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宿烏龍江》是清代詞人納蘭性德所寫的一首詞。上片寫黑龍江地區的早寒之景,表達了詞人對閨中妻子的思念。下片則委婉道出自己憂愁鬱悶的心境,接著以如夢如幻的筆法寫出懷人之感。全篇亦實亦虛、虛實融合,淋漓盡致地表現出詞人對愛妻的相思情懷。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青玉案·宿烏龍江
- 作者:納蘭性德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出處:《納蘭詞》
- 文學體裁:詞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青玉案·宿烏龍江
東風捲地飄榆莢, 才過了、連天雪。料得香閨香正徹。那知此夜, 烏龍江畔, 獨對初三月。
多情不是偏多別, 別離只為多情設。蝶夢百花花夢蝶。幾時相見,西窗翦燭,細把而今說。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②烏龍江:即黑龍江。
③“東風”二句:意即黑龍江一帶的天氣狀況奇特,仿佛夏天剛過,冬天就到來了。
榆莢(yú jiá),榆樹之莢,榆樹在夏天結出的莢。
④香閨(guī):指青年女子的內室。
⑤“蝶夢”句:意即詞人以為此時自己與愛妻尚在別離之中,此種情景猶在夢裡。
⑥西窗剪燭:猶言剪燭西窗,指親友聚談。語出李商隱詩《夜雨寄北》:“何當共剪西窗燭,共話巴山夜雨時。”此指與所思戀的人聚談。
白話譯文逐句全譯
連天的大雪剛剛停止,東風颳過,將地面飄落的榆莢捲起。想到你的閨房裡應該正燃著薰香,你可知道我今夜在這烏龍江畔獨自忍受著三月的寒冷.
不是越多情的人會有更多的傷心離別,而是離別只能傷害多情的人。我們就像蝴蝶夢見百花,百花夢見蝴蝶一般,出現在彼此的夢中,不知道我們什麼時候才能相見,等到見面的時候一定要徹夜長談,把今天的思念細細訴說。
創作背景
詞作於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春,容若外出公幹,因為內心悸動,牽掛家中,也知道閨中人正思念著自己。惟有希望相聚之日,細細分說今日之情思,便寫下行役在外、思念愛妻的深情,以表達內心的溫存。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上片先寫景,將黑龍江地區的早寒之景描寫得十分精妙。“東風捲地飄榆莢”,東風颳過,帶著寒冷,將地面飄落的榆莢捲起,飛舞空中。這夏天才剛剛過了,冬天就要來了。對於沒有秋天過渡的黑龍江,納蘭顯得還是十分不適應,來到這個地方,看到“才過了,連天雪”,不禁感慨時光匆忙,天地之大,一不小心,自己竟然與妻子相隔了這么遠。並且,景中含情,流露出詞人心頭的淒涼之意。接著,詞人遙想閨中妻子情狀,筆法化實為虛。繼而,詞人又轉虛為實,寫了此刻在黑龍江邊的所見所感。“料得香閨香正徹。”想到妻子的房間裡定然是花團錦簇,家裡現在正是春暖花開的日子。可是自己卻在這天寒地凍的遠方。想到這裡,納蘭內心也忍不住要不平衡一下了。離開心愛的妻子,離開熱愛的家鄉,來到這裡,難道真的是天意弄人。上片的最後一句,納蘭似是在問,也似是在回答“那知此夜,烏龍江畔,獨對初三月”。在這黑龍江的夜裡,想念著遠方的妻子,渴望有朝一日的團聚。那時再回想起自己曾獨自一人在遠方思念親人,那時的幸福必定會更加強烈。
下片先是委婉道出自己憂愁鬱悶的心境,接著以如夢如幻的筆法寫出懷人之感。為什麼人世間總是要有離別呢,既然團聚是親人們最大的幸福,為什麼老天總是要時不時地就讓親人們嘗嘗留別之苦?納蘭在下片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思索,他寫道:“多情不是偏多別,別離只為多情設。”或許這正是上天對相親相愛人們的一種考驗,要用離別去考驗他們之間的真情,看這真情是否經得住離別的考驗。想到這裡,納蘭似乎寬心了許多。他盼望著回去的那一天,便可以和親人們在窗前,安然地訴說著今日的愁苦。
最後他化用李商隱詩意,總括全詞。“蝶夢百花花夢蝶。幾時相見,西窗剪燭,細把而今說。”納蘭的心,在自我的不斷安慰中,漸漸柔軟,變得透明。這個男子的多情,在此時,顯得愈發可愛。
名家點評
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黃天驥《納蘭性德和他的詞》:“冬天,詩人到了烏龍江畔,遠離家鄉,思念自己的親人,渴望著團聚。這詞一氣呵成,不事雕飾,是作者真朴感情的自然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