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清光緒元年(1875年)7月1日,青洲燈塔裝上四等固定燈並正式啟用,協助從西方入港的船隻靠近,時為香港首座燈塔於鶴咀建成後約三個月。
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當時有計畫把
鶴咀燈塔的訊號燈搬移至青洲。為此,青洲需要建造一座更高更大的塔樓,以容納鶴咀的訊號燈。
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建於
舊青洲燈塔旁的
新青洲燈塔動工,翌年竣工。新燈塔建成後,取代了舊燈塔的功能。
1950年代起,由香港當地人員代替歐籍人員執行看守燈塔的工作。
1970年代起,新青洲燈塔改為全自動操作,一直使用至今。
2001年起,基督教互愛中心以象徵式租金向香港政府租用前燈塔職員宿舍及前看守員房舍作為青少年戒毒中心,令古蹟得以活化,善用資源。
主要建築
青洲燈塔建築群主要由
舊青洲燈塔、
新青洲燈塔、前歐籍職員宿舍以及前看守員房舍四處建築組成。
舊青洲燈塔是細小的圓柱形燈塔,以花崗石建造,高約12米,門口沿邊飾以凸出的粗面隅石。燈塔的牆上有兩個“十”字開口,供塔內通風和透光之用。這些開口與雕鑿與中古時代歐洲堡壘上的槍眼十分相似。
舊青洲燈塔的照明儀器屬固定四級屈光鏡,可射出紅色及綠色燈光。燈光的焦平面位於平均海平面以上95呎,如天朗氣清,視野可達14海里。
新青洲燈塔也呈圓柱形,以花崗石和混凝土建造,高17.5米,頂部裝設一個鋼鑄訊號燈。整座構築物均髹上白漆,不但令航海員易於看見,而且又能發揮隔熱功能和保護構築物本身。螺旋型樓梯以磚石鋪砌,工藝精巧,並築有美觀的欄桿。入口處和窗戶的頂部,則塑造成平圓拱形,並以灰塑裝飾作為點綴。
前歐籍職員宿舍是青洲燈塔建築群不可或缺的部分。該宿舍相信是建於19世紀末,當中不乏充滿古典風格的裝飾構件,例如前門的門廊,以飾有改良式柱頭的支柱作為支撐。建築物原本只是單層樓房,於民國十二年(1923年)才加建頂層。
前看守員房舍是一幢單層、平頂而呈“曲尺”(L)形狀的建築物,外牆開有平圓拱窗戶,頂部則建有飛檐。
歷史文化
2010年12月13日,香港郵政宣布推出以“香港燈塔”為主題的一套五枚特別郵票及相關集郵品,並於當月29日發行。郵票描畫了五座法定古蹟燈塔,包括舊青洲燈塔和新青洲燈塔。
2019年5月19日,
香港海事博物館與
香港城市大學合作舉辦“燈塔記憶 – 青洲燈塔”主題活動,通過互動式活動,包括模擬駕駛船隻、3D燈塔模型演示與人文紀錄片首映播放、主題論壇,以提高公眾對青洲燈塔的興趣。
香港大學房地產及建設系兼任教授潘新華於研究石礦時,意外發現盛產於香港的天然花崗岩為燈塔的首選建材,由此醉心於燈塔古蹟研究,聯合一班志同道合的學者、政府退休工程師和考古愛好者,組建了一個跨學科跨界別的研究團隊。
舊時一座燈塔約需九人管理,包括一位燈塔管理員,兩位助理管理員,三位華人管理員,兩名工人,以及一名電報文員負責通過摩斯密碼與外界溝通。據潘新華的研究顯示,“高級管理員大多是西方人,人工為華人的十倍,在當時的香港,屬於中產水平。”因為交通不便,燈塔員工採取“輪班制”,連續返工四星期或兩星期,放假兩星期。“他們會利用放假時間搭船‘上岸’,購買生活用品、備足食物。”潘新華說,島上人煙稀少,周圍海盜猖獗,燈塔員工多會準備獵槍以備不測。
研究價值
新舊青洲燈塔具有獨特的建築特色和豐富的歷史背景,數十年來為數以萬計從西面進入香港的船隻輔航,在香港早期的航運貿易中扮演重要角色,維護了海上交通安全,在香港海事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文物保護
2008年11月7日,根據《古物及古蹟條例》,青洲燈塔建築群被列為
香港法定古蹟。
旅遊信息
地址
青洲燈塔建築群位於香港中西區青洲。
交通
青洲燈塔建築群可由香港島乘船前往。
參觀信息
青洲燈塔建築群現為香港海事處(新青洲燈塔)及香港政府產業署管理。基於保全理由及避免影響日常運作,建築群並不對外開放。
有意前往青洲燈塔建築群的市民需要自備航船,並向香港政府主管部門提出“登島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