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大學動力集成及儲能系統工程技術中心

青島大學動力集成及儲能系統工程技術中心

青島大學動力集成及儲能系統工程技術中心創建於2005年,以我國自動控制領域著名專家張嗣瀛院士為顧問,“千人計畫”專家華青松教授為負責人,依託“青島市動力集成及儲能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設,集中青島大學動力系統、儲能材料、控制技術、能量管理技術及可靠性技術等五個學科領域的優勢科研和技術開發力量,建立了固定與流動相結合的靈活用人機制;以研究成果產業化為主要目標,建立了以技術進步為目的的企業合作交流機制以及以行業共享為宗旨的科研服務機制,在此基礎上進行了方向最佳化組合、合理交叉,形成了明確的任務分工及協同機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青島大學動力集成及儲能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外文名:University Of Qingdao  power integration and energy storage system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 成立時間:2005年
基本情況,運行模式,研究方向,社會服務內容,

基本情況

青島大學動力集成及儲能系統工程技術中心(以下簡稱工程中心)位於青島大學工程技術中心大樓內。工程中心於2011年4月獲批“青島動力集成及儲能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14年獲得“山東省泰山學者優勢特色學科人才團隊計畫”-儲能材料領軍人才支持,2016年3月20日正式納入青島大學直屬科研單位管理,成為青島大學直屬科研機構。
以中組部千人計畫專家華青松教授領銜的工程中心多年來與山東威能環保電源有限公司、青島特銳德電氣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威能電動車輛電控有限公司、山東泰汽電動車輛有限公司等密切合作,在儲電系統成組技術及智慧型化管理、智慧型化快速充電及集群式智慧型充電技術、儲電系統與電機的耦合匹配及智慧型控制技術、電驅動系統高效智慧型調節技術、整車動力系統仿真與匹配技術等關鍵共性技術等方面,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
工程中心現有人員47名,科研人員38人,管理及實驗室人員9人,其中,教授30人,副教授8人,具有博士學位者36人,博士後3人。承擔各類科研項目24項(其中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20項),項目契約總經費近2.1億元;實現開發技術成果轉化3項,成果推廣3項,協作單位實現新增銷售收入20000萬元,利潤5000萬元;發表學術論文570餘篇,獲得國家專利75項,其中發明專利53項。
工程中心擁有實驗儀器、設備原值超過3000萬元,擁有電動汽車動力系統測試系統、動力電池測試系統、動力電池熱測試系統、動力電池環境試驗系統、整車控制器及電機控制器硬體、軟體開發系統、大型動態數據採集系統、全自動影像測量儀、液壓試驗台、發動機試驗台、汽車轉鼓試驗台等先進的研發檢測設備;研發場地面積達到3000平方米。
通過多年積累及產學研結合,工程中心初步建立了從技術研發到產業化試點的技術研發體系,突破了一批前沿核心技術和產業化關鍵技術,積累了工程技術中心運營經驗。

運行模式

工程中心實行產學研用相結合實行開放式、制度化、規範化組織管理及“開放、流動、聯合、競爭、激勵”的運行機制。通過國際項目合作、人才引進、數據資源共享等方式,逐步形成新能源汽車領域的自主技術創新能力,推動先進技術的產業化,帶動行業整體技術進步。
1.深化“產學研用”協同發展,將工程中心打造成集技術、資本、人才、管理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綜合型的產業研究載體。
(1)實行項目共建模式。與國內外企業、科研院所進行橫向合作,聯合申報國家、省市級科研項目、重大專項;在項目實施中共建實驗室、技術中心,實現協同發展。
(2)建立投融資體系。以工程中心為主體,運作政府及企業資源,通過對相關研究項目的培育、參股等方式,形成工程中心的良性運作和可持續發展。
2.積極探索科技成果的轉化模式。
(1)重視與科技中介機構合作。促進工程中心與國內外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橫向聯繫,推動中心科技成果的轉化與合作。
(2)積極探索科技成果轉化的股份制模式。組建股份制公司,以促進中心科技成果轉化進入規範化、科學化的軌道。
(3)利用風險投資,儘快實現中心成果孵化。

研究方向

1.智慧型化快速充電及集群式智慧型充電技術
開發動力電池無損快速充電及非接觸式充電技術,融合電力與動力電池兩個不同行業,打通電力與電池的相互匹配通道。
2.儲電系統成組及智慧型化管理技術
實現儲電系統比能量有效提升;進行系統內部溫度有效管理;提高系統的SOC、SOH估算精度;提高系統的安全性能。
3.儲電系統與電機的耦合匹配及智慧型控制技術
形成完整控制策略;提高系統能量利用率;提高制動能量回收效率。
4.電驅動系統高效安全智慧型調節技術
開發新型鋰電池動力系統電能調配結構;解決大規模串聯電池組的動態均衡困難問題;實現可變儲電系統、繞組切換驅動電機、變速傳動三項調節參數同時控制;形成電動汽車遠程服務與管理平台。
5.整車動力系統仿真與智慧型最佳化匹配技術
實現電動汽車整車動力系統智慧型化設計;搭建電動汽車整車動力系統線上集成仿真平台;建立整車控制器的硬體在環仿真環境,進行整車控制器開發;形成電動汽車動力系統多場耦合不確定性拓撲最佳化設計方法和技術;形成電動汽車動力系統集成仿真和最佳化技術。

社會服務內容

中心以服務青島為宗旨。動力集成及儲能系統工程技術的突破與推廣,有利於青島藍谷打造,對於青島“一區一園一帶”建設、創新—孵化—產業化的空間產業鏈條構建、海洋特色的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創建具有積極助推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