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過程
制定背景
農作物新品種在農業生產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不同品種具有不同的品種特性和區域適應性,新品種的育成可起到最佳化品種結構和優勢區域布局,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作用。青海省高寒地區青稞抗倒伏性較差,產量潛力有限,特別是倒伏已成為影響青稞產量的主要因素之一。針對青海省青稞生產中存在的上述問題,從青稞品種改良的實際需要出發,以提高青稞品種抗倒伏性為重點,選育符合青稞生產要求的早熟、高產、抗倒伏青稞品種崑崙14號。崑崙14號青稞品種在特性、適應地區及生產能力均與其它青稞有本質區別。鑒於此,制定了地方標準《青稞—崑崙14號》(DB63/T 1832-2020)。
編制進程
2019年2月,由青海大學農林科學院(青海省農林科學院)申請,青海省農業農村廳歸口申報,青海省市場監督管理局下達“關於印發2019年青海省地方標準制修訂項目計畫的通知的函(青市監函〔2019〕148號)”,批准《青稞—崑崙14號》地方標準的制定。
在青海省農林科學院試驗地根據詳細觀察記載了崑崙14號青稞品種的植物學特徵;通過青海省青稞區域試驗和生產試驗進行了產量和適應性鑑定;在海晏縣金灘鄉、湟源縣進行了崑崙14號栽培技術試驗;在不同生態區進行了生產性試種,進一步對崑崙14號的產量潛力進行了評估。在上述基礎上形成標準初稿,並徵求該品種主栽地區農業技術推广部門和種植企業意見,共徵求9家單位意見,包括青海省農業農村廳種植業管理處、
青海省種子管理站、
青海大學、
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青海省農林科學院、青海省農業技術推廣站、海北州農業科學究所、門源縣種子經營管理站和
青海省貴南草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涵蓋種植業管理、農作物品種管理、高校、科研、農業技術推廣、種植等多個領域。共徵集到意見3條,已全部採納並修改完善。研經修改後送審。
2020年11月12日,地方標準《青稞—崑崙14號》(DB63/T 1832-2020)由青海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
2020年12月31日,地方標準《青稞—崑崙14號》(DB63/T 1832-2020)實施。
制定依據
起草工作
主要起草人:吳崑崙、姚曉華、姚有華、謝德慶、白羿雄、安立昆、李新、任又成、安海梅、宋生祿、白尼瑪、張燕霞、李明明、劉家惠、李海萍、霍建強、韓文婷、康建奎。
標準目次
前言 | |
---|
1 範圍 | |
---|
2 規範性引用檔案 | |
---|
3 品種來源 | |
---|
4 品種特徵 | |
---|
5 品種特性 | |
---|
6 產量 | |
---|
7 適應地區 | |
---|
8 栽培技術要點 | |
---|
附錄A(資料性附錄)品種觀察地點基本情況 | |
---|
附錄B(資料性附錄)耕地土壤肥力條件 | |
---|
參考資料:
內容範圍
地方標準《青稞—崑崙14號》(DB63/T 1832-2020)規定了青稞品種崑崙14號的品種來源、品種特徵、品種特性、產量、適應地區及栽培技術要點。該標準適用於青海省農技推广部門和種子部門對該品種的鑑別、繁殖、檢驗、收購和銷售。
引用檔案
GB/T 8321.2 農藥合理使用準則(二) NY/T 393 綠色食品—農藥使用準則 NY/T 394 綠色食品—肥料使用準則 NY 525 有機肥料 |
參考資料:
實施建議
要求熟練撐握崑崙 14 號青稞的栽培技術,熟悉相關術語,在品種栽培過程中能夠合理運用相應的栽培技術規範及配套的相關技術;在栽培過程中遵循生產技術規範,在病蟲害防治上,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科學合理的使用化學防治,嚴格控制農藥安全間隔期,避免農藥殘留。
意義價值
地方標準《青稞—崑崙14號》(DB63/T 1832-2020)的實施,最佳化品種結構和優勢區域布局,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為品種標準鑑定和區分農作物品種的提供了重要依據,也是在種子繁殖時去雜去劣,保持新品種優良種性和在品種推廣時選用優良品種等方面重要的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