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跡

青春跡

青春跡》(京東)(亞馬遜)(豆瓣)是一部長篇小說,作者王彤,由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發行。小說講述的是80後的學生生活及步入社會的心理、生活狀態。文章筆觸真實,能引起同齡人的共鳴,人物性格刻畫細膩、鮮明,是一部精彩的青春小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青春跡
  • 作者:王彤
  • 小說類型:小說
  • 是否出版:是
  • 出版日期:2013年12月
  • 頁數:241 頁
  • 總字數:200千
  • 定價:25 元
  • 出版社:中國戲劇出版社
  • ISBN:978-7-104-04157-3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引言,後記,

內容簡介

青春,擁有之時不以為然,失去之後才發現,仿佛被抽走了靈魂一樣。
查默,一個80後,一個生長在北京的普通男孩,和幾個小夥伴一路走來,經歷著那些平凡的破事。
那一年,他在大學校園中遇到了愛情,一個和他一樣,白紙一張的女孩,蔡紫。三年的美好被趨於平淡的生活所消耗,一個查默曾在高中時暗戀的女生邵曉寧,闖入了兩人的生活,打破了那份安逸。在那個夏天,查默體會到了什麼叫作失去,什麼叫作不該去觸及的幻想。那之後,他悲傷。他也目睹了身邊朋友的堅固愛情,因為現實,失去力量。畢業之後,查默為了忘掉蔡紫,和同事顧硯開始了一段新的旅程,只是他沒想到,擁有歷史的顧硯,居然讓他找到了新的方向。造化弄人,一次和蔡紫不經意的邂逅,查默又一次溺於困頓,陷入低潮。顧硯得知後,用自己的方式,讓查默想清楚到底什麼才是內心真正想要。
歲月無情,時光荏苒。現如今的幾個男孩,依舊像往常一樣,喝一杯啤酒,唱一首老歌,罵一句髒話。只是那不知何時長在肚子上的贅肉,那悄無聲息掛滿眼角的皺紋,那無奈和麻木的心境,提醒著他們,年輕不在,人已老。還好他們沒有散,還好那些回憶沒有忘,還好那些青春留下的痕跡,已被刻在心上。
青春逝去了嗎?查默更願意相信,青春只是換了一種形式,更成熟,更懂得,更珍惜地存在。
那些青春的痕跡,可以讓人們在繁華和喧囂中找到一瞬間的單純與寧靜;可以讓人們在冷眼旁觀和燈紅酒綠中,看見久違的真誠與希望;可以讓人們在複雜和人情淡漠的社會中,感受到心中尚有一抹溫暖,一絲蕩漾。
這些讓查默釋然,重拾對愛情的信心,安心等待。不知最終的結局,會是怎樣。

作者簡介

王彤,男,1984年出生,北京土著,摩羯座,A型血。大學畢業之前,循規蹈矩,老老實實。進入社會之後,經過了幾份工作的洗禮,決定不再虛度光陰。為了尋找存在感,放棄了原本不錯的生計,過著在別人眼中既羨慕又不太靠譜的生活。著有小說《如果還有昨天》《未央永生》。

圖書目錄

引言
一 虹
二 霧
三 星
四 光
後記

引言

有人告訴我,現在的人心都太浮躁,太乾淨的文字沒人看得進去,大家都喜歡什麼血腥暴力或者跟性有關係的東西,那看著多來勁啊!然後我就想,那我是要寫點大家都喜歡的?還是寫一些真正發自內心的?最後我還是選擇了後者,因為就算是我寫了什麼很黃、很暴力的東西,估計一樣沒人愛看,因為我實在沒有什麼這些方面的經驗,寫了估計也是白費勁。
既然決定了,那就廢話不多說了,不過文章開頭好像還得寫個引言,想想還真是麻煩。引言寫點什麼好呢?算了,反正大部分人也不怎么看引言,那我就隨便一寫好了。
那么,預備,開始。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懷疑自己的過去,尤其是那些美好的經歷。我們不確定,甚至不敢相信,那些令人流連忘返的,是否真的存在過,還僅僅只是一場夢境。直到看到老照片,或是無意翻出一些陳舊的物品,或是聽一路走來的朋友們偶爾提起,我們才知道,原來那一切都真真切切地存在過,發生過。為什麼我們會對曾經的真實而存疑?也許只是因為太美,美得不真實;也許是因為我們總去回憶,回憶到麻木;亦也許是我們害怕提及,怕再傷到內心。久而久之,這些過往,就在無數個日日夜夜裡,消失殆盡,漸漸地,不見蹤影。
人生就像是一張白紙,歲月會在上面留下很多痕跡。起初,我們會對那單調白色上出現的色彩充滿希望,想方設法地為空白處做更多的填充,來讓人生變得立體、光鮮亮麗。久而久之的一天,我們突然發現,有的顏色和筆畫並不是我們想要的,甚至包括一些我們曾經堅定不移的親筆。於是我們茫然,止住了腳步。我們需要審視一下那幅人生,看看有哪些地方下錯了筆。我們總是會突然之間想要休假,其實我們這樣希望,要的並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休息。我們需要在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中,停下來看看自己,尋找一下內心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或者懷念一下曾經那份簡單的快樂與妥亍。
當我們擁有了時間和精力,我們會慢慢意識到,原來那些忘記的,並不是真的被我們忘記了,只是想不起來了而已。就好像白紙雖已被凌亂的水墨所覆蓋,早已看不到原本的潔白,但是那些邊邊沿沿的空隙,依舊提醒著我們原始的純淨。 我們的心中總會裝著一些人,一些事,一些感情。雖然人早已離開,感情早已隨風而去,但我們還是會懷念。走到一些地方,看到一些風景,之後變得傷感、惆悵、目光迷離。我們總是到最後才發現,曾經的那些悄然而至,那些在指尖不經意間的消失,原來是那么得寶貴。只是我們再也不會看見,再也感受不到,再也不願提及。我們後悔,怨恨命運,責怪自己,但為時已晚,一切都已成定局。
有時,我們想要撕碎那張紙,想把一切的一切通通毀掉,然後重新開始。可人生並不能倒退,我們只能硬著頭皮,沿著已有的軌跡,繼續前進。漸漸地,你會發現,無論是鮮艷的線條,還是骯髒的污點,它們都是你的過往,你的風景,你的痕跡。而這張獨樹一幟的畫卷,就是你存在過的證據。
人是一種念舊的動物,我們總是在吃到一些好吃的東西之後,還想再吃,這就是一個最簡單的證明。我們常常會寫寫日記,在一些重要的節日互送禮物,或者露出一個並不算自然的微笑,留在照片裡。不管是用什麼方式,我們只是想把一些東西,留作紀念,送給未來的自己。我以下的這些文字,也是如此。
有沒有偶爾做夢,夢見從前的人,從前的事。醒來以後,會不會告訴自己又在想他(她)了?又在懷念了?那你有沒有馬上去見那個人?去聊一聊從前的你們?還是,就讓這個夢慢慢揮發,隨後等待著下一次和類似的夢境不期而遇。也許,我們一直都在做夢,真實和虛幻只是站在自己立場上的認定。人類的一生,沒準只是一場漫長的夢而已。
我更喜歡把我寫的東西稱為故事,而不是小說。因為它很平凡,大部分內容也都來源於真實。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經歷,這些經歷如果認真梳理,都能講述出一個動人的故事。只是大部分人沒有這個時間,也沒有這份心情。
說了這么多枯燥的東西,有些噦嗦,也沒什麼勁。接下來,咱們就來點實際的,這個故事,讓我慢慢地給你講起。

後記

故事先講到這裡吧,但是查默的故事並沒有結束,依舊會按照注定的軌跡發展下去。不知道你看得過不過癮,反正不管怎樣,你看完了。我又成功地騙到了一位讀者,我心裡很美,哈哈。
起初,我寫這些文字只是心血來潮。誰成想,一寫起來便一發不可收拾。我發現有太多太多美好的東西值得去回味,我仿佛變回了原來的自己。在這期間,我經常把大夥叫出來吃飯,一起探討書中的情節。偶爾我們也會回到學校,站在曾經站在過的地方,對在這裡發生過的故事侃侃而談。有些事情,當一個人說起,大家都會積極地回應。但有些事情,任憑一個人百般提醒,其他人就是回憶不起。我相信,無論我們記得與記不得的過往,都是真實存在的。這些大大小小模模糊糊的瑣事,早已融進了我們的血液里。
對於我的倡導,每一個人都樂此不疲,因為大家在書中都看到了曾經的自己。只有遠在貴陽的大哥,對此嗤之以鼻。每次看完一個章節,他都會冷冷地評論:“你愛怎么寫怎么寫,反正那裡面的大哥不是我。”我知道,雖然他嘴上這么說,但他依舊會被書里的劇情所吸引。記得大哥有一句經典的話語:“我現在每天的精神食糧,就是回到家,跑到廁所,點上一根煙,打開手機,找到你剛剛更新的段落,看看大哥他丫的今天又被怎么蹂躪了。”此話一出,我們全都笑倒在地。
當把所有情節寫完之後,我開始對整篇文章的細節進行修改。這一改,讓我徹底陷入了痛苦。我發現原來寫得很多話都有語病,錯別字連篇,甚至有些段落怎么念怎么覺得彆扭。改文字和寫文字完全是兩個概念,沒有了創作時的樂趣,全部被枯燥乏味所代替。所以我修改的進度十分緩慢,甚至產生了放棄的念頭。但在一次飯桌上,大家對我鼓勵道:“你一定要堅持下去,我們都很看重這個東西,都期待著它能成為一本完整的紙製品。”從那之後,我就下定決心,一定要把這些文字改到自己滿意。不光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大家,為了曾經我們的那些回憶。
現在,我改完了,心裡一下子變得輕鬆。但當我準備寫後記的時候,腦中卻一片空白。我有點厭煩理論分析和討論的東西,說實話,面對這些,我有些疲憊。
就在前一段時間,《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被拍成了電影,“青春”一詞馬上變成了所有人話語間的熱點。在看過電影之後,我一直覺得我所寫的東西有些狹隘。但有人說,其實並不能稱為狹隘,只是沒有像《致青春》里把世界詮釋得那么大而已。畢竟北京孩子的生活沒有那么動盪,畢竟我們出生在八十年代,在時間上還沒有電影中那么大的跨度,在人生上也還沒有那么深的感悟。
要不我也來說說我對青春的理解吧,誰讓我寫的也是跟青春有關的東西呢。
在我看來,不是每個人都有青春。如果你在學生時代沒有一個熱衷的社團活動或者體育項目,如果你沒有一群要好的朋友,如果你沒有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如果你沒有一個喜歡的人,如果你沒有一個愛你的人,那么你就不曾擁有青春。那時的你,只能被稱為年輕而已。所以,青春是一個群體性的辭彙。每當你想到青春,最重要的並不是那些奮不顧身或者沒頭沒腦的經歷,而是身邊的那一群或者那一個人。
另外,都說青春已經逝去,其實是人們自己把青春從心裡趕走了而已。多大算青春?何時算消逝?誰說得清。如果人們一直保持著所謂青春時的生活方式和感情,青春怎會逝去?是人們自己妥協了,是人們自己放棄了,是人們自己等不下去了,是人們自以為事情就是那樣了,是人們自己扔掉了信念。所以,當大家都在懷念已經逝去的青春時,不覺得有些荒謬么?
有時我們會討論,在上大學的時候,我們每天都不去上課,沒有錢也沒有車,我們整天到底都在於些什麼?為什麼那么無聊的生活卻令我們這么戀戀不捨。
我想,答案應該是陪伴。
就算上學的時候我們沒有煩惱,僅僅的痛苦都是在考試和感情之中。就算我們進入社會以後,面對著知人知面不知心,受到了冷嘲熱諷和待遇的不公平。就算我們感到生活不容易,要為這個努力要為那些拚命。但試想一下,如果現在大家都在一個地方工作,或者合夥做一樁生意,如果大家仍然生活在一起,如果曾經那個對你來說最重要的人仍舊觸手可及,那我們還會有那么強烈的青春不在的感覺么?是不是心裡會舒服很多很多?
好吧,我承認我有些站著說話不腰疼。那就退一步講,和朋友頻繁的聯繫總要有吧?經常的聚會總要組織吧?心裡的話總要傾訴吧?對那個人的一句想念總要表達吧?簡單的生日祝福總要送出吧?如果連這些都沒有了,那青春逝去,就是純屬活該了。
人和人不一樣,有人外向有人內向,有人好動有人好靜。但無論如何,友情和愛情都是需要用心去維護的,畢竟這兩種感情不像親情,血濃於水。如果因為懶惰、膽怯或是怨恨讓所有人逐漸地走出了你的生活,那簡直是一件太可悲的事情了。別說什麼真正的朋友不需要經常聯繫,別說什麼就算很久不見但一樣親密,如果你連對方最近在乾什麼都不知道,那還算什麼朋友,友情是不可以吃老底的。別讓自己的不冷靜斷送掉你和他(她)唯一的後路,也別讓卑微的等待冷卻了他(她)對你的舊情,所有時候,我們都應該忠於自己的內心,也必須把真實的想法,說給那個人聽,愛情不是始終都在那裡等著你的。
好了,說了這么多,感覺有些天馬行空。我也該出門找他們鬼混一下去了,順便告訴他們我剛剛買到了一張很尖兒的錢幣。哈哈,其實生活很簡單,我們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這些平凡的陪伴中度過。那一切和大家的不曾經意,早已匯聚在一起,形成了一條淺淺的溝壑,悄無聲息地鑲嵌在了我們的手掌里。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也應該打個電話,約他們出來爆搓一頓你們曾經都喜歡吃的東西,聊一聊原來或者最近開心的話題。抑或,你也可以給那個很久都沒有聯繫過的人發一條簡訊,問問他(她)現在過得怎么樣,有沒有走遠,還願意不願意再一次和你,一直走下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