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交龍紐“制誥之寶”

青玉交龍紐“制誥之寶”

《青玉交龍紐“制誥之寶”》是清代雕刻的一件玉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青玉交龍紐“制誥之寶”
  • 創作年代:清
  • 規格:面13cm,通高14.7cm,紐高8.5cm
  • 材質:青玉
  • 現收藏地:北京故宮博物院
“制誥之寶”,清早期,青玉質,交龍紐方形璽,漢文篆書滿文篆書。
乾隆帝欽定二十五寶之一,據《交泰殿寶譜》,用此寶“以諭臣僚”,但實際上多是在冊書或誥命上鈐用。按清朝定製,覃恩封贈五品以上官員及世爵承襲罔替者則頒發誥命,誥命因發放的對象不同名稱也不同,官員本身受封稱為“誥授”,封其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及妻,生者稱“誥封”,死者稱“誥贈”。但不管是“誥授”,還是“誥封”、“誥贈”,都要鈐蓋“制誥之寶”。據《大清會典》記載:“凡給功臣世襲罔替誥命,分別世次敕書,由該衙門開載功績,移送內閣,交中書科繕寫,送閣用寶,仍行該衙門給發。其子孫承襲時,令該衙門將原給誥敕送閣,中書科填寫承襲人名年月,仍送閣用寶。”這裡所用之寶,絕大多數是這方“制誥之寶”,此寶是二十五寶中使用較多的一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