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大通北川河源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青海省西寧市大通縣境內,湟水河一級支流——北川河的源頭,地理坐標介於東經100°52′—101°47′,北緯37°03′—37°28′之間,涉及大通縣寶庫、青林、青山、向化、樺林等5個鄉鎮, 保護區總面積107870公頃,占大通縣總面積的34.91%。其中核心區面積40156.6 公頃,緩衝區面積38447.4公頃,實驗區面積29266公頃。是以保護森林生態系統及其生物多樣性,集物種與生態保護、水源涵養、科普宣傳、科學研究、自然資源可持續發展等多功能於一體的森林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
青海大通北川河源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是大陸性高原氣候森林生態系統,白肩雕、馬麝、白唇鹿、冰沼草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棲息地。
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地理環境,位置,地貌,氣候,水文,土壤,植被,區域範圍,保護目標,綜述,植物,動物,管理措施,管理機構,管理方法,開發利用,科學研究,旅遊景點,生態價值,
歷史沿革
2005年10月,經青海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青海大通北川河源區省級自然保護區。
2013年12月25日,經國務院審定批准,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015年2月15日,青海省《大通北川河源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2014-2023)》獲得國家林業局批覆。
地理環境
位置
青海大通北川河源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黃土高原區與青藏高原區的過渡地帶,是縣域寶庫河、東峽河、黑林河的源頭地區。
地貌
青海大通北川河源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境內山巒起伏,溝壑縱橫,地形複雜,山區和丘陵地占總面積的94%,河流兩岸的的川水、階地占6.0%,海拔在2680—4622米之間。
氣候
青海大通北川河源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氣候屬半乾旱、半濕潤溫涼性氣候,年平均氣溫由東南部的3.9℃,下降到西北部的-6.0℃左右,年平均降水量由東南的451.2毫米,升高到西北部的820毫米,年降水量為420.8~801.8毫米,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為609.1毫米。
水文
青海大通北川河源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有寶庫河、黑林河、東峽河三條河流,並建有西寧市重要的水源調節水庫“黑泉水庫”。多年平均徑流深為217毫米,多年平均自產地表水資源量為6.86×108立方米。地下水資源量為3.13×108立方米。
土壤
植被
青海大通北川河源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境內植被以寒溫性常綠針葉林、針闊混交林和高寒灌木林為主要植被類型,寒溫性常綠針葉林主要為青海雲杉林,針闊混交林主要為青海雲杉、山楊或白樺混交林,高寒灌叢主要為杜鵑灌叢、金露梅灌叢等。可分為5個植被型組、7個植被型和20個群系。
區域範圍
青海大通北川河源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西寧市大通縣境內,湟水河一級支流——北川河的源頭,地理坐標介於東經100°52′—101°47′,北緯37°03′—37°28′之間,涉及大通縣寶庫、青林、青山、向化、樺林等5個鄉鎮, 保護區總面積107870公頃,占大通縣總面積的34.91%。其中核心區面積40156.6 公頃,緩衝區面積38447.4公頃,實驗區面積29266公頃。
保護目標
綜述
植物
動物
截至2015年,青海大通北川河源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野生動物獸類有4目、14科、37種,鳥類16目、30科、125種,兩棲類2目、2科、2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有雪豹、白唇鹿、馬麝等6種,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有馬鹿、荒漠貓、猞猁、獵隼、藍馬雞等22種。青海省重點保護動物有沙狐、狼、環頸雉等9種。
管理措施
管理機構
青海大通北川河源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管理機構為青海大通北川河源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2007年8月4日成立,保護區管理局隸屬大通縣林業局,為行政管理類科級事業單位,列事業編制30名,設局長、副局長各1名,下設寶庫、東峽兩個管理站。
截至2014年,青海大通北川河源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已建立由管理局、管理站、管護點組成的三級管理機構。
管理方法
2015年3月12日,青海大通北川河源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獲國家林業局批覆,規劃總投資10341.9萬元,主要建設內容有保護管理、科研、公眾教育、可持續發展、基礎設施、防災減災、節能環保工程和信息化等。
開發利用
科學研究
2013年,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陝西寶雞市林業幹部培訓學校、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國家林業局調查規劃設計院對青海大通北川河源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資源植物進行調查,套用豐富度、均勻度、多樣性指標分析了食用植物、油脂植物、飼用植物、藥用植物、材用植物、鞣料植物、芳香植物、纖維植物、環保類植物、蜜源植物等10類資源植物的多樣性水平。
旅遊景點
黑泉水庫
黑泉水庫位於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寶庫鄉227國道旁,是西寧人城市用水的水源地,是青海旅遊北線的景點之一。
老爺山
老爺山又名元朔山,國家AAA級景區,位於西寧市北約40公里,大通縣橋頭鎮東側的北川河畔,是大通中部的一座主要山峰,面積約2.5平方公里。其山勢呈西北-東南走向,高差懸殊,主峰海拔2928米,相對高度達486.5米。山上有火燒台、老虎洞和古寺廟遺址。主峰西南皆為懸崖絕壁,北面與氂牛山相對。因山頂原有太元宮(即關帝廟),俗稱“老爺山”,又稱“元朔山”、“北武當”。
老爺山景區因其保護完好的自然風貌和獨特的人文景觀,被列為青海省九大旅遊區之一。
寶庫峽
寶庫峽風景區位於大通縣西北部,大坂山南麓寶庫林區內,主要由察汗河景區和黑泉水庫景區組成。寶庫峽風景區地形起伏較大,呈狹長河谷地貌。區內以溫泉、石林、瀑布、水庫以及神話傳說為主的自然地貌構成奇特的旅遊景觀,既有江南風光的秀美,又有青藏高原雄偉、粗獷、險峻的地貌特徵。
生態價值
青海大通北川河源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森林覆蓋率達65.44%,98%的森林為天然林,該森林生態不僅在調節氣候、維持區域生態平衡、保護區域生態安全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改善大通、西寧乃至青海東部地區農牧業氣候條件,特別是防止黃河上游地區水土流失,維護黃河流域生態平衡,保持民族地區經濟持續發展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同時,保護區是省會西寧市重要的水源涵養區,承擔著西寧市70%的供給任務,在有效保障西寧市的水資源安全方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戰略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