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萬年橋

青州萬年橋

青州萬年橋位於古南陽城北門外,始建於公元1032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青州萬年橋
  • 外文名:Qingzhou Bridge years
  • 別名:北大橋
  • 位置:古南陽城北門外
  • 始建:公元1032
橋樑簡介,橋樑結構,橋樑歷史,

橋樑簡介

萬年橋俗名北大橋,位於古南陽城北門外,始建於宋仁宗明道年間(公元1032~1033年),由樑柱式木橋改為結構獨特的無柱單拱木橋,狀如彩虹,故曰“虹橋”。為防水患,幾經籌措,壘巨石固河兩岸,用數十根大木相貫,無柱,架為飛橋,造就了我國第一座木結構虹橋。張擇端所繪《清明上河圖》中的虹橋,就是以青州南陽河上的虹橋為藍本的。明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改建成為石質聯拱結構的七孔橋,“石崖天設”,“鐵柱釘連”,改稱“萬年橋”。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被沖毀,繼而重修,至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完善。橋長86米,寬9.4米,高9米。橋墩迎水面呈三角形,雕龍首長鬣水獸。橋護欄上雕刻的19對石獅和橋頭上的4隻大石獅,
青州萬年橋

橋樑結構

中間歷經修葺古時的最後一次重修是在清朝嘉慶年間,迄今已 180 多年了。
青州萬年橋
現為七孔石橋,長 65.3 米,面寬 8 米,高 7.9 米,拱跨度寬 5.4 米。
橋兩端各有較寬的引橋面,東西兩面有欄桿,並襯有石獅、寶瓶各 16 對。欄桿上有明朝的浮雕《二十四孝圖》和纏枝牡丹。西面應水的六個橋墩上端,刻有一米見方大的龍頭,人們叫它龍吞口。

橋樑歷史

壽光縣安致遠在修橋碑記中說:“北門鎖匙,晨關乍起,邦人士女,衽接肩摩,南北交錯,河橋成市,……”可見當時橋上交通暢達,行人熙攘的繁華景象。青州萬年橋體現了我國勞動人民高超的建築藝術,它雄偉壯觀,堅固耐久。近 70 年來歷經 4 次特大洪水的衝擊,並無半點損傷。目前更是行人如流,車輛如梭。雖負重累累,但堅固程度仍不減當年。
萬年橋歷經風雨,飽嘗滄桑。日本侵略軍的鐵蹄踐踏過它;國民黨的軍用飛機轟炸過它;十年浩劫更把它糟蹋得千孔白痍,面貌全非。近來經過整修、加固,更增添了新的光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