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茂腔劇團建團於1950年,前身是青島金光茂腔劇團,1958年青島金光茂腔劇團調至膠縣,更名為膠縣茂腔劇團,1986年改建為“青島市茂腔劇團”並加掛“膠州秧歌藝術團”的牌子。劇團現有演職人員56人,主要承擔膠州茂腔、秧歌的傳承和發展等任務,每年組織各類文藝演出活動400餘場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青島市茂腔劇團
- 時間:1950年
- 前身:青島金光茂腔劇團
- 演職人員:56人
青島市茂腔劇團建團於1950年,前身是青島金光茂腔劇團,1958年青島金光茂腔劇團調至膠縣,更名為膠縣茂腔劇團,1986年改建為“青島市茂腔劇團”並加掛“膠州秧歌藝術團”的牌子。劇團現有演職人員56人,主要承擔膠州茂腔、秧歌的傳承和發展等任務,每年組織各類文藝演出活動400餘場次。
青島市茂腔劇團建團於1950年,前身是青島金光茂腔劇團,1958年青島金光茂腔劇團調至膠縣,更名為膠縣茂腔劇團,1986年改建為“青島市茂腔劇團”並加掛“膠州秧歌...
茂腔,山東省高密市、膠州市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茂腔是流行於濰坊、青島、日照等地的地方戲曲,最初為民間哼唱的小調,稱為“周姑調”,傳說...
這生動地描述了流傳在膠州一帶的地方劇種——茂腔的藝術魅力。膠州茂腔金光茂腔劇團 編輯 1950年2月、8月,青島市金光茂腔劇團和青島市光明茂腔劇團正式成立。...
膠縣茂腔劇團,茂腔演出團體。前身是青島市金光茂腔劇團。1958年下放膠縣,改稱膠縣茂腔劇團,宿艷琴任團長。演出的整理、改編傳統劇目主要有《錦香亭》、《羅衫記》...
作為一種傳統民間藝術,全國專業茂腔劇團只有兩家,一是高密茂腔劇團,即濰坊市茂腔劇團,二是膠州茂腔劇團,即青島市茂腔劇團。發展勢頭較好的應該是高密茂腔劇團。...
建國後,她隨大姐李玉香和一些老同行在本市上海路工人文化宮戲曲廳內,成立光明茂劇腔(1959年轉入國營青島市茂腔劇團,文革中撤制)。李蘭香改唱茂腔,擔任主要演員。...
《青島市志·文化志》和《青島市志·風俗志》是《青島市志》的兩部分志,合成...膠州茂腔劇團,平度、萊西、嶗山呂劇團等6個縣(區)屬劇團;影劇院解放初期只有...
原禮堂改建為現代化的青島工人劇場,戲劇、電影兼演,多次進行職工文藝演出,國內眾多藝術院團也曾到這裡演出,群星薈萃。原報社禮堂改為小劇場,光明茂腔劇團曾長期在...
茂腔《羅衫記》劇照(原青島茂腔劇團) 劉順仙幼年隨鞏玉忠、於瑞亭等學戲,工花旦。11歲進青島市,13歲隨“順和班”到煙臺、大連、瀋陽、哈爾濱等地演出,達11年...
歷任山東省政協委員、青島市政協委員、膠州市政協副主席,曾擔任青島市茂腔劇團業務團長。 [2] 2017年3月12日23時,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人、茂腔的...
1950年青島市文聯安排專人將茂腔藝人組織成了以宿艷琴、曾金鳳為主的金光茂腔劇團和李玉香、李蘭香為主的光明茂腔劇團,這時這種劇種正式叫做了“茂腔”。光明茂腔劇...
40年代初,至青島,改唱茂腔,主演小生,兼演老生。與張鳳山、李玉香等一起演 出。1949年,參加青島市茂腔劇團。後調至金星柳腔劇團,工老生,兼演花臉,並 被任命...
茂腔《鄉里鄉親》青島市茂腔劇團演出 省藝術節獲獎豫劇《拓荒者》濟寧市豫劇團演出楊琨其他劇目 歌舞劇《鶴飛》濟南市歌舞團演出 (2003 獲中國人口文化獎)[7] ...
後來成立的青島市柳腔劇團,就是以這些演員為基礎和骨幹的。這期間,柳腔演員還經常同梆子、評劇、茂腔、京劇等不同劇種的演員同台演出,有時演員們用各種劇種的聲腔...
黃島街道辦事處座落於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東端,膠州灣南畔,東與青島老市區相隔2...“茂腔劇團”等多支特色文藝團隊,常年開展“送文化”“送藝術”、“送文明”...
台東商業市場東門內光陸戲院劉寶英的京劇班子改名為“共和京劇團”;李玉香的班子改名為青島光明劇團,李玉香任團長,劇團隨即遷至上海路工人文化宮戲曲廳內改唱茂腔。...
學校先後與美國勒康,青島茂腔劇團等多個單位進行冠名訂單式培養,與海爾集團、海信集團、愛默生電機公司、青島福興祥物流等近百家知名企業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
青島市電視廣播大學膠州分校合併組建而成,是一所集五年制大專、普通中專、職業...就業渠道暢通,學校先後與美國勒康,青島茂腔劇團等多個單位進行冠名訂單式培養,與...
青島市 地理位置 辛安街道辦事處駐地西1公里 面積 4平方公里 人口 300人 ...具有地方民族風味的歌舞劇團,茂腔劇團經常來市場進行文藝表演,不僅活躍了農民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