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音樂家協會

青海省音樂家協會

青海省音樂家協會(Association of Musicians in Qinghai Province),簡稱青海音協(AMQH),青海省音樂家協會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由青海省各民族音樂家組成的具有獨立社會團體法人資格的專業性和行業性民眾團體,是青海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中國音樂家協會的團體會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青海省音樂家協會
  • 外文名:Association of Musicians in Qinghai Province
  • 地點:青海
  • 性質:公辦
發展歷史,組織機構,協會章程,工作報告,

發展歷史

· 1950年,青海省文聯籌備委員會設立音樂工作組,同年9月在西寧召開的西北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上,青海省的靳國品當選為西北音協委員。
· 1951年10月,青海省音樂工作者協會籌委會成立,姚延年,靳國品負責籌委會工作。
· 1954年6月,青海省文聯籌委會成立了音樂研究小組,由韓秋夫任組長,張亞民任副組長。
· 1956年12月,成立青海省音樂工作者協會,隸屬青海省文聯。· 1960年4月30日,中國音樂家協會青海省分會正式成立,陳麥波任主席,馬樺。張頻。華恩任副主席。
· “文化革命”中,協會停止工作。
· 1979年,音協青海分會恢復工作。青海省文聯籌備組任命馬樺兼任音協分會主席,楊琨,張亞民,朱仲錄,黃榮思,秀日什吉,周娟姑任副主席。
· 1981年6月21日,音協青海分會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在西寧召開,會上選舉出理事25名,常務理事12名,馬樺為主席,楊琨。張亞民。張谷密。靳梧桐為副主席。
· 1988年11月28日,青海省音樂家協會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在西寧召開,會上選舉出理事32名,常務理事12名,靳梧桐為主席,張亞民。張谷密。蔣貽德。施觀林。馬福壽。多傑仁宗為副主席。
·2003年12月22日,青海省音樂家協會第四次會員代表大會在西寧召開,會上選舉出理事37人。馬玉寶為主席,馬占山。王青曉。多傑仁宗。張啟元。張連葵。更嘎才旦為副主席。

組織機構

第二屆理事、常務理事、主席、副主席名單
理 事:
馬占山 馬玉寶 馬 樺 王瑞英 代 尕
付沛華 包恆智 朱仲錄 肖 揚 秀日什吉
周娟姑 楊 琨 羅 源 施觀林 張亞民
張谷密 唐風翔 賈玉虎 高 英 黃榮思
程旺志 郭 炎 靳梧桐 滿當烈 魏 崇
常務理事:
馬 樺 代 尕 包恆智 周娟姑 楊 琨
羅 源 張亞民 張谷密 賈玉虎 黃榮恩
靳梧桐 魏 崇
主 席:
馬 樺
副 主 席:
楊 琨 張亞民 張谷密 靳梧桐
第三屆理事、常務理事、主席、副主席、顧問名單
理事:
馬占山 馬玉寶 馬福壽 馬 巍 馬靜烈
馬忠國 扎西達傑 王洪光 王青曉 王建忠
王瑞英 王生璞 代 尕 付沛華 多傑仁宗
劉榮琳 杜 樂 羅 雁 楊鵬圖 楊沛英
周娟姑 張亞民 張谷密 施觀林 相西元
梁今知 賈玉虎 黃榮恩 蔣貽德 靳梧桐 滿當烈 魏 崇
常務理事:
馬福壽 王洪光 多傑仁宗 楊沛英 張亞民
張谷密 賈玉虎 梁今知 黃榮恩 施觀林
蔣貽德 靳梧桐
主席:
靳梧桐
副主席:
張亞民 張谷密 蔣貽德 施觀林 馬福壽
多傑仁宗
顧問:
楊 琨 肖 揚
第四屆主席、副主席、理事、常務理事名單
主 席:
馬玉寶
副主席:
馬占山 王青曉 多傑仁宗 張啟元 張連葵
更嘎才旦
理 事:
馬占山 馬玉寶  王 冬 王建忠 王青曉
扎西多傑 加 貝 馮玉萍 馮 琳 李五鐵
李寧生 李正強 李 晟 李 斌 李錦輝
呂 霞 劉布楊 劉啟堯 劉 姝 吉 瑪
肖 鳳 多傑仁宗 宋 波 何生祿 張啟元
張連葵 吳本儒 更嘎才旦 羅 成 胡國祥
晁元清 桑 德 崔麗卿 崔 影 曹進福
葛寶貴 董金祥
第五屆主席、副主席名單
主席候選人:馬玉寶
副主席候選人(6人,按姓氏筆畫排序):
馬占山(土族) 王青曉 扎西多傑(藏族) 張啟元 張連葵(女) 更嘎才旦(藏族)
青海省音樂家協會第五屆顧問
青海省音樂家協會第五屆主席團第一次會議決定:
聘請(按姓氏筆畫排序):馬忠國 馬福壽 王洪光 多傑仁宗 張亞民 張谷密 楊沛英 周娟姑 施觀林 郭 炎 梁今知 靳梧桐 滿當烈等13名同志為青海省音樂家協會第五屆顧問。
第五屆理事名單
36人:按姓氏筆畫排序
馬占山 (土族)馬玉寶(撒拉族) 王 冬 王青曉 王建忠 扎西多傑(藏族) 馮 琳 馮玉萍(女) 劉 姝(女) 劉布楊  吉 瑪(女,藏族) 楊海明
陳永樂(回族)李 斌(藏族) 李 晟 李寧生 李錦輝 張啟元 張連葵(女)  張國志 吳本儒 肖 鳳(女) 何生祿 更嘎才旦(藏族) 羅 成 武 盛 保光宇 胡國祥 桑 德(藏族) 晁元清(女) 高生耀  袁振興崔 影 曹進福 董金祥(土族) 葛寶貴

協會章程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本團體名稱:青海省音樂家協會(Association of Musicians in Qinghai Province),簡稱青海音協(AMQH),青海省音樂家協會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由青海省各民族音樂家組成的具有獨立社會團體法人資格的專業性和行業性民眾團體,是青海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中國音樂家協會的團體會員。本章程依據國務院《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制定。
第二條 青海音協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為一切活動的準則,是中共青海省委領導的,由青海省各民族音樂家自願結合的專業性民眾團體,是推動該省音樂事業繁榮發展的重要力量,是黨和政府聯繫全省廣大音樂工作者的橋樑和紐帶,也是廣大音樂工作者聯繫社會,面向市場的橋樑和紐帶。
第三條青海音協的宗旨是:團結全省各民族音樂家、音樂工作者,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自覺踐行科學發展觀,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堅持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堅持主旋律和多樣化的統一,尊重藝術規律,尊重藝術家的創造性勞動,出精品、出人才,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為繁榮青海省音樂事業不懈努力。
第四條青海音協接受青海省文聯的管理,接受中國音樂家協會的業務指導、接受青海省民間組織管理局監管。
第五條青海省音樂家協會的會址在青海省西寧市。
第二章 任 務
第六條青海省音樂家協會的主要任務:
(一)本會組織引導會員學習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不斷提高思想理論水平,從實際出發,遵循音樂藝術規律,研究解決音樂工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
(二)組織引導並鼓勵詞曲作家深入生活,深入實際,創作題材、體裁、風格、形式豐富多樣並為人民民眾喜聞樂見的音樂作品。
(三)組織音樂理論家深入實際,調查研究,開展學術研討,推動音樂創作、表演、音樂教育及各類活動的開展。
(四)舉辦各類音樂培訓、比賽、評獎、考級活動。對優秀的音樂作品及音樂劇、歌舞劇(音樂部分)創作、表演、輔導、教學、論著等,給予榮譽或物質獎勵。
(五)關心支持歌唱家、演奏家、指揮家、作曲家、歌詞作家的藝術實踐活動,促進音樂創作表演藝術的發展和提高。
(六)支持會員對全省各民族、各地區音樂藝術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搶救、蒐集、整理和研究工作。
(七)關心音樂藝術教育工作,特別是中國小音樂教育工作,注意發現培養音樂人才,促進音樂教育水平的提高。,
(八)積極開展民眾性業餘音樂活動,推動音樂藝術的普及與提高,大力加強少年兒童音樂工作。
(九)青海音協積極發展與各省、市、自治區以及港澳台同胞、愛國僑胞中的音樂組織和音樂家的聯繫和友誼,促進對外音樂文化交流,為豐富和發展中華民族音樂文化而貢獻力量。
(十)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充分發揮協會工作優勢和特點,積極開展文化產業的探索、開發與經營實踐,不斷增強協會的活力與實力。
(十一)積極發展會員,注意吸收在音樂藝術方面有造詣、有貢獻的音樂家入會,發展和擴大組織,並向中國音樂家協會推薦全國會員人選。
(十二)依法維護本會及本會會員的智慧財產權及其它合法權益。
(十三)加強協會導向職能,積極開展會員訊息交流,發揮會員在音樂文化建設中的積極作用。
第三章 會 員
第七條青海省音樂家協會實行團體和個人會員制。
凡承認本會章程,在該省從事音樂工作,具有初級以上職稱的專業音樂工作者和突出業績的業餘音樂工作者,均可申請入會。
本人提出申請,由兩名本會會員介紹並經所在地市音協、省直單位會員中心組或所在單位推薦,經本會研究並履行審批手續後,即成為本會個人會員。
第八條 本會設團體會員。凡依法經政府批准的各類音樂學術團體,贊成本會章程,自願接受本會領導,並提出入會申請,經本會主席團批准後,即為本會團體會員。團體會員的成員,除本會會員外,其他成員不能算作本會會員。
第九條 本會會員有選舉權、被選舉權;有參加本會舉辦的各種活動的權利;有對本會工作監督、建議和批評的權利。會員有遵守本會章程,執行本會決議,參加本會活動,維護本會權益,按期繳納會費的義務。
第十條 會員有退會自由。
第十一條本會會員有嚴重違反本會章程或因違法犯罪,觸犯刑律者,經主席團審定,取消其會員資格,有職務者亦相應免去。本會會員連續三年不繳納會費者,按自動退會辦理,本會不再保留其會籍。
第四章 組 織
第十二條本會的最高權力機構是會員代表大會,會員代表大會的職權是:
(一)制定和修改《青海省音樂家協會章程》;
(二)審議理事會的工作報告;
(三)選舉和罷免理事;
(四)決定其它重大事宜。
第十三條會員代表大會每五年召開一次,由理事會召集;因特殊情況需提前或延期召開的,須由理事會表決通過,並報經業務主管單位批准和社團登記管理機關同意。提前或延期召開代表大會最長不得超過一年。第十四條會員代表大會的代表名額和產生辦法,由理事會或主席團會議討論決定;理事(團體會員理事)調離原單位或因故缺額時,由原單位依章另行推選,報主席團核准後即可取得理事資格。
第十五條會員代表大會須有2/3以上的會員代表出席方能召開,其決議須經到會會員代表半數以上表決通過方能生效。
第十六條理事會是會員代表大會的執行機構,在代表大會閉會期間領導本會的日常工作,對會員代表大會負責。
第十七條理事會的職權是:
(一)執行會員代表大會決議;
(二)籌備召開會員代表大會;
(三)向會員代表大會報告工作;
(四)選舉和罷免主席、副主席;
(五)決定會員的吸收或除名;
(六)決定設立辦事機構、分支機構、代表機構和實體機構;
(七)決定其他重大事項。
第十八條理事會每年召開一至二次,由主席團召集,特殊情況下,也可採用通訊形式召開。
第十九條理事會須有2/3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開,其決議須經到會理事2/3以上表決通過方能生效。
第二十條主席、副主席、秘書長組成主席團,主席團會議根據工作需要隨時召開。主席團任命秘書長一名,副秘書長若干名,處理協會的日常會務工作。
第二十一條主席、副主席、秘書長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堅持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政治素質好;
(二)責任心強,辦事公道,為人正派,有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
(三)在本會業務領域內有較大影響並熱心協會工作;
(四)身體健康,能堅持正常工作;
(五)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六)主席、副主席、秘書長任職年齡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秘書長為專職。
第二十二條主席、副主席、秘書長每屆任期五年。任期最長不得超過三屆,因特殊情況需延長任期的,須經理事會表決通過後,報經業務主管單位批准和社團登記管理機關同意後,方可任職。
第二十三條本會的法定代表人由駐會主席或駐會副主席擔任。如因特殊情況需由秘書長擔任法定代表人,應報經業務主管單位批准和社團登記管理機關同意後方可擔任。
第二十四條協會法定代表人,行使下列職權:
(一)召集和主持理事會和主席團會議;
(二)檢查會員代表大會、理事會、主席團會議決議的落實情況;
(三)代表本會簽署有關重要檔案;
(四)代表本會參加有關會議和重要活動等。
第二十五條秘書長行使下列職權:
(一)負責落實主席、副主席或主席團交辦的工作任務;
(二)主持開展日常工作,組織實施年度工作計畫,起草各類檔案;
(三)協調各辦事機構、分支機構、代表機構、實體機構開展工作;
(四)提名副秘書長以及各辦事機構、分支機構、代表機構和實體機構主要負責人,提交主席團會議決定;
(五)處理其他日常事務。
第二十六條根據工作需要,本會成立藝術委員會,負責針對重點音樂作品的創作、評論、音樂理論研究、重點音樂活動開展學術工作,本會設名譽主席、顧問,名譽主席由上屆已離任的主席擔任,顧問在德高望重的音樂家前輩、文藝工作老領導、社會名流及熱愛支持音樂事業的社會人士中由主席團聘任,對本會工作起參謀、諮詢、協助、支持作用。
第五章 資產管理、使用原則
第二十七條本會經費來源:
(一)國家撥款;
(二)會費(團體會費、個人會費);
(三)社會捐贈、資助;
(四)在核准的業務範圍內開展文化產業活動或業務服務的收入;
(五)利息;
(六)其他合法收入。
第二十八條本會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收取會員會費。
第二十九條本會經費必須用於本章程規定的業務和事業發展範圍,不得在會員中分配。
第三十條任何單位、個人不得侵占、私分和挪用本會的資產。
第六章 章程的修改程式
第三十一條本章程的修改,須經理事會表決通過後報會員代表大會審議通過。
第三十二條經修改的章程(草案),須在會員代表大會通過後15日內,經業務主管單位批准,並報社團登記管理機關核准後生效。
第七章 終止程式及終止後的財產處理
第三十三條本會因故終止活動,須由理事會提出終止建議,經會員代表大會表決通過,並報業務主管單位批准,由社團登記管理機關簽發註銷登記手續後即為終止,終止後的財產歸省文聯所有。
第八章 附 則
第三十四條 本章程的解釋權屬本會理事會。
第三十五條 本章程自社團登記管理機關核准之日起生效。

工作報告

一、五年來的主要工作
自青海音協第四次代表大會以來,在省委宣傳部和省文聯黨組領導下,協會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以弘揚主旋律、繁榮音樂創作為已任,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認真履行聯絡、協調、服務的職能,加強自身建設,團結帶領全省各族會員和廣大音樂工作者,為青海音樂事業的繁榮發展做出了貢獻。
一)大力弘揚主旋律,推動音樂創作蓬勃開展
弘揚主旋律,始終是音協的工作重點,也是推動青海音樂工作不斷發展的主要手段。因此,音協始終把抓創作、出作品、出人才放在工作首位,常抓不懈。五年來,在廣大會員的共同努力下,該省音樂創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1、深入生活,聯合多向採風,推動音樂作品創作生產,服務基層。
“出作品、出人才”是協會的重要工作。藝術家只有深入生活,到火熱的生活中去汲取營養,才能激發靈感,創作出優秀的作品。四屆音協一直注重充分發揮橋樑和紐帶作用,多次組織音樂詞曲作者,赴州、地、縣、鄉村深入生活,實地採風,努力為音樂創作者提供接觸民眾,服務基層,創作新作品的實踐機會,同時把音協工作輻射到老百姓的生活當中。
2005年5月,協會組織該省部分詞曲作家和互助土族自治縣文聯的創作人員一起,深入互助縣各地體驗生活,創作採風,為該縣成立50周年創作大型廣場舞音樂,並製作了《土鄉之歌》VCD,其中《土族婚禮組歌》、《三杯青稞美酒》、《美麗的浪什當》、《彩虹般的土鄉是我家》等歌曲成為土鄉旅遊景點上必唱的歌曲,受到了土族音樂研究者和廣大民眾的喜愛。2005年6月,協會組織省內音樂家為興海縣成立50周年創作歌曲並出版了VCD。2007年、2008年協會再次組織省內以年輕詞曲作者為主的採風團,深入循化撒拉族自治縣為該縣創作了歌曲。
聯合多向採風是提升該省音樂創作水平的主要途徑。2006年6月,協會邀請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主任唐建平、副教授董立強、徐之彤和該省詞曲作家丁樂年、李曉偉、滿當烈、更嘎才旦、馬占山、扎西多傑、多傑楊忠、當周加等深入海北州四縣採風創作。此次創作的歌曲《豐碑頌》、《龍麟大楊》、《華熱哇》、《西海金沙灣》等受到了海北州領導和民眾的廣泛歡迎,為專業團體提供了演出作品。2006年,由省委宣傳部牽頭,協會邀請我國著名詞曲作家王世光、章紹同、付林、戚建波、宋小明、蘇柳等人來青海開展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歌曲專題採風創作活動,與該省部分詞曲作家一起,赴海北、循化、互助等地採風,創作了《飛向青海湖》、《青海,大寫的美麗》、《山瑪尼,水瑪尼》、《哈達之戀》等一批好歌曲。2005年5月至9月,由更嘎才旦牽頭,梅卓、扎西多傑等詞曲作家奔赴西藏、四川、雲南、甘肅和青海各藏區,全面考查了各地藏族地區音樂發展的現狀,創作了《擁抱西藏》、《酥油花》等歌曲。並製作了反映藏區新貌和各地風土人情的9集電視紀錄片《藏地芬芳》。
2、各地會員音樂創作成績顯著、碩果纍纍
省音協會員分布在省、州(地、市)、縣文藝團體、省內高校、中學和民眾文化單位。他們在各自崗位上勤奮工作,為該省音樂事業的繁榮發展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第一,音樂藝術創作進入活躍期,老藝術家煥發青春,打造精品佳作;中青年詞曲作者成為音樂創作的骨幹力量。
2007年,我會選送的歌曲《懷念十世班禪》榮獲青海省第七屆(2003—2006)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入選作品獎。
作曲家施觀林、馮琳先生為大型“花兒”風情歌舞《六月六》創作音樂,他們以濃郁的青海“花兒”特色和嫻熟的創作手法,展現了青海“花兒”的魅力,獲得青海省文藝展演一等獎。該晚會在省內外演出受到觀眾的歡迎。施觀林先生創作的合唱《雪白的鴿子》由省音協、省文化館合唱團在文化部舉辦的全國老年人合唱比賽中獲得好評。老音樂家代尕先生長年生活在玉樹地區,熟悉、掌握大量玉樹民間音樂,為玉樹地區民族音樂藝術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他退休後,潛心整理多年來收集的玉樹民歌,出版了《玉樹藏族民間音樂精選》,為保護和研究玉樹民歌提供了寶貴資料。馮琳先生以青海平弦戲音樂為素材創作的民族管弦樂《盛平弦韻》、《花兒與少年》受到著名作曲家何占豪的高度評價,他為西寧“鬱金香節”量身打造的歌曲《鬱金香之歌》,成為該節日的固定主題曲。郭興智先生創作的歌曲《春天》等受到了民眾的喜愛。趙鵬豪先生長期堅持業餘創作,他的作品多次在省內外音樂刊物上發表,退休後出版了兩本個人作品歌集。石勇、李錦輝等音樂家以高度的使命感、政治責任感和科學的態度,在艱苦條件下默默耕耘、辛勤工作、無私奉獻,用自己的心血編輯出版了被列為國家重點十大集成科研項目的《中國曲藝集成·青海卷》、《中國民族民間器樂集成·青海卷》、《中國曲藝志·青海卷》,為搶救青海民間音樂文化做了突出貢獻,它們將與先前完成的《中國民間歌曲集成·青海卷》一起永載青海音樂史冊,成為該省民族民間音樂研究的重要典籍。
更嘎才旦、張啟元、王建中、羅成、桑德、扎西多傑、多傑楊忠、黨周加等中青年作曲家是現時推動青海音樂創作的中堅力量。2005年9月青海電視台、青海音協共同為更嘎才旦主辦了個人作品音樂會,這是改革開放30年來該省作曲家舉辦的第一個規格較高的個人作品音樂會。音樂會涵蓋了交響樂、合唱及歌曲等內容,受到省內外同行的廣泛好評和觀眾的歡迎。音樂會上,由國內著名歌唱家演唱了包括他在青海電視台多次春節晚會和省內一些重大演出中創作的十幾首優秀歌曲,其中有在青海家喻戶曉的《青海人》、《我們青海》等歌曲,由青海省民族歌舞劇院交響樂團和西寧市歌劇團聯合演奏了他的交響組曲《江河》、《草原》、《雪山》、《野氂牛》、《流光飛舞》,由青海音協“愛樂合唱團”演唱了他的《這裡是格薩爾成長的地方》等三首合唱曲。同時,由四川人民音像出版社出版了《更嘎才旦作品音樂會》VCD,由青海民族出版社出版了《江河源之歌-更嘎才旦歌曲作品選》一書。張啟元先生創作的《古然格吾》、《黑眼睛的阿麗瑪》等歌曲,多次在各種大型電視綜藝節目中由閻維文等名家演唱。他用土族民間音樂素材為風情歌舞《彩虹飛落的地方》創作的音樂,旋律優雅、風格濃郁,獲得青海省文藝展演作曲二等獎,他作為青海電視台文體中心作曲之一,先後為“環青海湖國際公路腳踏車賽”、“青海省民族文化旅遊節”、“青海湖國際詩歌節”等大型活動創作了主題曲,為“青海電視台春節晚會”等多個電視綜藝節目創作了主題歌曲。作曲家桑德為歌舞《西海美》、《高原聲》創作的音樂,獲第二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匯演一等獎和二等獎;他和青年作曲者多傑楊忠聯手,為大型歌舞劇《唐蕃古道》創作的音樂,獲第三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匯演金獎。羅成先生歌曲作品專輯《走進青海》由中國音樂家出版社出版發行,他的歌曲作品集《高原放歌》一書由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出版發行。王建忠先生在教學之餘勤奮創作,為省內各地舉辦的重大文藝演出創作音樂取得優異成績,並出版了個人歌曲專輯。扎西多傑堅持每年下鄉採風,他創作的歌曲旋律優美,人情味濃郁,全國“五個一工程”入選歌曲《媽媽的羊皮襖》,是他與青海青年詞作家近年來聯袂創作流傳最廣的歌曲之一,在北京等大都市、在珠峰腳下、在珠江三角洲,我們都能聽到它親切的旋律。這裡值得一提的是才讓巴桑、多傑楊忠、當周加等一批藏族青年作曲家,他們貫徹“三貼近”原則,創作出廣為傳唱的歌曲《遇上你是我的緣》等聲樂作品。何明鈞、詹晉文、趙志和等活躍在民眾音樂工作領域的會員也勤於創作,為本地區的各種大型文藝活動創作音樂和歌曲,得到民眾的普遍好評,有的人還出版了個人作品專輯VCD,為青海音樂創作繁榮做出了積極貢獻。
第二,音樂理論研究健康起步,初見成效。青藏高原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音樂作為最普及的文化現象,在青海歷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記。那些散發著遠古文明氣息的音樂,深藏在各族人民的心中,流淌在他們的血脈中。雖然省音協音樂理論研究才剛剛起步,但已取得可喜的成果。從2003年開始迄今,多傑仁宗、晁元清、滿當烈、王玫等連續參加了分別在北京、韓國仁川、廈門、韓國馬山和台灣高雄舉辦的五屆“中韓佛教音樂研討會”、“東北亞佛教音樂研討會”,發表《藏傳佛教器樂研究》、《塔爾寺“大威德金剛羌姆”(法王)樂舞調查》、《塔爾寺花架音樂研究》等13篇論文,引起國內外音樂理論界的高度關注。李國順、叱培虹等也在“亞太地區民族音樂研討會”等國際音樂研討會上發表論文並收入論文集。由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的《土族音樂文化實錄》,是馬占山先生對土族民間音樂的整理和研究成果,本書內容翔實,是土族音樂研究者不可或缺的資料性著作。談雲波編著出版的青海藝術歌曲集《高原抒懷》,填補了地方聲樂教材的空白。桑德撰寫的論文《目連戲的音樂》獲青海省第七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羅成承擔的文化部藝術學科西部課題《青海藝術史》正在撰寫中。晁元清承擔的省社科類項目《青海藏傳佛教音樂調查》已結題。2008年立項的省社科類項目,由劉姝承擔的《土族民歌與社會學、人類學的調查與研究》和晁元清承擔的《青海民間歌曲研究》正在實施中。由王玫承擔的文化部科研項目《中國少數民族宗教音樂研究》的子課題《青海少數民族宗教音樂研究》於2006年立項,現已結束田野調查,正在整理資料,撰寫書稿。由叱培虹承擔的省社科類項目《青海撒拉族原生態音樂調查》於2007年立項,目前正在實施中。多傑仁宗、滿當烈、晁元清、王玫集體撰寫的《青海藏傳佛教音樂文化》一書,已通過蘭州大學出版社的終審。協會的老會員劉啟堯先生多年致力於鷹骨笛、 蘆笛、塤等樂器研究與製作,同時從藝術科學角度進行律學研究,已取得獨特視角的學術結論。
3、音樂演出隊伍正向多元化、多層化發展。
音樂是民眾最喜歡的藝術作品,無論是山野小曲還是交響音樂,它的主要目的是把美的東西傳遞給聽眾。正如華格納所說“音樂用理想的紐帶把人類結合在一起。”在經濟全球化、社會文化多元發展的今天,用美的藝術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國民素質、激發奮鬥熱情,堅持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弘揚主旋律,在先進文化引領下,提倡發展多元化、多樣化,音樂藝術內涵與形式,滿足人民民眾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順應時代的需要,青海省民族歌舞劇院交響樂團於2002年成立,標誌著該省有了專業音樂演出水平最高的隊伍。幾年來,樂團帶動了該省交響音樂的創作與演出。他們以創作演出本土原創音樂為宗旨,2005年8月,把該省老音樂家張谷密創作的花兒組曲《花海三章》搬上了舞台。2006年為慶祝青藏鐵路通車,樂團又演奏了張谷密創作的交響曲《天路頌》、多傑仁宗和桑德創作的《西海放歌》、《雪山觀歌》、《江河戀歌》、《草原牧歌》、《聖域高歌》組曲。2008年5月交響樂團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把《花海三章》和《花兒組曲》(羅新民)展示給首都觀眾,使“花兒”從鄉間田野走向了國家級高雅音樂舞台,為民間音樂發展做出了貢獻。近年來為了提高樂團演奏水平,樂團連續與卞祖善、鄒小龍、姜金一等國內著名指揮家和國內外音樂藝術家合作,為青海各族人民奉獻了較高水平的交響音樂,還經常深入大專院校普及交響樂,為精神文明建設和音樂普及做出了有益的貢獻。
2006年,協會將青海音協愛樂合唱團與省文化館聯合聯辦加強了合唱團的管理與業務建設,委派專人訓練排練,大大提升了該團的合唱業務水平與社會影響。今年初,該團獨立承演了2008新年合唱音樂會,還經常參加省委重要文藝晚會的演出,體現了該省民眾合唱藝術的較高水準。
2007年省文化館牽頭成立了“青海省業餘民族管弦樂團”,排練了近20個民族器樂作品,為民族音樂的研究、繼承、創新和發展,搭建了平台。省內各地的民間藝術團、旅遊演出團、老年合唱團、大學生合唱團……也如雨後春筍般地迅猛發展,在高原文藝百花園中,綻放出一朵朵奼紫嫣紅的花朵,他們同樣為滿足各族人民的精神享受和文化需求做出了努力。
(二)音樂活動豐富多彩,歌壇新人後來居上
音協工作的活力體現在各種音樂活動上。隨著人民生活的不斷提高,他們對音樂文化多樣性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強烈,對音樂活動的參與熱情也越來越高漲。五年來,協會舉辦的各類音樂活動在社會上產生廣泛影響。2003至2008年,協會和省電視台聯合舉辦了第十一、十二、十三屆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湧現出央金蘭澤、仁增卓瑪、多哇·才吉、普措幫巴、白瑪永西等多名優秀歌手。2004年元月協會組織了陣容強大的青海代表團參加了中央電視台主辦的“CCTV西部民歌電視大賽,該省選手尼瑪拉毛獲原生態民歌獨唱組金獎、藏族山歌最佳歌手獎,青海省民族歌舞劇院馬俊獲原生態民歌獨唱組優秀獎、花兒最佳歌手獎,青海循化縣文化館馬俊獲原生民歌獨唱組銅獎。同年中央電視台舉辦的“第六屆‘三角杯’軍旅音樂電視大獎賽”上,該省96351部隊宣傳隊劉志強,省民族歌舞劇院李迅均獲得金獎。在2004年11月雲南麗江“玉龍杯”西部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上,該省歌手郭磊和多哇·才吉獲銀獎;2007年,協會選送的普措幫巴、奧賽才讓參加首屆中國音樂最高獎“金鐘獎”流行音樂大賽(中南、西北賽區)比賽中,奧賽才讓獲得二等獎;2006年,王毅代表青海省參加鼓浪嶼全國業餘青年鋼琴比賽,獲二等獎(一等獎空缺),這是該省選手在全國鋼琴比賽中取得的最好成績;在全國第十、十一、十二屆少兒電子琴比賽中,該省選手分別獲得過一、二、三等獎的優異成績,令同行們刮目相看。2005年5月,協會與青海電視台、共青團青海省委聯合主辦了全國首屆少兒歌手電視大賽青海賽區“天露杯”選拔賽;2005年8月,與青海電視台、省民族歌舞劇院,共同主辦了“王洛賓杯西部經典民歌演唱會”;2006年7月,協會承辦了海北金銀灘草原文化旅遊節開幕式《在那遙遠的地方—美麗海北》大型歌會,邀請了多名全國著名歌手參加演出,歌會取得圓滿成功,這是音協近年來承辦的大型音樂活動之一;2006年8月,與省總工會、西寧市總工會共同主辦了第十二屆全國城市歌手大賽“中油燃氣安全杯”西寧賽區選拔賽;9月與共青團青海省委、省文化廳、省青年聯合會共同主辦了歌唱新農村、新牧區美好生活為主題的“西部礦業杯”全省青年民歌大賽;2007年10月承辦了由文化部僑聯、青海省文聯、省商業聯合會共同主辦的“2007愛國之星簽約歌手選拔賽”。
2006年8月青年歌唱家晁元清應邀在泰國曼谷舉辦獨唱音樂會,並為泰國音樂教育學院講學。她演唱了羅西尼的歌劇《塞米拉米德》,莫扎特的《歡樂康塔塔》等難度極大的詠嘆調,使泰國同行對青海音樂界有如此高水平的藝術人才慨嘆不已。青海民族聲樂和流行歌壇更是人才濟濟,仁增卓瑪、多哇·才吉、央金蘭澤、奧賽才讓、索南孫賓等等,活躍在省內外電視螢屏和青海各地舞台上,為民眾帶去美的歌聲。
學術交流頻繁,採用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不斷接受新的音樂理念在科學知識日益發展的今天,對音樂這門社會科學的認知和探索,也不斷提出新課題。我們青海音樂界雖然有蘊藏豐富的資源,但如何用前人的寶藏為現代人服務,依然存在著不斷更新觀念的問題。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在發展的前提下提高,是我們音樂家們不斷努力的課題。
邀請名家講課,強化更新觀念意識。面對該省龐大的電子琴教學隊伍中存在良莠不齊的問題,承蒙宋慶齡基金會的大力支持,2005年8月在西寧舉辦了“宋慶齡基金會·青海電子琴師資培訓班”,基金會宣傳部部長盧山親臨西寧主持培訓,中國電子琴學會副會長、著名電子琴演奏家、教育家王曉蓮教授、廈門大學藝術學院音樂系教授、中國教育學會音樂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李未明教授、中國音樂學院著名民族音樂理論家、教育家樊祖蔭先生、中國音協《音樂創作》常務副主編龔耀年先生等為該省音樂教師講授了《電子琴教學法和即興演奏》、《電子琴演奏法和重奏》、《電子琴和電聲樂隊的織體編配》、《五聲調式的和聲配置》等精彩課程,使參加培訓的教師們受益匪淺。
協會與青海師大音樂系合作,邀請我國著名指揮家卞祖善先生在師大田家炳書院和西寧市十二中階梯教室,舉辦“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回顧” 等學術報告會,從中我們對自己如何培養高水平的音樂創作隊伍受到了啟示;同月,在西寧市十二中學音樂廳主辦解放軍藝術學院小號副教授張新林“小號獨奏音樂會”;2006年7月,與青海師大音樂系共同主辦中央音樂學院聲樂教授葉佩英聲樂講座;2008年6月,主辦留美博士張奕民鋼琴獨奏音樂會;2008年7月,與青海師大音樂系共同主辦美國鋼琴家德萬教授鋼琴演奏音樂會和蕭邦練習曲專題講座;2008年7月,與青海師大音樂系、知音琴行主辦“知音管樂演奏交流會”,邀請國內著名樂團管樂首席作演奏交流,這是該省首次舉辦的高水平管樂交流活動,顯示該省音樂交流活動向多專業方向發展的趨勢。
省教育廳音樂研究室每年暑期都特邀教育專家來該省對中國小音樂教師作專題報告並組織論文評點,取得良好的效果,該省中國小音樂教學水平有了提高,他們撰寫的論文,在教育部組織的全國評選中多次獲的一二三等獎。
2、利用一切機會走出去學習接受新的文藝發展理念
在全國性的音樂比賽中,協會每次都爭取多派選手去參加,他們在向各地同行學習的同時也接受了新的音樂理念。2008年9月,經過國際民歌博覽音樂周組委會的審核和藝術委員會多次篩選,文化部外聯局、北京市委宣傳部、中國國家大劇院正式邀請青海音協組團參加2008年10月3日至8日在北京舉辦的 “國際民歌博覽音樂周”。在富麗堂皇的國家大劇院裡,我們與國外24個代表團和國內12個代表團一起登台獻藝。青海音協代表團的演員們表演了原汁原味的青海土族、撒拉族“花兒”、安多民歌、玉樹山歌和民間歌舞等節目,通過國家級音樂平台,展示了青海民歌的魅力,了解了國際民歌表演的多樣化手段,為該省今後民歌的演唱方式、繼承和發展,學到了新的經驗。反響強烈,音協代表團也獲得榮譽證書。
四)音樂教育健康發展
哲學家柏拉圖曾經說:“音樂教育除注意道德和社會目的外,必須把美的東西,作為自己的目標來探究,把人教育成美和善的。”國家一貫重視學校音樂教育。改革開放30年,為滿足人們多樣化生活的要求,校外音樂教育發展迅猛。
青海省音樂家協會是省內第一家承辦音樂考級的單位,考級工作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歷經十三年歲月,為青海業餘音樂教育的普及和提高青少年的音樂素質起了重要作用,做了積極的工作,也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校外音樂教育是協會各門類音樂教師投入精力最大,學習人數最多的工作。近年來在音協主席團和理事會的指導下,在廣大會員的積極配合下,在中央音樂學院考級委員會的正確指導下,我會的考級工作始終堅持社會效益第一的原則,堅持為喜歡音樂的少年兒童負責的原則,以提高少年兒童道德修養為目的,嚴把教師、教材關,為廣大琴童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我們的工作得到了社會的認同。目前這項教學工作得以廣泛推廣,在偏遠的格爾木、在玉樹州、在撒拉族聚居的循化等地,都成立了校外教學點。2005年7月中央音樂學院考級委員會、青海音協青海師大音樂系、西寧十二中共同在西寧體育館舉辦了三場“中央音樂學院訪青音樂會和青海考級十周年音樂會”,省內500多名琴童參加了匯報演出,近萬名觀眾觀看了這次精彩演出。展示了青海音協音樂考級十年來社會音樂教學的輝煌成果。
為校外音樂教育做了突出貢獻的張國志先生,為了培養青少年的團隊精神精神和音樂合作意識,在電子琴教學中大膽創新,另闢蹊徑,把交響樂的創作和演奏手法融入電子琴教育,成立了電子琴交響樂團。該團在全國巡演,受到熱烈歡迎,並成為全國第一個電子琴交響樂團。
根據青少年學習音樂的強烈要求,西寧市十二中建成藝術高中,樂都師範學校等設立了音樂專長班,他們不斷為省內外高校輸送合格的音樂特長人才,為今後青海音樂事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五)探索新路,發展音樂產業
音樂產業發展是壯大協會工作實力與活力的新途徑。青海音協較早較廣泛地探索了產業發展之路,積累了一些經驗,也嘗到過產業發展中的教訓與痛苦。2004年協會成立了“青海音協影視藝術中心”,逐步配備了專業設備和專業影視音樂製作編導人員。先後製作了紀錄片《土族傳統婚禮》、歌碟《土族之歌》、《美麗海北》、《郭瓦加毛吉演唱專集》、紀錄片《中國唐卡集成·吾屯卷》、《中國唐卡集成·藏娘卷》DVD、專題片《天境祁連》(風光片)、《流金祁連》(資源片)、歌碟《放歌祁連》等,連續四年為第一屆至四屆“中國·青海藏毯國際博覽會”製作國外宣傳專題片,創作了藏毯博覽會主題歌《藏毯之歌》,此歌成為每屆“中國·青海藏毯國際博覽會”的主題歌。為興海縣製作縣慶歌曲光碟,為稱多縣製作了旅遊歌曲專輯。還為企、事業單位策劃、製作了宣傳專題片若干部。為青海舞協珍貴歷史舞蹈資料進行了電腦存儲和資料歸類刻盤保存工作。目前,“音樂影視藝術中心”具備了製作各類電視藝術品的專業設備以及編導和技術力量。協會產業發展對協會主業工作產生了推動作用。幾年來,協會先後支持資助會員出版個人專集,支持省歌舞劇院交響樂團發展,邀請學者進行學術交流等。我們也希望在全體會員的支持下,音協產業發展邁上新台階,為音樂藝術事業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六)加強協會自身建設,營造和諧寬鬆的工作環境
以上工作成績是第四屆省音協理事會、主席團,在認真履行“聯絡、協調、服務”職能的前提下,圍繞服務大局和中心工作而取得的。
五年來省音協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加強協會工作人員的思想道德建設,增強為會員服務的意識,勤奮工作,維護會員權益,努力發揮全體會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音協工作充滿活力,音樂事業不斷開拓發展。四屆音協,共發展了會員157名,49名會員經省音協推薦加入了中國音協。音協機關工作人員也因為有一個寬鬆和諧的工作環境,在人員少、任務重的情況下,懷著對協會工作的滿腔熱情和高度責任心,不辭辛苦,加班加點,自覺努力做好協會工作。
五年工作中,我們深感音協工作成績的取得,離不開省委宣傳部、省文聯黨組的正確指導,離不開省音協400多名會員的熱情參與和支持。在此我代表省音協四屆理事會和主席團向長期支持青海音協工作的各級領導和廣大會員表示衷心的感謝!
(七)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五年來音協工作在取得有目共睹成績的同時也還存在不少問題和不足。一是音協作為專業性音樂團體,在如何更大限度的發揮會員作用上還有較大差距;二是隨著音協隊伍的不斷擴大,音樂創作多樣化的呈現,我們還沒能按會員門類情況,分別成立專門委員會統籌領導創作與活動;三是隨著音樂事業的不斷發展,不同音樂專業門類人才隊伍日漸擴大,而音協為音樂專業門類搭建演奏、演唱和學術交流平台,組織他們參與各種分類活動方面不夠積極主動;四是在國家日益重視民族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形勢下,如何更好地發揮音協特長和優勢,積極主動地加快搶救、挖掘、整理和保護正面臨消失的青海各民族豐富而歷史悠久的民間音樂,還沒有形成有效的機制和辦法;五是音協在聯絡會員及時通報情況還不夠;六是協會在“抓創作、出作品、出人才”方面,客觀地講,與蘊藏深厚而豐富的青海民族民間音樂素材不甚相符,尤其缺少思想性和藝術性相統一的音樂精品力作,創作思維比較單一,音樂創作力量比較薄弱的問題,面對目前缺乏在民眾中流傳廣,並在社會上、音樂界有一定影響的作品,還有待大家一定時間的積蓄和努力。以上不足和問題需要在今後工作中加以改進,加快落實。
二、今後工作思路的建議
黨的十七大和省十一次黨代會提出了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四位一體”協調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任務,為國家和青海省建設發展描繪了宏偉藍圖,也為青海音樂事業進一步發展提供了難得機遇。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就是對音協工作的號召與期待。省音協要繼續組織推動音樂工作者深入實際,貼近社會、貼近生活、貼近民眾,反映人民的心聲,滿足人民的需求,發揮音樂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與和諧文化中的重要作用。青海音協是黨領導的專業性人民團體,肩負著團結音樂工作者,繁榮發展音樂事業的重大責任。在今後五年工作中,要在省委宣傳部和省文聯的領導下,在中國音協的指導下,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嶄新的面貌,團結全省民族音樂工作者,勇於創新,奮發進取,努力做好音協工作,不辜負黨的囑託和全體會員的期望。
(一)圍繞工作大局,提高音協工作水平
今後五年,青海音協工作的指導思想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努力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貫徹黨的文藝方針政策,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增強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圍繞全省和省文聯中心工作,團結全體會員和全省各民族音樂工作者,開拓創新,不斷進取,加強思想建設,活躍陣地活動,提高服務質量,凝聚人心,發揮優勢,努力把音協辦成服務會員的溫馨之家,建成繁榮音樂藝術、發展事業產業,促進精品創作,打造特色品牌的骨幹機構。要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諧文化的重大戰略任務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富裕文明和諧新青海進程中,明確工作目標,理清工作思路,努力為大局服務。明年是建國60周年,青海解放60周年,協會要積極宣傳這個重大活動。在省委宣傳部和省文聯的部署下,繼續努力做好“大美青海”歌曲徵集、評選、製作、推廣等工作,擴大青海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通過宣傳推廣,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在青海高原唱響社會主義好、共產黨好、改革開放好的主旋律,提振青海各族人民的信心與精神,凝聚力量,為開拓青海音樂事業新天地,貢獻我們的力量。
二)重點做好“青海省音樂獎”的評比工作,推動該省音樂事業發展。
推動該省音樂事業的發展,出優秀音樂作品和音樂人才是音協工作的重要目標。經省委宣傳部批准創設的“青海音樂獎”評選活動,必將成為提高該省音樂創作水平、推出音樂作品和人才的有力手段。青海音協要把“青海省音樂獎”作為青海音樂的最高獎項做精做強。結合每五年一次的省人民政府文藝評獎和每兩年一次的中國音樂“金鐘獎”評選,紮實地作好基礎工作,公開、公平、公正地推出好作品和優秀人才,使其成為推動青海音樂創作健康發展的鏈條和青海音樂的品牌。經濟相對滯後的青海蘊藏著豐富的音樂文化寶藏,這是我們的財富,只要創造和提供條件,創作出優秀的音樂作品是完全有可能的,有了好作品,就會推動優秀人才的不斷湧現。抓好這項工作,今後幾年可使音樂工作者能有一個事業發展的工作平台和良好環境,年年有進步,使音樂工作在更高更廣的層面上有效拓展,為青海音樂事業與全國水平的靠近。為出作品,出人才打下的堅實基礎。
音協在今後五年的工作中,要進一步加強青海音樂理論研究尤其是評論工作,利用“青海音樂獎”,中國音樂“金鐘獎”的理論評獎平台,逐步發現音樂理論評論人才,逐步實現對音樂創作、表演、教育問題進行清晰的理論探討和評論引導,發揮音樂理論評論的指導和推動作用。
(三)繼續推動“三貼近”,讓音樂工作者更好地與人民民眾相結合
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民眾,是文藝工作依靠人民,回報人民的根本途徑。音協要繼續堅持組織音樂人深入生活、採風創作的優良傳統,每年初要做出具體的採風計畫安排,支持幫助音樂家深入生活、深入民眾、深入實踐,為青海各族民眾創作更多深受民眾歡迎,又具有濃郁民族風格、較高藝術水準的優秀音樂作品。還要結合青海實際,繼續約請國內知名音樂家到青海採風創作,整體帶動青海的音樂創作水平。同時,要繼續開展省內外、國內外的音樂學術交流活動。青海地處邊遠,音樂學術交流比較薄弱,這影響著青海音樂工作者視野的拓展和信息的交流,使我們的音樂工作顯得滯後。因此要有計畫、有步驟地加強與國內音樂院校、藝術團體、學術機構的交往交流,開拓青海音樂人的視野,增強工作信心,活躍音樂舞台和學術交流,形成良好的學習交流氛圍,從而使音協工作更具活力。
繼續做好音協校外音樂教育和考級工作,實現考級工作的延伸需求。 校外音樂教育與考級工作為提高該省少年兒童音樂文化素養發揮了重要作用。要努力為音樂學習者提供良好的環境,為少年兒童提供展現他們音樂才能的平台,更加健康地引導他們創作和學習的熱情,更加客觀地評價校外音樂教育水平,引導教師道德自律,加大考級期間專家評審的點評宣傳,努力營造和諧的學習環境,為推動業餘音樂教育事業發展做好工作。
繼續加強民族民間音樂的挖掘、搶救、保護、研究工作。 音協在保護青海民族音樂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有著獨特的資源與人才優勢。具體體現在:一是遍布青海的民族音樂環境裡,有在第一線拼搏的音樂工作者,他們對當地音樂的熟悉和熱愛,是挖掘、搶救、保護、研究民族民間音樂的基礎人才條件;二是不同民族的音樂工作者生活在民族音樂的核心區,保障了各民族的音樂都有可能得以同步發展;三是熱愛民族音樂的動力出自青海音樂人內心的理想,是主動的,這種主動性和自覺性最為難能可貴。這三個方面是我們開展民間音樂研究保護的重要條件。音協可引導和組織專門人員,集中力量針對各個特定地區,全面開展民族民間音樂存在形態、現狀、變異的研究和利用、發展、傳播的綜合工作,採取突破一點,帶動全面的方法,逐步達到全面保護的目的。音樂文化是最大眾化的文化,要利用音協現有的錄音、錄像資料和先進數字設備,就像保護動植物標本一樣,保存、保護瀕臨消失的民族民間音樂,為後人提供一個鮮活的音樂遺產,也為青海民族音樂研究上台階提供物質基礎。還要在協調實地考查、成果出版、評獎上做好工作,積極為會員爭取國家級、省級音樂研究項目的申報立項工作,使現有的音樂研究人員形成合力,深入田野調查,以科學的態度做好非物質文化音樂遺產的保護開發利用工作。
繼續加強協會自身建設。 胡錦濤總書記在第八次全國文代會講話中對人民團體切實發揮組織、引導、服務、維權作用提出了明確要求。省音協工作的基本職能就是聯絡協調服務。協會工作要牢固樹立服務意識,努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要把實現這次音代會提出的工作任務、要求作為重要目標,勤政廉政,切實為會員提供服務與幫助,切實維護音樂工作者的權益。要努力適應新時代音樂發展的新形勢,繼續探索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青海音協的組織體制、運行機制和活動方式。音協音樂產業開發工作要開拓領域,抓好項目,辦好“中心”,以優秀音樂產業創意與產品擴大行銷服務,重經營、會管理、增實力。
各位代表,今後五年的工作任務繁重而光榮。我們肩負著黨和各族音樂工作者的重託,努力作好今後音協工作,更需要得到各位代表和全體會員的大力支持。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認真學習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實科學發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奮發進取的精神,求真務實的作風,為構建文化青海,實現青海音樂事業的全面繁榮發展,紮實做好我們的工作,謳歌大美青海,謳歌美好生活,謳歌各族人民的美好和諧家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