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顫音:中學生悄悄話進行時》是2014年石油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若梅。
基本介紹
- 書名:青春的顫音:中學生悄悄話進行時
- 類型:健身與保健
- 出版日期:2014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2198138
- 作者:吳若梅
- 出版社:石油工業出版社
- 頁數:368頁
- 開本:16
- 品牌:石油工業出版社
作者簡介,圖書目錄,編輯推薦,目錄,序言,
作者簡介
吳若梅,《中國中學生報》高級編輯;北京人民廣播電台《今夜私語時·大學生版》嘉賓主持;中國性學會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988年3月創辦《中國少年報》“知心姐姐熱線電話”以來,接聽熱線電話三萬餘個,受到中小學生的歡迎。自1992年起,主持《中國中學生報·青春版》編輯工作,接觸到大量中學生讀者。由吳若梅主筆的青春版主打欄目“由衷信箱”“悄悄話”,受到中學生喜愛,收到數以萬計的中學生來信。 多年來,吳若梅潛心研究青春期教育,曾在北京、天津、濟南、哈爾濱、開封、洛陽、廣州、大連等地為中學生及家長講課。《中國婦女報》《青年心理》《親職教育報》《中學生時事報》《今日中學生》《人生》《青春期健康》等報刊均有吳若梅開設的“知心姐姐工作手記”“若梅信箱”“家教熱線”“少男少女課堂”“祝你平安”“心理博士”等專欄。主要著作有:《花季探幽》;《知心姐姐對你說》;《給雨季的你一把傘》;《男生女生青春課》;《青春的顫音》;《成長與性——青春期的故事》;《有一種痛叫成長》;曾主編:《世界等待你》《彩色世界童話全集》《中學生家長性教育讀本》等書。
圖書目錄
人際QQ
猜猜看,友誼是什麼
有的同學很討厭
我一定要忍受孤獨嗎
敢不敢說聲——我錯了
說己之長,必道人短
我放不下原本優秀的班集體
怎一個俗字了得
想想看,別人討厭你嗎
別人在自得其樂地欺負我
如果已經失信於人
新老師,讓我歡喜讓我憂
怎樣才能獲得老師的信任
讓我們也來理解老師的煩惱
要向媽媽“復仇”的女兒
張曉剛和媽媽的故事
我想幫助家裡脫貧
我越來越不喜歡媽媽了
咱和老爸老媽過過招
與父母溝通之神功
生活哲理
你怎樣對待金錢
活著是一種責任
沒有人能一帆風順
秀髮披肩讓人心煩
我的冷暖我來感覺
學會表現自我的藝術
遭遇性騷擾怎么辦
保管好自己的秘密
電話里“煲”的什麼“粥”
新學期開始的時候
宏志生的故事
換個角度看自己
假如你是老師的“寵兒”
謹防中學生網路成癮
惱人的情緒該如何克服
你為什麼不沖廁所
你不會也這樣吧
你能儘快消除煩惱嗎
你為人處世怎么樣
山里來的張小果
天下第一等的學問
自殘是錯誤的宣洩方式
自信,就是相信自己
追求優越感能克服自卑嗎
這個話題很殘酷
遠離精神“海洛因”
盈盈遇到大麻煩了
如何與挑剔的自我相處
“我的地盤聽我的”
我們的愛情
告訴你吧,我早戀了
我怎樣才能忘了他
“落花有意”與“流水無情”
我收到一張情人卡
這是我的初戀嗎
寫著“I LOVE YOU”的小紙條
異性之間交往的“度”在哪裡
享受青春的純美
我想狠狠地揍他一頓
五百二十一顆小星星
大家來做好兄弟
我看了一部漫畫,叫《絕愛》
班裡女生的小鏡子
為什麼和女生說話就臉紅
成長是需要秘密的
讓自己更好更美更快樂
我們的“愛情”
……
學海泛舟
正在發育
志存高遠
猜猜看,友誼是什麼
有的同學很討厭
我一定要忍受孤獨嗎
敢不敢說聲——我錯了
說己之長,必道人短
我放不下原本優秀的班集體
怎一個俗字了得
想想看,別人討厭你嗎
別人在自得其樂地欺負我
如果已經失信於人
新老師,讓我歡喜讓我憂
怎樣才能獲得老師的信任
讓我們也來理解老師的煩惱
要向媽媽“復仇”的女兒
張曉剛和媽媽的故事
我想幫助家裡脫貧
我越來越不喜歡媽媽了
咱和老爸老媽過過招
與父母溝通之神功
生活哲理
你怎樣對待金錢
活著是一種責任
沒有人能一帆風順
秀髮披肩讓人心煩
我的冷暖我來感覺
學會表現自我的藝術
遭遇性騷擾怎么辦
保管好自己的秘密
電話里“煲”的什麼“粥”
新學期開始的時候
宏志生的故事
換個角度看自己
假如你是老師的“寵兒”
謹防中學生網路成癮
惱人的情緒該如何克服
你為什麼不沖廁所
你不會也這樣吧
你能儘快消除煩惱嗎
你為人處世怎么樣
山里來的張小果
天下第一等的學問
自殘是錯誤的宣洩方式
自信,就是相信自己
追求優越感能克服自卑嗎
這個話題很殘酷
遠離精神“海洛因”
盈盈遇到大麻煩了
如何與挑剔的自我相處
“我的地盤聽我的”
我們的愛情
告訴你吧,我早戀了
我怎樣才能忘了他
“落花有意”與“流水無情”
我收到一張情人卡
這是我的初戀嗎
寫著“I LOVE YOU”的小紙條
異性之間交往的“度”在哪裡
享受青春的純美
我想狠狠地揍他一頓
五百二十一顆小星星
大家來做好兄弟
我看了一部漫畫,叫《絕愛》
班裡女生的小鏡子
為什麼和女生說話就臉紅
成長是需要秘密的
讓自己更好更美更快樂
我們的“愛情”
……
學海泛舟
正在發育
志存高遠
編輯推薦
《青春的顫音(中學生悄悄話進行時2版修訂本)》由吳若梅著,“我的心思你知道?”就是這本書的價值所在。書中選登了117封中學生來信,讓人看了既心痛又心酸,既真實又殘酷。我們為人父者為人母者為人師者為未成年人長輩者,其實並不一定懂得我們的孩子,不懂得他們的心思。我們教育的悲哀就在於此。不懂得他們卻要教育他們,這不是盲人騎瞎馬嗎?怎么能懂得他們呢,他們的心思也不跟我們說!好,吳若梅老師幫了我們一把,她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孩子、了解自己的學生。孩子自己也會從這本書得到裨益,因為他們可以從這裡面看到自己的影子,看到自己似曾相識的心思,受到啟迪,得到處理同樣事情的方法和經驗。所以,這本書的第二個特點是——有用。
目錄
人際“QQ”
猜猜看,友誼是什麼
有的同學很討厭
我一定要忍受孤獨嗎
敢不敢說聲——我錯了
說己之長,必道人短
我放不下原本優秀的班集體
怎一個俗字了得
想想看,別人討厭你嗎
別人在自得其樂地欺負我
如果已經失信於人
新老師,讓我歡喜讓我憂
怎樣才能獲得老師的信任
讓我們也來理解老師的煩惱
要向媽媽“復仇”的女兒
張曉剛和媽媽的故事
我想幫助家裡脫貧
我越來越不喜歡媽媽了
咱和老爸老媽過過招
與父母溝通之神功
生活哲理
你怎樣對待金錢
活著是一種責任
沒有人能一帆風順
秀髮披肩讓人心煩
我的冷暖我來感覺
學會表現自我的藝術
遭遇性騷擾怎么辦
保管好自己的秘密
電話里“煲”的什麼“粥”
新學期開始的時候
宏志生的故事
換個角度看自己
假如你是老師的“寵兒”
謹防中學生網路成癮
惱人的情緒該如何克服
你為什麼不沖廁所
你不會也這樣吧
你能儘快消除煩惱嗎
你為人處世怎么樣
山里來的張小果
天下第一等的學問
自殘是錯誤的宣洩方式
自信,就是相信自己
追求優越感能克服自卑嗎
這個話題很殘酷
遠離精神“海洛因”
盈盈遇到大麻煩了
如何與挑剔的自我相處
“我的地盤聽我的”
我們的“愛情"
告訴你吧,我早戀了
我怎樣才能忘了他
“落花有意”與“流水無情”
我收到一張情人卡
這是我的初戀嗎
寫著“ILOEEYou”的小紙條
異性之間交往的“度”在哪裡
享受青春的純美
我想狠狠地揍他一頓
五百二十一顆小星星
大家來做好兄弟
我看了一部漫畫,叫《絕愛》
班裡女生的小鏡子
為什麼和女生說話就臉紅
成長是需要秘密的
讓自己更好更美更快樂
我們的“愛情”
學海泛舟
我想擁有一片自己的天空
別讓學習把自己逼上絕路
成長的心靈不該太沉重
過程和結果你重視哪一個
看著排行榜,我腿肚子發顫
小馬虎張宣的故事
誰打敗了你,誰就是你最好的老師
平常心會帶來什麼
讓計畫真正起作用
珍惜眼前的讀書時光
中考前,別落入焦慮的陷阱
“專一”是一項很難的功課
只抓學習行不行
不能認可自己是最笨的“蛋”
正在發育
青春與健康從講衛生開始
青春的我們開始發育
月經是怎么來的
“性”是什麼
我從哪裡來
男生的自我保健
要健康,也要美麗
青春發育中的常見病
在異性面前表現自己
說說生殖器官的發育
青春期與偶像迷戀
性知識應該從哪裡來
夢裡竟然出現了性
性自慰與品德不端能畫等號嗎
懷春情結與早戀故事
什麼是青春期厭食症
生男生女誰決定
大力是不是有病呢
告訴我們,處女膜是什麼樣的
性純潔並不落伍
青春期性傾向混亂如何矯正
危險的性約定
男孩子也可能遭到性侵害
性侵害是怎樣發生的
志存高遠
大象是不會倒下的
好習慣是開啟成功的鑰匙
從“小我”到“大我”
要發現自己的特殊才能
時間是海綿里的水
傷心小豬淘淘的故事
面對壓力,你能做些什麼
傷熊事件與父母離婚是因果關係嗎
找回你的自信
不要輕易否定自己
就這么輕輕一閉眼
忘掉金牌才能奪取金牌
自慚形穢要不得
展示你自己多走五十步
猜猜看,友誼是什麼
有的同學很討厭
我一定要忍受孤獨嗎
敢不敢說聲——我錯了
說己之長,必道人短
我放不下原本優秀的班集體
怎一個俗字了得
想想看,別人討厭你嗎
別人在自得其樂地欺負我
如果已經失信於人
新老師,讓我歡喜讓我憂
怎樣才能獲得老師的信任
讓我們也來理解老師的煩惱
要向媽媽“復仇”的女兒
張曉剛和媽媽的故事
我想幫助家裡脫貧
我越來越不喜歡媽媽了
咱和老爸老媽過過招
與父母溝通之神功
生活哲理
你怎樣對待金錢
活著是一種責任
沒有人能一帆風順
秀髮披肩讓人心煩
我的冷暖我來感覺
學會表現自我的藝術
遭遇性騷擾怎么辦
保管好自己的秘密
電話里“煲”的什麼“粥”
新學期開始的時候
宏志生的故事
換個角度看自己
假如你是老師的“寵兒”
謹防中學生網路成癮
惱人的情緒該如何克服
你為什麼不沖廁所
你不會也這樣吧
你能儘快消除煩惱嗎
你為人處世怎么樣
山里來的張小果
天下第一等的學問
自殘是錯誤的宣洩方式
自信,就是相信自己
追求優越感能克服自卑嗎
這個話題很殘酷
遠離精神“海洛因”
盈盈遇到大麻煩了
如何與挑剔的自我相處
“我的地盤聽我的”
我們的“愛情"
告訴你吧,我早戀了
我怎樣才能忘了他
“落花有意”與“流水無情”
我收到一張情人卡
這是我的初戀嗎
寫著“ILOEEYou”的小紙條
異性之間交往的“度”在哪裡
享受青春的純美
我想狠狠地揍他一頓
五百二十一顆小星星
大家來做好兄弟
我看了一部漫畫,叫《絕愛》
班裡女生的小鏡子
為什麼和女生說話就臉紅
成長是需要秘密的
讓自己更好更美更快樂
我們的“愛情”
學海泛舟
我想擁有一片自己的天空
別讓學習把自己逼上絕路
成長的心靈不該太沉重
過程和結果你重視哪一個
看著排行榜,我腿肚子發顫
小馬虎張宣的故事
誰打敗了你,誰就是你最好的老師
平常心會帶來什麼
讓計畫真正起作用
珍惜眼前的讀書時光
中考前,別落入焦慮的陷阱
“專一”是一項很難的功課
只抓學習行不行
不能認可自己是最笨的“蛋”
正在發育
青春與健康從講衛生開始
青春的我們開始發育
月經是怎么來的
“性”是什麼
我從哪裡來
男生的自我保健
要健康,也要美麗
青春發育中的常見病
在異性面前表現自己
說說生殖器官的發育
青春期與偶像迷戀
性知識應該從哪裡來
夢裡竟然出現了性
性自慰與品德不端能畫等號嗎
懷春情結與早戀故事
什麼是青春期厭食症
生男生女誰決定
大力是不是有病呢
告訴我們,處女膜是什麼樣的
性純潔並不落伍
青春期性傾向混亂如何矯正
危險的性約定
男孩子也可能遭到性侵害
性侵害是怎樣發生的
志存高遠
大象是不會倒下的
好習慣是開啟成功的鑰匙
從“小我”到“大我”
要發現自己的特殊才能
時間是海綿里的水
傷心小豬淘淘的故事
面對壓力,你能做些什麼
傷熊事件與父母離婚是因果關係嗎
找回你的自信
不要輕易否定自己
就這么輕輕一閉眼
忘掉金牌才能奪取金牌
自慚形穢要不得
展示你自己多走五十步
序言
我的心思你知道?
王晉堂
人在幼年時,胸無城府,童言無忌;倘在小朋友間,無分男女,兩小無猜。兒時率直純真,看事物、想事情,沒有彎彎繞、不費心思。隨著年齡增長,大概是大腦勾回漸多,開始有心思了。及至青春期——孩子上了國中,十二三歲的樣子吧,尤其現在是生理提前、心理“早熟”,還會再早一點,孩子開始有自己的秘密了!再長大一點,到了“少年維特”的年齡,就有煩惱、有“麻煩”了,再還就“哪個少女不懷春”了呢!
孩子需要傾訴了,既然有了心思。偏偏他從對於成年人的“依賴期”進入了“反叛期”,有些事不想跟父母說也不想跟老師說。跟同學說吧,“彼與彼年相若道相似也”,你不明白的他也不明白;特別是有些隱私,連同學也不想說。“欲將心事付瑤琴”,憑誰問,少知音。可憐我們的少年朋友小小年紀就遭遇際遇的炎涼、心靈的荒漠了!
恰在此時,有人想到了投書報刊,比如《中國中學生報》;想到了撥打諮詢電話,比如北京廣播電台的《今夜私語時》等。於是,這些急切的呼聲就傳遞給那些未曾謀面的“大朋友”、那些不知其可的“成年人”了。熟人信不過,父母老師尚不信任,怎么就找了陌生人了呢?這是一種社會心理現象,陌生人的優勢就在於他陌生,沒有直接的利害矛盾。君不見“網友”交得火暴得很嗎?“網友”良莠混雜、真假難辨,一不留神就有上當受騙的可能,這樣的案例不少了。但一些正規媒體還是有信譽的,還是可信任的。直到目前,還沒有這方面的負面報導、反面案例。
於是,這些傾訴就傳遞給了我們本書作者吳若梅這樣的“大朋友”了。
吳若梅有一次應邀到一所學校去講座,豈不知學生並不領情,儘管那所學校的校長也坐在主席台上。講座還沒開始,一個學生就站起來說:“請問您有什麼資格給我們做報告?”看來,這不是“下馬威”,也是“逐客令”了。可吳老師不急也不惱,只見她慢慢道來。她介紹了自己多年從事新聞工作的經歷,也談到為了更好地了解青少年的心理,在自己的專業之外,還特別到北師大心理學院去研修兒童心理學和發展心理學。她說:“光憑這些,也不足給你們做報告。最主要的,我是過來人,你們現在遇到的問題我自己都遇到過,我可以給你們講講我的經歷、我走過的彎路。”學生頓時安靜下來。而當她以翔實生動的材料、娓娓動人的描述、細緻入微的洞察、鞭辟入裡的分析擺了一大堆青少年青春期的問題案例時,學生們折服了。學生們包括那位起初發難的學生以經久不息的掌聲表達了他們的感情和敬意。
吳若梅,《中國中學生報》高級編輯。從事關於青少年教育問題的報導工作二十餘年。從在《中國少年報》做“知心姐姐”開始,就和一大批少年朋友搭建起心靈的橋樑,成了他們的良師益友。而後應邀在北京廣播電台兼做《今夜私語時》的節目。這是一檔專門向青少年普及性健康知識和解答他們隱私問題的節目。節目經辦六年來,在兩千多個靜夜中,給無數青少年送去了溫情與慰藉,受到廣大青少年和社會的關注與歡迎,節目成了北京人民廣播電台十大名牌節目之一,她們也成了孩子們熟悉和信任的“知心朋友”。2005年初,她和廣播電台的主持人孫岩一起把她們自己辛勤勞動的記錄整理出版,題名《有一種痛叫成長》,又在出版界火了一把,第一版很快告罄。時不時有學校邀請她們去作報告,電視台也不斷把她們推上螢屏,她們成了社會名人。吳若梅說,我們不是什麼名人,只是我們的工作對象和話題是社會的熱點而已;我們只是認真傾聽孩子們的心聲,在他們無知、無奈、無助的時候伸出了我們“過來人”的手拉他們一把;這是我們的社會責任,也是我們的工作使命。
我和《中國少年報》《中國中學生報》是老朋友了,和吳若梅老師相識多年。這兩份報紙是社會聲譽甚高的嚴肅媒體,吳老師也是其敬業編輯群體中出色的一員。我從報紙和他們的諸位編輯記者那裡得到許多寶貴的信息,從與吳老師的交往中得到很多啟迪。因為忙,和他們溝通的機會並不多。每次遇到他們中的某一位時,總有一種莫名的愧疚感,我為朋友做得太少了。今天能促成吳老師把多年積累的寶貴材料(尚未發表的)攢出來,也算一個回報吧!
“我的心思你知道?”就是這本書的價值所在。今天是“信息爆炸”的時代,今天也是“信息污染”的時代。信息層出不窮、信息應接不暇、信息良莠混雜、信息真偽難辨。在圖書市場裡,在琳琅滿目的書櫥前,你簡直不知所措、不知如何是好。那么,這本書就有了它的價值。因為,它——實。吳老師說,書里每一個例子,都是從孩子們真實的故事中來的,都是她孜孜不倦地積累和記錄下來的;它是“真唱”而不是“假唱”。她說她不敢說這本書寫的怎么樣,也不敢說自己水平有多高,但是她敢說,它——實。她沒有編造什麼,她只是如實地報導、如實地轉述。這或許是她多年做記者養成的職業習慣,或者也是職業道德。
書中選登了117封中學生來信,讓人看了既心痛又心酸,既真實又殘酷。我們為人父者為人母者為人師者為未成年人長輩者,其實並不一定懂得我們的孩子,不懂得他們的心思。我們教育的悲哀就在於此。不懂得他們卻要教育他們,這不是盲人騎瞎馬嗎?怎么能懂得他們呢,他們的心思也不跟我們說!好,吳若梅老師幫了我們一把,她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孩子、了解自己的學生。孩子自己也會從這本書得到裨益,因為他們可以從這裡面看到自己的影子,看到自己似曾相識的心思,受到啟迪,得到處理同樣事情的方法和經驗。所以,這本書的第二個特點是——有用。
這本書第三個特點在於,對於研究兒童少年的一切教育工作者都有資料的作用。我們沒有時間和便利去了解我們的研究對象,吳老師幫我們做了。我們拿來用就是了。可靠的事實資料是我們研究不可或缺的資料庫。
感謝吳老師的信任,命我為序。說了以上的話,請吳老師和廣大讀者斧正。
王晉堂
人在幼年時,胸無城府,童言無忌;倘在小朋友間,無分男女,兩小無猜。兒時率直純真,看事物、想事情,沒有彎彎繞、不費心思。隨著年齡增長,大概是大腦勾回漸多,開始有心思了。及至青春期——孩子上了國中,十二三歲的樣子吧,尤其現在是生理提前、心理“早熟”,還會再早一點,孩子開始有自己的秘密了!再長大一點,到了“少年維特”的年齡,就有煩惱、有“麻煩”了,再還就“哪個少女不懷春”了呢!
孩子需要傾訴了,既然有了心思。偏偏他從對於成年人的“依賴期”進入了“反叛期”,有些事不想跟父母說也不想跟老師說。跟同學說吧,“彼與彼年相若道相似也”,你不明白的他也不明白;特別是有些隱私,連同學也不想說。“欲將心事付瑤琴”,憑誰問,少知音。可憐我們的少年朋友小小年紀就遭遇際遇的炎涼、心靈的荒漠了!
恰在此時,有人想到了投書報刊,比如《中國中學生報》;想到了撥打諮詢電話,比如北京廣播電台的《今夜私語時》等。於是,這些急切的呼聲就傳遞給那些未曾謀面的“大朋友”、那些不知其可的“成年人”了。熟人信不過,父母老師尚不信任,怎么就找了陌生人了呢?這是一種社會心理現象,陌生人的優勢就在於他陌生,沒有直接的利害矛盾。君不見“網友”交得火暴得很嗎?“網友”良莠混雜、真假難辨,一不留神就有上當受騙的可能,這樣的案例不少了。但一些正規媒體還是有信譽的,還是可信任的。直到目前,還沒有這方面的負面報導、反面案例。
於是,這些傾訴就傳遞給了我們本書作者吳若梅這樣的“大朋友”了。
吳若梅有一次應邀到一所學校去講座,豈不知學生並不領情,儘管那所學校的校長也坐在主席台上。講座還沒開始,一個學生就站起來說:“請問您有什麼資格給我們做報告?”看來,這不是“下馬威”,也是“逐客令”了。可吳老師不急也不惱,只見她慢慢道來。她介紹了自己多年從事新聞工作的經歷,也談到為了更好地了解青少年的心理,在自己的專業之外,還特別到北師大心理學院去研修兒童心理學和發展心理學。她說:“光憑這些,也不足給你們做報告。最主要的,我是過來人,你們現在遇到的問題我自己都遇到過,我可以給你們講講我的經歷、我走過的彎路。”學生頓時安靜下來。而當她以翔實生動的材料、娓娓動人的描述、細緻入微的洞察、鞭辟入裡的分析擺了一大堆青少年青春期的問題案例時,學生們折服了。學生們包括那位起初發難的學生以經久不息的掌聲表達了他們的感情和敬意。
吳若梅,《中國中學生報》高級編輯。從事關於青少年教育問題的報導工作二十餘年。從在《中國少年報》做“知心姐姐”開始,就和一大批少年朋友搭建起心靈的橋樑,成了他們的良師益友。而後應邀在北京廣播電台兼做《今夜私語時》的節目。這是一檔專門向青少年普及性健康知識和解答他們隱私問題的節目。節目經辦六年來,在兩千多個靜夜中,給無數青少年送去了溫情與慰藉,受到廣大青少年和社會的關注與歡迎,節目成了北京人民廣播電台十大名牌節目之一,她們也成了孩子們熟悉和信任的“知心朋友”。2005年初,她和廣播電台的主持人孫岩一起把她們自己辛勤勞動的記錄整理出版,題名《有一種痛叫成長》,又在出版界火了一把,第一版很快告罄。時不時有學校邀請她們去作報告,電視台也不斷把她們推上螢屏,她們成了社會名人。吳若梅說,我們不是什麼名人,只是我們的工作對象和話題是社會的熱點而已;我們只是認真傾聽孩子們的心聲,在他們無知、無奈、無助的時候伸出了我們“過來人”的手拉他們一把;這是我們的社會責任,也是我們的工作使命。
我和《中國少年報》《中國中學生報》是老朋友了,和吳若梅老師相識多年。這兩份報紙是社會聲譽甚高的嚴肅媒體,吳老師也是其敬業編輯群體中出色的一員。我從報紙和他們的諸位編輯記者那裡得到許多寶貴的信息,從與吳老師的交往中得到很多啟迪。因為忙,和他們溝通的機會並不多。每次遇到他們中的某一位時,總有一種莫名的愧疚感,我為朋友做得太少了。今天能促成吳老師把多年積累的寶貴材料(尚未發表的)攢出來,也算一個回報吧!
“我的心思你知道?”就是這本書的價值所在。今天是“信息爆炸”的時代,今天也是“信息污染”的時代。信息層出不窮、信息應接不暇、信息良莠混雜、信息真偽難辨。在圖書市場裡,在琳琅滿目的書櫥前,你簡直不知所措、不知如何是好。那么,這本書就有了它的價值。因為,它——實。吳老師說,書里每一個例子,都是從孩子們真實的故事中來的,都是她孜孜不倦地積累和記錄下來的;它是“真唱”而不是“假唱”。她說她不敢說這本書寫的怎么樣,也不敢說自己水平有多高,但是她敢說,它——實。她沒有編造什麼,她只是如實地報導、如實地轉述。這或許是她多年做記者養成的職業習慣,或者也是職業道德。
書中選登了117封中學生來信,讓人看了既心痛又心酸,既真實又殘酷。我們為人父者為人母者為人師者為未成年人長輩者,其實並不一定懂得我們的孩子,不懂得他們的心思。我們教育的悲哀就在於此。不懂得他們卻要教育他們,這不是盲人騎瞎馬嗎?怎么能懂得他們呢,他們的心思也不跟我們說!好,吳若梅老師幫了我們一把,她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孩子、了解自己的學生。孩子自己也會從這本書得到裨益,因為他們可以從這裡面看到自己的影子,看到自己似曾相識的心思,受到啟迪,得到處理同樣事情的方法和經驗。所以,這本書的第二個特點是——有用。
這本書第三個特點在於,對於研究兒童少年的一切教育工作者都有資料的作用。我們沒有時間和便利去了解我們的研究對象,吳老師幫我們做了。我們拿來用就是了。可靠的事實資料是我們研究不可或缺的資料庫。
感謝吳老師的信任,命我為序。說了以上的話,請吳老師和廣大讀者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