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志·嶗山志》是由新華出版社於1999年6出版的圖書,由青島市史志辦公室編寫。
基本介紹
- 書名:青島市志·嶗山志
- 類別:地方志
- 頁數: 774頁
- 定價:¥80.00
- 出版社:新華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99
- 編纂開始時間:1985年
- 正文語言:簡體中文
基本內容
本志編纂工作始於1985年,於1999年經青島市史志辦公室組織終審,報青島市人民政府批准出版。志書上限自事物發端,下限為1997年,部分內容延至1999年。全書共設地理環境、風景名勝、文物古蹟、宗教、山區居民、旅遊、管理、人物、藝文、雜記10章,63節。
嶗山是國務院首批審定公布的全國風景名勝區之一。景區內主峰雄踞、千巒競秀、萬壑雲封,蒼松密布、清泉瀠繞,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這人間仙境。本志《風景名勝章》中,濃墨重彩地突出了嶗山山海緊錯的特點,形神兼備地描繪了嶗山的自然景觀。 《自然環境》部分,為舊山志所無,是新編《嶗山志》的創新。這一章,根據嶗山的實際,分設地理位置、地質、山脈、河流、海域、氣候、土壤、植被、物產資源計9節,用4萬餘言科學地解釋了嶗山奇觀形成的內在原因和外部條件,系統地記述了嶗山的資源,增強了志書的科學性和知識性。 嶗山是道教名山,嶗山的開發建設與宗教的傳入有密切關係。本志將宗教單獨設章,詳述了道教、佛教的傳入、發展和興衰;側重介紹道教始自春秋戰國,肇興於唐宋,鼎盛於元明,使嶗山成為道教全真天下第二叢林的歷史過程。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嶗山歷來備受帝王將相、文人墨客之推崇,深為隱者文士所垂青,求仙訪道、遁跡隱居者比比皆是。《嶗山志》專設人物章,分本籍人物、記山人物、僑居人物、名道、名僧、游山名人6節,以7萬餘言記述包括鄭玄、李白、丘處機、張三豐、憨山、蒲松齡、康有為、蔡元培等共209位古今名人的游跡遺事。 嶗山的山水之美,使無數文人墨客為之讚嘆和陶醉,激發了永不枯竭的創作靈感,千餘年來留下了大量題詠嶗山的詩詞歌賦,使名山盛名遠播。新編《嶗山志》繼承傳統,設藝文章,分詩歌、賦、遊記、文記4節,8萬餘字,精選了包括李白、蒲松齡、柳亞子等所作在內的古今詩詞190餘首,賦6篇,遊記25篇,文記17篇。選文內容兼顧景區景物、兼顧四季景色、兼顧各種形式,可謂琳琅滿目。 旅遊和管理兩章,為舊志所不見。旅遊章下設交通、旅遊設施、賓館飯店、土特名產;管理章下設管理機構、專業管理以及發展規劃,為人們了解嶗山管理體制的演變和旅遊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大量的資料,為今後的科學管理和長遠規劃提供了有力佐證。 明清以降,曾有四部《嶗山志》問世,但內容過於簡單。新編《嶗山志》統合古今資料,對歷史文獻進行反覆的考訂,並極力選用最新資料和科學成果,反映了當代人認識嶗山的深度,使本志成為真實反映嶗山面貌,具有知識性、科學性和較高審美價值的社會主義新山志。本志不僅展示了嶗山古老文化和現代文明的豐富內涵,而且在發掘、整理、開發利用嶗山資源方面做了有益的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