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竹筍村

青竹筍村,位於廣東省東莞市南城街道南部,水濂山水庫旁,鄰近水濂山公園,距街道辦事處約10千米,相鄰自然村有水濂社區瓜田嶺村。清同治四年(1865年),李氏祖先因戰亂由五華遷龍旺埔,再由龍旺埔遷此。 當時此地滿目青山重巒疊嶂,山間亭亭玉立的竹子生生不息,故得名為“青竹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青竹筍村
  • 外文名:Qingzhusun Village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中國廣東省
  • 地理位置:廣東省東莞市南城街道
  • 電話區號:0769
  • 郵政編碼:523000
建制沿革,地理環境,人口民族,地方語言,經濟,交通運輸,社會事業,地方文化,地方特產,風景名勝,地方事件,

建制沿革

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屬東莞縣缺口司。民國時期,屬第一區清平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屬第二區楊西鄉:1953年,屬第十二區榕龍鄉:1955年,屬厚街區;1958年後,屬附城人民公社、篁村人民公社;1983年,屬篁村區蛤地鄉;1987年,屬東莞市篁村區蛤地管理區;1999年,屬篁村區街道蛤地行政村;2001年,屬南城街道蛤地行政村:2003年4月,屬南城街道蛤地社區。

地理環境

該村地貌以丘陵台地、沖積平原為主。主要山嶺有鬼撞嶺山,海拔200米。黃陂水河流經該村。

人口民族

世居村民姓氏為李、劉、胡姓,其中以李姓為主。李氏族人於清同治四年(1865年)由長樂(今五華縣)遷龍旺埔,再由龍旺埔遷至此地。第二大姓為劉姓,劉氏族人於清朝從廣東興寧遷入。第三大姓為胡姓,胡氏族人於1971年從信宜遷人2015年末,戶籍人口284人,其中男性130人,女性154人;80歲以上3人.最年長者93歲(女)。外來暫住人口50人。祖籍該村的港澳台同胞5人。

地方語言

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東莞南城話。

經濟

傳統經營以農業為主,主要種植水稻,兼種甘蔗、番薯、花生、木薯、蔬菜等:果木栽種則以荔枝為主,兼種龍眼、黃皮、柑橘等。2015年,村集體經營以工業廠房出租、集體土地出租為主,村總收入137萬元,純收人103萬元,總資產1101萬元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工資性收入、集體股份分紅、房屋出租租金。

交通運輸

水濂大道、環湖路經過該村。

社會事業

1965年通電話,1978年通電,1984年通自來水,2000年通網際網路,2009年全村村道實現水泥硬底化。

地方文化

該村有東莞傳統建房風俗、賣懶習俗。其中賣懶(也叫“賣懶仔”)習俗,是指除夕傍晚在大街小
巷裡有許多小孩子,每人手裡拿著一個熟雞蛋和一支香,邊走邊念:“賣懶仔,賣懶兒,賣到廣州黃大姨。今晚一齊來賣懶,明朝清早做新年,做完新年食大桔,食完大桔賞你一個大銅錢。”反覆多次念完後,回家把香插好,然後剝雞蛋吃,把蛋殼放在香下,寓意把懶賣掉了。

地方特產

特色農產品有荔枝、龍眼、黃皮、桃子、李子、傳統節慶食品有米橙、硬餅(炒米餅)、粽子、蘿蔔板、客家鹹湯丸、糖不甩、艾板。

風景名勝

村內有李覺斯墓,位於青竹筍村南面山北坡山腰,始建於明朝,坐西南向東北,由並排的3座墓組成,中間規模較大的為李覺斯慕,兩側規模較小的為李覺斯妻妾墓,均為三合土夯築結構。李覺斯墓前有五級拜台,背後有三圈擋土牆,立八邊形墓家.墓家中間突起圓形鈕,長22.47米,寬11.8米。其侍女黎氏附葬於李慕之右側山手處。李覺斯的妻妾慕只有三級拜台。該墓為市級不可移動文物。

地方事件

1940年10月的一天,一隊日本兵從水濂九里潭走到青竹筍村的大坡頭時,強姦並刺死時年十四五歲的李潤有。日本兵還闖進青竹筍村及李帶娣家燒殺搶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