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庫概況
庫區兩岸丘陵環抱,河道蜿蜒曲折。整個庫區地質以前震旦係為主,壩址區由白堊系沙礫岩組成。上遊河灘寬廣,底部多為中砂、細礫沉積,含卵礫石較少。
水庫樞紐工程由主壩、副壩、
溢洪道、放水洞、水電站五部分組成。水庫大壩為黏土心牆砂殼壩,壩長1200米,底寬171米,頂寬8米,壩高30.9米;放水洞主洞長177米,洞徑3米;溢洪道建有9孔溢洪閘,總寬102米,淨寬90米;副壩位於大壩西南一千米處,為堆石壩,長535米,頂寬5米;電站建在主放水洞上,為壩後式發電站,總裝機容量4100千瓦。
水庫設計洪水位163.23米,校核洪水位165.47米,正常蓄水位162.00米,死水位140.80米。設計洪水標準為100年一遇,校核洪水標準為5000年一遇。
除險加固
除險加固工程於2002年12月開工建設,次年8月完成主體工程,總投資15080萬元,2012年通過省水利廳組織的竣工驗收。其主體工程投資9987.0萬元,水庫淹沒處理及占地拆遷5093.0萬元。工程主要建設內容包括:(1)主壩工程:上游壩腳壓重、壩殼翻壓、上游壩坡護砌;(2)副壩工程;拆除原漿砌石壩重建;(3)溢洪道工程:溢洪閘加固、新建消能設施、尾水渠開挖護砌;(4)放水洞工程:引水渠及閘室加固、洞身裂縫處理及岩基灌漿;(5)機電設備及安裝;(6)觀測工程、水文設施及管理設施建設等;(7)庫區移民安置及專業項目恢復補償。青峰嶺水庫除險加固工程設計工期2.5年,工程共分三期完成。一期工程主要建設內容:主壩加固、放水洞加固等;二期工程主要建設內容:副壩改建、溢洪道加固、管理設施建設、尾水渠開挖、防汛碼頭、機電設備安裝和建設等;三期工程主要建設內容:庫區移民遷移、庫區專業項目建設等工程。
庫區移民
庫區進行了兩次大規模移民,先後搬遷建村43個,移民6952戶27803人,拆除房屋26891間,淹占土地4326.7公頃。
水庫效益
青峰嶺水庫經過歷年配套、加固維修、工程逐步完善、效益顯著。水庫建成後,對已發生的洪水消減洪峰達40%。灌區自開灌到1999年,累計灌溉面積27.09萬公頃,累計發電7186.14萬千瓦時,累計養殖各種魚類297.7萬千克。青峰嶺灌溉山東省莒縣、沂南縣10個鄉鎮、284個自然村的土地。灌區以小麥、水稻、玉米等作物為主,是全縣的主要商品糧生產基地。
水庫下游保護著莒縣、臨沂、郯城等縣城的工礦企業,82萬畝農田和100多萬人口,水庫下游25千米處有濰徐公路,115千米處有兗石鐵路,180千米處有隴海鐵路。自1960年建庫以來,水庫有效地攔蓄了上游來水,保障了沭河下游沿河兩岸人民生命和財產的安全。
信息化建設
青峰嶺水庫管理處積極推進管理現代化,辦公自動化建設,先後建成視頻監控系統和大壩測壓管自動化觀測系統、電站自動化運行監測系統、溢洪閘遠程啟閉監測系統、灌區節水自動化測水量水與水費查詢系統,並配有檔案管理軟體2套。同時,通過在灌區各引水渠首,重要閘門設定自動監測點,對管理處各處的監控進行統一整合,大壩測壓管、溢洪閘啟閉、電站中控室、灌區主要渠首等重要監測點的實時數據都能實現遠程了解,真正做到了早發現早預防。
未來規劃
水庫將變身旅遊區
莒縣旅遊局正在規劃在青峰嶺水庫建設青峰湖旅遊區,初步計畫旅遊區範圍,東至水庫大壩以東的茅埠村,北到天寶村,南到西地村,西到東楊家村,具體範圍是連線茅埠-龐莊-三莊-石泉官莊-車峰峪-碁山鄉-河東-天寶村-北陳莊-謝家莊-黑石溝-油坊-安莊鎮-劉家南湖-豐家泥溝-西地-南青峰嶺-茅埠的縣道或鄉道圍合而成的區域,總面積約120平方千米。安莊鎮瞅準這個旅遊區規劃,已經規劃出千畝果品示範基地,果樹成熟後可以讓遊客採摘。目前已經在前丁果莊村流轉土地1133畝,建設千畝果品示範基地,已栽植蘋果 400畝,核桃400畝,梨150畝。村裡的農民通過土地流轉得到的補償金比自己種地收入所得還多,現在青壯年外出打工,一天能收入上百元。年紀大的就在村里打工,幫忙管理果園,一個月也能收入近兩千元。這個模式將成為庫區移民產業轉型的範本。