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疣棒輪藻(新種)

青海疣棒輪藻(新種)是發現於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川口鎮享堂村的晚侏羅世一早白堊世時期化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青海疣棒輪藻(新種)
  • 外文名: Nodosoclavator qinghaiensis Yang sp. nov.
  • 形成時代:晚侏羅世一早白堊世
  • 產地: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川口鎮享堂村
特徵描述,保存單位,

特徵描述

外殼呈瓶狀~長瓶狀,頂部不同程度地收縮呈頸狀突出,頂頸或寬或窄,底部寬圓或略有收縮,底端平,最大寬度常在中部偏下。長370~550微米,寬300~380微米。
表面具大小及形態不一的疣狀突起、以小丘形、不規則多角形塊狀為主,排列不規則,均勻地布滿表面。在基部近底孔處,常具短小的凹槽,直立或微彎曲,一般不超過殼長的四分之一。頂、底部均具孔,形狀及大小不一。側壁薄,約20~25微米。未分離出藏卵器。
從切片觀察,藏卵器的螺旋細胞可能為管狀,僅外壁鈣化,與具疣層緊貼,因此切片的內側顯示出內凹的新月形。

保存單位

國家岩礦化石標本資源共享平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