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李滄區

青島市李滄區

李滄區是青島市內三區之一,位於青島市市區北端,東枕嶗山山脈,西臨膠州灣,南接四方區,北靠流亭國際機場,是進出青島市的咽喉之地。面積98平方公里,人口35萬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3571人,轄李村、滄口、虎山路、浮山路、樓山、湘潭路、九水、世園等11個街道辦事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滄區
  • :山東省
  • 所屬地區:山東省青島市
  • 人口:51萬
  • 電話區號:0532
  • 國家:中國
  • 行政區類型:市轄區
  • 面積:98平方公里
  • 氣候類型:溫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青島世園會,青島梅園,玄陽觀
  • 大型醫院:青島市第八人民醫院
基本概況,地理位置,歷史沿革,風土人情,行政區劃,自然條件,環境資源,經濟狀況,工業經濟,農業生產,第三產業,外經外貿,私營經濟,交通建設,文化藝術,教育文化,科技事業,醫療衛生,著名人物,名勝古蹟,旅遊景點,

基本概況

李滄區西部工業基礎雄厚,素有工業區之稱,集中了青島市近百家大中型骨幹企業,具有較強的輻射帶動能力,現有26個工業門類,50餘種產品,逐步形成了以化工、建材、機械、針織服裝、食品加工等行業為支柱的綜合性加工工業體系。中部商業發達,以北方國貿大廈、嶗山百貨大樓、利客來購物中心為核心,形成了多流通渠道、多經濟成分並存的大商貿格局,成為與市南區相媲美的青島第二大購物中心。  李滄區轄11個街道:李村、虎山路、浮山路、永清路、振華路、永安路、興華路、興城路、樓山、湘潭路、九水路。
圖片圖片

地理位置

李滄區地處青島市區北端,位於東經120度26分,北緯36度10分。東依嶗山山脈與嶗山區接壤,西臨膠州灣,南鄰四方區,北靠城陽區與流亭國際機場相連,是進出青島的咽喉之地,屬典型的城鄉結合部。東西長約14公里,南北長約11公里。區境總面積為97.98平方公里。  沿革  1898年德占青島時期,李滄屬即墨所轄。次年,膠澳租界區分為青島區和李村區。1932年前後,西部滄口和東部李村一同分設鄉區建設辦事處。1935年5月, 滄口地區劃歸市區,屬市區8個辦事處之一。1935年9月,四方與滄口合併為四滄區,後稱第五區。1949年6月2日青島解放後。成立四滄區人民政府,而李革一直為嶗山辦事處和原嶗山區政府所在地。1951年6月成立滄口區人民政府。1994年4月,經國務院和山東省政府批准,將原滄口區李村河以北的8個街道辦事處和樓山鄉與原嶗山區李村鎮張村河以北區域合併,設立新的李滄區,同年6月成立李滄區人民政府。
圖片圖片

歷史沿革

1994年,青島市實施行政區劃調整後設立。由原滄口區的8個 街道辦事處、1個鄉和原嶗山區的李村鎮(嶗山區政府所在地)合併後設定。  1898年德占青島時期,李滄屬即墨所轄。次年,膠澳租界區分為青島區和李村區。1932年前後,西部滄口和東部李村一同分設鄉區建設辦事處。1935年5月,滄口地區劃歸市區,屬市區8個辦事處之一。1935年9月,四方與滄口合併為四滄區,後稱第五區。  1949年6月2日青島解放後。成立四滄區人民政府,而李革一直為嶗山辦事處和原嶗山區政府所在地。1951年6月成立滄口區人民政府。1994年4月,經國務院和山東省政府批准,將原滄口區李村河以北的8個街道辦事處和樓山鄉與原嶗山區李村鎮張村河以北區域合併,設立新的李滄區,同年6月成立李滄區人民政府。
圖片圖片

風土人情

每年三月到四月,一年一度的青島梅花節都要在青島梅園如期舉行,向海內外賓朋展示梅園。梅花節的主要內容有梅花、蠟梅大、中、小型盆景、露地景地(梅樹)、梅花、蠟梅寫意盆景、插花藝術、攝影展、詩書畫展 ,以弘揚博大精深的梅花文化以梅會友,使 十梅庵和青島市通過梅花節而名揚四海。  每年的梅花節,青島梅園還要邀請無錫園林局、蘇州園林局、武漢磨山管理局、山東騰蛟園藝場等兄弟單位共同參展,盛況空前,遊客超過十萬人。

行政區劃

Licang Qu  0532  370213  266021  李滄區轄11個街道(李村、虎山路、浮山路、永清路、振華路、滄口、興華路、興城路、樓山、湘潭路、九水路)。

自然條件

地形、山脈與河流 李滄區資源豐富,自然條件優良。東部低山丘陵,中部地勢平坦,西部沿海,海岸線長約13公里,主要出產魚類和貝類等海產品。境內有臥狼齒、老虎山、北平嵐、煙墩山、樓山、鳳山等12座山丘,均系嶗山余脈。其中臥狼齒海拔428公尺,是李滄區最高點。李村河、王埠河等9條季節性河流,均發源於嶗山山脈,流經區內。
圖片圖片

環境資源

李滄區有土地、建材、海灘涂等自然資源,其中土地資源較市內他區相對豐富,現有尚未利用的土地6543畝,有海灘涂面積997公頃,具有發展旅遊、房地產、水產養殖、建築建材業的良好條件。適宜的氣候、肥沃的土地,有利於多種植物生長。

經濟狀況

近年來,李滄區依靠“科教領先、內外並舉、商貿富區、鄉(鎮)企強區”的發展戰略,充分發揮鄉鎮經濟、第三產業、個體私營經濟、外向型經濟四大支柱的拉動作用,全區經濟建設和各項社會事業蓬勃發展。1998年,全區預計完成國內生產總值22.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6%;完成工業增加值10.2億元,同比增長15%;完成第三產業增加值10億元,同比增長18%;實現工農業總產 值59億元,同比增長18%;一、二、三產業所占的比重分別為1.75%、52.40%和45.85%;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97億元;商業營業額30.3億元;實際利用外資2009.5萬美元,外貿出口交貨值15.5億元;實現財政收入1.3872億元。  在區委、區政府領導下,全區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為動力,實施“三產領先、商貿興區”和“科教興區”發展戰略,擴大對外開放,經過10餘年奮鬥,開創出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協調發展、各項社會事業蒸蒸日上的大好局面。經濟實力不斷增強。1995~1997年,國內生產總值累計實現90億元,年均增長14.3%(絕對數按當年價格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下同) ;區級財政收入累計2.83億元。1998年開始相繼實施的“突出發展二產,繁榮提高三產,培育精品一產”和“科技驅動,外資牽動,個私拉動,園區帶動,環境推動” 的經濟發展戰略,使國民經濟保持快速增長態勢。1998~2004年,國內生產總值累計實現468.6億元,年均增長18.1%;累計實現區級財政收入17.8億元。  對外開放進一步擴大。1995年,李滄區實施“外向帶動”戰略,堅持外資、外貿、外經“三外”並舉,積極拓展合作領域,不斷提高外向型經濟比例。1998年面對亞洲金融危機,區政府出台《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意見》,積極採取措施幫助外資企業渡過難關。1999年,區政府提出“內外並舉”、“李滄以外都是外”和“村村都是招商引資的載體”的對外開放戰略,掀起新一輪對外開放高潮。並實施“安商富商”工程,進一步改善招商引資的軟環境。2000年建立外商投資服務體系和投訴處理機制,有重點地引進技術含量高、規模大、附加值高的項目。 1994~2004年,李滄區共批准利用外資、港澳台資項目619個,實際利用外資、 港澳台資累計6億美元。 2004年全區外貿出口額達到6.82億美元,為1994年的700%。 工農業結構調整成效顯著,第二產業規模一再擴大,生產力水平不斷提升。李滄區成立後,確立以“優質、高效”為農業發展方向。至2000年,隨著農村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耕地銳減,區委、區政府適時調整農業結構,著力發展以農業為基礎與旅遊相結合的都市觀光農業。李滄區是青島市工業基地,工廠眾多,門類齊全。改革開放之後,國有大中型企業引進國內外先進技術裝備,生產規模一再擴大,企業生產力和現代化水平不斷提升。在國有大中型企業的帶動和輻射下,鄉鎮工業異軍突起、發展迅速。1995年開始,李滄區加大工業結構調整力度,改造傳統工業、扶持優勢行業、發展新興主導行業,調整產品結構、技術結構和組織結構,增強發展活力。集中發展了一批技術水平較高、經濟效益好、發展後勁足的工業項目,並逐步實現資金投向由勞動密集型向資金技術密集型的轉變。2002年起,抓住西部老工業基地汽車、鋼鐵、石油、化工、橡膠等傳統產業技術改造和產品升級的機遇,培植和發展“精、專、特、新”的配套企業;加快建設東部新型工業基地建設步伐,著力引進一批具有現代工業水平的內外資項目,形成新型工業的制高點;大力發展IT產業、電子、新型材料、造紙、電線電纜等市場占有率高、附加值高的產品,培植工業支柱項目。截至2004年底,李滄區共有工業企業法人單位1 067個。 “三資”工業企業達到265家,個體私營企業發展到2 800多家,形成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並存的工業格局。是年,全區第二產業實現國內生產總值87.9億元, 其中工業增加值81.3億元,分別為1994年的4.5倍和5倍。  第三產業迅猛發展,青島市第二個商業中心基本形成。李滄區成立伊始,區委、區政府即提出“三產領先、商貿興區”的經濟發展戰略,要將李滄區建設成為青島市第二個商業中心。1994~1997年,以建設大市場、發展大貿易、搞活大流通為思路,先後建成、擴建了北方國貿大廈等7個大型商業設施,同時個體私營經濟發展迅速,社區服務、房地產、物流、倉儲、信息諮詢等第三產業新領域逐步拓寬。1998年實施“三產抓繁榮提高”的發展戰略,按照商貿企業、批發市場、現代物流“三個組團”齊頭並進、同時發展的思路,整合資源,打造大型購物中心,進一步做強壯大李村商圈,提升和完善東李商圈,培育發展滄口商圈。至2004年,全區共有第三產業活動單位1 622個、 個體經營戶14 135個,形成以李村商圈為軸心,以東李商圈、滄口商圈為兩翼的大商貿格局;交通運輸呈現多種經濟成分競相發展的格局,全區各類物流企業發展到近300家。 是年,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47.02億元,是1994年的3.64倍;第三產業國內生產總值實現26.26億元,是1994年的8.58倍,在全區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由1994年的13.47%提高到23.2%。
圖片圖片

工業經濟

截止到1998年,全區共有工業企業910家,其中區辦工業企業26家,鄉鎮工業企業390家,私營工業企業407家,職工總數4.97萬人。工業企業實現利稅2.3億元,占各產業總額的50%;完成工業總產值58.3億元,完成利潤1.23億元,全區鄉鎮以上企業的改制率已達92.2%。主要形成了以食品加工、染織、針織服裝、建材、化工、機械製造、低壓鍋爐等行業為支柱的加工工業體系。李滄區從區情出發,依靠“鄉(鎮)企強區”的戰略,經濟運行質量明顯提高,鄉鎮企業已成為全區的經濟支柱。近年隨著鄉鎮企業科技投入的不斷加大,新產品開發和科技成果轉化的步伐不斷加快。1998年李滄區有12項新產品通過市級鑑定。其中青島青義燃油鍋爐有限公司近年來開發了多項專利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1998年被列入青島市十大高新技術企業。1998年全區鄉鎮工業完成總51.3億元,占全區工業總產值的88%,實現利稅2.7億元。

農業生產

李滄區轄共52個行政村,現有耕地381公頃,主要盛產水果、小麥、玉米、大豆、花生、蔬菜等農作物。近年來大力發展“兩高一優”近郊現代型農業和旅遊觀光農業,農村經濟聲速繁榮,農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98年,完成農業總產值6800萬元,全區農民人均收入4200元。

第三產業

積極實施大項目帶動戰略,抓好一批有影響力的大型商業設施和市場建設。李滄區已初步形成了一街四城、七大商廈、六大專業市場的青島市市區北部商業中心格局。1998年,全區第三產業增加值達10億元,同比增長18%,完成社會商業營業額29.7億元,同比增長18%,全 區市場交易額達到15億元。有四大商場持續列青島市十大商場之列,其中嶗山百貨大樓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銷售額居全市各大商場首位。李滄區第三產業的發展呈現出兩個主要特點:一是規模效益明顯。近年來,李滄區加快大中型商業設施建設步伐,擴大規模、拓展發展空間,增強企業競爭和抵禦風險能力,爭取市場份額。目前全區擁有營業面積萬米以上大商廈7座。其中嶗山百貨大樓股份有限公司營業面積2.1萬平方米,1998年銷售額5.62億元,居全市各大商場首位,在已建成的大型專業市場中,滄口蔬菜副食品批發市場交易大棚總面積達2.3萬平方米,網點面積6300平方米,是青島市三大蔬菜副食品批發市場之一,也是全市最大的瓜果市口和肉類市口,交易量分別占新疆、西藏、甘肅等15個省、市。二是連鎖經營立足青島,面向全國。李滄區堅持“便民、利民”的原則,統籌規劃、合理布局、積極拓展市場,加快連鎖經營的發展步伐,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目前全區各類連鎖店達40個。區蔬菜公司改制成立的“雙永蔬菜副食品連鎖有限公司”包括16個連鎖店,躋身青島市十大連鎖公司行列。青島鍋貼股份有限公司連鎖經營的觸角已延伸到北京。

外經外貿

全區現有已開工三資企業160家,契約利用外資2.1億美元。1998年,全區共簽訂契約項目18個,契約利用外資2714萬美元,比上年增長94%;實際利用外資1904萬美元,三資企業實際出口2.1美元,全區完成出口交貨值17.4億元。為加快全區外經工作的發展,努力改善外商投資的軟硬環境,強化對三資企業的服務工作。制定出台了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政策措施,在東部建立了經濟開發園區,為招商引資創造良好的條件。積極應對亞洲金融危機帶來的負面影響,採取有利措施安商、穩商,幫助外商投資企業協調解決貸款、稅收、銷售等方面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其次建立信息庫、人才庫、項目庫,努力為三資企業提供人才,提供信息服務。另外,積極參加對外招商活動,建立投訴和監督制度,全區的外經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

私營經濟

個體私營經濟是李滄區最具生機和省略的經濟成份之一,是全區經濟發展的增長點。1998年,全區個體工商戶達到8309戶,從業人員13429人,註冊資金8387萬元;私營企業1296戶,投資人數2579人,僱工10748人,註冊資金60668萬元。李滄區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把個體私營經濟的發展作為全區經濟發展的四個重點之一,從政策、服務和外部環境的營造等方面入手,加快其發展。鼓勵個體私營企業以參股、租賃、買斷等形式參與國有、集體老企業和困難企業改革,使一些困難企業重新煥發出生機和活力。出現了青島迎春養殖公司、青島華紗印染有限公司、青島開開食品有限公司和青島中能電纜製造有限公司等一批在全市頗有影響的私企大戶,為發展地方經濟、增加稅收、解決社會就業壓力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交通建設

李滄區通訊發達,交通運輸條件方便,是連線市區內外的交通樞紐,膠濟鐵路穿越全境西部,境內通車裡程達10公里,設滄口、樓山等站台及貨場。公路四通八達,308國道、小白幹路、西環海公路、四流路和國家重點建設工程項目青銀高速公路等主要幹線南北向穿越全區,承擔著進出區的客貨陸路交通運輸任務。設施完備和設備先進的郵電通訊以及區流亭國際機場毗鄰的優越條件,大大縮短了李滄區同外界各地友好往來的距離。
圖片圖片

文化藝術

全區有文體站10處,半數以上的居家委文化大院及村文站達到省一、二類標準,形成了三有文化網路;有圖書館2處,藏書25萬冊,李滄區圖書館屬國家二級圖書館;有出報刊銷售87家,區屬有線電視台一座。李滄區各類文藝骨幹近千人,其中高有專業文化人才近30人。有國家級會員5人,省、市級會員60多人,全區民眾性文化活動豐富多彩,去年成功舉辦了山東省“李滄懷”青年歌手大獎賽。嶗山百貨集團和嶗山商貿大廈股份有限公司的鼓樂隊多次奔赴加拿大、美國等國家和地區表演,展示了中國民間文化特有的豐彩。

教育文化

全區現有幼稚園121處,幼兒教師670,其中省示範幼稚園6處,市級一類幼稚園23處。有國小36處,539個教學班,在校學生達23100人。普通中學12所。成人教育中心1處,教師進修學校1處。全區國小教學設施均達國家一類標準,體育達標率99%。全區有在職教職工1500餘人,其中,中學高級教師68人,中學一級、國小高級735人。多年來,李滄區積極加強素質教育,並建立了青島市唯一的小學生勞動教育基地,小學生文藝教育成果豐碩。1998年該區選送的小學生舞蹈《鼓妞》獲全國中國小文藝匯演二等獎,合唱《雨絲》獲三等獎,在青島市是為數不多的。

科技事業

積極實施“科教興區”戰略,依靠科學技術促進全區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加大科技投入,重視人才的引進和作用,先後同國內多家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聯姻,加快科技成果的轉化,積極培植新的經濟成長點,促進了全區科技、文化和經濟和發展。1998年全區企業申報國家級和省市級科技計畫項目31項。樓山鄉被國家專利局授予“中國專利工作試點鄉”,該鄉大棗園、十梅庵、石家村三個村被授予“山東省專利村”稱號。

醫療衛生

李滄區轄區內有衛生機構120個,其中醫院12處,承擔全區28萬人民民眾的醫療保健、衛生防疫工作。衛生專業技術人員2593人,床位總數1711張。區內有個體行醫者131人。在醫療機構中,李滄區醫院占地面積為10.5畝,建築面積約1萬平方米,設內、外、婦、兒、中西醫結合及口腔等科室,屬中型綜合性醫院。醫院病床150張。醫院年門診量為119220人次,病床使用率為45.1%。醫院職工總人數274人,衛生技術人員213人,其中中高級專業技術人才70餘人。

著名人物

王仙坡(1906-1987)男,名知昌,字仙坡,號依山園主、白衣舍人,李滄區(原滄口區)樓山鄉大棗園村人。幼年聰慧好學,酷愛書畫,1930年考入濟南愛美中 學藝術師範科,奠定了其一生為書畫藝術獻身的基礎。1932年他又考入杭州藝專專西畫系,由於他聰穎好學、勇於探求,成績斐然,頗得校長林風眠及潘天壽、李苦禪等教授的賞識和栽培,1935年,他與同學王式廓等13人東渡日本,考入東京大學美術科習油畫。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後,他懷著換救民族危亡的愛國熱忱,毅然回國執教,後因眼疾回家養病。1951年11,他與劉德維在青島聊城路成立“青葉美術畫社”,後因營業不盛,歇業回籍長期務農,直至晚年。他汲取了傳統會畫的精華,作山水畫,表現出一種壯闊動人、清新優美的詩的境界。晚年,他更溶中西畫法於一爐,別出心裁,意態更新,受到著名畫家李若禪、山水畫家張伏山的高度讚揚。他的繪畫作品,不僅在國內為之仰慕,在日本、東南亞各地均視為珍品。他先後被聘為青島畫院成員、中國美術家協會山東分會會員,並被編入《中國當代美術家名人錄》。  修德(1920.11.16-1992.2)男,字石竹,祖籍山東省即墨縣(今即墨市人)。修德自執筆跟叔祖父學書藝,後拜師即墨城內準提庵能法和尚教授書畫,打下深厚的筆墨基礎。16歲時,到青島日商上海紗廠(今國棉五廠)做工。他在極為艱苦的條件下,苦練顏、柳、歐、魏等碑貼四十餘年,被譽為“工人書法家”。他工於楷書與行書,見長於草書。1979年,修德的行楷在全國民眾憶法評比中榮獲一等獎,名揚書壇。他的作品被中國美術館收藏。書法藝術可以概括為雅、清、厚、逸幾個特點。修德的書法作品,流傳日本、新加坡、泰國等地,深受歡迎,作品有《修德書法藝術之路》、《詩書畫印》、《修德書法藝術》、《修德書法藝術選》等。修德的書法藝術深得國內名家好評。書法名家許德珩題曰:“梅花清香遠,書法神州聞”,葉聖陶題字“儼然古榻”。修德是中國書協會員,被列入《中國當代慕名書法作品精選》中,被譽為當代中國刻苦自學成才獲突出成就的著名書法家。
圖片圖片

名勝古蹟

青島梅園 位於李滄區樓山鄉十梅庵村村東的山坡上,占地700餘畝 ,擁有126個品種的梅花總計10000餘株。梅園與青島禽鳴園、十梅庵碑林融為一體。冬春之際,各色各樣暗香浮動的梅花、匯集全國書法名家手跡的碑林石刻與離鳴園的花鳥蟲魚相映成趣,吸引八方來客。1999年3月20日至4月20日,第六屆中國梅花臘梅展覽會和老三屆梅花學術研討會在此舉行。來自全國各地及部分國家和地區的10餘家單位和近200名專家、學者參加了展覽會,遊客達到50餘萬人。  鄉村  滄口地區長期為青島市郊區,鄉村占比重較大。解放初期屬四滄區,所轄村莊有:十梅庵、樓山後、坊子街、南嶺、大棗園、小棗園、東小莊、石溝、文昌閣、姜家西流莊、褚家西流莊、曉翁村、西大村、東南山、窩鋪、營子、板橋坊、閻家山、鹽灘、沙嶺莊、孤山、大水清溝、小水清溝、大山、湖島、東廣場、小村莊、十三村、十四村、十五村等30個。1951年7月市區調整時,四滄區劃分為四方區、滄口區。滄口區所轄村莊有:曉翁村、姜家西流莊、褚家 西流莊、東南山、窩鋪、營子、板橋坊、鹽灘、沙嶺莊、孤山、大水清溝等11個。後來幾經變更,到1991年底又增加石家宋哥莊、劉家宋哥莊、徐家宋哥莊、灣頭、東南渠、西南渠、樓山後、坊子街、十梅庵、大棗園、小棗園、南嶺,東小莊、閻家山、香里等15個村莊。上述各村,曾分屬西流莊、樓山兩個人民公社。樓山人民公社於1984年改為樓山鄉,所屬灣頭、東南渠、西南渠、樓山後、石家宋哥莊、劉家宋哥莊、徐家宋哥莊、十梅庵、大棗園、小棗園、南嶺、坊子街、東小莊等13個生產大隊改為行政村,各村建有村民委員會。西流莊人民公社所屬生產大隊的農戶,1982年10月全部轉為非農業戶口。1984年9月,成立滄口區經濟聯合公司,1990年又改稱滄口區第二工業局,原生產大隊1984年改為6個工貿公司,1990年又改稱企業總公司。  第一節 樓山鄉  地理位置  樓山鄉位於區境的最北端,是陸路出入青島市的咽喉地帶。東倚嶗山山麓,同嶗山區夏莊鎮、李村鎮接壤;西瀕膠州灣,與嶗山區紅島鎮隔海相望,南與板橋坊街道辦事處轄區相接,北同嶗山區流亭鎮毗鄰。全鄉總面積為11.93平方公里。地勢東高西低。東南部為丘陵山地,有圍子山、虎頭石、南尖口、鳳山、樓山等山巒。西北部地勢較平坦。境內有灣頭村河、樓山後北河、樓山後南河3條季節性河流。鄉境東南部土地、水利資源較為貧乏,適合發展採石、建材行業;西北部土壤疏鬆,地下水源極為豐富,適宜種植糧食、蔬菜作物,沿海灘涂盛產蛤蜊等貝類海產品。境域南部有樓山,樓山鄉由此而得名。鄉政府機關在小白幹路523號。  歷史沿革  樓山鄉轄區原有17個自然村,建村最早的可上溯到明朝永樂初年,距今已有500餘年。在德國、日本侵占青島以前,樓山地區隸屬即墨縣仁化鄉。1898年後,德國殖民當局將膠澳租借地劃為青島區和李村區,樓山地區隸屬李村區。1929年南京國民政府設青島特別市時,樓山地區南部諸村劃入四滄區,北部諸村劃入夏莊區。1938~1945年,日本第二次占領青島期間,樓山地區劃入仙家寨區。抗日戰爭勝利後,南京國民政府接管青島,樓山地區南部劃入滄平鄉歸屬四滄區;北部劃入海濱鄉歸屬夏莊區。1949年6月青島解放後,其鄉區由南海專署嶗山行政辦事處統一管轄,樓山地區13個行政村南部諸村仍歸四滄區;北部諸村劃入嶗山辦事處一區。1951年7月青島市進行區劃調整,將郊區調整為9個區。1951年10月成立樓山區,樓山地區13個行政村除石家宋哥莊劃入流亭區外,其餘12個行政村歸屬樓山區。1956年1月,郊區改劃為27個鄉,實行農業合作化時,樓山地區各村分別劃入棗園鄉和雙埠鄉。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後,又全部劃入仙家寨人民公社,13個行政村改為13個生產大隊。1961年10月嶗山縣成立後,將樓山後,坊子街、小棗園、東小莊、西南渠、東南渠、石家宋哥莊、徐家宋哥莊、劉家宋哥莊8個生產大隊劃入西流莊人民公社,歸滄口區領導。1962年5月,又將以上8個生產大隊仍劃回仙家寨人民公社,歸嶗山縣領導。1962年11月,經青島市人民委員會批准,將樓山地區的石家宋哥莊、徐家宋哥莊、劉家宋哥莊、西南渠、東南渠、灣頭、坊子街、樓山後、大棗園、小棗園、十梅庵、南嶺、東小莊等13個生產大隊從仙家寨人民公社劃出,組成樓山後人民公社,歸嶗山縣領導。1965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將樓山後人民公社劃入滄口區,但農業生產仍由嶗山縣管理。1978年轉為蔬菜專業生產後,全部歸滄口區領導。  1984年體制改革後樓山後人民公社改為樓山鄉人民政府,所屬13個生產大隊改稱村民委員會。  機構設定  1991年底,鄉設有黨委、政府、紀律檢查委員會、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及鄉工會、共青團、婦聯、武裝部等機構。鄉黨委下設組織、宣傳、信訪等部門;鄉政府下設經委、財政、審計、民政、司法、土地、計畫生育、農機、農技等部門。區有關部門還設立公安派出所、稅務所、工商所、人民法庭等派出機構駐鄉。  人口土地  1991年全鄉總戶數1.02萬戶,總人口2.9萬人。  由於國家建設需要和村民建房用地,耕地面積逐年減少,到1991年底全鄉可耕地面積僅有2 000餘畝,糧食作物已停止耕作,只種植蔬菜和少量的花卉。有8個村分別於1982年、1984年和1992年辦理了集體農轉非手續。至1992年非農業人口已占全鄉總人口的55.8%。全鄉95%的勞動力從事工業、商業等多種經營。  文物古蹟  鄉境內有文物古蹟多處,現有址可考的有商周遺址——古城頂和大棗園石牌坊。  商周遺址——古城頂 位於十梅庵村東,據考此處屬商周遺址,是距今三千多年前的一處海防城堡,占地約10畝。1949年和1955年曾在此出土了箭頭、短劍、陶片、骨器、石器等文物。還發現了夯土城堡的基礎和穴居洞室。  大棗園石牌坊 大棗園村中心大街矗立的兩座石牌坊(“文化大革命”時飾物被毀,現僅保留主體)。據牌坊上刻字和大棗園村《王氏祖譜》載,該牌坊是清康熙帝下旨,為表彰“國師”王懿及其祖父、父親而立,建於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  所屬村莊  坊子街村 位於樓山鄉南部,東臨小白幹路,西南臨鳳山,南接小棗園村,北鄰樓山後村和青島汽車製造廠。村莊占地0.28平方公里,住戶460戶,人口1 500人,均為漢族,是樓山鄉較小的村莊之一。  據該村《李氏族譜》記載:明永樂初年,李氏祖先由雲南大槐樹里遷至。後於、王、孫等姓陸續遷來,多以開坊子(小吃店)為生,故名坊子街。該村歷史上延續下來一集市,農曆逢四遇九為集日,俗稱棗園集。村東原有一自然小村——劉家台,解放後劃歸該村為一行政村。  該村在1956年農業合作化時,曾與樓山後、小棗園、東小莊聯合成立一高級社——紅日農業合作社,1962年加入樓山後人民公社,時稱坊子街生產大隊,1984年恢復鄉村體制,改稱坊子街村至今。  該村建有中共坊子街村支部、坊子街村民委員會,並有共青團、婦聯、民兵等民眾組織,工業公司管理村辦企業。  南嶺村 位於樓山鄉東南部,東臨虎石山,南與嶗山區李村鎮石溝村相接,西臨小白幹路,北與大棗園相鄰。村莊占地面積0.35平方公里,住戶680戶,人口1 900人,均為漢族。  該村始建於明永樂初年,劉氏祖先從雲南大槐樹里遷至,因地處丘陵地帶,故名南嶺村。  該村經濟原以農業為主,兼有部分果園。1958年加入仙家寨人民公社,1962年劃入樓山後人民公社,時稱南嶺生產大隊,1984年後改稱南嶺村。  解放初期有耕地1 000餘畝,后土地被陸續徵用。從60年代初開始創辦一些副業項目,以採石、燒磚為主。改革開放後,由農業轉向工商業。至1991年全村企業11個,固定資產700餘萬元,年總收入1 800萬元,人均1 600元,為青島市農村經濟百強村之一。  該村建有幼稚園、國小、醫療保健、液化氣站等設施,村民子女免費入學。1986年起,村民實行退休養老制度。1991年被青島市人民政府授予文明村莊稱號。  十梅庵村 位於樓山鄉東部,東臨圍子山,南臨虎頭石山,西南與大棗園村相接,北與灣頭村相鄰。村莊占地0.4平方公里,住戶993戶,人口2 829人,均為漢族。  該村起源於明永樂初年,莊氏祖先從雲南大槐樹里遷至,後有臧、張等姓也陸續遷來。因村前山坡建有一廟宇,門前種植十株梅花樹而得名。該廟於解放前戰亂中被毀,遺址在“四清”時被清除。  解放前,隸屬李村區、四滄區、夏莊區等。解放後,劃歸樓山區。1956年劃為棗園鄉。1962年加入樓山後人民公社,時稱十梅庵生產大隊。1984年改稱十梅庵村。該村建有中共十梅庵支部、村民委員會。並有共青團、婦聯、民兵等組織。工業公司管理村辦企業。  經濟原以農業為主,兼有部分林、果。由於土地多為山嶺薄地,貧瘠乾旱、產量較低,加上人口逐年增多,靠單純的農業經濟不能滿足生活需要,從60年代起該村因地制宜,發展建材業,以採石、燒磚為主。至1991年,村辦企業已達30多個,固定資產1 000多萬元,年總收入4 300萬元,人均收入1 128元,為青島市農村經濟“百強村”之一。1989年開始發展外資企業。1988年和1989年被青島市人民政府分別授予花園式單位、文明衛生村稱號,1987年起,連續被授予青島市、滄口區文明村莊。1988年被山東省人民政府授予文明單位稱號。  樓山後村 位於樓山鄉中部,東與青島汽車製造廠相鄰,西靠四流北路,南與坊子街村相接,北至遵義路。村莊占地面積0.3平方公里,住戶1 156戶,人口3 650人,均為漢族。  樓山後村始建於明永樂二年(1404年),林氏祖先從雲南大槐樹里遷至,因村南臨樓山,故名“樓山後”。  樓山後村公益事業發展較快,建有醫療保健、幼稚園、液化氣站、體育場、公園等設施。1980年開始實行村民退休養老制度。1989年開始均被授予青島市、滄口區文明村莊、文明單位標兵稱號。  灣頭村 位於樓山鄉東北部,東、北與嶗山區夏莊鎮交界,西接東南渠村,南鄰十梅庵村,西與東南渠村相接。村莊占地0.4平方公里,住戶1 025戶,人口3 069人,均為漢族。  據考,該村始建於1404年(明永樂二年),張、趙兩姓由雲南大槐樹里遷至。因村東有一天然大灣(池塘),故取名“灣頭”。原灣頭村西南有一自然小村——欒家泊子,村東南山坡亦有一自然小村——許家庵子,合作化時劃歸灣頭村為一行政村。現欒家泊子與灣頭村連成片,許家庵子住房也陸續遷至灣頭村內。1956年灣頭村與東南渠村、西南渠村共同成立高級社——群英農業合作社。1962年劃入樓山後人民公社為灣頭生產大隊。現稱灣頭村。  西南渠村 位於樓山鄉北部,東臨小白幹路,南至遵義路,西靠青島鋼鐵總公司,北到青島人造板廠。村莊占地面積0.27平方公里,住戶640戶,人口2 100人,均為漢族。  據考西南渠村始建於1410年(明永樂8年),相傳該村張氏祖先由雲南大槐樹里遷至。因村東北處有一處土埠(現歸東南渠村),村名定為安家(甲)埠。後因戰亂,村民不堪騷擾和負擔,又因村南有一小渠,遂將村名改為南渠(諧音“難去”)。1936年分為東、西南渠兩個村。  西南渠村在農業合作化時,曾與東南渠、灣頭村合併成立高級社——群英農業合作社。1962年劃入樓??後人民公社,稱西南渠生產大隊。1984年改稱為西南渠村。  劉家村 位於樓山鄉西北部,東接膠濟鐵路,西與徐家村相接,北臨瑞金路,南靠樓山火車站。村莊占地面積0.4平方公里,住戶1 243戶,人口3 716人,均為漢族,是樓山鄉較大的村莊之一。  據《劉氏族譜》記載:明永樂初年,劉氏祖先從即墨縣留村鎮東葛村遷至,時已有石氏居於西部,後又有徐氏遷至中部,同用“宋哥莊”村名。民國初年建立村行政時分為三村,該村冠以劉家宋哥莊。合作化時曾與徐家村合為一個高級社。1958年劃入仙家寨人民公社,1961年劃歸西流莊人民公社,1962年為樓山後人民公社劉家生產大隊,1984年改稱為劉家村。  該村建有中共劉家村總支委員會和村民委員會,並有共青團、婦聯、民兵等民眾組織。工業公司管理村辦企業。  徐家村 位於樓山鄉西北部。東連劉家村,西接石家村,南靠青島鋼絲繩廠,北至青島電站閥門廠。村莊面積0.4平方公里,住戶1 000戶,人口2 900人。  據該村《徐氏族譜》記載,清朝初年,徐氏從萊陽遷至。時已有劉、石兩姓居此,統稱宋哥莊。民國初年宋哥莊一分為三,因徐姓最多,故定名徐家宋哥莊。1956年合作化時,曾與劉家村合併成立高級社。1958年加入仙家寨人民公社。1961年兩村分別劃入西流莊人民公社,該村稱徐家生產大隊。1962年劃回仙家寨人民公社,同年又劃入新成立的樓山後人民公社,為徐家生產大隊。1984年恢復鄉村建制改稱為徐家村。  該村有中共徐家村支部和村民委員會,並有共青團、婦聯、民兵等民眾組織。工業公司管理村辦企業。  大棗園村 位於樓山鄉東南部。東臨虎頭石山與嶗山區夏莊鎮交界,南與南嶺村相接,西臨小白幹路,北靠樓山鄉政府。是樓山鄉較大村莊之一。村莊總面積0.7平方公里,住戶1 480戶,人口3 988人。多為王姓,漢族。  據該村《王氏族譜》記載,該村祖先王氏於明朝萬曆初年由青州府臨朐縣禮讓鄉寺泊社四甲棘村遷至,村名仍沿用“棘林村”。後因此名陋俗,且本地當時多棗樹,遂將村名改為棗園村。後因王氏家族分出一支遷至村西南處,至20世紀30年代,取名小棗園。原棗園村改名為“大棗園村”,沿用至今。  大棗園村王氏家族人丁興旺,繁衍較快,且崇尚科舉。清康熙年間族人王懿(字文子),其祖、父三代皆由科舉入仕。據《王氏世譜》載,王懿曾入翰林院,做過胤稹(即雍正皇帝)之師傅,故有“國師”之說,盛極一時。現大棗園村內尚存建於康熙24年(1685年)為表彰王懿祖孫三代而修建的石牌坊兩座(“文化大革命”時其飾物被毀,現保留主體)。近代書畫家王知昌(字仙坡,1906~1987年)也是大棗園村人,青年時曾東渡日本留學,後因生活所迫回村務農,閒時潛心書畫,尤對山水畫造詣頗深,風格獨特,曾被編入《中國當代美術家名人錄》。  大棗園村解放前屬四滄區,1951年劃入樓山區,1956年以該村命名的棗園鄉為郊區27個大鄉之一。1958年加入仙家寨人民公社,時稱大棗園生產大隊。1962年劃入樓山後人民公社。1984年恢復鄉村體制改稱為大棗園村。  該村建有中共大棗園村總支委員會和村民委員會,並有共青團、婦聯、民兵等民眾組織,工業總公司管理村辦工商企業。  大棗園村經濟歷來以農業為主。解放初期,有耕地2 000餘畝,後因國家建設徵用土地,加上人口逐年增加,從60年代開始陸續辦起了一些小型工、副業項目。改革開放以後,該村抓住機遇,大力發展工商企業,到1991年共創辦工業企業48個,商業網點34個,處全鄉領先地位。全村固定資產總額1 747萬元,年總收入5 870萬元,年人均收入1 526元,為青島市農村經濟百強村之一。  大棗園村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注意發展村民公益福利事業。建有醫療保健室、幼稚園、液化氣站等各1處。村民實行退休養老制度。1990年被青島市、滄口區人民政府授予“文明村”稱號。  小棗園村 位於樓山鄉西南部。東臨小白幹路,西與青島鹼廠宿舍相鄰,南接東小莊,北靠鳳山。村莊占地0.18平方公里。住戶250戶。人口750人。是樓山鄉最小的村。  東小莊村 位於樓山鄉西南部,東鄰興城路國小、青島造紙廠倉庫,西鄰原青島園藝六分廠,南靠青島泡花鹼廠,北接小棗園村。村莊占地面積0.2平方公里,住戶250戶,人口800人,是樓山鄉較小的村之一。  東小莊始建於清康熙年間,村子周圍土地原歸即墨縣大族黃家所有,並派家人住此管理,逐漸成村,取名小莊。民國時期,為與海西(陰島)的“小莊村”相區別,遂改為東小莊。  東小莊解放前作為鄉區歸四滄區管轄,日本侵占青島時期曾在此設“卡子門”(封鎖線出入口)。解放後,劃入樓山區。合作化時曾和坊子街、樓山後、小棗園合併成立高級社——紅日農業合作社。1962年加入樓山後人民公社,為東小莊生產大隊。1984年恢復鄉村體制改稱東小莊村。  東小莊村經濟原以農業為主,兼有部分果園,隨人口逐年增長和耕地逐步減少,從60年代開始興辦一些小型工、副業。改革開放以後,村辦企業發展較快。至1991年,村辦企業共5個,固定資產達123萬元,年總收入256萬元,人均收入800元。東小莊村建有幼稚園一處,從1986年開始實行村民退休養老制度。  第二節 西流莊人民公社、滄口區第二工業局  沿革  前西流莊人民公社所轄區域在青島解放初期屬四滄區,1951年7月劃歸滄口區。經過1951年土地改革和1955年農業合作化運動,1955年成立了初級社,1956年成立了高級社。1958年8月,在原13個自然村形成的7個高級農業合作社的基礎上,成立了滄口區紅星人民公社。1959年6月改稱西流莊人民公社。1963年7月,原屬滄口區的西流莊人民公社劃歸嶗山縣領導,居民生活供應、文教衛生仍歸滄口區管理。1969年9月,又全部劃回滄口區統一領導。1982年3月和1983年2月,原屬嶗山縣李村人民公社領導的香里大隊、閻家山大隊先後劃歸滄口區西流莊人民公社領導。1982年10月西流莊人民公社所屬農業戶全部轉為非農業戶口。  1984年9月,公社體制改革後,原西流莊人民公社改名為滄口區經濟聯合公司,原生產大隊,先後更名為經濟公司、工貿公司、分公司等。1990年8月,滄口區經濟聯合公司改名為滄口區第二工業局,各分公司遂更名為企業總公司。1991年底,設局黨委、局機關、局紀律檢查委員會和共青團、工會、婦聯、武裝部等組織。下設板橋坊、曉翁、鹽灘、水清溝、香里、閻家山等六個企業總公司。  地理位置  西流莊人民公社位於滄口區東南部,東至小白幹路,與嶗山區的李村鎮毗鄰,西接滄口區四流中路一帶的工廠和居民區,南至水清溝南山,與四方區接壤,北至樓山,與樓山鄉相連。面積6.9平方公里。境內多丘陵,牛毛山和東南山是境內的兩座小土山。西流莊南河、西流莊西河、東南山河、板橋坊河均屬季節性河流,自東向西流入膠州灣。  經濟情況  1991年底,滄口區第二工業局所轄工業基層單位64個,工業產品品種51個。其中局直屬工業企業8個,工業總產值4 239萬元,利潤總額73萬元;村辦企業56個,工業總產值4 065萬元,利潤額443萬元。另有第三產業網點36個,營業額4 515萬元,利潤總額111.1萬元。
圖片圖片

旅遊景點

十梅庵梅園青島梅園位於李滄區北部十梅庵社區,距流亭機場僅5公里。梅園始建於1995年,占地占地近800畝,現有各種梅花品種130多種,世界稀有品種26種,梅樹15000餘株,梅花盆景5000多盆,是國內較大的梅園之一,園內還建有暗香亭、摩崖石刻、碑林、梅台、水榭香溪等景點,融綠化、花卉、文化於一園。梅園東側的禽鳴苑,占地120畝,是少有的鳥類自然放養觀賞區,現有各種鳥類100餘種,5700餘只,包括國家珍貴的一、二類保護鳥類及多種候鳥。另外還建有松鶴瀑、天鵝湖、潛龍池、鳥類表演場等景點。兩園之間的兩片湖泊是許多釣魚協會的垂釣基地,也是垂釣愛好者的理想去處。青島梅園景區集花卉觀賞、鳥類觀賞、登山健身、休閒垂釣於一體,是都市假日休閒的理想去處。玄陽觀玄陽觀又稱竹子庵,位於李滄區戴家村北山,始建年代待考,清·乾隆年間重修。2006年10月區政府向社會募集資金重修玄陽觀,並於2007年6月竣工。玄陽觀為道教建築,分東殿和西殿,依山而建,氣勢非凡。東殿為正殿,面闊三間,背倚峭壁,南臨深壑。殿內供奉王母娘娘塑像。兩旁建有東西配房,為道人居住之所。在正殿西側有一高台地 ,西殿就建在此處,兩殿相距約三十米。西殿面闊也是三間,建築年代晚於東殿,內供觀音菩薩和十八羅漢。 道觀西側有五級石塔。文革期間,道觀及石塔均被毀。  玄陽觀遺存多處摩崖石刻和碑刻,主要有“金丹早成”、“紫竹埜林”、“重師玄風”、“道義千古”、“靈隱玄陽”等。玄陽觀周圍翠竹茂密,山奇林秀。原址尚余銀杏樹一株,粗須三人合抱,應有千餘歲。每逢正月十五是竹子庵的山會,每到這個日子,觀前人山人海,許多人前來進香還願,祈求神靈保佑家人平安幸福。仙姑塔仙姑塔位於青島市李滄區於家下河社區,距離李滄區中心約5公里,308國道由其西側穿過。仙姑塔始建於民國十二年(1923),為紀念該村貞節奇女於姑娘由當地鄉紳及村民捐資修建而成。文革期間遭到一定的破壞,2002年李滄區政府啟動文物保護工程對仙姑塔進行了修復。該塔塔高21.8米,是一座八級八角的密檐式建築。斗拱承檐,疊澀挑出,乃仿木構形之磚塔。塔之輪廓清秀勻妥,微有卷殺。塔基為石質,並嵌有陰刻銘文,銘文記述了於仙姑的生平事跡,民間傳說及修塔緣由、經過。底層神龕內供奉於仙姑塑像,神態逼真,栩栩如生。二層塔身鐫刻由清末法部右侍郎王序撰寫的“貞閨仙跡”四字,檐角飾獸頭並懸有鈴鐺。塔周院牆環繞,內置花草樹木,更顯高塔之秀美聳傑。
圖片圖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