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明長城

文物人員近期研究發現,青海省東部農業區殘留的一段段長度不等、規格不一的古城牆遺蹟就是明代修建的長城遺址。這些被當地專家稱為“邊牆”的古城牆遺址是明長城的延續和發展。

記者在這一地區採訪時了解到,青海長城主要分布在西寧衛(明代建置今青海省西寧市)的西部,呈半月形環繞,沒有連成一線。它東接甘肅省河西長城,綿延近1000公里。“邊牆”修築在交通孔道的溝谷之間,在山根坡谷地帶則劈山塹壕,進行阻斷,少數地段用石塊壘砌,大部分用夯土築成,並有墩台設施。
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文物管理所副所長陳榮介紹說,據《西寧府新志·建置》等史料表明,明代中葉以後,原駐牧於今內蒙古自治區河套一帶的俺答部落南下,於明嘉靖38年進入青海湖地區,成為西北地區重要的“邊患”。為防止該部蒙古東侵,明朝在青海東部地區修築邊牆,開挖塹壕,進行防禦。這套防衛系統由邊牆(部分附有隨牆壕)、邊壕、塹牆以及因地而設的石柞和水關組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