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上海)

《青年(上海)》1939年10月10日創刊,主編及發行人為洪超,由青年雜誌社出版,中國圖書雜誌公司總經售,館址位於上海福州路復興里4號,館藏1939年至1940年間刊行的16期。該刊是有關青年的學術、修養、文藝等方面的純研究性的綜合刊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青年(上海)
  • 語種:中文
  • 創刊時間:1939年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出版地:上海
欄目方向
內容包括時事研究、學術講話、科學知識、戰事常識、名家文藝、青年修養、讀書指導、名人生活、地方遊記、學校生活、青年園地、讀者:作者:編者等。
論著是該刊的主體性內容,刊中載有一定數量的時事研究論著,主要是有關國際、國內重要事件的系統研究和報告,如《青年與時事研究》《蘇日談判與中蘇友誼》等篇。刊中還設有《半月時事》欄目,主要刊登前方抗戰的訊息報導。該刊還載有不少普及性知識,旨在介紹各科青年必須學習的知識,涉及人文、科學、軍事方面的諸多學科,如《文學的本質》《大炮與飛機》《海洋中的大動物——鯨魚》《什麼叫做套匯》 等。
學術研究外,該刊還載有不少文藝作品,設有《名家文藝》欄目,特約國內的優秀作家,刊登文稿,同時該刊也注重國外名作的選譯,載有美國漢敏威著,朱雯譯的《在異國》,(英)Froude著,小耕譯的《農夫與狐狸》等。
青年修養、人格養成也是該刊關注的重點,為此該刊特邀請社會前進和教育專家按期為該刊撰述關於修養方面的文字。如華升的《青年思想訓練的重要》, 陸志濂的《怎樣做一個青年學生》等。該刊第二卷,還增加了“社說”欄目,主要刊登鼓舞青年投身國家建設,參與抗戰救國的文章,還有時局分析、社會批評等文字。
此外,該刊還載有讀書指導、名人生活、地方遊記之類的文章,這些文章旨在培養青年良好的學習習慣,樹立青年學習的榜樣,並增加青年的見識。刊中還有不少描寫學校生活的文字,以及青年人自己撰寫的散文、詩歌、小說、書信、日記等文學作品。
該刊為了加強編者、作者、讀者間的溝通交流,特辟有《讀者:作者:編者》欄目,意在溝通讀者、作者、編者三方意見。此外,該刊還特別注重對青年寫作的訓練,出版過《青年寫作特輯》。
廣告方面,刊中載有青年們需要的貨物,以及中國圖書編譯館、世界書局等出版機構出版的《職業與修養》等出版物。
《青年(上海)》是一份面向青年的綜合性刊物,該刊意在以新的思想,新的知識鍛造新的青年,是研究當時青年教育思想的參考性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