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里的鄉愁:關於瓷與茶的美學日誌

青花里的鄉愁:關於瓷與茶的美學日誌

《青花里的鄉愁:關於瓷與茶的美學日誌》是2014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青花里的鄉愁:關於瓷與茶的美學日誌》講述了:當文字的足尖,點擊著偉大絢爛的畫面,如大珠小珠,落入青花暈染的藝術江山時,一個有關人類鄉愁的對話,便在一位賞者、一個思想者與一個藝術家的精神撞擊中拉開了序幕,一個有關藝術的生活態度,便來到人生的窗前。《青花里的鄉愁:關於瓷與茶的美學日誌》文字清新淡雅,圖片優美精巧,讓人讀起來雋永深刻,愛不釋手,在看似閒散中感悟人生的哲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青花里的鄉愁:關於瓷與茶的美學日誌
  • 作者:李冬君
  •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6月1日
  • 頁數:149 頁
  • 開本:16 開
  • ISBN:7220090978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青花里的鄉愁:關於瓷與茶的美學日誌》作者以鄉愁這個看似飄渺、感性的情感為題,寄託於有形的在茶、瓷器與自然山水中,將這種苦澀的情感化為優雅、細膩的生活情緒和狀態。全書分為:子曰,瓷語,茶話,所收錄的文章基本來源於作者對畫家鄭雲一瓷器作品的解讀、體會和升華,輔以圖片,以圖文並茂地形式展開。全書文字清新淡雅,圖片優美精巧,讓人讀起來雋永深刻,愛不釋手,在看似閒散中感悟人生的哲理。文字之中有100多幅與之相配的圖片,風格雅致。

圖書目錄

子曰
文化江山一女史
一名畫者的窯之舞
人行草木中
瓷語
鄉愁是一場華麗的寂
一面徽州老牆的青花記憶
鄉愁的背影
鄉愁的圍牆
電線桿廣場時代
回憶在流釉
故鄉的“黃花染”
紫藤花下人生如戲
太陽的後花園
一顆存在主義的蓮蓬頭
思想者的頭顱
穿透死亡的枯劍
花開人世經緯中
茶話
收藏春天的風雅
茶席上的人生
故人何時來品茶
青白瓷上的宋人格調
溫潤到天青
魏晉風度的縹瓷
後記

作者簡介

李冬君,獨立歷史學者,人稱“文化江山一女史”。代表作: ;《文化的江山》、《通往立憲之路》、《自由的款式》、《落花一瞬》、《一年景》等。在《經濟觀察報》、《新京報》、《中國經營報》等多家報刊開專欄,發表歷史文化、人物、考古等文章。

後記

美是至善,是道德的尺度。
如果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無論貧窮或富有,無論悲傷或快樂,都有關的參與,我想至少會減少一些我們對道德缺失的精神焦慮。
讓美進入生命個體,這是對待唯一一次生命的態度,每一秒都有關善相伴,美就已經進入了你的生活,滋養並改變了你對生活的態度和隨之而來的你的生活。
美很具體,欣賞一幅畫,一首歌,一曲樂,這是高山流水之雅趣;品味一盞茶,一碗飯,一碟菜,將對雅趣的審美用心施之於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平淡中,生活便充滿了美的喜悅。就像隨手可觸的路邊雜草,即便在雪冢旁枯黃。依然搖曳著狗尾草的花語,給予寒冷中行走的人一個至善的驚喜,其實這“驚喜”總是潛伏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的。學生時代讀丹納《藝術哲學》,其中一段話,至今猶記:每一個人的內心深處,一定有一小塊純淨之地,那是留給藝術的。我想如果靈魂需要暫息的話,那一定就是這裡了,因為它需要美善的滋養。
我開始從雲一的筆下,為我的靈魂尋找驚喜,如果有一天靈魂要出走,它一定要經過藝術的視窗,才會快樂,純淨,於是那每一篇對雲一作品解讀的文字,便是我靈魂的美麗印章。
有一位80後年輕人,他從歐洲留學回來,帶著“慢節奏”的生活理想,努力著讓藝術成為生活的節奏。他曾背起行囊遠足,在一個大山裡的茶園一待就三年,《人行草木中》是他寫的,那是他的躬身體驗;隨後又到景德鎮的窯火里歷練了三年,燒造自己的窯口,“富谷燒”便是他勵志恢復宋代“素瓷”工藝的茶道具。他叫劉涵宇,就這樣,他和我一拍即合。 當這位年輕人用他的茶與瓷給我擺出一個個茶席,並舉辦一次次茶會時,我躑躅在藝術與生活之間的精神遲疑,終於找到了實踐的出口。於是,才有了三人對話,關於生活,關於審美,關於藝術,以及關於傳統,漢唐宋明人的美的生活傳統,應該經過我們的思想和手傳遞下去。
這本書能面世,可以說是與努力促成這本書的每一個人的內心擎著一顆美善的希望的結果。這的確要感謝四川人民出版社每一位關注本書成長的領導和編輯們,尤其是責編周穎、吳煥姣和裝幀設計者程蓉偉,為了能讓本書的審美理念傳遞給讀者,他們經歷了多少個設計回合,不僅感動了我,而且相信當讀者您手捧本書時,也一定會為它的完姜而感動。

序言

風是無形的,但它可以藉助細柳、野花、落葉、飛雪展示自己的姿態。
鄉愁也是無形的,但它可以在春茶、絲綢、瓷器、美酒以及琴棋書畫乃至自然山水中消遣,在苦澀的美感里展現人類精神的姿態。
藝術,如果沒有哲學的體味,它將是一堆邋遢的色塊或雜亂無章的點線。藝術哲學給了藝術一個樣式,有了這種樣式的結構,我們便可以欣賞並進入藝術本身,用思想觸摸點、線與色塊組合的審美世界。
藝術家給出形象的人生詮釋,而哲學家則用文字演繹理性的邏輯,詮釋形象給出的人生勾勒。
當文字的足尖,點擊著偉大絢爛的畫面,如大珠小珠,落入青花暈染的藝術江山時,一個有關人類鄉愁的對話,便在一位賞者、一個思想者與一個藝術家的精神撞擊中拉開了序幕,一個有關藝術的生活態度,便來到人生的窗前。
人是逐利的,必淪為工具,人也是純粹的,亦必是人自己的目的。藝術是人作為工具過程的潤滑劑,也是人以自己為目的的唯一證據。如果這一邏輯成立,那么藝術就應該貫穿我們生活的始終。
可是,生活常常會把這“唯一的證據”丟失掉,於是,沒有藝術實證的生活,粗鄙、簡陋、苟且、無趣,人的精神淪喪了,只為一個本能的存在而生存,只為功利而忙碌。從生到死,就像賓士的列車,將路邊關好的景致統統甩掉,只為飛快到達目的地。生命個體在灰色忙碌的時間流逝中過濾掉了繽紛而美的歷程,走向死寂。
有一天,推開門窗,很想歇歇腳,喝口茶,苦澀之後的余香里,有一股鄉愁的味道,從齒縫中沁出,仔細端詳手中的茶盞,一朵青花蓮枝在茶湯里搖曳,真是一碗見鄉情,那被塵封心底的帶有關感的生活趣味,在茶湯里重現了,那種·陪淡的東方式滋味,在舌尖上淺淺低徊回甘了。就這樣,丟失已久的精神父老,在瓷與茶的審美品味中復興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