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菜、紫甘藍立枯病是青花菜、紫甘藍的重要苗期病害。發病初期幼苗根莖部變黑或縊縮,潮濕時其上生灰白色霉狀物,植株染病後,數天內即見葉萎蔫、乾枯,繼而造成整株死亡。定植後一般停止擴展。但個別田仍繼續死苗。此外,該病還可表現為猝倒狀或葉球腐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青花菜、紫甘藍立枯病
- 外文名:Rhizoctonia solani Kühn
- 病原分類地位:半知菌亞門
- 病害類型:真菌
基本信息,病原形態,傳播途徑,發病條件,防治方法,
基本信息
中文名: 青花菜、紫甘藍立枯病
英文名: Broccoli and Red cabbage Rhizoctonia rot
別名: 黑根病
病原中文名: 立枯絲核菌AG2-1和AG-4菌絲融合群
主要危害作物: 青花菜、紫甘藍
主要為害部位: 根莖部
病原形態
Rhizoctonia solani Kühn AG-4,稱立枯絲核菌AG-4菌絲融合群,屬半知菌亞門真菌。該菌群是一種不產孢的絲狀真菌,其菌絲形態與一些子囊菌、擔子菌非常接近,該菌有菌絲融合現象。菌絲在融合前常相互誘引,形成完全融合或不完全融合及接觸融合三種融合狀態。我國已發現並建立了十多個菌絲融合群,其中AG一4是引起黃瓜、冬瓜等立枯病和玉米紋枯病的優勢菌群,是個重要菌群。寄主廣泛,引致多種作物病害。AG一4菌絲融合群的菌株根據菌核形態及去氧核糖核酸的氮鹽基序列同源性又分為AG一4 HG—I、AG一4 HG—Ⅱ兩亞群,前者在PDA培養基上形成菌核為暗褐色,後者有1/3~1/2形成灰色至白棕色菌核。
立枯絲核菌分為三大群,一群是多核的立枯絲核菌,具3個或以上的細胞核,菌絲較大型,直徑約6~10微米,其有性態為Thanatephorus cucumeris (Frank)Donk稱瓜亡革菌。在土壤中形成薄層蠟質狀或白粉色網狀至網膜狀子實層,產生的擔子桶形至亞圓筒形,比支撐擔子的菌絲略寬一些,擔子具3~5個小梗,其上著生擔孢子;擔孢子橢圓形至寬棒狀,基部較寬,大小7.5~12×4.5~5.5微米,擔孢子能重複萌發,在擔子上形成2次擔子。立枯絲核菌是由單一菌絲尖端的分枝密集而形成或是由尖端緊密地和菌絲密集而形成菌絲結。菌絲融合群不同,在形態、病理、生理和生態方面也不完全相同。至於各融合群的致病特異性及他們之間的內在聯。
傳播途徑
以菌絲體或菌核在土中越冬,且可在土中腐生2~3年。
發病條件
菌絲能直接侵入寄主,通過水流,農具傳播。病菌發育適溫24℃,最高40~42℃,最低13~15℃,適宜pH3~9.5。播種過密、間苗不及時、溫度過高易誘發本病。
防治方法
(1)春季栽培的宜選擇生長前期對低溫不大敏感的品種。如綠嶺、綠帝、青綠、早生綠、碧松、碧杉、綠花2號、正鹽水、上海1號等。
(2)甘藍種子包衣掛膜將0.1%土黴素或3%的75%百菌清加入成膜液中,攪拌均勻後按種子30份、藥液1分的比例混拌,晾乾後使用,可以防治甘藍類蔬菜種子帶菌引起的病害。
(3)適期播種,不宜過早或過遲。
(4)其他方法參見白菜立枯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