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不錯的書籍,值得永久收藏!
基本介紹
- 書名:青青林間草/小珍珠五四文庫
- 出版社:新蕾出版社
- 頁數:127頁
- ISBN:7530734814
- 作者:葉聖陶
- 出版日期:2005年4月1日
- 開本:32開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以·撒辛格說:“給孩子讀好書是未來惟一的希望。”那么,什麼樣的書算得上是“好書”呢?新雷出版社認為,一本好書能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學會愛與被愛,懂得理解和關懷,會使孩子具有更寬廣更柔和的胸襟,會使孩子變得更為優秀。為此,新雷出版社將20世紀中國文壇上,著名作家的作品通過精心選編,匯成小珍珠五四文集,奉獻給青少年朋友們。本冊為葉聖陶小品——青春林間草。
作者簡介
葉聖陶(1894-1988),原名葉紹鈞,江蘇蘇州人。中學畢業後,即當國小教員。此後茅盾等組織發起文學研究會。1927年主編《小說月報》。他的創作極為豐富,無論是詩歌、散文、童話、小說,在我國現代文學史上都占重要地位。他的《稻草人》是我國第一部童話集。他的語言優美,有“優秀語言藝術家”之稱。
圖書目錄
我所見的葉聖陶(代序)/朱自清
輯1
沒有秋蟲的地方/2
藕與蓴菜/5
牽牛花/9
一件爛棉襖/2
“雙雙的腳步”/5
騎馬/20
牛/26
生活/30
看月/34
天井裡的種植/36
書桌/43
輯2
記游洞庭西山/54
我坐了木船/60
橈夫子 /64
談成都的樹木/68
黃山三天/71
記。金華的!兩個岩洞/78
從西安到蘭州/84
坐羊皮筏到雁灘/94
登賜兒山/102
輯3
說書/108
談《小石潭記》里的幾句話/112
《愚公移山》小論/116
《蘇州園林》序/119
子愷的畫/124
輯1
沒有秋蟲的地方/2
藕與蓴菜/5
牽牛花/9
一件爛棉襖/2
“雙雙的腳步”/5
騎馬/20
牛/26
生活/30
看月/34
天井裡的種植/36
書桌/43
輯2
記游洞庭西山/54
我坐了木船/60
橈夫子 /64
談成都的樹木/68
黃山三天/71
記。金華的!兩個岩洞/78
從西安到蘭州/84
坐羊皮筏到雁灘/94
登賜兒山/102
輯3
說書/108
談《小石潭記》里的幾句話/112
《愚公移山》小論/116
《蘇州園林》序/119
子愷的畫/124
文摘
書摘
沒有秋蟲的地方
階前看不見一莖綠草,窗外望不見一隻蝴蝶,誰說是鵓鴿箱裡的生活,鵓鴿未必這樣枯燥無味呢。秋天來了,記憶就輕輕提示道:“淒淒切切的秋蟲又要響起來了。”可是一點影響也沒有,鄰舍兒啼人鬧弦歌雜作的深夜,街上輪震石響邪許並起的清晨,無論你靠著枕頭聽,憑著窗沿聽,甚至貼著牆角聽,總聽不到一絲秋蟲的聲息。並不是被那些歡樂的勞困的洪大的清亮的聲音淹沒了,以致聽不出來,乃是這裡根本沒有秋蟲。啊,不容留秋蟲的地方!秋蟲所不屑居留的地方!
若是在鄙野的鄉間,這時候滿耳朵是蟲聲了。白天與夜間_樣地安閒;一切人物或動或靜,都有自得之趣;嫩暖的陽光和輕淡的雲影覆蓋在場上,到夜呢,明耀的星月和輕微的涼風看守著整夜,在這境界這時間裡唯一足以感動心情的就是秋蟲的合奏。它們高低洪細疾徐作歇,仿佛經過樂師的精心訓練,所以這樣地無可批評,躊躇滿志。其實它們每一個都是神妙的樂師;眾妙畢集,各抒靈趣,哪有不成人間絕響的呢。
雖然這些蟲聲會引起勞人的感嘆,秋士的傷懷,獨客的微喟,思婦的低泣,但是這正是無上的美的境界,絕好的自然詩篇,不獨是旁人最歡喜吟味的,就是當境者也感受一種酸酸的麻麻的味道,這種味道在另一方面是非常雋永的。
大概我們所蘄求的不在於某種味道,只要時時有點兒味道嘗嘗,就自詡為生活不空虛了。假若這味道是甜美的,我們固然含著笑來體味它;若是酸苦的,我們也要皺著眉頭來辨嘗它;這總比淡漠無味勝過百倍。我們以為最難堪而淑欲逃避的,唯有這個淡漠無味!I 所以心如槁木不如工愁多感,迷濛的醒不}如熱烈的夢,一口苦水勝於一盞白湯,一場痛哭泌於哀樂兩忘。這裡並不是說愉快樂觀是要不躊的,清健的醒是不必求的,甜湯是罪惡的,狂笑是魔道的;這裡只是說有味遠勝於淡漠罷了。
所以蟲聲終於是足繫戀念的東西。何況勞人秋士獨客思婦以外還有無量數的人,他們當然也是酷嗜趣味的,當這涼意微逗的時候,誰能不憶起那美妙的秋之音樂?
可是沒有,絕對沒有!井底似的庭院,鉛色的水門汀地,秋蟲早巳避去唯恐不速了。而我們沒有它們的翅膀與大腿,不能飛又不能跳,還是死守在這裡。想到“井底”與“鉛色”,覺得象徵的意味豐富極了。
一九二三年九月二日P2-4
沒有秋蟲的地方
階前看不見一莖綠草,窗外望不見一隻蝴蝶,誰說是鵓鴿箱裡的生活,鵓鴿未必這樣枯燥無味呢。秋天來了,記憶就輕輕提示道:“淒淒切切的秋蟲又要響起來了。”可是一點影響也沒有,鄰舍兒啼人鬧弦歌雜作的深夜,街上輪震石響邪許並起的清晨,無論你靠著枕頭聽,憑著窗沿聽,甚至貼著牆角聽,總聽不到一絲秋蟲的聲息。並不是被那些歡樂的勞困的洪大的清亮的聲音淹沒了,以致聽不出來,乃是這裡根本沒有秋蟲。啊,不容留秋蟲的地方!秋蟲所不屑居留的地方!
若是在鄙野的鄉間,這時候滿耳朵是蟲聲了。白天與夜間_樣地安閒;一切人物或動或靜,都有自得之趣;嫩暖的陽光和輕淡的雲影覆蓋在場上,到夜呢,明耀的星月和輕微的涼風看守著整夜,在這境界這時間裡唯一足以感動心情的就是秋蟲的合奏。它們高低洪細疾徐作歇,仿佛經過樂師的精心訓練,所以這樣地無可批評,躊躇滿志。其實它們每一個都是神妙的樂師;眾妙畢集,各抒靈趣,哪有不成人間絕響的呢。
雖然這些蟲聲會引起勞人的感嘆,秋士的傷懷,獨客的微喟,思婦的低泣,但是這正是無上的美的境界,絕好的自然詩篇,不獨是旁人最歡喜吟味的,就是當境者也感受一種酸酸的麻麻的味道,這種味道在另一方面是非常雋永的。
大概我們所蘄求的不在於某種味道,只要時時有點兒味道嘗嘗,就自詡為生活不空虛了。假若這味道是甜美的,我們固然含著笑來體味它;若是酸苦的,我們也要皺著眉頭來辨嘗它;這總比淡漠無味勝過百倍。我們以為最難堪而淑欲逃避的,唯有這個淡漠無味!I 所以心如槁木不如工愁多感,迷濛的醒不}如熱烈的夢,一口苦水勝於一盞白湯,一場痛哭泌於哀樂兩忘。這裡並不是說愉快樂觀是要不躊的,清健的醒是不必求的,甜湯是罪惡的,狂笑是魔道的;這裡只是說有味遠勝於淡漠罷了。
所以蟲聲終於是足繫戀念的東西。何況勞人秋士獨客思婦以外還有無量數的人,他們當然也是酷嗜趣味的,當這涼意微逗的時候,誰能不憶起那美妙的秋之音樂?
可是沒有,絕對沒有!井底似的庭院,鉛色的水門汀地,秋蟲早巳避去唯恐不速了。而我們沒有它們的翅膀與大腿,不能飛又不能跳,還是死守在這裡。想到“井底”與“鉛色”,覺得象徵的意味豐富極了。
一九二三年九月二日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