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分水

青花分水

青花分水,其中,分水--也叫“分水皴”法--業界的說法是出現於清代康熙朝,實際上在元代和明末青花瓷上我們都能看到嫻熟的分水畫法,只是這種技法在康熙朝得到充分發揮,成為了康熙朝青花的一個典型特徵。

這是畫繪青花紋飾的一種技法,根據畫面的需要將青花料調配出多種濃淡不同的料水,在坯胎上直接作畫,就出現濃淡不同的色調。由於青花濃淡的不同,形成了色彩上的不同感受。在同一筆中也能分出不同的濃淡筆韻,這種青花分水描繪技法層次豐富,立體感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青花分水
  • 別稱:分水皴
  • 工藝:畫繪青花紋飾
  • 特點:層次豐富,立體感強
分水分類,套用代表,

分水分類

綜觀各時期青花分水之套用,逐漸形成以下幾點;
(1)平色水(平水) 色度不同,每種色塊勻淨平整,儘量沒有水與水相接的水跡紋。這種手法多用的圖案工整、細膩,精緻的器皿紋樣上。
(2)水跡紋(浪頭水) 一筆水和一筆水之間相互壓住一點頭,重疊的部分形成深一點的水跡紋。這種手法保持手工痕跡的隨意性,民間味濃。如景德鎮產的枝梅瓶、枝梅箭筒,就是以簡潔的枝梅俏撥而立,大面積的地予,分上水跡紋,一層壓二層的自然而出的水跡紋理,潛在形成流動的趨勢,起到一定的裝飾效果。自然,大方面醒目,藝術感強。
(3)暈水 根據畫意,以淡到濃或由濃到淡,筆肚含飽水,筆尖留一小水珠保持在坯體上,慢慢暈下去,坯體隨著筆而吸收,筆尖停留的時間越長,水色越濃,這種色階變化不大,感覺柔和勻淨。
(4)洗水 筆尖蕉的濃水,毛肚含淡水,迅速一划而過,色階變化較大、流暢、痛快。如康熙時青花、分水就多採用這手法,一筆下去,色為幾種,色度顯得非常之豐富。
(5)點水 用分水筆在坯胎上,分出小點,一點之中,色澤略有變化,起襯托的作用。在民間青花中,青花分水套用更為靈活。如灰可器,器皿通體都是以分水為骨架,分水以它獨特的紋體,隨著不同的造型線型以間隔,連續而組合構成紋樣。空格處,根據作用的意圖,描繪畫面,有嚮往豐收的紋樣,如,棉花、茶花、小麥等。表示吉祥的紋樣有:暗八仙、博古等紋飾。分水的骨架疏密適當。隨著坯體造型而起伏變化。從今水骨架色調變化上,可以獨立反映出分水自然,樸素並頗具偶然而形成的獨特藝術效果。

套用代表

民間藝術就象自然界裡爛漫的山花,自然、純樸,散發出泥土的芳香。藝術家憑著深厚的藝術修養,吸取民間藝術自然,灑脫之美,加以藝術處理手法,又別具新姿。五十年代,景德鎮市青花大師王步先生,在深厚傳統基礎上,借鑑水墨畫特點,在青花裝飾上創始新的藝術表現手法,他所套用分水的技法也是變化莫測,他不僅在分水筆上掌握的相當成功,而且充分利用各種工具,做到“物為我用”產生豐富的藝術效果。如利用甘油,覆蓋裝飾部位,利用坯體吸水相當慢的特點,在裝飾部位均勻施上一層博薄的稀甘油,把小匙勺適量的料水,放於該部位上,若要平水,則均勻轉動,要濃淡變化,則把這部位多側於一邊,低者自然濃,這與以筆分水效果又不一樣,顯得更加潤澤。王步先生許多瓜果蔬菜小寫意,多分以淡水,在轉折間點綴一兩點最濃的色塊,使整個作品顯得俏撥、清新、明快,具有很強的生命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