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將在年富力強領導班子的帶領下,發揚“開拓創新、爭創一流”的精神,努力踐行“用心工作、愛心育人、真心服務”的宗旨,實現學校的跨越式發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青島陵縣路國小
- 所屬地區:中國 青島
- 類別:國小
- 主要獎項:青島市文明單位、青島市教師教育先進單位
- 宗旨:用心工作、愛心育人、真心服務
發展歷史,辦學宗旨,學校活動,學校榮譽,
發展歷史
解放初期
陵縣路國小位於陵縣路中段,於1960年2月建校。建校時,共有教職工36人,文化程度都較低,高中畢業15人,國中畢業超過半數,國小程度1人,共有18個教學班,八百餘名學生,都是從恩縣路、包頭路、臨清路、上海路國小調撥來的。學校成立後,行政領導實行民主集中制,設校長室、教導處、事務處,第一任校長是林效純,主持學校的行政工作;第一任教導主任是左文然,主持全校教學工作,直接領導下的部門有各教研組、圖書室、教具室;事務處負責全校的後勤工作。學校初建時,教學設備簡陋,只有一座二層教學樓,上下院兩個小型操場,面積約六百平方米。在市場一路三十四號有一分校,共有教室五間,約二百平方米。
1962年底,學校進行擴建,在原有二層樓的基礎上增加一層,新增教室8個,辦公室3個,面積約為七百餘平方米。
1963年至65年一段時間,學校上下回響黨中央的號召開展學雷鋒做好事活動,好人好事不斷湧現,教學秩序穩定,學校有了較大發展,到65年底,共有教職工68人,54個教學班,學生人數達到二千餘人,教學設備得到充實。
文革時期
(1966-1976)
1966年5月9日,學校進駐“四清”工作組,正常的教學秩序受到衝擊,各行政組織、黨工會工作陷入癱瘓狀態,規章制度遭到破壞。同年年底,學校教工成立了“火線”“兵團”兩大民眾組織,並開始到外地串連,在這期間,有五名教師被無事遣返。
1967年初,學校成立了革命委員會。同年,上海支路國小建校,該校有10名教師調到上海支路國小工作。下半年,中央提出“複課鬧革命”的號召,學校的教學工作有所恢復,但由於受“左”的思潮的影響,仍處於不正常狀態。
1968年上半年,學校進駐“軍宣隊”,下半年進駐“工宣隊”,幫助工作。
1970年根據“計批改”的指示,學校面向社會,經常組織學生到工廠、社會參加勞動。1971年恢復黨支部,於德清任黨支部書記兼校長。同年,民辦四小併入本校,10名教師連同一部分學生納入本校編制。
1973年,“批林批孔”運動、“四人幫”大樹交白卷的典型,批“白專道路”、“智育第一”,學校教學工作受到干擾,但廣大教師仍能盡職盡責地做好教學工作。1974年一段時間內根據上級指示精神,學校教學工作有所恢復,但後來受“反擊右傾翻案風”地衝擊,學校各項工作又一次受到干擾。
1974年上級撥款,學校新建一幢教學三層樓,面積約五百餘平方米,上下院兩操場經擴建達二千一百平方米。分校改為區局教工宿舍。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1977年-1994年)
1976年“文革”結束,“工宣隊”撤出。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學校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恢復了文革前的行政體制,學校設黨支部,分管團、少先隊、工會工作;設校長室,校長分管教導處、事務處工作。
改革開放時期的發展
1978年下半年,林德利擔任學校黨支部書記兼校長的職務,全校共有二十二個班級(包括初一戴帽班),共一千餘名學生。
1981年7月劉文香任學校副校長。1983年上半年林德利調出,劉文香任學校副書記兼校長。同年,入學新生減少,學校共有17個教學班,學生700餘人,教職工由78年的66人減為57人,文化素質有了提高,其中大專肄業1名,中專31名,高中10名,國中以下15名。
1984年學校進入了整頓發展時期,添置了新的教學儀器,語文、算術、自然等學科的教具基本配套。
1985年2月,劉文香任校長兼黨支部書記,賈玉芬任副校長。同年,該校被評為市北區文明單位。文體衛生工作取得較大發展,成立了口琴隊、豎笛隊、合唱隊、小話劇隊,利用課餘時間進行活動,82年至86年連續四屆獲市文藝演出一等獎。84年被列為山東省桌球傳統項目學校,桌球隊刻苦訓練,連續獲得省市比賽優勝,85年囊括全市小學生桌球比賽的全部冠軍。衛生工作狠抓宣傳普及,落實計畫,校容校貌大有改觀,85年、86年被評為區衛生達標先進單位。85年評為教育局先進單位、區文明單位,獲得省市各項評比十二個第一。
1986年,學校投資二萬五千餘元進行大規模的校園翻建和美化工作,操場全部鋪上水泥六棱磚,另修大小花壇10個,拱形園門一座,學校圍牆全部修整、加固。同年,學校在區教育局、區委組織的教學檔案、文書檔案、財會檔案、自然實驗室教具、電教設備、幼兒工作、衛生工作、綠化工作檢查中獲得優勝,並被評為青島市文明單位。
90年代初,學校被命名為市北區首批規範化學校。
1992年,賈玉芬調走,曲芷華任副校長。
1993年,教育局投資,學校又新建教學樓一幢,面積331.74平方米,並在上院建假山一座,雕塑一座,壁畫兩幅,美化了校院環境。同年,學校被評為山東省教育先進單位,“巾幗建功”先進單位。
市北和台東合區後(1994年-2002年)
1994年5月老市北和原台東區合併為新市北區。同年劉文香退休,曲芷華任校長兼黨支部書記,學校被評為青島市優秀家長學校。
1995年年恩縣路國小解散,有8名教師和一部分學生合併到該校。同年學校被命名為市北區勞動特色學校。
1997年,學校在對離異及特殊家庭子女的教育中取得較好成績,《用愛心滋潤單親子女的心田》被列為青島市精神文明建設的十件好事之一,《青島日報》《青島晚報》青島電視台、青島二台都予以報導。
1998年,《對離異家庭子女心理情況的調查及教育對策的研究》被確定為青島市“九五”教育科學規劃重點課題進行研究,2001年7月青島市教育科學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批覆同意結題。該課題的研究報告被編入市北區“九五”優秀科研成果集。
1998年,學校獲得青島市“三八”紅旗集體。
2000年8月曲芷華退居二線,刁景榮任校長兼黨支部書記,何偉琳任副校長。
2000年學校在普及實驗縣檢查中達市級一類標準,同年評為市中國小勞動技術教育先進單位、區警民共見建單位、區巾國文明示範崗先進單位、團支部被評為區“紅旗團支部”自1993年起學校連續十年評為省級精神文明單位。
2002年3月,學校大隊部組織的“紅太陽,綠太陽”服務崗位實踐活動在青島電視台“小白帆”節目中播出,6月,在市北區德育實踐活動觀摩會上作經驗交流。
隨著城市擴建,老城區居民外遷,學校的生源逐年減少,現有16個教學班,學生約500人,每班約30人左右,基本呈小班化規模。教職工45人,全部達到中師以上文化水平,35歲以下青年教師大專在讀率100%,已取得大專文憑的19人,大本畢業的有9人,大本在讀的有10人,占青年教師的73%。學校有 12 人先後獲市、區優秀教師、優秀專業人才、教學能手等稱號。
學校自80年代即重視音、體、美教學,有比較紮實的基礎,實施素質教育以來,學校更重視通過音、體、美活動,開發學生智力,培養高尚情操。校美術小組多次在全國、省、市、區美術比賽中獲獎,美術教師也多次獲得優秀組織獎、優秀輔導獎等。96年至2002年連續7年在市北區藝術節舞蹈比賽中獲一等獎,98年在區器樂比賽中獲一等獎,99年合唱隊在合唱比賽中獲區一等獎,市二等獎。學校連年被評為藝術教育先進單位。年年獲得市北區體育先進單位。在教體局歷年對所屬學校素質教育量化考核中,學校均獲得優秀等級。
辦學宗旨
多年來,學校以促進學生素質全面提高為宗旨,積極探索,勇於創新,贏得了廣泛的社會讚譽。實施課程改革以來,學校樹立了“以人為本、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育理念和“高標準, 創一流”的總體發展目標,堅持 “面向全體,全面提高,突出特色”的辦學思想,構建了以教學為依託,以藝術為載體,以教師、學生可持續發展的教育實踐為平台,實現學校有特色,教學有特點,學生有特長的最最佳化發展。幹部教師齊心協力,辛勤耕耘,使老城學校煥發了青春的活力。
學校活動
“愛在陵縣,情滿校園”是幹部教師的承諾和行動,更是大家為之奮鬥的源泉和動力。爭當事業型、育人型、綜合型、科研型教師已成為教師們不懈的追求。集“學——思——研——行”為一體的“案例培訓”有效地解決了教師課改中的困惑,提升了教師的業務素質。針對學校中堅力量——青年教師,制定的“開方子——引路子——壓擔子——搭台子”的系列培訓方案,充分開發了青年教師的潛能,促使他們迅速成長起來。
學校開發了以“民族藝苑”為主題的校本課程,教師帶領學生自主探究民族節日、民族風情、民族建築、民族音樂、民族工藝,學生在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中開闊了眼界,陶冶了情操,培養了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一幅幅精美的剪紙、篆刻作品、一串串造型別致的彩棕……都出自學生靈巧的雙手。伴著悠揚的古箏聲,學生展示著自己設計、製作的民族服裝,在金剪子大賽上,在青島市啤酒節、服裝周上盡情揮灑著民族自豪感。藝術走廊上那一面面“會說話的牆壁”,已成為學校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每天,師生徜徉其間,感受到的是汩汩的人文氣息和藝術薰陶。
學校榮譽
不懈的耕耘贏得了教師隊伍的滿園春色,催開了一朵朵艷麗的奇葩,學校在歷年的市北區持續發展辦學水平督導評估中均獲得優秀等級。學校更是捷報頻傳,青島市文明單位、青島市教師教育先進單位、青島市藝術示範學校、青島市教代會先進星、市北區德育工作先進單位、市北區女明星崗。百餘人次教師在全國、省、市、區級論文比賽中創出佳績,十餘位教師被授予市、區教學能手、專業人才、德育先進、優秀班主任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