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
天后宮臨海而立,距棧橋不足500米,它始建於明代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素有"先有天后宮,後有青島市"之說,是一處集天后文化、海洋文化、民俗文化為一體的著名人文景觀,也是青島市區現存最古老的明清磚木結構建築群。天后宮歷經七次大規模整修,現有建築面積1500平方米,前後兩進院落,殿宇十六棟,分別為天后聖母殿、龍王殿、督財府,分別供奉天后、龍王、文武財神等諸神像。戲樓兩側是鐘樓和鼓樓,兩側廂房現已做展廳。除戲樓為琉璃瓦蓋頂,其它建築物均為清水牆、小灰瓦,且經蘇州式彩繪點染,雕樑畫棟,金碧輝煌。天后宮戲樓大梁的包袱畫繪有金陵十二釵等紅樓人物,以及春秋故事"吹簫引鳳圖"、"
敦煌飛天"等。在整個青島地區的古代建築中,青島天后宮的建築藝術和彩繪藝術都是首屈一指的。
歷史沿革
1996年,青島市民俗博物館成立,主要職能是:徵集收藏民俗文物,進行民俗研究,舉辦陳列展覽,傳播歷史和民俗知識,搞好各種民俗文化活動。
1998年12月,青島市民俗博物館對外開放。
2008年4月,青島市民俗博物館免費開放,年接待觀眾量約60萬人次。
2022年11月15日起,青島市民俗博物館恢復對外開放。
建築布局
青島市區現存最古老的明清磚木結構建築群,建於明朝成化三年(1467年)。占地面積4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500平方米,二進庭院,有正殿、配殿、前後兩廂、戲樓、鐘樓及附屬建築,總計殿宇16棟80餘間,是一處典型的具有民族風格的古建築群。館內建有天后殿、龍王殿、財神殿、六十甲子星宿神殿、民俗展室和“天街藝林”。
展出內容
青島民俗館博物館以四方為發源地衍生出的城市民俗文化為主線,著力彰顯老城區豐富的歷史文脈和文化資源。
青島民俗館共分序廳、民俗風情、港口風情和城市風情四大展區,總計29個板塊。地方戲曲展示區域,可以自由選擇茂腔、柳腔、膠東大鼓、東魯琴書、膠州八角鼓、膠州大鼓、漁鼓等地方戲曲的折子戲。民俗風情展示區還原了清末民初時大戶人家拜年、新婚的場景。大戶人家門樓修四角飛檐,上飾有“龍頭”、“壽狗”等吉祥物,門樓高大,還擺放著花轎、嫁衣等實物。這套製作精美的清朝末年的結婚禮服,是年邁市民孫樹蘭專門為民俗博物館捐贈的家傳之寶。青島民間多住平房,在前院的石磨。這是“正間”,正間陳設鍋灶,右側為“東間”。舊時,正間與東間牆壁上多留一小方洞,叫“燈窩”,可放油燈,也有人把它叫做“婆婆眼”,從方洞中可看到灶間的行動,供婆婆監視媳婦用。
魯西南藝術品,雕刻,剪紙,手工藝品,年畫及內畫,烙畫,彩繪葫蘆等民間傳統藝術品。
天街藝林集剪紙、中國結、珠編、勾編、布藝、玻璃燒絲工藝、葫蘆工藝、瑪瑙工藝、字畫、金絲貝雕鑲嵌畫、烙畫、內畫瓶等作坊於一街。
文化活動
民俗文化
舉辦各種民俗文化活動,主要有:民俗收藏品展覽、民間工藝品現場製作展銷、每周日上午民俗文化藏品鑑賞大集、每周六上午專題燈謎競猜及農曆除夕夜“吉祥鐘聲迎新年”撞鐘、正月“新正民俗文化廟會”、七月二十二“財神民俗旅遊節”、九月初九“天后重陽廟會”等。
非遺傳承
烙畫又叫燙畫,由古代一種烙刑演變而來,它可分為竹,布,絹,宣紙等及葫蘆烙畫。電烙畫是我國一項傳統工藝,它於傾刻之間便可創作出人物山水,花鳥魚獸等各種精美作品,而且使用不同介質會出現不同的藝術效果,被稱為"世界藝林一絕"。
魯西南藝術品是山東省獨有的一種民間藝術,以棉紡織為主。在保持傳統特色的基礎上融入了現代生活情趣和審美需要,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和鮮明的民族特色。
參觀信息
公交線路:乘6路、26路、202路、214路、228路、304路、316路大學路站下,1路、25路、225路、307路、367路、411路人民會堂站下。
捷運線路:乘青島捷運3號線、青島捷運4號線至人民會堂站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