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豐寧滿族自治縣外溝門鄉青石砬村
- 別名:赫庫哈達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中國-河北省-承德市-外溝門
- 下轄地區:10個居民組 16個自然村
- 政府駐地:青石砬村
- 郵政區碼:068300
- 地理位置:豐寧滿族自治縣北部
- 面積:148209
- 人口:1007(2011年)
- 方言:國語
- 氣候條件:全村幅員面積148209畝
- 車牌代碼:冀H
簡介,自然條件,發展趨勢,旅遊資源,特產,優質蕎面產品,天然馬鈴薯冬粉,胡麻油,野生山杏,蠶豆,榛子,總體目標,產業布局,行政區劃,
簡介
青石砬村(滿名:赫庫哈達)位於豐寧滿族自治縣北部,屬接壩深山區東接本鄉大營子村,南臨本鄉大河西村,北接內蒙古多倫縣,西靠外溝門村。全村幅員面積148209畝,其中耕地面積5475畝(人均5.4畝);林地面積76155畝;森林覆蓋率20.4%;牧草地面積5000畝;村莊道路占地面積6707畝。村轄10個居民小組;總戶數368戶,總人口1007口人,分別居住在16個自然村。

自然條件
從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氣候特徵上看,屬大陸性季風型半乾旱間半濕潤高原山地氣候,海拔高度1350米以上,降雨量350-450毫米,年平均氣溫6.3℃,全年日照2826小時,日照百分率為70%以上,無霜期90天左右,最大凍土深度180厘米。主要種植作物玉米、小麥、莜麥、大豆,經濟作物為胡麻。從發展角度看,就現有資源和生產要素,有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的潛能,且擁有地域廣闊,資源豐富,地廣人稀的優勢,開發發展的前景良好

發展趨勢
按照縣扶貧工作的總體部署和要求,以扶持到戶,措施到戶,效益到戶為工作思路,突出抓好產業扶貧,基礎設施扶貧和科技扶貧,著了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步伐,改善貧困生活條件,提高民眾的科技素質和水平,千方百計增加貧困收入,加快貧看困民眾脫貧致富的步伐。
基本原則
在今後的一個階段里,我村的扶貧工作將始終堅持四個原則;
(1) 長遠和當前相接,(2) 做到是應保就保,(3) 應扶就扶,(4) 堅持把扶貧致富落到實處。
(5) 產業扶貧和基礎設施扶貧,(6) 開放開發扶貧相結合的原則。因地制宜發展主導產業,(7) 努力增加農民收入。
(8) 內力外力相結合,(9) 輸血造血並舉的原則。千方百計用好上級的好政策,(10) 多方爭取項目投入,(11) 努力營造持續穩定發展的環境。
(12) 發揮資源優勢和智力開發相結合的原則。實現經濟、社會、文教、衛生,(13) 社會各業的協調發展。
旅遊資源
[span]
青石砬地域氣候宜人,由南向北分別為壩下地區,接壩地區,壩上地區(內蒙古高原南麓)三個地貌單元。壩下地區群山綿亘,峽谷幽深,景色宜人;接壩地區茫茫林海,鳥語花香,是採集和狩獵的天然王國;壩上地區天高地闊,水草豐美。夏季氣候涼爽,繁花彌野,駿馬賓士,是理想的休閒避暑勝地;冬季玉樹瓊花,白雪皚皚,是理想的滑雪勝地。
特產
優質蕎面產品
青石砬村是接壩地區的莜麥、蕎面的主產區,全鄉優質品率達100%,產品以暢銷京津地區。
天然馬鈴薯冬粉
農戶生產的澱粉是以純天然的馬鈴薯為原料精製而成,澱粉晶瑩剔透,口感極佳。
胡麻油
一直以來農民把胡麻作為主要的作物來發展,已有幾百年的種植歷史,形成“夏季一片綠、春季遍地花”的動人畫面,產量達150公斤/畝,“雙低”即是指胡麻籽油中芥酸含量低,籽餅中的硫甙含量低。胡麻油中主要脂肪酸包括油酸、亞油酸、亞麻酸和芥酸等,在美國稱之為“最有營養的油 ”。
野生山杏
全縣野生山杏面積15000萬畝,主要分布在生態條件優越的外溝門、青石砬等地。渾然天成的高山野山杏經歷秋春、夏、秋三季長成,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山杏仁是做飲料的上好原料
蠶豆
蠶豆是我鄉傳統特色產品,全鄉種植面積6000畝,畝產達300斤,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E和一定量的鋅、硒等微量元素,具有增強記憶力、抗老化、防治心血管病、健脾潤肺等功率。即可作榨油食用,也可炒熟或加工食用。
榛子
榛子別名平榛、棰子、山反栗,是我鄉野生特色產品,全村野生榛子600餘畝,為樺木利植物榛的種仁。果形似栗,卵圓形,有黃褐色外殼。種仁氣香、味甜、具油性。
總體目標
按照環首都三年攻堅計畫的統一要求,通過農業科技產業帶動,利用旅遊資源,加快村民脫貧致富,實現全村整體推進,經過三年攻堅計畫努力到2014年,全村村民人均收入達到:5500元比原來年收入同比漲幅4300元。
產業布局
1.以二道溝養羊基地為龍頭。
2.菜園、灤河沿以旅遊開發為龍頭。
3.下店、過河道、石洞以種植中草藥為龍頭。
4.青石砬河東、河西、亨通店以科技種植(甜玉米、平菇)為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