最初她根本就沒有想到要出版。在應付學校繁重的考試和學習之餘,她不放棄寫作,將平時生活中點點滴滴的真實感受記錄下來,堅持數年,終有成果。讀她的作品,我最深刻的印象,是中學生獨特的視角和觀察周圍世界的能力。如《啥佛印象》,記錄了暑期在哈佛夏季學院的生活。初到啥佛,最深的印象是什麼呢,小靜的文章告訴我們,是圖書館。我想這是因為她身臨其境,真正體會過一段啥佛生活。這讓我想起自己訪學時,泡圖書館的美好感受。在那裡閱讀、研究,你會感到讀書是一件多么愜意的事啊。愛看書,在那種環境氣氛中,變得自然而然,沒有誰會強迫你這樣那樣。一個在國內經歷過各種殘酷考試折磨的人,坐在哈佛圖書館,一定會有一種新的人生感受。讀小靜的作品,我不知不覺會想問:一個90後的女生,她在人生成長過程中,有哪些寶貴的人生經驗可以拿來與人分享,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好像80後、90後的青年都很自我,而這種自我有點類似於電影《小時代》中的人物,處於人造的小感動、小風波之中,個性很弱,時尚性很強。但《靜月留聲》給讀者打開了90後青春歲月的另一幅畫卷,這畫卷里沒有雨雪風霜,驚天動地,但有挫折坎坷和成長煩惱。親情之中有裂痕,友愛之間有遺憾,儘管很多人很多事是我們讀者都能夠想像得到,但經過小靜的觀察和書寫,卻實實在在變成了她自己的東西。世界在她面前很開闊,也很豐富,但並不平坦。就像她在記敘母親的眼淚時所感受到的,這個多彩的世界並不是只為她而展開,而是為那些有志於學習的勤奮學生而展開。對一個中學生而言,學習是主業,但學習的涵義是極其豐富的。課堂學習是一種方式,遊走世界,感受人生也是一種學習。從小靜對自己生活側面的多種記錄中,讀者是可以真切體會到她是多么努力地從這個五光十色的世界中,獲得滋養和成長的動力。而每一次她的人生收穫又都是那么地不容易啊。父母和社會有時的確會為一個人的成長鋪墊比較好的條件,但最終起作用的,還在於孩子自己。
有人說如今這個時代是一個利益至上的時代,但小靜的隨筆讓我看到心靈和理智的健康成長比利益更重要。在她的文章中,很少涉及那些負面、不腱康的東西,這當然與她接受的親職教育、學校教育有關,但也與她不斷進取的個性有關。如果沒有一種持續不斷的上進心在驅使她,或許也就不會有我們所見到的這本集子了。所以,我讀《靜月留聲》感受到一種青春的美好,她單純,但不單調,豐富得讓我熟悉又陌生,因為我們都經過中學,但如今的學生生活與以往已經有很大的差異了。最後,希望小靜能夠不斷地寫下去,多少年後能夠再讀到她的作品。
作者系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
博士生導師
茅盾文學獎評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