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紫頭是一種水稻土土種,分布在上海金山、上海青浦、上海松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青紫頭
- 土種編號:10879
- 土壤類型:水稻土
- 土壤亞類:脫潛水稻土
- 土類(二普):水稻土
- 亞類(二普):脫潛水稻土
- 母質:河湖二元重迭沉積物,土體上部以湖積物為主
- 剖面構型:Aa—Ap—Gw—G
- 面積(公頃):3067
特徵描述,主要性狀,生產性能,歸屬分布,
特徵描述
典型剖面
剖面采自松江縣倉橋鄉。碟緣地段,海拔3.0m,河湖相沉積物,年均溫15.5℃,年降水量1963mm,無霜期286天。水稻田。 Aa層: 0—14cm,棕灰色(乾,5YR 4/1),粘壤土,小塊狀結構,較松,無石灰反應。 Ap層: 14—25cm,灰棕色(乾,5YR 4/2),粉砂質粘土,塊狀結構,較緊實,無石灰反應。 Gw層: 25—55cm,灰黃棕色(乾,10YR 5/2),粉砂質粘土,棱塊狀結構,結構面有棕灰色膠膜,稍緊,弱石灰反應。 G層: 55—100cm,灰黃色(乾,2.5Y 6/2),粘壤土,糊狀,軟,弱石灰反應。
主要性狀
該土種發育於河湖二元重迭沉積物,土體上部以湖積物為主,無石灰反應,有機質積累較豐富,土色深暗。中、下部則以河流沖積物為主,具有石灰反應,由弱逐漸增強,土色較淺,多灰黃棕色或灰黃色,故名青紫頭,剖面為Aa—Ap—Gw—G型。農化樣分析,耕層有機質貯量較高3.83%(n=37),全磷、全鉀含量也稍高,速效磷則偏低,陽離子交換量18—20me/100g土,脫潛層發育,晶膠率為5.10,明顯高於其它層段,pH值7.4也均高於耕作層和犁底層。
生產性能
該土種質地較粘,易僵結,滯水性強,耕作阻力大,適耕期短,易受澇漬危害。潛在養分雖高,釋放遲緩,供肥差。早春土溫低,多僵苗。後期養分釋放較快,供肥力劇增,施肥不當會導致貪青遲熟,本土種歷來以種水稻為主,也宜種麥類、油菜、棉花及蔬菜,一般為一旱二水三熟制,糧食常年畝產620kg左右,由於地下水位較高,治水改土仍是該土種農田基本建設重要措施,搞好小型水利配套,降低地下水位,改良土壤,提高增產潛力。
歸屬分布
青紫頭,屬脫潛水稻土亞類黃斑泥田土屬。主要分布於上海市西部碟緣部位,以金山、青浦兩縣面積最多,松江縣也有少量分布,海拔2.8—3.5m,面積4.6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