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市土橋中學,為了能讓農村的孩子也能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我們一定要千方百計辦一所好的農村學校,讓農村家長信任我們,讓農村孩子在家*****就能上好學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靖江市土橋中學
- 類別:中學
- 總投入:近300萬元
- 教育局撥款:105萬元
一所鄉村中學的教育傳奇(土橋國中) / F"e qMN
作者:辦公室點擊數:365發布日期:2009-5-22 17:17:13 QJ VB: >A
“為了能讓農村的孩子也能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我們一定要千方百計辦一所好的農村學校,讓農村家長信任我們,讓農村孩子在家*****就能上好學校。”為了這個樸素而執著的夢想,江渭宗,這個紮根于靖江市土橋國中30年的鄉村校長,用自己的智慧和堅持帶領著一群鄉村教師不懈探索,用汗水、淚水和心血實現了一個個了不起的傳奇:短短几年,在資金嚴重缺乏的情況下,他絞盡腦汁,“四處化緣”,讓簡陋甚至有點破舊的土橋國中煥然一新,成為鎮區一道最有特色的風景;短短几年,他用“青藍工程”硬生生地把一批最底層的鄉村教師培養成了全市的教育教學骨幹,為城區重點學校輸送了一批優秀教師,成為鄉村中學培養教師骨幹最多、最快的“基地”;短短几年,這所邊緣化的鄉村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中考錄取三星、四星級高中人數、參考率、合格率、優秀率等指標自2001年起已連續7年位居靖江農村中學之首,甚至超過城區幾所學校,成為街頭巷尾熱議的“農村戰勝城市”的一段教育佳話。 } 1 [s ,
8au Gz ,"
%g 5#q6 4
一所鄉村中學的教育傳奇 'm | T"Ym~
mS;W Nlm\
——靖江市土橋鎮中心國中辦學紀實 Nl , iz_2]
dyf>T }Iy
本報記者 張彩萍 )eZ}Kt +
|@1 (^ GX
夢想是美好而浪漫的,然而有時候現實卻沉重得像是對夢想的嘲諷。2001年9月,江渭宗正式走上了土橋國中校長的崗位,擺在他面前的便是一連串嚴峻的現實:學校僅有一幢90年代初建造的教學樓及三幢平房,12間教室;沒有操場和跑道,沒有圖書室也沒實驗室;露天廁所讓師生師生苦不堪言;200多名學生急需寄宿,卻無一間宿舍;教師隊伍青黃不接,師資力量相當薄弱。 kb"Fw :0
S * J {
如何讓這所風雨飄搖中的鄉村國中早日走出困境,煥發其應有的生命力和創造力?江校長作出了智慧的決定:師生解決了“後顧之憂”方能安心地教與學,因此首先要想方設法儘快改善辦學條件,給師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要傾力打造一支優質的富有戰鬥力的教師隊伍。 N TDmOS\,
[ PiMu,O[v
A篇 舊貌換新顏 g $"x,:2x{
{jR3D !hK
要蓋樓,錢從何處來?江渭宗跑教育局,跑區鎮府,跑企業,找有實力的學生,也找社會上的熱心人,但凡有希望出錢的地方他都跑,真是跑斷了雙腿,也磨破了嘴皮。 U ,T #{
Ei+lVLoC
2002年的夏天,對於江渭宗以及土橋國中其他校領導和老師們來說,像是經歷了一場激烈的戰役。利用東拼西湊出來的20多萬元,3個月內,一幢12間的宿舍樓拔地而起,改危加固了4個教室,解決了迫在眉睫的“班班有教室”問題。宿命樓蓋好了,這只是第一步,學生住宿還得有床啊。近200張床市場價300多元,這得要好幾萬哪。偶然的機會,江渭宗從朋友那聽說南京一所鐵路職校有一批用了3年的舊床,只要50元一套。江校長和另外一位潘校長一大早就急忙趕往南京,只*****了9000元就購得了180套床。只是這180套床被放在了職校6樓的儲藏室內,要將它們搬到一樓的10噸大卡車上可不容易。兩位校長和幾名搬運工一起,用了3個多小時樓上樓下幾十趟,終於將床裝上了車。時間是下午4點,沒來得及喘息,兩位校長便匆匆往靖江趕,到學校時已是晚上10點。學校里的年輕教師全都等著,車子一到,大家便一起動手往宿命搬,直到凌晨1點,所有的床終於全部被搬進了宿舍。校長和老師們全都累得渾身像散了架似的,為了省錢,他們愣是沒請一個搬運工。那個晚上,江渭宗的心裡喜滋滋的,既少*****了錢,又解決了學生的住宿問題,可以睡個安穩覺了。 5 W|w Dy
$6 Hf[(/e
2003年1月,新教學大樓破土動工了,增設了8間教室、3個實驗室、1個圖書室、2個辦公室和1個大會議室;2005年,行政綜合樓落成了,解決了10間教師辦公室及4間行政辦公室; 2006年上半年,一幢540平方的全框架結構、現代化的學生餐廳矗立在校園中,學生終於可以在寬敞明亮的餐廳中就餐了。短短5年,學校已實現“六有工程”全部到位:有整潔的校園、有滿足師生就餐需要的衛生食堂、有冷熱飲用水、有水沖式廁所、有安全的宿舍、寄宿生每人有一張床。5年內,累計總投入近300萬元,其中教育局撥款105萬元,鎮教辦投入70萬元,鎮政府投入30萬元,自籌資金約100萬元。 AB+lM;_>
lFcHE c
如今,一個13500m2的美麗校園躍入眼帘:一條8米寬的水泥大道從校門筆直通向宿舍;大道旁香樟樹鬱鬱蔥蔥,6棵見證學校風雨歷程的銀杏樹參天聳立。草坪、沙灘石、杜鵑*****、紅*****季木、棕樹渾為一體,教學區、生活區、宿舍區錯落有致。許多來土橋國中參觀的領導和同行嘖嘖稱讚:“這真是個奇蹟!” /u9 0 )x
v R 5X
B篇 打造強有力的師資隊伍 K%/\XnCY
Pj g #
在全力改善辦學條件的同時,還有一項工作被擺在了重中之重,那就是打造一支強有力的師資隊伍。江渭宗認識到,要想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站穩腳跟,要想創建品牌學校,沒有一支過硬的師資隊伍,必定是一句空話。這幾年,土橋國中的師資隊伍面臨許多不利條件,一是剛畢業的沒有工作經驗的年輕教師多,二是教師的學歷層次低,大多只有大專以下學歷,三是所學專業與所教專業不對口,改行的老師比較多,更令學校為難的是一些主要學科的帶頭人,甚至教導主任、教研組長、備課組長都紛紛跳進了城裡的重點學校。面對困難,他們沒有畏懼,把目標瞄準在對青年教師的培養上,為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開路子,搭台階,壓擔子,建舞台。 l WJYT <kt
>QN-K]YLL
“青藍工程” {| <r7K1<
a Iy z t
最佳化“青藍工程”,著力提高年輕教師教學水平和能力,這是江渭宗走的第一步棋。 “青藍工程”是一個形象的說法,意在使老教師與新教師師徒結隊,最後實現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學校組織老教師中的骨幹教師 “帶徒”,新教師“拜師”,簽訂“青藍工程”責任狀,制訂責任目標,促使新教師半學期“上路”,一年“頂用”,兩年“成熟”,三年成“骨幹”。實施“青藍工程”的過程中,老教師悉心傳幫帶,零距離地傳授備課、上課經驗,新教師虛心請教,潛心鑽研教學藝術,“師徒”“捆綁”結對考核,徒弟“滿師”、進步,“師傅”有獎,“徒弟”不合格,“師傅”受罰。 “青藍工程”促使了一大批年輕教師迅速成長挑大樑,成為學校教學骨幹和中堅,有十幾名教師成長為全市的教壇新秀,教學能手。 z 5 2 F-<
b% @9j;
人人爭當班主任 4 $ N,|bt
^c.pvC"4j
大膽創新推新人,全校“海選”班主任,然後由班主任和任課老師雙向選聘搭班,這是江渭宗走的第二步棋。具體做法是:由全校教師無記名投票,民主推薦責任心強、肯賣力、會管理、有能力的班主任人選,實行高票錄用。學校領導充分尊重民意,聘任錄用人選,然後由班主任和任課老師雙向選擇搭班組合。這樣做大大激發了受聘人員的熱情和責任感。經過近幾年的實踐,凡是被“海選”推出的新人,個個工作出類拔萃,雙向選擇聘用的搭班教師也和班主任配合默契,結果班級工作非常出色。每學期學生座談會和家長座談會問卷調查滿意率都達98%以上。近幾年,新來的40幾名新教師中,有30幾名當過班主任,其中有21名當過初三班主任,幾乎所有的年輕教師任教過初三課程。 iGj ,B =35
S ;8=+I,
m KV31wvK}
特殊的教師家長會 7o U o [
<j# IR
都聽說過學生家長會,教師家長會聽來有點新鮮。這是江渭宗在打造師資隊伍過程中走的又一招棋。近年來,土橋國中陸續進了一大批年輕教師,全校35歲以下的青年教師有近50個。從大學校門直接走進中學校門,江渭宗認為這一群年輕教師無論在心理上還是業務上都還不夠成熟。如何讓他們快速成長起來?以德為先鑄師魂。每學期結束後,江渭宗都要把年輕教師的家長們請過來,向他們匯報教師們在學校的教學情況,當然還是以肯定鼓勵為主。這一招讓年輕教師感覺到了壓力,既然端了這個飯碗,就要把它端好。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江渭宗和其他校領導對年輕教師們以父輩般的關心,給他們營造一個和諧寬鬆的環境,並儘可能地提高他們的工資福利待遇,以激勵他們的工作熱情。在土橋國中,年輕教師們都有一股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團結奮進、群體向上的精神風貌。 NL-P Q%lUA
tx+P@9M_Aq
土橋國中在培養優秀教師隊伍方面所進行的探索還遠不僅此。積極組織青年教師參加省市級教育部門組織的各項技術培訓;大膽啟用新教師參加優課評選和展示活動;開展幾個“一”活動,即每人每學期上一堂優課展示課,新教師每學期第一個月必須要上匯報課和過關課,全體老師每個月撰寫一篇教學論文,出一份高質量的命題試卷,等等諸如此類有利於提高教師專業成長的活動已成了土橋國中一項項常規性的活動。前幾年,學校只要走掉一名優秀教師,江渭宗校長都會心痛不已,而現在再有教師離開,他也很樂意。因為,土橋國中擁有的不僅僅是一兩名好教師,而是一個優秀的教育團隊,一個充滿生機富有戰鬥力的教育團隊。 3?h!nVI+2J
D( TfW
l q`7$7-4
作者:辦公室點擊數:365發布日期:2009-5-22 17:17:13 QJ VB: >A
“為了能讓農村的孩子也能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我們一定要千方百計辦一所好的農村學校,讓農村家長信任我們,讓農村孩子在家*****就能上好學校。”為了這個樸素而執著的夢想,江渭宗,這個紮根于靖江市土橋國中30年的鄉村校長,用自己的智慧和堅持帶領著一群鄉村教師不懈探索,用汗水、淚水和心血實現了一個個了不起的傳奇:短短几年,在資金嚴重缺乏的情況下,他絞盡腦汁,“四處化緣”,讓簡陋甚至有點破舊的土橋國中煥然一新,成為鎮區一道最有特色的風景;短短几年,他用“青藍工程”硬生生地把一批最底層的鄉村教師培養成了全市的教育教學骨幹,為城區重點學校輸送了一批優秀教師,成為鄉村中學培養教師骨幹最多、最快的“基地”;短短几年,這所邊緣化的鄉村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中考錄取三星、四星級高中人數、參考率、合格率、優秀率等指標自2001年起已連續7年位居靖江農村中學之首,甚至超過城區幾所學校,成為街頭巷尾熱議的“農村戰勝城市”的一段教育佳話。 } 1 [s ,
8au Gz ,"
%g 5#q6 4
一所鄉村中學的教育傳奇 'm | T"Ym~
mS;W Nlm\
——靖江市土橋鎮中心國中辦學紀實 Nl , iz_2]
dyf>T }Iy
本報記者 張彩萍 )eZ}Kt +
|@1 (^ GX
夢想是美好而浪漫的,然而有時候現實卻沉重得像是對夢想的嘲諷。2001年9月,江渭宗正式走上了土橋國中校長的崗位,擺在他面前的便是一連串嚴峻的現實:學校僅有一幢90年代初建造的教學樓及三幢平房,12間教室;沒有操場和跑道,沒有圖書室也沒實驗室;露天廁所讓師生師生苦不堪言;200多名學生急需寄宿,卻無一間宿舍;教師隊伍青黃不接,師資力量相當薄弱。 kb"Fw :0
S * J {
如何讓這所風雨飄搖中的鄉村國中早日走出困境,煥發其應有的生命力和創造力?江校長作出了智慧的決定:師生解決了“後顧之憂”方能安心地教與學,因此首先要想方設法儘快改善辦學條件,給師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要傾力打造一支優質的富有戰鬥力的教師隊伍。 N TDmOS\,
[ PiMu,O[v
A篇 舊貌換新顏 g $"x,:2x{
{jR3D !hK
要蓋樓,錢從何處來?江渭宗跑教育局,跑區鎮府,跑企業,找有實力的學生,也找社會上的熱心人,但凡有希望出錢的地方他都跑,真是跑斷了雙腿,也磨破了嘴皮。 U ,T #{
Ei+lVLoC
2002年的夏天,對於江渭宗以及土橋國中其他校領導和老師們來說,像是經歷了一場激烈的戰役。利用東拼西湊出來的20多萬元,3個月內,一幢12間的宿舍樓拔地而起,改危加固了4個教室,解決了迫在眉睫的“班班有教室”問題。宿命樓蓋好了,這只是第一步,學生住宿還得有床啊。近200張床市場價300多元,這得要好幾萬哪。偶然的機會,江渭宗從朋友那聽說南京一所鐵路職校有一批用了3年的舊床,只要50元一套。江校長和另外一位潘校長一大早就急忙趕往南京,只*****了9000元就購得了180套床。只是這180套床被放在了職校6樓的儲藏室內,要將它們搬到一樓的10噸大卡車上可不容易。兩位校長和幾名搬運工一起,用了3個多小時樓上樓下幾十趟,終於將床裝上了車。時間是下午4點,沒來得及喘息,兩位校長便匆匆往靖江趕,到學校時已是晚上10點。學校里的年輕教師全都等著,車子一到,大家便一起動手往宿命搬,直到凌晨1點,所有的床終於全部被搬進了宿舍。校長和老師們全都累得渾身像散了架似的,為了省錢,他們愣是沒請一個搬運工。那個晚上,江渭宗的心裡喜滋滋的,既少*****了錢,又解決了學生的住宿問題,可以睡個安穩覺了。 5 W|w Dy
$6 Hf[(/e
2003年1月,新教學大樓破土動工了,增設了8間教室、3個實驗室、1個圖書室、2個辦公室和1個大會議室;2005年,行政綜合樓落成了,解決了10間教師辦公室及4間行政辦公室; 2006年上半年,一幢540平方的全框架結構、現代化的學生餐廳矗立在校園中,學生終於可以在寬敞明亮的餐廳中就餐了。短短5年,學校已實現“六有工程”全部到位:有整潔的校園、有滿足師生就餐需要的衛生食堂、有冷熱飲用水、有水沖式廁所、有安全的宿舍、寄宿生每人有一張床。5年內,累計總投入近300萬元,其中教育局撥款105萬元,鎮教辦投入70萬元,鎮政府投入30萬元,自籌資金約100萬元。 AB+lM;_>
lFcHE c
如今,一個13500m2的美麗校園躍入眼帘:一條8米寬的水泥大道從校門筆直通向宿舍;大道旁香樟樹鬱鬱蔥蔥,6棵見證學校風雨歷程的銀杏樹參天聳立。草坪、沙灘石、杜鵑*****、紅*****季木、棕樹渾為一體,教學區、生活區、宿舍區錯落有致。許多來土橋國中參觀的領導和同行嘖嘖稱讚:“這真是個奇蹟!” /u9 0 )x
v R 5X
B篇 打造強有力的師資隊伍 K%/\XnCY
Pj g #
在全力改善辦學條件的同時,還有一項工作被擺在了重中之重,那就是打造一支強有力的師資隊伍。江渭宗認識到,要想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站穩腳跟,要想創建品牌學校,沒有一支過硬的師資隊伍,必定是一句空話。這幾年,土橋國中的師資隊伍面臨許多不利條件,一是剛畢業的沒有工作經驗的年輕教師多,二是教師的學歷層次低,大多只有大專以下學歷,三是所學專業與所教專業不對口,改行的老師比較多,更令學校為難的是一些主要學科的帶頭人,甚至教導主任、教研組長、備課組長都紛紛跳進了城裡的重點學校。面對困難,他們沒有畏懼,把目標瞄準在對青年教師的培養上,為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開路子,搭台階,壓擔子,建舞台。 l WJYT <kt
>QN-K]YLL
“青藍工程” {| <r7K1<
a Iy z t
最佳化“青藍工程”,著力提高年輕教師教學水平和能力,這是江渭宗走的第一步棋。 “青藍工程”是一個形象的說法,意在使老教師與新教師師徒結隊,最後實現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學校組織老教師中的骨幹教師 “帶徒”,新教師“拜師”,簽訂“青藍工程”責任狀,制訂責任目標,促使新教師半學期“上路”,一年“頂用”,兩年“成熟”,三年成“骨幹”。實施“青藍工程”的過程中,老教師悉心傳幫帶,零距離地傳授備課、上課經驗,新教師虛心請教,潛心鑽研教學藝術,“師徒”“捆綁”結對考核,徒弟“滿師”、進步,“師傅”有獎,“徒弟”不合格,“師傅”受罰。 “青藍工程”促使了一大批年輕教師迅速成長挑大樑,成為學校教學骨幹和中堅,有十幾名教師成長為全市的教壇新秀,教學能手。 z 5 2 F-<
b% @9j;
人人爭當班主任 4 $ N,|bt
^c.pvC"4j
大膽創新推新人,全校“海選”班主任,然後由班主任和任課老師雙向選聘搭班,這是江渭宗走的第二步棋。具體做法是:由全校教師無記名投票,民主推薦責任心強、肯賣力、會管理、有能力的班主任人選,實行高票錄用。學校領導充分尊重民意,聘任錄用人選,然後由班主任和任課老師雙向選擇搭班組合。這樣做大大激發了受聘人員的熱情和責任感。經過近幾年的實踐,凡是被“海選”推出的新人,個個工作出類拔萃,雙向選擇聘用的搭班教師也和班主任配合默契,結果班級工作非常出色。每學期學生座談會和家長座談會問卷調查滿意率都達98%以上。近幾年,新來的40幾名新教師中,有30幾名當過班主任,其中有21名當過初三班主任,幾乎所有的年輕教師任教過初三課程。 iGj ,B =35
S ;8=+I,
m KV31wvK}
特殊的教師家長會 7o U o [
<j# IR
都聽說過學生家長會,教師家長會聽來有點新鮮。這是江渭宗在打造師資隊伍過程中走的又一招棋。近年來,土橋國中陸續進了一大批年輕教師,全校35歲以下的青年教師有近50個。從大學校門直接走進中學校門,江渭宗認為這一群年輕教師無論在心理上還是業務上都還不夠成熟。如何讓他們快速成長起來?以德為先鑄師魂。每學期結束後,江渭宗都要把年輕教師的家長們請過來,向他們匯報教師們在學校的教學情況,當然還是以肯定鼓勵為主。這一招讓年輕教師感覺到了壓力,既然端了這個飯碗,就要把它端好。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江渭宗和其他校領導對年輕教師們以父輩般的關心,給他們營造一個和諧寬鬆的環境,並儘可能地提高他們的工資福利待遇,以激勵他們的工作熱情。在土橋國中,年輕教師們都有一股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團結奮進、群體向上的精神風貌。 NL-P Q%lUA
tx+P@9M_Aq
土橋國中在培養優秀教師隊伍方面所進行的探索還遠不僅此。積極組織青年教師參加省市級教育部門組織的各項技術培訓;大膽啟用新教師參加優課評選和展示活動;開展幾個“一”活動,即每人每學期上一堂優課展示課,新教師每學期第一個月必須要上匯報課和過關課,全體老師每個月撰寫一篇教學論文,出一份高質量的命題試卷,等等諸如此類有利於提高教師專業成長的活動已成了土橋國中一項項常規性的活動。前幾年,學校只要走掉一名優秀教師,江渭宗校長都會心痛不已,而現在再有教師離開,他也很樂意。因為,土橋國中擁有的不僅僅是一兩名好教師,而是一個優秀的教育團隊,一個充滿生機富有戰鬥力的教育團隊。 3?h!nVI+2J
D( TfW
l q`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